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6-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天下哪有不想求取功名的男儿?东鱼为此也很苦恼,他苦恼自己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却不能离开家门。这是因为他父亲临终时交代过,嘱他务必遵照祖传规矩,每日清晨去老祖宗的坟前叩头。东鱼并不清楚这个规矩是从哪一代传下来的,可父亲临终时的遗言,东鱼自然不敢违背。 
  这天清晨,暴雨过后,彩虹映天,东鱼信步来到那老坟头前,一边磕头,一边想着老祖宗如何立下这般古怪规矩。正胡思乱想,眼前突然一亮,只见青翠草丛中露出两个小巧玲珑的玉观音。东鱼拿起一看,狂喜不已,他这才明白祖宗立下规矩的原因。 
  东鱼怀揣着两个玉观音急急回到家中,掩上房门,悄悄捧出来给妻子豆娘看。豆娘看了不屑地说:“不就是两个玉石观音么?又不是中了举,点了翰林,值得这样高兴吗?” 
  “你哪里知道啊,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真亏得祖宗这般煞费苦心!”东鱼告诉豆娘,他天天去拜的坟头里,埋的是一位制玉的祖先。这位祖先临终前要求子孙不得用棺材装殓自己,必须浅土埋葬,子孙们虽遵照办了,却一直不知道这位祖先究竟为什么这么要求。现在看来,这是因为他在死前吞了两个玉观音下肚。 
  豆娘问:“吞进肚子里的玉观音怎么跑到了你的手上?莫不是你掘了祖坟?” 
  “这就是这玉的神奇之处了。”东鱼告诉豆娘,他以前听父辈们闲谈,知道真正的宝玉是天地间的灵物,断然不肯深埋地下,更不肯与腐尸为伴,所以每到雷声响起时,宝玉就会  
' 1 ' 2 ' 3 '
                
                ' 4 '
                
                ' 5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9期   玉观音传奇  作者:安昌河  字体:
【 大  中  小 】  
往泥土外面拱动,这就叫“通灵宝玉,应雷而动”。为了让后代早日得到这块宝玉,这位祖宗才要求子孙们把他不加棺椁,浅土埋葬,而且要他们每日清晨前来坟头叩拜,为的是不让宝玉被他人拾去。 
  “原来这样。”豆娘听了笑道,“现在你祖宗的目的已经达到,你也该去实现你的愿望,求取功名了。” 
  东鱼点头说:“那是自然,此番我去求取功名,必能如愿以偿。” 
  转眼秋试在即,东鱼动身之前备好酒菜,请来好友南郭。这南郭与东鱼是三代故交,两人又都喜好诗文,谈吐相投,故而义结金兰,亲如骨肉。南郭要东鱼专心前去应试,家中一切,有他照应,尽可放心。 
  临行前夜,东鱼和豆娘难分难舍。东鱼将两个玉观音中的翠玉观音交给豆娘,要她好好保管,不可轻易示人。 
  经秋试春闱,东鱼终于得中,并被钦点为知州,这次回家,待省亲过后,就走马上任。 
  回到秦村,东鱼先去拜了祖宗,随后回到家中,问豆娘那翠玉观音可在。豆娘见问,顿时泪流不止,说她在雎水关春社踩桥的时候,那玉观音被挤掉了。 
  “掉就掉了,哭有何用?”东鱼叹息一声,安慰道,“你且放宽心思,安排些酒菜,我去请南郭前来小酌几杯,感谢他对我们一家的照应。” 
  南郭欣然而来。菜肴十分丰盛,东鱼久别家乡,贪恋家乡美食,就特别嘱咐弄来家乡油泼辣子鱼,麻辣口水鸡以及产自茶坪的烧刀子酒。 
  东鱼和南郭开怀畅饮,笑谈自己高中的经历,听得南郭啧啧感叹,说东鱼真不愧人杰,他为有东鱼这样的好朋友好兄弟而感到颜面光彩。不料东鱼突然冷笑一声,乜斜着眼看着南郭,冷冷道:“你既当我是兄弟朋友,为何背地里向我捅刀子?” 
  南郭听了惊愕地问:“东鱼好兄弟,为何出此恶语伤我?” 
  东鱼腾地站了起来,将手中酒杯“叭”地一摔,冲过去一脚将南郭踹倒在地,大声骂道:“你这人面兽心的家伙,证据面前还敢隐瞒!” 
  南郭叫道:“有何证据说我害你,你且拿来!若拿得出来,不劳你动手,我自行了断!” 
  东鱼冷笑道:“今天的酒宴大家都吃得汗流浃背,为何却不见你有半点燥热的迹象?这是因为在你的身上,藏了属于我的宝贝!”东鱼说着伸手从南郭怀里拽出一个东西来,早已惊惶不定的豆娘一见是翠玉观音,顿时哀叫一声“悔啊”,就晕倒在地。 
  东鱼继续斥道:“这翠玉观音,玉气清凉,沁人心脾,人若随身佩带,就算在三伏天烈日下吃火锅,也不会出半点汗水。豆娘平时最不喜欢热闹,她怎会去雎水关春社踩桥那种人挤人的地方?又怎会在那里把玉观音丢了?我托付你照应家人,你却不顾廉耻,竟与我妻勾搭成奸,她将这翠玉观音作定情物赠送给你,却不想今日它让你露出了马脚!”东鱼越说越悲愤,他喘了一口气,继续说,“这还不算,豆娘对你说了这玉观音的来历,你以为我家祖坟里还有没出土的宝物,竟然丧心病狂地偷偷将我家祖坟也掘了!” 
  老头说到这儿,顿了一顿,做了个“请”的手势:“喝茶吧。”年轻人端起茶杯刚凑到唇边,心头猛然一惊,赶紧搁下茶杯,吞了口唾沫,问道:“后来呢?” 
  老头长叹一声:“劣迹败露,南郭无脸见人,触壁而亡。那豆娘也羞愧难当,悬梁自尽。东鱼万念俱灰,上任不到两年,就郁郁寡欢死了。临死前,他将一对玉观音送给了一位姓章的老仆人。” 
  年轻人也怅然若失地说:“祖坟被掘,爱妻背叛,好朋友也在背后捅刀子,唉……怎么会这样呢?” 
  老头说:“你且慢为他伤神,我再给你讲一个更加奇特的吧。” 
   
  4。“章三刀”与过山风 
   
  爱城有个很有名气的剃头匠,真名叫章九龄,绰号叫“章三刀”。 
  章九龄祖籍绵竹城,家境小康。他尽管读书用功,却连年不中,大清亡国后科举无望,他更是沉湎酒色,他父亲一怒之下将他赶出了家门。章九龄自觉没了颜面,就到处流浪,一日浪荡到了爱城,一时心灰意冷,投河自尽,被一个老剃头匠给救了。走投无路的章九龄索性拜剃头匠为师,那剃头匠无儿无女,见章九龄机灵孝顺,就将一手剃头绝活教给了他。几年下来,章九龄凭着一手绝活赢得了大家的赞誉,人称“章三刀”。虽然出了名,但也改变不了剃头匠属“下九流”的地位,章九龄自然是没有脸面回老家了。 
  大清亡后不兴留辫子,很多人喜欢把脑袋剃成个白瓢,原因是光头长不了虱子。 
  章九龄剃白瓢堪称一绝,让你不低头,不仰脸,唰唰几下,拍拍你背,说声好了。你左右瞧瞧,身上的衣衫不粘一丝头发,站起来,摸摸脑袋,光溜溜的,一股清风吹来,由头顶沁人心脾,顿时觉得耳聪目明,神清气爽。 
  旧时理发有“拿晕穴”的,那是按摩。章九龄理发不按摩,却照样让人舒坦赛神仙,那就是他的绝活:打三刀。 
  第一刀叫洗刀,洗眼睛,他拿了厚背利刃的剃头刀子刮掉眼睛里面的不洁物,洗过的眼,能看得清空气里游动的微尘;第二刀叫搜刀,让你解开胸襟,手执明晃晃的刀子伸进去,由腹至胸,一路游荡上来,保管你心明肚净;第三刀叫颤刀,他用那寒气逼人的剃头刀子在你背上颤悠悠时紧时慢地敲打,不几下你就觉得骨松筋酥,仿佛到了神仙境地。 
  爱城方圆数百里,享受得起章九龄“打三刀”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管着几百号兵的把总,另一个就是土匪头子过山风。 
  过山风的土匪队伍常年横行在爱城、绵竹、茂汶一带。由于长年待在山野之中,为免虱子骚扰,过山风的队伍个个都是光头白瓢,因此人称“白瓢队伍”。过山风是个心狠手辣横行百里的土匪头子,最喜欢的享受之一就是剃头,每当他干了大买卖,就会让人把章九龄抬上山来,享受他的绝活,顺便让手下人也面貌一新。 
  那是入秋后的一天早上,章九龄只觉得眼皮左跳右跳,心神不宁。 
  晚上,过山风的人就用一乘滑竿把章九龄抬上了山。 
  第二天一早起来,章九龄将刀细细打磨锋利。过山风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宽衣解带坐在那里等着。 
  此时,章九龄的眼皮仍然左跳右跳,跳得心里发慌,握刀的手居然微微有些颤抖。章九龄心想这样子剃头肯定要坏事的,要是让过山风见了红,自己这条命没准就要留在山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