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6-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1 ' 2 ' 3 '
                
                ' 4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20期   危情狙击  作者:彭晓风  字体:
【 大  中  小 】  
 
  向启明脑海里的疑团瞬间解开了不少,想了想,也不和王霞解释,当即离家去找了李向东。他突然来访,李向东很诧异:“启明,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吗?”向启明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大大咧咧地说:“别提了,前几天执行一次任务,结果把人质打死了,被停职反省,心里堵得慌,想找你聊聊天。” 
  听他这么说,李向东神情舒缓了许多:“听说了这件事,不过我怀疑报道的真实性。你的枪法我清楚,更何况第二枪一般也是由你的助手来打,你怎么会连开两枪?” 
  向启明两手一摊,装作很无奈的样子:“可事实摆在那里,接连两声枪响,我弹匣里少了两发子弹,地上有两个弹壳,助手并没开枪。”李向东面色凝重起来:“启明,在射击前你不会受到什么刺激,射击时出现幻觉了吧?我听说你承认和人质的女友认识,你怎么这么傻?你知道社会上的人会怎么联想你们俩的吗?说你们关系暧昧!言下之意,那一枪是你故意打的!” 
    
  听着他意味深长的话,向启明的眉头拧了起来。这时李向东接了个电话,然后继续说:“启明,你先在我办公室坐一会儿,我出去处理点事,回来后我请你,替你压压惊。” 
  李向东出办公室后,向启明一个人呆着无聊,随手拿起报架上的报纸来看,翻了一会儿,无意中发现少了案发那天的报纸。李向东是处长,他办公室里的报纸一般不会少送,更不会有人动,怎么会少一份呢?不见一份报纸并不稀奇,也许是李向东外出时顺便带走了,可向启明却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李向东很爱干净,当年他练习射击时,每次都会把自己卧倒的地方弄得很干净,常做的方法就是垫报纸。 
  想到这些琐碎细节,向启明的身体蓦地打了个寒战,于是给李向东留了个条,说自己临时有事先走了,以后有空再聊,然后出了城建局又奔那天的案发现场去了。路上向启明想,如果他推测没错的话,陷害他的那一枪应该是在三楼打的,如果位置更高汪明洋胸口的枪眼就不会是平的,而是向下,而且事后把那枚弹壳扔在二楼阳台上也不容易。 
  这条街正在拆迁,由于搬迁的最后期限还没到,所以整栋楼并没完全搬空,二楼向启明的狙击点那家还没搬,但头顶上三楼那家却搬走了。向启明刚走进三楼那间房间,一眼就看见临街的窗户上垫有报纸,还有一些散落在地上,看样子是有人坐过。不知道为什么,越靠近报纸,向启明的心跳就越厉害,当他清楚地看见报纸上的日期后,突然感到浑身乏力,双腿竟支撑不住身体,一下瘫坐在了地上。 
  报纸真是案发那天的报纸,而且正好是一份,一张也不少!向启明清楚地记得,案发那天这家已经搬走了,看来这报纸很有可能是陷害他的人带来的,打完黑枪后,急于脱身忘了带走!既然是他铺的,也许报纸上留有有价值的指纹! 
   
  5。 惊人发现 
   
  抱着一线希望,向启明把报纸送到了负责调查汪明洋绑架案的刑警队,负责这案子的队长是他当年警校的同学,他想让老同学帮查一下他收集来报纸上的指纹,顺便再了解一下那案子。 
  在老同学办公室,向启明把报纸交给他后问:“那案子有进展没有?”老同学眉毛一挑:“进展?那个弱智连他父母都记不清有多少天没回家了,即便他每天都在街上游荡,谁又能把他放在眼里?这些天连一点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找到。” 
  望着老同学手里的调查笔录,向启明说:“这案子把我也卷了进来,我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借你的笔录我看一下。”老同学的调查笔录是走访海河公司员工做的记录,通过这些员工的话,向启明得知汪明洋是李依萍的校友,当年在学校时就对她有意思,前年才走到一起。翻看到最后,当看到一张汪明洋和李依萍前年的合影时,向启明一下呆住了。 
  见向启明表情怪异,老同学以为他发现了疑点,忙问他有什么新发现。向启明指着照片问:“你能确定这是李依萍前年的照片?”老同学看了一眼照片,解释说:“是李依萍前年的照片,当时我就问怎么和现在不同,他们员工说后来她整容了。有什么问题吗?” 
  向启明霍地站了起来,边往外走边说:“问题倒没有,不过这个发现对我太重要了,可能会揭开所有的谜底。我现在去精神病院核实一件事,有事打我电话。”话音未落,他已经出了老同学的办公室。 
  在去精神病院的路上,向启明想,怪不得第一次见李依萍,就感觉她眉眼与胡韵瑾很像,原来是同一个人!奇怪,从她现在的样子来看,精神病早好了,而且此前照片上的她并没有毁容,可她为什么不以原来的面目示人呢?还有,怎么连姓名也改了呢?听她的口吻对李向东恨之入骨,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么多问题,一时都纠缠在向启明脑海里,忽然他拍了一下脑袋,真是太笨了,既然知道了李依萍就是胡韵瑾,打电话问她不就行了。于是赶紧打她电话,却被语音提示不在服务区。 
  行,既然已经走近精神病院了,那就先把问题查清楚,向启明没回去找李依萍,而是去了精神病院。他找到了当年给胡韵瑾治疗的那个大夫,向大夫询问她出院前的情况。大夫查找了一下病历,说:“当时胡韵瑾来时病情挺严重的,也很奇怪,越服药越严重。后来经过细致检查,认定她是情绪先受刺激,又服用了刺激神经中枢的药,才导致精神失常的,在服用一个阶段调养药,病情没有反复后就出院了,前后大概三年多。” 
  回去的路上,向启明仔细回味大夫的话,难道胡韵瑾当年是被药物刺激疯的?事情查到现在,所有的矛头几乎都指向李向东,再打电话找李依萍,依然没有打通。回到武警支队,向启明见战友们在训练,突然发觉自己忘了一个关键问题:子弹!狙击现场那个弹壳可以从三楼扔下来,但他弹匣里的子弹却不能凭空少一发,肯定有人事先动了他的弹匣! 
  武警支队有枪械室,狙击步枪每次使用后都放回枪械室,下次使用再领。有时情况紧急,事前看管枪械室的老吴会帮忙把弹匣装满。既然是别人看管,又存在代装子弹的情况,如果有人在弹匣上做手脚,有可能会少装一发子弹。 
  老吴的话证实了向启明的怀疑,他说事发前李向东曾经来过武警支队,当时战士们都在训练,他俩聊了会儿。后来李向东说很久没摸狙击枪了,向他提出想摸摸枪,他想毕竟战友一场,就答应了。中途他接了个错打到他手机上的电话,等对方挂了电话,李向东也出了枪械室。 
  李向东当过狙击手,熟悉队里的枪支管理,而这次执行任务前向启明已有三个多月没摸那支枪了,情况紧急,又是老吴帮装的子弹。向启明找出那支狙击步枪,仔细一检查弹匣,果然被人动了手脚,再一装弹,真少装一发!看来老吴装子弹时也没留意,少装了一发,而调查人员的关注点又在案发现场遗留的弹壳上,并没仔细检查弹匣,误认为他打了两发子弹。 
  此时此刻,向启明心里已认定真凶是李向东,但他手上除了那份让老同学查指纹的报纸外,并没有抓获他的直接证据。向启明回到队里,正要找到队长汇报,队长却先找到他,扬了扬手中的一张纸说:“弹痕检测结果出来了,结果表明,你的感觉是对的,打中人质那颗子弹不是从你的狙击步枪打出的,打死人质的另有其人。我已经把这个结果传给了上级。” 
  这个结果在向启明意料之中,所以他并不激动,平静地向队长说了对李向东的怀疑,问是否让警方对李向东进行调查,下一步该怎么办。 
  听了向启明的话,队长很震惊:“当时我只考虑到这事影响不好,一心想把这事压下去,没想到会有人陷害你。李向东虽然可疑,但没有充足的证据之前,先不要打草惊蛇。如果真是他,既然已迈出了罪恶的第一步,那就还会有第二步,所以你千万要小心,减少外出,必要的话佩枪。” 
   
  6。 生死危情 
   
  队长判断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