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济世神验良方-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翻胃 
取肥皂子五个或七个,月白面水调,包裹火上煨熟,去皂子,用面研细末,或酒或汤调 
下,即吐稠痰愈。(以淮麦面妙) 
又方 
半夏五钱,茯苓五钱,水二碗,煎一碗,去滓,入生姜汁再煎三沸,不拘时热服。 
治翻胃方 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相和如糊,分作三服。 
又方 
用荜澄茄为末,米和丸姜汤下,仍服平胃散三十帖。 
又方 
以年深蚬烂壳为白灰,米饮调下一钱。蚌壳亦可。 


气症门
属性:悍怒不息之谓气,触动七情何所治,古人作用七气汤,浓朴、陈皮为上剂。木香半夏大 
腹皮 
两姜 
子大 
古四七汤 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 
喉中咯不出,噎不下;或脘中痞满;或痰涎壅盛,上气喘结;或痰饮中阻,呕逆恶心。 
半夏五两 茯苓四两 浓朴三两 紫苏二两 
姜枣煎服。梅核气,加桔梗、枳实(一方加槟榔);思虑过度,小便白浊,此方下青州 
白丸子 
分心气饮 治抑郁之气,留滞不散,胸膈痞满闷,胁肋虚胀,噫气吞酸,恶心头眩,口 
苦舌干,饮食减少,大肠虚闭等证。 
紫苏二两 青皮 陈皮 大腹皮 桑白皮 羌活各五钱 半夏 木通各三钱半 赤芍三 
钱官桂 甘草各二钱半 
分五剂姜枣灯心煎服。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黄芩;食少加砂仁、神曲;咳嗽加桔梗、半 
夏;痞甚,加枳实、香附;三焦不和,加乌药;气闭,加莱菔子、枳壳;上焦热盛,加黄芩; 
下焦热盛,加栀子;翻胃,加沉香(磨服);水气面浮,加猪苓、泽泻、车前、木瓜、葶苈、 
麦冬;气成块,加三棱、莪术。 
余论 
轩岐论,诸痛皆因于气,遂有九气之说。其言曰∶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思 
则气 
里, 
举之 
九气 
行中 
行胃 
尚当 
加减正气散见臌胀。青州白丸子见中风。 


伤风门
属性:肺受风寒鼻作壅,咳嗽头痛声气重,夹气发热汗有无,甚者浑身骨节痛。加味香苏饮可 
劫, 
之, 
活, 
参苏饮(详咳嗽) 香苏散(见伤寒) 
余论 
伤风为病似轻,人多有犯之者,精神壮健亦能自愈,然病根终藏身内,不如早散之为是。 


伤寒门
属性:霜降节后春分前,冒寒即病曰伤寒,春变温兮夏变暑,六经之证须分看。头项痛兮腰脊 
强, 
安。 
缓, 
堪, 
风, 
功。 
加白 
术, 
阳明鼻干燥,头疼及眼眶,恶寒兼不寐,身热用何方,柴葛解肌好,黄芩白芷羌,桔梗 
甘草 
身热而渴自汗出,阳明症候微洪脉,如神白虎石膏先,参连知味陈粳粒,麦冬栀草共天 
花, 
柴胡双解饮,专治少阳经,夏草芩参葛,陈皮芍茯苓,先同姜枣煮,百合再前成,随症 
还加 
太阴腹痛咽无泽,手足漫暖脉沉实,热邪本是太阳传,桂枝大黄汤可觅,柴朴枳实芍药 
甘, 
太阴腹痛便溺赤,燥渴谵语脉有力,温热发黄熟治之,茵陈将军汤枳实,山栀甘草朴黄 
芩, 
热结膀胱旋不利,须用五苓加味治,泽猪茯术桂枝甘,瞿滑栀仁灯草济,黄者茵陈渴天 
花, 
伤寒热邪传于里,少阴厥阴证见矣,心腹坚满绕脐痛,烦躁咽干并谵语,或发斑黄与狂 
乱, 
阳毒热深脉洪大,三黄石膏汤最快,芩连栀柏豉麻黄,姜枣芽茶煎服泰。去麻豉加实硝 
黄, 
桃仁承气,对子桂枝,枳实硝黄,柴胡青草,芍相当,枣二姜三同放,捶入一钱苏木, 
能除 
伤寒热甚虽不死,两感伤寒漫料理,一日太阳少阴病,腹痛口干烦饮水,二日阳明合太 
阴, 
人, 
佐, 
入,甘草连膏知母在,大便实者要将军,煎用水姜并枣子,服时加入醋调匀。鼻衄不止芩连 
汤, 
康。 
燥欲漱水水不下,淤血发狂诚可怕,加味犀角大地黄,玄参实桔当连化,丹皮赤芍放红 
花, 
瘥后昏沉身热渴,错语失神劳复发,柴胡百合草知母,芍共参与芩鳖甲,生地捣汁加一 
匙, 
寒邪直入阴经血,并无头痛与身热,初起止则怕风寒,倦卧腹痛浑身厥,吐利不渴脉沉 
迟, 
回阳急救汤,桂附茯干姜,参术陈甘味,真寒服此良,水调姜汁煮,更可入澄浆。 
阴盛格阳时发躁,脉来沉伏如何疗,回阳返本附参苓,麦冬五味童男溺,桂心国老射炮 
姜,调蜜二匙冷服妙。 
汗下肉润并筋惕,卫虚亡阳脉有力,温经益元汤止之,黄 姜附归参术,芍药甘草生地 
黄,枣姜粳米同煎啜。 
痉症有药如圣饮,羌防参术甘柴引,枳壳芍药白芷芎,有汗无汗须详审。有汗去壳加桂 
枝,无汗增麻将术损,口噤切牙加大黄,手足挛搐当归本,原知此症胸有痰,姜汁竹沥功有 
敏。 
三月时候得寒疫,头疼身热脉有力,恶寒体痛口渴者,此名晚发宜消息。六神汤内药七 
味,麻草芩苍膏泽细,表证姜葱豉豆煎,里证槟榔磨入剂,头痛甚者加川芎,身体痛时羌活 
济,若然大渴加天花,随症损益难拘泥。 
加味理中汤药,专攻夹食伤寒,头疼身热不恶寒,气口紧盛脉见青白,砂仁朴实,橘红 
草果,苍甘水姜,莱菔子同煎,霍乱亦宜此散。 
少阴证似太阳,脉息沉迟可预防,身热恶寒头不痛,急投麻附细甘汤,芍药参连同作剂, 
五味七粒捶煎汤。 
伤寒胁痛胸满狭,心悸嗽痰脉沉滑,二陈汤沸实桑柴,贝母苓猪桂枝发,杏仁数粒临加 
服,再煮一服乘热呷。 
神效安神益智,消除瘥后虚烦心悸,微热未能安,乏力四肢沉倦,六七日来,昏 别无 
刑克相干,脉俱沉,服果何然,必有将来正汗人,茯柴门地远竹茹,知味当甘,仍将姜汁炒 
黄连,热服更无余患。 
狂言烦躁身无热,精采与常人各别,勿将寒药作狂医,此是如狂证亲切,治之惟有桂枝 
汤,枝柏甘□□膀胱,泽泻灯心二十数,加姜煎服人安康。女劳复有阴阳易,其症大热并错 
语,小腹绞痛人昏沉,足不能移头不举,眼中生花百节解,热气冲胸难料理。男人阴肿刺小 
便,妇人腰痛并里急,病患新瘥与之交,无病患病为之易。 
女劳复因劳太早,逍遥汤可涓其疾,犀角地茯参韭知,连草竹青柴滑石,姜三枣二水二 
钟,烧取 裆钱半入。 
伤寒下利纯清水,心痛热渴并谵语,肠胃燥尿结于中,非是内寒而泻起,自饮汤药大便 
溏,可笑庸医呼漏底,结实利者黄龙汤,参柴枳实朴硝黄,国老芩归急煎取,铁锈水调乘热 
尝。 
劳力内伤血气,因而外感风寒,头痛身热腿中酸,微渴憎寒自汗,其脉浮而无力,须知 
发表为难,调荣养卫病方痊。参术芍归可选,柴草羌防辛地,陈 葱白须连,还投姜枣一同 
煎,随症自增减。 
循衣摸床,谵语昏沉, 手冒心,肝风肺火。两相因,致使撮空牵引,汤号清金散火, 
芩连橘草归参移,将芍药种柴门,姜枣金银煎饮。若或内兼痰症,姜炒半夏宜寻,大便燥热 
语无伦,一着将军妙甚。 
恶寒脊强头疼热,再三发表汗不泄,无阳之证医不知,孟浪取汗用火劫,再造饮子羌活 
参,桂防术附甘辛勤,佐以芎 炒白芍,枣姜煎入童便匀,夏月必须去附子,石膏知母宜相 
亲。 
内伤血郁肝与脾,热渴谵语神昏迷,身不恶寒头不痛,勿将寒药误投医,病多夹血如见 
祟, 
泥。 
七情内伤痰气郁,痰若盛时心窍塞,挟痰有时见鬼神,气喘沫涎口中出,加味导痰汤可 
涓,二陈枳术并芩连,星术栝蒌水姜煮,竹沥姜汁收功全。 
伤寒热邪传于心,心火炎上逼肺金,神昏如醉不能语,或时独语二三声。心下不痞腹不 
满,目赤唇焦何可禁,二便如常无所苦,身体又无寒热侵,汤水与之即咽下,不与则亦不思 
寻,须知此是越经证,泻心导赤汤宜斟,芩连栀草门冬茯,知母滑石犀人参,灯心姜枣共煎 
饮,生姜捣汁三匙侵。 
伤寒汗下太过,元阳虚极无根,脉来虚数语无伦,热渴面生赤晕。此号戴阳恶证,益元 
汤治如神,麦冬芍附草苓参,知母童便连饮,煎用枣姜活水,葱头捣汁调匀。 
伤寒六经正病 
太阳则头痛身热脊强,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少阳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为之苦,太阴 
腹满自利,尺寸沉而津不到咽,少阴舌干苦燥,厥阴烦满囊缩。 
伤寒脉诀 
伤寒把足六经详,浮洪紧涩中太阳,传变名状应须记,少阳弦紧阳明长,太阴入理沉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