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9-济世神验良方-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湿生痰,故用二陈汤加风药。 
一方 
治玉茎有时受湿瘠甚。以肥皂一个,烧存性,用香油调涂于上即愈。 
一方 
治妇女下部湿痒。蛇床子煎汤洗愈。 
治中湿,口噤不知人事 用白术一两切片,作一服,用酒三盏,煎一盏,顿服。不饮酒 
者, 


黄疸门
属性:疸虽分五实归一,盖是脾虚胃不实,水谷湿热相郁蒸,发热腹痛便赤涩。欲除湿热去其 
黄,清利小便为第一。茵陈泽泻猪苓茯,肉桂山楂与滑石,山栀枳壳共陈皮,甘草木通并白 
术。 
若还腹满大便难,药中须挟将军力,渴而热甚必难医,手足心黄治无益。 
茵陈五苓散 术、泻、猪、茯、桂共二钱,合茵陈末四钱,日三服。 
大茵陈汤 
治时行淤热在里,郁蒸不散,通身发黄。茵陈二两,大黄一两,栀子仁三钱。每 
必效散 五疸通治。 
葶苈(隔纸炒) 龙胆草 山栀 茵陈 黄芩等分每服一两。 
小温中汤 
治轻疸兼去食积。 
苍术 川芎 香附 神曲 针砂(醋炒红)春加芎,夏加苦参或黄连,冬加吴茱萸或干 
姜。 
大温中汤 
治黄胆并食积,又能制肝燥皮 脾虚者 以参术芍药甘草陈米汤下。 
陈皮 苍术 浓朴 三棱 蓬术 青皮各五两 甘草 针砂(醋炒红)各二两 香附一 
斤醋糊丸,空心姜盐汤下。饭后酒下,忌犬肉及果菜。 
单方 
地骨皮捣汁,和白酒饮之即愈。一云猪胆汁和白酒。 
又方 
生白矾,于伏天晒开,大枣为丸,每服二三钱。服后多食肉以压之。 
又方 
绿矾(炒至白色为度,或入瓶煨白尤佳),煮枣为丸,如樱桃大。每服五丸,日三服, 
俱冷黄酒下。忌生冷发物。若有虫,亦吐出,神效。 
余论 
疸症有五,曰∶黄汗、黄胆、酒疸、谷疸、女劳疸。而其实皆缘湿热郁蒸于脾,治法以 
利小便为主。然亦有伤寒后,解散未尽者,其证口淡耳鸣,怔忡脚软,微寒热,下白浊,此 
为虚证,不可专用凉药。脉诀曰∶五疸实热,脉必洪数,其或微涩,证属虚弱。丹溪曰∶轻 
者小温中丸,重者大温中丸,热甚加苓连。 


火门
属性:有余之气名为火,妄动须知烁至阴,实者泻之虚者补,重升轻降理诚深。阴虚发热阳旺 
盛,脉数无力属心肾,内伤发热乃阳虚,脉大无力肺脾分。气从左起肝之火,阴火还从脐下 
生,脚下热来侵腹者,斯人虚极药难平。泻火黄连解毒汤,补虚参术生草良,郁火随经宜发 
散,风寒外来散之良。心火黄连肺黄芩,肝胆之火柴连亲,芩连可泻三焦火,脏火偏宜青黛 
寻。芍药泻脾知母肾,石膏胃火 滋阴,若要泻却膀胱火,须加黄柏与细辛。木通专泻小肠 
火,郁火升麻与葛根,若治无根游行火,剂中何可失玄参。 
黄连解毒汤(详) 
余论 
非实火不可骤用凉药,必先温散。盖风寒外来者,宜散,郁火宜散。生甘草能缓火邪, 
山栀仁大能降火。 


心痛门
属性:原知心痛即非真,胃热须分久与新,新则胃家伤物冷,久成湿热必逡巡。热多左手脉必 
数,脉涩应知死血因,右脉实时痰积痛,脉洪久血作灾 。治法总施平胃散,干姜甘草蔻砂 
仁,枳实木香并桔梗,此医新者效如神。若还久病加胡索,桔梗黄连兼枳实,木香栀子一同 
煎,方信医家灵妙药。 
辨证 
胃痛有九,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气、曰悸、曰虫、曰疰、曰去来热痛。河间曰 
∶暴痛非热,久痛无寒。有因气而食,卒然发痛,大便或秘,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思饮 
食者,急以煮黄丸利之,利后用 本汤,去其余邪。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身有冷汗,便 
利溺清,气力微弱,非久病也,朝发夕死,急以术附汤温之。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 
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当灸太溪及昆仑,表里俱泻,通身汗出而愈。灸毕服金铃子散, 
痛止,服枳术丸,去其邪。又医鉴载∶面上有白斑唇红,痛后能饮食,时作时止者,虫也, 
二陈汤加苦楝根皮煎服。肚大青筋,取虫丸主之。 
煮黄丸(积聚) 
治大实痛 雄黄一两 巴豆五钱(去皮生研,入雄黄末研细) 白面二两(同和再研) 
滴水丸,如桐子。服时,先煎浆水,待沸下二十四丸,煮一二十沸,捞入冷浆水沉冷,先服 
一丸,逾一时,再二丸,再三丸,加至微利为度,用浸药水送下。兼治胁下 癖痛如神。 
本汤(毒瓦斯) 
治大实痛,已利,用此彻毒 本三钱,苍术六钱。水煎温服。 
术附汤(寒痛) 
治寒厥痛,又治风湿相搏,身重疼烦,大便坚实,及风虚头重目眩者。暖肌,补中,助 
阳气,止自汗。附子一两(炮去皮脐细切),白术四两,甘草一两(炒)。每服三钱 
服。 
金铃散(久痛) 
治热厥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每服三钱,酒调下 
清郁散(痰痛) 
治胃中有伏火,膈上有停痰,胃口作痛,及恶心呕吐清水或酸水。二陈汤加栀、连、苍、 
芎、干姜、香附。呕吐甚加藿香、砂仁。此方为丸服亦妙。 
宣气散 
治心胃刺痛,牵引胸胁,脉数者。 
栀子仁(盐炒) 大黄 滑石 木香(以下三味为末) 以生姜、栀子煎汤,和药温服。 
在上必 
四圣丹 
治心痛并腹痛阴证,绞肠痧神效。 
五灵脂(炒出烟) 桃仁(面炒黄色去皮尖) 草乌(水泡,一日一换,浸一七日,去 
皮尖,切片,用新瓦焙干)各一两 青黛(二钱入药,八钱为衣)酒糊丸,如桐子,每服十 
五丸,用艾七片(炒出烟),冲黄酒下。 
追虫丸(虫痛) 
治虫咬痛。 
干漆五钱(炒尽烟) 雄黄二钱五分 巴霜一钱面糊丸,如黍米,有子、苦楝根皮煎汤 
下,十二三丸。 
加味枳术丸 
治酒积、茶积、肉积、清痰在胃脘作痛,及痞满心嘈杂嗳气吞酸,脾胃等症。 
白术三两 枳实(面炒) 苍术(米泔浸二宿,焙) 猪苓(去黑皮) 川芎 麦 面 
(炒黄) 神曲(炒) 半夏(汤泡透)各一两 泽泻(去毛) 白螺蛳壳(炒) 黄连(陈 
壁土炒) 赤茯苓各七钱 砂仁 草豆蔻 黄苓(土炒) 青皮(去白) 莱菔子(炒) 干 
姜各五钱 陈皮(去白) 栝蒌子 香附米(童便炒) 浓朴(姜汁炒) 槟榔各三钱 木 
香甘草各二钱 吞酸加吴茱萸(汤泡,寒月五钱,暑月二钱半);久病挟虚,加人参、白 
扁豆、石莲肉各五钱;常吐清水, 
如梧子,清米饮下百丸。 
单方 
山栀(炒黑),每服二三匙,心腹痛姜汤下,四肢肿米饮下,小便涩白汤下。一方加川 
芎二钱。 
治心疼 口噤几死者。老葱白三五根(去皮须),捣膏灌入喉中,再以香油灌之。积滞 
虫物,皆化黄水,微利为佳。 
治虫痛 每日空心嚼榧子肉二十七枚,三日虫下。 
治大人、小儿,痞块癖积 全蝎(酒浸洗炙)三钱,鸡肫黄皮(酒炙)三钱 □砂糖, 
丸,五更酒下二钱半。 
又方 
卒急无药,以盐置刀头烧红,淬入水中,乘热饮之,吐痰而安。此法并治绞肠痧。 
余论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心脾痛者,内有郁热,顽痰,死血,虫物,或因恼怒,或因风邪 
而作 
九种心痛 瓦楞子(即麻蛤蜊,醋火锻)三分 香附(童便浸)三分 樟树子三分三味 
焙干,共为末,或酒或姜汤送下立止。 
又方 
香附(锻石炒)、良姜(麻油炒)、苍术(盐水炒)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二分,或酒或 
姜 
又方 
广木香九钱三分,明矾七分。炼饭为丸,每服一钱,烧酒下。 
又方 
用胡椒,一岁一粒,白滚汤下。 
又方 
兔粪焙干,烧灰存性,为末,黄酒下三钱,效。 
胃痛又方 
核桃肉七个,连皮捣烂,入好砂糖在内调和,用热大酒一碗冲吃,愈。 
治一切心痛,不问新久 用生地黄捣绞取汁,搜面作馄饨,或冷淘食之,良久,即刻出 
虫,长一尺许,遂不复痛。昔有痛垂死,语其子剖视之,后以此汁饲之,虫乃死,因得此方, 
屡治人屡效。 
又方 
治暴心痛不可忍 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一钱,酒醋各半盏,煎至七分,热服。 
治绞肠痧痛不可忍 展转在地欲死者 用盐一两,热汤调灌病患口中,盐气到腹,其痛 
即止。 
栀子汤(热病) 肥栀子十枚(打碎姜汁浸炒,连壳研),川芎、香附各一钱。煎数沸, 
入姜汁三匙,再滚,入百草霜二匙调服。 
蒲脂散(血痛) 蒲黄(炒)、五灵脂(酒炒,淘去沙)各一钱。醋调如膏,加水煎服。 
盏落汤(气痛) 陈皮 香附 良姜 吴茱萸 石菖蒲各等分。 
煎好,另用碗入香油三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