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6-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奏会结束后,大家一致要求老师讲一讲是如何教学的。老师想了想,说:“我教孩子练琴,通常从三四岁大小就开始。这就是大家知道的‘童子功’。” 
  “不过,”他说,“孩子们最先需要学的是合乎礼节的站姿;其次是要学会如何向听众鞠躬。只有这两样学好后,我才开始教他们学琴。” 
  “为什么?如果一个孩子就只是演奏小提琴,演完了就走开或呆呆地站着,听众往往会忘记表达对演奏者的感谢。”这名教师说,“但是如果孩子鞠躬了,听众无一例外会报以掌声,这会让孩子倍受鼓舞,对孩子的练琴大有好处—掌声是最好的鼓励。” 
  听完介绍,大家也热情地为这位老师鼓起掌来! 
  (作者:汪析;推荐者:张志国) 
   
  选择在于自己 
   
    
  有个女孩从小练习芭蕾舞,几年后决定上院校进行正规训练,并打算将跳舞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但她很想搞清楚自己是否有这个天分。恰巧,一个芭蕾舞团来当地演出,她便跑去求见该团团长。 
  女孩说:“我想成为最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天分。”团长看了她一眼说:“你跳一段舞给我看看。”五分钟后,团长打断了女孩摇了摇头说:“不,你没有这个条件。” 
  女孩伤心地回到家,把舞鞋扔到箱底后再也没穿上。后来,她结婚生子,当了超市的收银员。 
  多年后她去看芭蕾舞演出,在剧院出口又碰到了当年的团长。她猛然想起当年的对话,于是给团长看了自己家人的照片,并聊起现在的生活。她说:“有一点我始终不明白,您怎么那么快就知道我没有当舞蹈家的天分?” 
  “哦,对不起,你跳舞的时候我没怎么看,我只不过说了一句大白话,我对别人也是这样说的。” 
  “什么?这太过分了!”她尖声叫道,“您知道吗?你这句话几乎毁掉了我的生活,我原本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芭蕾舞演员的!” 
  “我不这么认为,”老团长反驳说,“如果你真的渴望成为一名舞蹈家,你是不会在乎别人对你说什么的!” 
   (推荐者:邓伟明) 
   
  将梯子横放 
   
    
  因工作需要,工人在车间的一个角落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就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则把梯子移到拐角处。为防止梯子倒下砸着人,工作人员还专门在梯子旁写了一个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 
  这件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而且,也没有发生梯子倒下砸着人的事。 
  一晃就是几年过去了。 
  这天,外方派专家来谈合作事宜。在访问生产车间时,专家在这个梯子旁边的小条幅前驻足良久。他提议将小条幅修改成这样:“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都是九个字,而且都在讲注意安全生产,但它们却是有区别的:前者仅仅是提醒,后者则是把梯子倒下砸人的潜在危险彻底排除。 
  很快,梯子边的小条幅就改过来了。 
   (推荐者:邓伟明) 
   
  墙那边是什么 
   
  罗尼因误伤他人被判入狱五年,女友因此要跟他分手,罗尼想再见她一面,于是开始暗暗琢磨逃跑计划。他用一张报纸做掩护,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用勺子将墙上的一块砖掏空了一半。 
  一天,狱警卡托例行检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但没有揭穿此事,而是小声地对罗尼说:“你知道墙那边是什么吗?” 
  罗尼战战兢兢地回答:“外……外面是自由……” 
  卡托微微一笑:“傻瓜,外边是死刑室。” 
  很快,卡托给罗尼换了一间囚室,罗尼也没有再动过逃跑的念头。 
  五年后,罗尼出狱了,他开了一家小咖啡馆,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这天,罗尼在咖啡馆里照料生意,一个穿着体面但神情沮丧的男子走了进来,要了一杯威士忌。当罗尼把威士忌端给他的时候,突然惊呼起来:“卡托警官,是你吗?” 
  那名男子愣了一下,显然已经认不出罗尼了。 
  “我是罗尼啊!”罗尼兴奋地说,“谢谢你当年没有揭穿我挖砖的事,要不然我现在可能还在监狱里蹲着呢!” 
  卡托喝了一口酒,慢慢地说:“是吗?祝贺你获得了新生!可是,因为那块砖,我却要进监狱了。” 
  罗尼大吃一惊,赶紧问:“怎么回事?” 
  卡托面无表情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当年卡托给罗尼换了牢房,并没有将砖头补上。后来他因为经济上的麻烦,每次等新搬进去的犯人一动那块砖,他就暗示他们贿赂自己,不然就会背上越狱的罪名。一次、两次、三次…… 
  “知道我今天为什么穿得这么体面吗?因为下午我就要上法庭了。”卡托一口喝尽杯中剩下的酒,叹息道,“一块砖头,两种命运。这可真有意思,不是吗?” 
  卡托向门外走去,一直在发愣的罗尼突然又问道:“那么,你能告诉我墙那边究竟是什么吗,卡托警官?” 
  卡托奇怪地笑了笑:“这已经不重要了。” 
  (作者:李健;推荐者:李东辉) 
   (本栏插图:安玉民)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16期   鹦鹉迷案  作者:马凤文  字体:
【 大  中  小 】  
 
  一旁的洪参军不解地问:“老爷,你是如何断定暗杀之前郑百公已死了呢?” 
  狄公拿起血槽竹签,说道:“这是郑云特制的竹签,上面带有血槽,为的是让郑百公快些死去。可在勘验现场并没发现血迹,可见并未有血液从血槽中流出。这说明,郑百公已在郑云动手前死了。那又是如何被杀的呢?我注意到了书房中的那些字画,从表面看,上面好像是布满了灰尘,其实不然,那是砒霜。而那些名人字画更是价值连城,郑百公虽是土匪可也知道那是值钱的东西,便放在箱子底。可是年头久了会潮的,便拿出来在室内晾晒。就在此间,有人偷偷在画上涂了一层砒霜,而郑百公正是在收画时触到了砒霜。他用手翻画,手是要沾唾液的,这样自然难以活命。郑百公死去多时,郑云正好经过此地,透过门缝看到郑百公伏在案上,以为机会难得,便在门外念着口令‘幺二三’,那只鹦鹉听到口令猛啄水槽中的浮子,触动了机关,给死去的郑百公补了一刀。而后,郑云打算把鸟笼和水槽全都烧毁,却被真凶利用,真凶又偷偷把水槽从火中取回,故意丢在门口让我捡到。” 
    
  狄公说着一指水槽,果然上面有被烧过的痕迹。 
  听完狄公一番细述,众人都想知道真凶到底是谁。狄公缓缓将身子转过,正好看到当初的报案者郑百顺,狄公一声断喝:“郑百顺,你可知罪?” 
  一旁的郑百顺吓得浑身发抖,但很快便恢复平静,不无嘲笑地言道:“狄大人,要说是鹦鹉杀人是被人利用了,还说得过去,要说是我杀人,杀的还是我的亲胞兄,未免有些荒唐吧?你可要拿出充足的证据来。” 
  狄公爽朗地一笑,道:“当然有证据,还是那只鹦鹉告诉本官的。昨日,我走出郑百公书斋时,忽听鹦鹉叫声,但只有最后一句的‘幺二三’是鹦鹉说的,前几句皆是你的引诱之词。如果本官连人声、鸟声都分辨不清,那才是老糊涂了。其实郑云训练鹦鹉的事你早已知晓。但鹦鹉杀人是需要条件的,即那个人必须很少活动,否则命中率会极低。于是,你乘郑百公晒画之机在上面涂了砒霜。等郑百公死后,你又学他惨叫,将郑云引出。等本官来查案时,你栽赃心切,故而在暗地里引诱鹦鹉说话,好让郑云快些暴露,是不是?” 
  郑百顺听罢再也无言以对,他的防线彻底崩溃了,不得不招认杀死亲胞兄的经过。原来郑百顺早已看上了兄长的财产,便想出一石二鸟之计,杀了郑百公,然后再故意栽赃给郑云,如此一来郑家的财产就都是他的了。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郑百顺最终被戴上了枷锁。 
  至此,案情真相大白。狄公一行返回县衙时,洪参军看过的杂耍还没结束,这回轮到狄公有兴趣了,非要去看一看不可。只见那只鹦鹉突的一下飞到狄公的帽子上,叫着:“清官,清官,清官!”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题图、插图:刘斌昆) 
    
' 1 ' 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