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9-济世神验良方-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阳七十二证总诀 
羌独前柴梗壳芩,升荷芍草葛芎苓,还加苍术水煎服,三阳七十二证宁。 
三阴七十二证总诀 
芎归芍附桂麻黄,青陈夏朴草芩苍,枳壳桔梗姜共枣,三阴七十二证康。 
三阳三阴总法治 
凡值伤寒不问表里,用败毒散,五积散,各一剂。春三月加香苏散,夏三月加五苓散, 
秋三月加金沸草散,冬三月加十神汤,或小柴胡汤。上根据时将所加药和杂,每服三钱重,水 
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去渣热服。不拘时服。此方得之明医,斟酌三阴三阳证 
候,以便救人。总治时行伤寒,不问阴阳轻重,老少男女孕妇,一同治之。 
归一同治之(有汗者不用)。 
白芷一两 生甘草五钱 姜三片 葱白三根 枣二枚 豉五十粒。水二碗煎服取汗,不 
汗再 
如煎 
又治伤寒二毒及时行瘟疫等症。 
用苍术一斤(净洗焙干) 甘草四两(生用)。二件捣,罗为末,每服二钱,以热葱汤 
投之,出 
治伤寒七方 
发热恶寒身体痛,脉浮无汗怎生医,十神五积香苏散,有汗伤风用桂枝。 
四五日来口舌干,发热身痛卧不安,先服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在后番。 
七八日来热在内,口渴心烦腹胀汇,小便赤少大便难,大柴胡汤好通利。 
发热口干大便泄,小便赤少心烦结,小柴胡汤兼五苓,加上黄连真一绝。 
汗下之后病不解,依然热渴如见怪,解毒汤兼小柴胡,诸般热病皆无碍。 
伤寒病后复如初,半夏枳实橘红呵,参粳麦柴酸枣草,竹茹姜枣功效多。 
病后虚乏最堪忧,此症如何得可疗,四物汤加桂 草,姜枣煎来可免忧。 
上诀俱李君宾经验授余者,余集古方注于下,以见立方之有本云。 
十神汤治两感及时行瘟疫无汗者。 
紫苏 香附 陈皮 甘草 干葛 赤芍 升麻 白芷 川芎 麻黄各五分 
姜葱煎服。 
香苏散治四时感寒头痛发热。 
香附 紫苏各二钱 陈皮一钱 甘草五分姜葱煎服取汗。头痛甚者加芎、芷,无汗加麻 
黄。 
人参败毒散 
治头痛壮热鼻塞声重,及风痰咳嗽四时瘟疫诸般疮毒。 
人参 桔梗 甘草 川芎 茯苓 枳壳 前胡 柴胡 羌活 独活各等分每服一两,生 
姜薄荷煎服。嗽加半夏,口干加黄芩,热毒加连、芩、栀、柏,风热加荆、防 
黄连,疮毒去参加金银花、连翘。 
瓜蒂散 
治夹食伤寒痰塞胸膈宜吐者。甜瓜蒂、赤小豆各一钱。分二服,淡豆豉煎汤下,以 
度。吐去膈痰,宿食而安。 
五积散(见中寒) 正气散(见霍乱) 金沸草散(见嗽) 小柴胡汤(详热)又四时 
感冒单方 生葱白连须五根,捣烂滚酒冲服。 
附∶治瘟疫。左脉大于右脉,缓而盛,按之无力,众人病一般者。 
二圣救苦丸 大黄四两(酒蒸) 牙皂二两 
上为末,面丸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丸,绿豆汤下,大汗为效无忧散 
余论 
有汗非伤寒,身有痛处便非伤寒,春分后冬至前,悉非伤寒,盖伤暑、香港脚、时行瘟疫 
等,类伤寒者极多,最宜详辨,不可遽用麻黄汤,所关非小,故又抬出之。 
四季感冒方 苍术(米泔水浸过)三钱 甘草三分 姜五大片 连须葱五根 春夏加荆 
芥穗一 


中寒门
属性:中寒伤寒殊非一,伤则渐深中直入,或因外受肃杀气,或因内伤生冷物,猝然口噤并失 
音,四肢强直不知人,脉来沉软而无力,加味理中汤可寻,参术干姜并肉桂,茯陈甘草半细 
辛。 
加煨生姜五大片,服入姜汁一盏半,仍用姜渣炒极热,绢包腹上熨有验。恶寒甚者麻黄 
加, 
加泡附子去皮脐,依旧加姜并姜汁。但见目红知附毒,解之汁取生萝卜,犀角甘草及黄 
连, 
急救中寒 仓猝无药,急用葱白一大束如茶盏口大,用纸卷紧,快刀切一指浓片置脐上, 
以 
理中汤、治中汤、补中汤、姜附汤、四顺汤、四逆汤,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 
直; 
皆效 
附子理 
吐透方 
泻泄;补中汤加附一钱,治溏泄,加砂仁一钱,治米谷不化;去白术,加附子,名四顺汤, 
治霍乱、心腹痛、手足厥冷;去参术,加附子,名四逆汤,治即病太阴及三阴诸证,自病不 
渴,脉微欲绝,四肢厥冷;去参、术 
回阳救苦丹 治伤寒初起,不头痛,不身热,就怕寒,四肢逆冷,或过肘膝,或腹痛, 
或口 
为 
加 
五积散(生料) 治感冒寒邪,头痛身疼,强硬拘急,恶寒吐呕,或腹痛。又治伤寒发 
热,头 
快。 
陈皮一钱 浓朴 桔梗 枳壳 白芍 白茯苓 当归 干姜 麻黄各八分 白芷 川芎 
半 
艾醋,足肿加五加皮、大腹皮,风痹加羌活、独活、防风,腰痛加牛膝、杜仲、小茴香,手 
足拘挛加槟榔、木瓜、牛膝,咳嗽加杏仁、桑白皮、马兜苓,遍身疼痛加乳香、没药、细辛, 
难产加麝香、交桂,此药气味辛温,开 
防风通圣散(见中风)为治热燥之圣药。 
生料五积散 为治寒湿之圣药。 
顺气散(方见中风) 平气散(方见) 槟榔散(方见) 通圣散(方见) 
余论 
丹溪云∶中寒由内伤者,十居八九,必先用参、 ,托住正气。戴氏云∶身受肃杀,口 
伤生 
急温 
中气 星香散(见猝中) 四七汤(见气) 
八味顺气散 凡中风中食俱宜先服此药,顺其气而后治风消食。 
青皮 陈皮(俱去白) 香白芷 天台乌药各五分合四君子煎服。 


中风门
属性:风为天地之浩荡,或中腑兮或中脏,或中血脉或中经,善行数变难名状。腑中风邪着四 
肢, 
知, 
虚, 
防, 
花, 
桂。 
芎, 
柏。 
急救 
凡见中风、中气昏倒者,仓猝之际,急以手大指,掐其人中即醒。如不效,用通关散吹 
鼻,即提起其头,有嚏可治。如口噤不开,用化风丹擦之,口开即多灌香油,或加麝香少许, 
或用紫金丹,酒磨服。或用瓜蒂散,或用生矾二钱,姜汁灌之。壮者用油吐之,老人以虾汁 
煎参、 、防、桔吐之。得吐即生。 
通关散 
治牙关紧急,汤水不入。天南星、半夏、牙皂各五钱。为极细末,用少许吹入鼻, 
可治,无嚏不可治。 
化风丹(此方居家宜备) 
治中风痰厥,风痫牙关紧急,及小儿惊风搐搦,角弓反张,发热痰嗽 
胆星二钱(如无即用牛胆制之) 天麻(煨) 防风(去芦) 荆芥穗 羌活 独活(去 
芦) 人参(去芦) 细辛 川芎各一钱 木香五分炼蜜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薄荷煎汤 
研化服。因气恼,用紫苏汤化服。如牙关闭,用少许擦牙即开。 
青州白丸子 
治男妇手足瘫痪,风痰壅盛,呕吐痰沫,及小儿惊风。 
半夏七两(白者泡过) 南星(生用) 白附子各二两 川乌头五钱(炮去皮脐)为极 
细末,以生绢袋盛之,于井花水内摆出其有未出者,再研摆,以尽出为度。置瓷盆内,日晒 
夜露,每晨换水搅而复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如玉碎研,用糯米粉煎粥清为 
丸,绿豆大。瘫痪风湿酒送下二三十丸,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三五丸。 
摄生饮 
治一切中风、中寒、中暑、中湿,及湿厥、气厥、不省人事,初作即服神效。 
南木香 南星(湿纸煨) 半夏(滚水泡)各一钱五分 苍术 甘草 辽细辛 石菖蒲 
各一钱 生姜七片煎服。痰盛者,加炙全蝎二枚。 
乌药顺气散 
治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麻痹、瘫痪、语涩、筋挛,步履艰辛,腰膝软弱,及妇人 
血气,老人冷气,胸膈胀满、刺痛,肠鸣吐泻。夫治风先理气,气顺则痰消,凡气滞气郁之 
类,皆可治。 
乌药 麻黄(去节) 陈皮(去白)各二钱 川芎 白芷 僵蚕(炒) 枳壳(去瓤麸 
炒) 桔梗(去芦)各一钱 干姜(泡)五分 甘草(炙)三分姜枣煎服。憎寒壮热,加葱 
白;遍身搔痒,加薄荷;手足拘挛,加木香、石斛;湿气,加苍术、白术、槟榔;足浮肿, 
加牛膝、五加皮、独活;遍身疼痛,加当归、肉桂、乳香、没药 
黄,加黄 倍干姜;胸膈胀满,加枳实,莪术;头眩,加细辛、细茶;脚不能举动,加羌活、 
防风、麝香;心腹敕痛,加小茴香;手足不能举,头项不能起,加川续断、威灵仙;阴囊浮 
肿,合五积散;四肢冷痹,加川附子、官桂、秦艽;久患瘫痪,去麻黄、干姜,加天麻、防 
风、羌活、半夏、南星、木香、当归;麻痹作痛,加天雄、细辛、防风;妇人血风,加防风、 
荆芥、薄荷;臂痛,加羌活、防风、苍术、紫苏、薄桂;气滞腰痛,加桃仁,入酒煎服;背 
心痛,合行气香苏散,加苍术、半夏、茯苓;口眼 斜,加姜炒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