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47-万病回春-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初生三五月,宜绷缚令卧。勿竖头抱出,免致惊痫。 
一乳与食,宜相远,不宜一时混吃,令儿生疳癖痞积。 
一宜用七八十岁老人旧裙,旧袄改作小儿衣衫,真气相滋,令儿有寿。富贵之家,切不宜新制 丝 
绫罗毡绒之类与小儿穿,不唯生病,抑且折福,必致夭殇。 
一小儿生四五个月,止与乳吃;六个月以后,方与稀粥哺之;周岁以前,切不可吃荤腥并生冷之物, 
令儿多疾。若待二三岁后,脏腑稍壮,才与荤腥方好。 
x延生第一方x 小儿初生,脐带脱落,收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围烧,至烟将尽,放土地上,用 
瓦盏之类盖之存性,研为细末;预将朱砂透明者为极细末,水飞过,脐带若有五分重,朱砂用二分五 
厘,生地黄、当归身煎浓汁一二蚬壳,调和前两味,抹儿上 间及乳母乳头上,一日之内,晚至尽; 
次日,大便遗下秽污浊垢之物,终身永无疮疹及诸疾,生一子则得一子,十分妙法也。 
x涤秽免痘汤x 用练树子一升,至正月初一日子时,父母只令一人知,将练子煎汤,待温,洗儿 
全身头面上下,以去胎毒。洗后,不出痘疹。如出亦轻,或只三五颗而已。 
x一方x 用五六月间收丝瓜小小蔓藤阴干,约重二两半收起,煎汤洗。 
x一方x 用葫芦上藤蔓,如前法亦可。 
x稀痘万金丹x 治婴儿未出痘时,胎毒在脏腑,因时气而发也。如在春秋二分,每服一丸,使痘 
毒渐消,出时稀少。如遇出痘时气,身一发热,即磨服一丸,毒从大便而出。若有黑陷倒靥,化下一 
丸,即起死回生。如痘出至七日,若服,恐泄元气。修合者不可加减,以取不效。 
麻黄根 升麻(各一两半) 羌活 桦皮 茜草根 栝蒌根 鼠粘子(炒) 天麻 连翘(各一两) 
当归 芍药 川芎(各七钱) 
上锉作片,用水五升,煎至半升,去渣,入银器内,以汤顿成膏,入炼蜜少许,调匀,入后药∶ 
朱砂(五钱)、 冰片、雄黄(各五分)、虾蟆灰(一钱半)、麝香(七分)、全蝎(十四个,炙)。上 
为末,入前药和匀,分作十丸,以蜡封之,如弹子大,临时用猪心血、或兔血调匀,热酒调下,温服。 
凡初生小儿,口 并牙根生白点,名马牙,不能食乳。此与鹅口不同,少缓即不能救,多致夭伤。 
急用针缚箸头上,将白点挑破出血,用好京墨磨薄荷汤,以手指捻母油头发蘸墨遍口 擦之。勿令乳食。 
待睡一时,醒方与乳食,再擦之。 
小儿不时变蒸,变者,异常也,蒸者,发热也,所以变换五脏、蒸养六腑,须要变蒸多变,气血方荣, 
骨脉始长,情性有异,则后来出痘轻可。凡变蒸,不宜服药。或因伤食、因伤风、因惊吓等项夹杂,相 
值而发,令人疑感,亦须守候一二日,俟病势真的,是食则消食,是风则行痰,是惊则安神。若变蒸 
而妄投药饵,则为药引入各经,症遂难识,而且缠绵不脱,反药有所误也。 
一小儿月内发搐鼻塞,乃风邪所伤。以六君子汤加桔梗、细辛,子母俱服;更以葱头七茎、生姜一 
片,细擂摊纸上,合置掌中,令热急贴囟门,少顷,鼻利搐止。 
一小儿未盈月发搐呕乳、腹胀作泻,此乳伤脾胃。用五味异功散加漏芦,令母服之,儿亦 
服匙许,遂愈。 

卷之七
小儿杂病
属性:胎热胎寒者,禀受有亏也。 
胎热∶小儿生下,面赤、眼间口中气热、焦啼烦躁。 
甘草(一钱) 黑豆(二钱) 淡竹叶(五个) 
上锉一剂,灯草七茎,水煎,频频少进,令乳母多服。 
胎寒∶母孕时受寒,儿生下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大便青黑、口冷腹痛、身起寒栗。 
当归(炒) 黄 (蜜炒) 桂心 黄芩(炒) 细辛 龙骨(细研) 白芍(煨,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匙,以乳汁调下。 
脐风撮口者,胎元有毒也。 
脐风∶多因断脐之时,被风湿所乘,或者胎元禀有热毒,则儿下胎时,视按其脐,必硬,直定有脐风, 
必自脐发出一道青筋,行肚则分两岔。行至心者必死。于青筋初发,急用灯芯点油燃于灯上,自青筋头 
并岔行尽处燎之,以截住,不致攻心;更以外灸中脘三壮,内服万亿丸一二粒,以泄其胎毒也。 
x五通膏x 治小儿脐风撮口。 
生地黄 生姜 葱白 萝卜子 田螺肉(各等分) 
上件共捣烂,搭脐四围一指浓,抱住一时,有屁下泄而愈。 
治小儿断脐不如法,七日内有风出,用直僵蚕二三条, 
炒去丝,为末,蜜调,敷口或乳头上、带下亦可。 
x香螺膏x 治脐风肿硬如盘。 
田螺三个,入麝少许,捣烂,搭脐上,须臾,再易,肿痛立消。 
x宣风散x 初生小儿,脐风撮口、多啼不乳、口出白沫。 
全蝎(二十八个,头尾全者,去毒,用酒炙,为末) 麝香(一字,另研。) 
上同和匀细末,每用半字,金银煎汤调服。 
撮口∶由胎气挟热,风邪入脐,毒流心脾之经,故令舌强唇青、聚口啼哭不得,当视其齿根之 
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急以温水蘸青绵布裹指,轻轻擦破,即开口便安。甚者,用牛黄二分,将竹 
沥调,滴入口即愈。 
胎惊夜啼者,邪热乘心也。 
胎惊宜 
x镇惊散x 治小儿在胎受惊,故生下来盈月而惊也。 
朱砂(研细入) 牛黄(少许) 取猪乳汁调稀,抹入口中,加麝香少许尤效。 
夜啼宜 
x花火膏x 治邪热相乘,焦躁夜啼。 
灯火三颗,以乳汁调,抹儿口,或抹母乳上,令儿吮之。 
x一方x 用灯芯烧灰,敷乳上,令儿吮之。 
x一方x 加朱砂,共研末,用白蜜调,待儿睡,抹儿口内。 
x蝉花散x 治小儿夜啼不止,状若鬼祟。 
蝉蜕七个,下半截为细末,用薄荷汤调入,好酒少许,食后服。或者不信,将上半截为末,根据 
前法服,复啼如初。古人立法,莫知其妙。小儿触犯禁忌而夜啼者,宜醋炭熏,服苏合香丸。 
x一方x 用火柴头一个,长四五寸,削平,面用朱砂写云∶拨火杖、拨火杖、将来作神,将 
捉着夜啼鬼,打杀不要放,急急如律令。 
小儿夜啼不止,将朱砂书“甲寅”二字,贴床头即止。 
中恶天吊者,冒犯邪气也。 
中恶宜 
x辟邪膏x 治小儿卒中恶毒,心腹刺痛、闷乱欲死等症。 
降真香 白胶香 沉香 虎头骨 鬼臼 龙胆草 人参 白茯苓(各五钱) 
上为细末,入雄黄半两、麝香一钱,炼蜜为丸,乳香汤下。 
天吊宜 
x钩藤散x 治小儿天吊、潮热。 
钩藤 人参 犀角(各五钱) 全蝎 天麻(各二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上锉一剂,水煎服。 
鹅口、口疮者,胃中湿热也。 
x牛黄散x 治小儿口中百病,鹅口口疮、重 不能吮乳及咽喉肿塞、一切热毒。 
牛黄 冰片 硼砂 辰砂(研。各一分) 雄黄 青黛(各二分) 牙硝(一分半) 黄连 
(末八分) 黄柏(末八分) 
上共入乳钵内研匀,每用少许,敷入口内。 
x泻心汤x 治小儿口疮。净黄连为细末,蜜水调服。 
x一方x 治小儿白口疮。用黄丹、巴豆仁同炒焦,去豆 
用丹,掺口疮上立愈。 
重舌、木舌者,脾经实火也。(附弄舌。) 
重舌,乃舌下生舌也。宜 
x当归连翘汤x 治小儿心脾有热,舌下有形如舌而小者,名曰重舌,及唇口两傍生疮。 
归尾 连翘 白芷(各三钱) 大黄(煨) 甘草(炙。各一钱) 
上锉剂,水煎,食后频服。 
x千金方x 治重舌。 
竹沥青 黄柏末。二味和匀,无时点舌上即退。 
x又方x 用蒲黄涂之即瘥。 
x又方x 用胆矾研细敷之。 
x又方x 用百草霜、芒硝、滑石,共为末,酒调敷之。 
木舌,乃肿硬不柔和也。宜 
x雪硝散x 治木舌。 
朴硝(五钱) 真紫雪(二分) 盐(半分) 
上为末,入竹沥二三点,用白汤调敷。(咽津无妨。) 
x泻黄散x 治小儿木舌、弄舌。 
藿香叶(七分) 山栀(一钱) 软石膏(五分) 防风(四分) 甘草(七分) 
上锉一剂,水煎,不拘时服。 
走马牙疳者,气虚湿热也。 
x立效散x 治走马牙疳。 
青黛 黄柏 枯矾 子末(各一钱) 
上研细末,用米泔水先漱口内,掺贴患处。 
x清胃升麻汤x 治小儿牙肿、流涎腮肿、走马牙疳,主阳明之热。 
升麻 川芎 白芍 半夏(汤泡,各七分) 干葛 防风 黄连(酒炒二次) 生甘草(各五分) 
软石膏(煨,一钱) 白术(七分) 白芷(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热服。能漱即含漱而吐之。漱药不用白术、半夏。 
爱吃泥土者,脾脏生疳也。 
x清胃养脾汤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