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战神-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几日后,一应救灾事宜大都处理完毕,灾民也都有了居住之地,各部官员才都松了一口气,安定下来。
  这一日,封沙正在朝堂上向太后、少帝汇报善后情况,黄尚也报告了洛阳城中的乱党已经清除,绝对没有冤枉一个好人,消息忽然传来,关东诸侯已在酸枣拥立陈留王为帝,发布檄文,声讨大将军与太傅。
  黄尚接过那诏书来看,直气得浑身发抖,三下两下,把伪诏撕得粉碎,颤声怒道:“这群狗贼,竟敢如此羞辱老夫!老夫这颗宝头,难道只值五千万钱吗?”
  众臣见他气得语无伦次,都不敢搭话。更有人幸灾乐祸,腹中暗笑不已。
  封沙面色冷峻,沉吟半晌,向上奏道:“太后,陛下,这群贼子反叛朝廷,罪在不赦。况且拥立伪帝,颁发伪诏,以恶言污蔑朝中大臣,混淆视听。若不应之,天下人当会心存疑虑。请陛下再次下诏,令天下各州郡共讨逆贼!”
  珠帘后,何后忙道:“大将军说的是。太傅,你说说看,这诏书该如何写才好?”
  无良智脑气呼呼地,半天才缓过神来,回奏道:“启奏太后,臣府中主簿陈琳文采出众,可令他起草诏书!”
  于是少帝命宣陈琳上殿。不多时,陈琳赶到殿上,叩拜太后、天子之后,被赐了座位,坐于案前,奋笔疾书,援笔立就。
  陈琳写诏书、檄文的本领本是天下一绝,骂人的功力也是深厚无比。此刻草诏,先把袁绍祖宗八代骂了个遍,又提到此贼哄骗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进京,本就是不怀好意,欲乱天下,结果导致董卓弄权,残害黎民。天下人共受其害,都是袁绍的阴谋所致!
  而建威大将军刘沙,英雄无比,奋起于蓬蒿之中,救太后、天子于虎穴之内,起兵西凉,收复长安,又奉天子还都,斩了逆贼董卓,功高盖世,天下无人可比。兼且仁德宽厚,爱民如子,尽力救治饥荒,洛阳、长安以西,无数百姓因他的仁德而得生。虎牢、汜水以东,百姓拖家契口,向洛阳一带迁徙,以承受大将军的恩德。天下百姓闻此情景,无不翘首以盼,希望大将军的恩泽能施于天下。
  谁知袁绍狼子野心,竟然结交狐群狗党,阴谋叛乱,以夺汉家权柄。此贼恶行,人神共愤!
  而陈留王刘协,本是皇室贵胄,却不思报效国家,一心流于下贱,先承顺董卓,被立为伪帝,每日朝政,尽皆交于董卓管理,尚且称董卓为相父,其不知廉耻,可见一斑。
  大将军还都之后,奉天子归位,刘协不知悔改附逆之罪,反倒心怀怨恨,常有不臣之心。遇狼心袁绍,二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刘协竟欲谋害亲生兄长,与袁绍合谋,起私兵造反作乱,谋刺天子、太后,并派各镇诸侯刺杀大将军、太傅,狼心兽行,此为极矣。
  陈琳继续写着,将各镇诸侯都骂了个狗血淋头,顺便提了提曹操的爷爷是太监,老爹是贪官,曹操本是赘阉遗丑,出身下贱。而刘备也是卖草鞋的穷鬼,竟敢冒充汉室宗亲,其实按宗谱查去,根本就没有他爹这一支,他所说的都是谎言。哪里及得上大将军的出身有案可籍,一清二楚,这才是真正的汉室宗亲,岂是刘备这冒牌货及得上的。
  二贼出身低贱,天子恩德,封他们为朝廷重臣,二贼不思回报皇恩,反倒联络群丑,欲夺权弑君,实乃猪狗之行。
  大将军神威盖世,轻松挫败反贼阴谋,一众反贼仓皇逃窜时,丧心病狂,竟然火焚洛阳,导致无数黎民丧身。黎民何辜,刚经了董卓之乱,又被逆贼残害至此!
  一众反贼逃出洛阳后,不思悔改,却拥立伪帝,乱我汉家天下。而陈留王刘协本系皇亲,竟然先拜董卓为父,再以帝胄之身侍奉袁绍,实是无耻至极!
  一众反贼异想天开,竟然蔑称天子本系他人假冒,此言极为可笑。太后、皇后俱在宫中,难道天子是不是假冒,她们还看不出么?反贼又诬蔑大将军非是汉室宗亲,而且强抢民女,这等谎言,又骗得了谁!
  大将军出身,都有宗谱可查,绝无虚妄;而强抢民女上千建立后宫,洛阳百姓怎么会无一人得知?以谎言欺瞒天下,足见群贼心虚!
  诏书到处,天下各州郡当共举义兵,一同讨贼,若有功劳,天子必有封赏。
  如律令!

      正文 第九十四章 “陆”走入长安
    

  诏书写完,黄尚一看,不觉大喜,深喜自己得了一个贤才,骂人的本领不在自己之下,只看他的诏书,自己便已出了一口闷气。幸好他是在自己这边,若是到了袁绍那边去写诏书骂自己,自己说不定会被他活活气死。
  群臣看了诏书,都点头称颂,本来有些人对大将军的出身和天子的真假有所怀疑,看了此文,都暗暗点头,疑心尽去。
  诏书写好,黄尚便开始挑选向各州郡颁诏之人。
  未参与谋逆的各州郡中,实力最强的当属荆州刘表与益州刘焉。
  黄尚奏道:“荆州刘景升,本系汉室宗亲,忠心为国,不曾与反贼勾结。今当选派朝廷重臣,去荆州宣诏,并好言抚慰刘景升,以安其心。”
  少帝点头道:“黄尚所言甚是。依你看,谁可当此任?”
  黄尚微笑道:“司徒杨大人,才学广博,素有声望,刘景升一向敬仰司徒,若有司徒亲去颁诏,刘景升必然上书朝廷,与朝廷共讨反贼。”
  少帝点头道:“很好。杨司徒,你可愿去?”
  杨彪忙回奏道:“臣愿前往。”
  何后问道:“益州刘君郎,亦是汉室宗亲,不知可遣何人前往宣诏?”
  黄尚微笑着看向朝中群臣,一眼便从人群中找出左中郎将刘范和奉车都尉刘璋,都是刘焉的儿子,派在天子身边伴驾。如果派他们去宣诏,也算合适。
  看见刘璋,他忽然心中一动,想起一事:“刘璋刘季玉现在洛阳,上次梅干煮酒论英雄时,刘备为什么要说‘益州刘季玉’,而不是‘益州刘君郎’?”
  他心中正思念间,却不能置太后问话于不答,便随口道:“太尉黄大人,天下人共相敬仰,若能去益州宣诏,定有收获。”
  黄琬心中一凛,暗道:“黄尚要把我们都派出去,想要做什么?他现在已经是把持了朝政了,难道还要提防我们吗?”
  看着自己这副老身子骨,想想蜀道之难,只怕不到成都就被颠散了。只得上奏道:“老臣身体虚弱,只怕不能成行。刘君郎现有二子在朝,何不遣其子前往宣诏?”
  黄尚回过神来,看着他花白的胡须,心道:“这老胳膊老腿,确实撑不到见着刘焉,如果硬要他去,最好还得备上一副棺材让他睡到成都。可是刘范、刘璋也不能派去,不然就没法制约刘焉了。”
  他目光一转,看向旁边的王允,心中暗恨:“这老小子,上次拦住我杂七杂八地说些废话,其实是想跟鲍信合谋暗害老子,还用女儿做诱饵,真不知羞!要不是看在你女儿的面上,早就一刀把你挥为两段!这苦差事也别便宜别人了,干脆就让你去吧,最好你能累死在那上天的蜀道中,直接送你上天堂得了!”
  想到此处,黄尚上奏道:“陛下,黄太尉年迈德高,确实不能成行。王太仆身体健壮,德高望重,可代其职,去益州宣诏。”
  王允心中正在忐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当成乱党抓去砍头。幸好自己和曹操、袁绍密谋时无人知道,不然此刻自己的头已经悬在城门上了。忽听此言,吓得浑身一抖,却又想道:“离开洛阳也好,先避过这阵风头,再回来谋诛国贼!”
  他忙出班奏道:“微臣愿往益州宣诏!”
  此事便定了下来,随后黄尚又指派了往其他州郡宣诏之官员,一一分派完毕。
  黄尚忽又想起一事,长叹道:“今日之事,坊间早有童谣流传。近日街市中有儿童唱歌谣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说的便是此事了。”
  何后奇道:“这是何意?”
  黄尚叹道:“西头一个汉,指的便是我大汉朝廷;东头一个汉,却是指关东反贼拥立陈留王为伪帝,在关东立国了!”
  “那‘鹿走入长安’,又作何解?”何后问道。
  黄尚笑道:“依小臣推算,这‘鹿’指的不是鹿,而是江东陆氏,其家繁盛,人才众多,若能命其举家迁到长安,为国出力,国运定然无碍。”
  众臣大奇,却无人敢违拗其意,何后也觉好奇,便依他言,下诏召陆氏迁居长安。
  黄尚又道:“陛下,这童谣之意,乃是国之有难,当广为召集贤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