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对 弈-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们还可以想得再远一些,即假使己方实力与对手相差很远,那么上述的几种接敌方式就都用不上了,而此时若想取胜,就得表现得更加灵活……    
    库阿特雷:    
    在围棋战中,人们不仅借用对手的力量,也利用他的弱点。    
    卡尔波夫:    
    是的,围棋选手们使用黑白两色子在一块格子棋盘上对局,角逐不仅是为了尽量大地占据地盘,而且还要保卫它。为此,必须高度集中精力于一场或一些决定性的局部战斗上面,同时不惜在另一个次要的局部削弱自己的态势,或是说接受局部的失败。围棋竞赛很说明一个原则,即战略的最根本意图不是赢取一场局部战役,而是赢得整个战争。    
    此外,围棋的这种围剿战术也完全可以转用在象棋战中,只是其中仍然有个小小的差异:准确地说即在象棋赛中,一个被围困了很久的子一旦脱身,仍可以发挥出难以置信的威力。    
    库阿特雷:    
    把对手围困起来的战术是否也同样出自间接接敌方式呢?    
    费黎宗:    
    在一种既定格局中,如果对手自投罗网,他势必被削弱,这种局面也势必可以利用。这就是间接接敌方式的另一个侧面,所以说这种方式不仅在于去借用对手的力量,也在于利用对手的弱点。    
    中国古代作家们经常提到一对对立的概念“虚”与“实”。他们异口同声地重复说,为了夺取胜利,应该懂得攻击对手的“虚”弱之处(也就是指他的弱点),而避开他的强“实”之处(就是指对手的强处)① 。


第三篇   间接接敌战术间接式语言

    库阿特雷:    
    我们对用出其不意来增强直接接敌行动的效果已谈了很多。那么如果是采用一种间接接敌方式则其效果又如何呢?此种方式下的出其不意是否也同样重要呢?    
    费黎宗:    
    英国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B。 H。 Liddell Hart)在其作品《世界战略史》(Histoire Mondiale de La Strat巊ie)中写过,在敌人前线展开向其后方进击的行动,应选取受抵抗最小的线路,可叫做“最无防备的路线”“最小阻碍路线”。① 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即为发挥出最大效力,一种针对对手“虚弱”之处的进攻应是出其不意的。    
    库阿特雷:    
    所以,与其将力量投入正面接敌,间接接敌行动更集中力量于调动对手的力量。让…弗朗索瓦,你前边跟我们说过对应于直接行动的语言方式是一种“指令式语言”,那么对应于间接行动的语言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费黎宗:    
    这是一种暗示说服式的语言。这种语言较少地指示对方,而更强调利用对方的论据;说者尽力使自己处于不可捉摸和隐蔽的状态,因此可以不暴露自己准备好的论据。此外这也符合不确定原则,即永远保留说话余地,同时交替运用使暗示更直接或更含混的两种时机,以使表述分层进行,甚或能够促使对方理解和接受。    
    用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Fran峯is Jullien)的话说就是:使用暗示性语言的艺术不只为“征服对方”,也为使对方失去理智,动摇其意志,也就是说从精神上打败对方,这里面也包含着间接接敌方式的原则。    
    暗示性语言是指令式语言的最好补充,指令式语言是直截了当的言辞,因太直白而显得激烈,它迫使别人去如何如何做。暗示性语言相反,它是一种间接式言辞,给人这么一种印象,即其越具透明度也就越具说服力,也因而越能含藏隐义;换句话说,就是越少教训他人则越能暗示他人。中国文人们认为,指令方式的作用在于无须掩饰地展示意图;说服方式则用于顾忌直接说出意图的表达,让人觉得说者有所保留。按兵家的建议,一种间接式的行动正可配合使用一种间接式的语言。    
    


第三篇   间接接敌战术弱点暴露于残局之时

    库阿特雷:    
    在象棋中,如果一盘棋是和计算机对战,那么使用间接接敌战术就常常取胜。但是和计算机对局还算不算下象棋呢?    
    卡尔波夫:    
    还是算,只是有点区别。我一直反对那种让运动员与计算机对阵的联赛,至于对抗赛我没有什么异议,而联赛就不同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对局需要很特别的技术,有一些专门对付计算机的战法。有些选手很喜欢这种玩法,而另一些则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    
    库阿特雷:    
    我猜想这类对战有点使人迷失……    
    卡尔波夫:    
    在起初那会儿,编制的程序使对手很好应付;可后来这种程序被改进了,演算的功能加倍地提升,致使现在若与计算机对局,你已不能再冒任何风险,除非你对每一变局都进行长时间的细致掐算。    
    因此你不可轻易弃子,也别试着革新,而应把棋局持续下去。而且现在的计算机能在每秒钟进行几十亿次的运算,所以你也别想在这方面胜过它:因为那纯属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又于事无补的事情。计算机运算起来毫不费力(我甚至可以说它除了这个不干别的),可是人的大脑的作用与它有很大差别,所以你得始终把握住自己的分析,提防自己别出错。但既然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与你对面的通电机器正相反),所以相比来说你肯定有种先天不足。    
    但计算机所缺少的是直觉与经验。尽管它可以到自己巨大的信息库中去寻找资料,但信息库和日积月累的经验完全不是一回事,特别是到了每盘棋终局时,只有凭丰富的经验才能够对每个子进行正确的取舍,并指导你从双象,或对马,或一车一象,或是棋盘上其他你准备好兑子的棋子将棋下至终局。从这一情形来看,我认为棋手中的高手要比计算机强得多。    
    稳重不冒险地将一盘棋进行到局终再开始控制每一步局势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一种间接接敌策略,而计算机也正是在到了残局时才暴露出它的弱点。    
    完全自主、完全自信的对手最可怕     
    库阿特雷:    
    你描述的只是今天的现状,但电子信息学还在继续发展进步,明天的状况会是怎样的呢?    
    卡尔波夫:    
    我不太相信电子程序可以做出显著的改进,如果计算机可以做到一种真正的自我调节那就算一个真正的进步了。例如让它可以使一个错误永远不再重复出现,波维尼克刚开始接触象棋计算机程序时就有过这种主意。他总是说只把计算机用来做棋局的计算没多大意义:虽然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但这还不能让计算机程序员模仿一个棋手的大脑。所以波维尼克参与制作了一个象棋对局自动适应程序,但这个程序一直不太过关。    
    电子信息学确实在继续进步,所以计算机每年都会提高一些速度,但各种程序却都还是按老方法设计的,它不停地计算再计算却不会学习。计算机不久肯定还会在计算速度上再进步一些,但看数可能的变化之多是以指数级增加的,所以即使有比今天再强1 000倍的计算机,也不会带来明显的进步。不论怎么样说,机器都永远不会从头至尾地自己“解决”一盘棋出现的全部问题。因为即使假设一个象棋对局程序的设计员本身就是个象棋冠军(这种情况很罕见),他还得把他自己的直觉与对局经验传授给计算机,以最终使机器取代人。可是怎么样来传授呢?怎么样来使一台机器学习知识呢?    
    我知道有些象棋选手喜爱与计算机对局,可是还有另一些棋手一点也不喜欢,而其实他们正是那些最容易神经紧张的人。使这些人特别不自在的是,在他们对面的是个完全自主的、完全自信的“对手”,所以使得他们被诸如自己这一步走得对不对、自己是不是出了错着这样的问题紧紧缠住,以致他们的脑海里无时无刻不想着自己不能出现哪怕最小的失误,至少在从开局起始的五分之四的时间内都是如此,这样挺到最后他们的神经自然就绷不住了。    
    费黎宗:    
    当人们在新闻中读到某棋手与计算机对局时,这种说法其实不完全准确。因为实际上正如阿那托里所说,棋手是通过所设计的程序、计算、编码的形式在和一位有些“不动声色”的程序设计员对局,但在这场对局中不太对称的是:一个象棋对局计算机程序的设计,是由一位程序员在他不受约束的时段内编制而成的,而面对这个程序来对局的棋手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