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战神-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垂头丧气,长叹道:“事情已经到了这等地步,还能有什么办法?可恨袁绍无谋,被刘沙孤军深入,杀得片甲不留,连根本之地都丢了,不然的话,我等何至如此!”

    杨大将陪笑道:“主公,敌军势大,我军难以拒敌。不如留军在南阳,不必与战;待彼兵粮尽,必然生变。主公且统大军前往淮南,暂避其锐。”

    袁术闻言,只觉眼前一亮,慌忙命人找出地图,放在桌上,细细察看。

    天下各大州郡,曹操已据豫州,刘备被封为兖州刺史,袁绍占了冀州,刘虞、公孙瓒在幽州,司隶、青州、西凉是刘沙的地盘,刘表据荆州,这些都是一代豪强,不可与争。尚有扬州一地,刺史陈温暗弱,自己若统大军前去,陈温定然难以抵御。

    想到此处,袁术心中大喜,伸手拍着杨大将的肩膀,呵呵而笑,眉梢眼角,尽是喜意。

    杨大将见主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甚是欢喜,再加进言,劝得袁术下定决心,便要率军离开南阳,前往扬州。

    说到此处,袁术忽然想起一事,皱眉道:“我们出兵扬州,南阳一地,便丢给徐晃那杀才么?”

    杨大将笑道:“如何能轻易便给他。若让他轻松占了南阳,只怕我军还要受他追击,于行不利。据小人看,不如让上将李丰率兵三万,坚守南阳,主公统大军前往扬州,如何?”

    袁术看了杨大将一眼,心知这便是杨大将的借刀杀人之计。李丰与他一向不和,杨大将早想除掉他,只恨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有这样好的机会,当然要抬出李丰来,让他当个替死鬼。

    话虽如此,南阳终归还是需要一个替死鬼来镇守,否则被徐晃追上,自己也要吃个大亏。于是袁术决定卖杨大将一个面子,点头道:“也好。传我命令,李丰、乐就统兵四万,坚守南阳,待我军从扬州得到粮草回来,再反攻贼军。”

    杨大将领命而去,头上顶着一面大盾,得意洋洋地去传达主公的命令。

    杨大将虽然征战不行,趁夜逃遁倒是一把好手,在他的一力策划之下,袁术与一众亲信爱将统精兵数万,带上粮草财物,趁夜出城,连夜逃向东南去了。

    南阳城中,只留下李丰、乐就,站在城墙南门上,望着主公逃去的背影,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徐晃、郭嘉屯兵城外,得知袁术逃走时,已是追之不及。郭嘉倒也不在意,反正南阳城中若是敌兵太多,自己也便是攻进去,也要损兵折将。现在袁术自己逃走,正合了丞相暗地嘱咐自己的意思,只要占领南阳,打通司隶到荆州的路途,其他的都在其次。

    城中袁兵减少,城外的攻击反而更加猛烈。每天都有人在城外喊话,只道武威王仁慈宽厚,只诛贼首袁术一人,其他附逆军将,若肯投诚,皆可赦罪。配合上锤山、斧山上弓弩手不停射进城中的箭雨,倒是颇有说服力。

    城中兵将,本就对主公弃城而走满腹怨言,再听得这番道理,虽然表面不言,暗地里却议论纷纷,军心渐散。

    郭嘉亲笔写下书信,令降兵入城交与李丰、乐就,满纸肺腑之言,详言当前形势,以武威王之宽厚英豪,对比袁术的懦弱无义,言辞恳切,令人意动。

    李丰与乐就躲在家里,把酒长谈,商讨了许久,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召集了满城将领,在厅中商议。

    郭嘉的书信,被传示众将。众将其实也都看过了城外射进来的公文告示,知道一旦破城,必是玉石俱焚的惨象,心下都有投降之意。若是李丰晚召他们一天,只怕已有人悄悄逃出城去,投奔洛阳朝廷了。

    众人面面相对,看着厅中各人的脸色,都互明其意。乐就挑头,道了降意,众人同声附和。虽有袁术的亲信将领跳出来反对,却被李丰安排下的刀斧手从后堂出来团团围住那些人,利刃劈过,登时人首两分,再说不出半句反对的话。

    投降之事,便这样定了下来。当夜,便有使者举着盾牌,出城去求见徐晃,伏地叩首,道出降顺之意。

    徐晃大喜,厚待使者,大加抚慰后,送他回城。

    第二天,南阳城门大开,四万袁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出城投降。

    郭嘉还怕敌军诈降,先令部下军兵前去解除了敌军的武装,再行入城,接收了这出名富庶的南阳城。

    洛阳朝廷,经此一役,夺了冀州魏郡、荆州南阳,打通了朝廷与荆州的通道,让刘表再无借口不上贡钱粮,已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得知了佳音的洛阳城中,一片欢声笑语,都在准备着迎接凯旋的将士。

外篇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关心群众婚姻生活 
    洛阳城门处,张灯结彩,百姓欢呼于道,等待着迎接武威王大军回抵洛阳。

    甄俨骑马走在大军之中,看着四周士兵们兴奋的面庞,听得道旁百姓热烈的欢呼,心中感慨,恍若梦中。

    邺城一战之后,魏郡大批附逆的士族侥幸逃脱了被夷灭三族的下场,却也被剥夺了所有家产,将田地、钱粮、奴仆都献与朝廷以求免罪。朝廷在魏郡的财产,立时占据了魏郡近半数的田地数量。

    在邺城一战中有功的将士,得到了丰厚的封赏,家中的亲人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耕田,由朝廷派人组织耕作,并发给种子,给予一切优待条件。

    那些支持洛阳朝廷的魏郡士族,也都得到封赏,每家的家主都被封赐了官职,虽是虚衔,也却荣耀非常。并可以出一名子弟入京为郎,若有才干和功劳,还可以得到提升。

    甄俨因邺城一战的功劳,被封为黄门侍郎。人人皆知这不过是他仕途的起点,以他妹夫的显赫地位,他要得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既然是京官黄门侍郎,当然要进京去侍奉君王。甄俨苦劝母亲,终于得到甄母首肯,离开家乡,举家迁入洛阳,免得在魏郡这靠近袁绍的前沿之处,担惊受怕。

    在大军的前方,封沙骑马昂然前行,接受着百姓们充满崇拜的欢呼声,微笑挥手,向道旁兴奋的百姓们致意。

    当军队接近城门时,封沙的眉毛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看到在道旁一棵千年古树上面,扎满了黄色的手帕,在风中飘舞。

    当朝丞相黄尚站在千年古树之下,满脸幸福欣喜之色,手中挥舞着一块大大的黄手帕,眼中泪光闪闪,含情脉脉地盯着远来的封沙,嘴唇颤抖着,喃喃念诵他的名字。

    即使已经习惯了无良智脑古怪的行为,封沙还是忍不住一股恶寒自身上升起,只能将头扭到一边,装作看不到他。

    在另一边的朝臣群中,当朝太仆王允身穿朝服,与同僚们站在一起,毕恭毕敬地迎接武威王回朝,一眼瞥见丞相眼中的泪光,心念一动:“这二贼交情如此之深,只怕难以离间他们。以二贼之智谋武力,若要相图,恐怕不易!”不由心转忧虑。

    在满城百姓热烈至极的欢呼声中,大军缓缓入城。封沙骑着战马,与前来迎接的公卿们一同走向皇宫,上殿去拜见太后与少帝。

    大殿之上,众公卿跪成一片,只有封沙、黄尚受命可以剑履上殿,大踏步走上殿去,躬身抱拳,向二圣施礼。

    少帝清秀的脸上,仍是那样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淡然道:“皇叔免礼!”

    何后坐在帘后,早就心神不宁,芳心乱跳,看到那熟悉的伟岸身影走上殿来,登时娇躯剧震,视线被泪水模糊。半晌后,才能勉强发声,颤声道:“皇叔辛苦了!”

    何后的声音微有异样,听在众臣耳中倒没有什么,王允却是有心,一听便觉不对,心下更是忧虑郁闷。若是真的象自己想的那样,想要扳倒二贼,当真如登天般难。

    大殿上,封沙淡然叙说,道是已击破群丑,洛阳无忧,还收复了南阳、魏郡,让这两地免于被叛逆盘踞。

    看到自己投靠的主公果然如此英勇,不愧是天神下凡,韩遂兴奋得满面红光,上前禀道:“陛下,关东叛逆,现已失了民心,士气大降,不若就此出兵关东,将其一网成擒,平定天下!”

    黄尚微微摇头,上前一步,拱手微笑道:“朝廷新定,不宜对外用兵。况且大军正在屯田、开矿,一时调集不齐,粮草亦难以齐备。依臣之见,还是等到明年开春,再谈此事为好。”

    封沙与他对视一眼,心中已有默契。显是新建的发电厂积累的能量尚未充足,无良智脑是准备在一切准备好之后,再行出兵关东,一举击溃叛军,以最小的代价,统一全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