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进口片,翻译和配音,都经常让人很囧。这渣翻译,还不如后来网络上的一些字幕组的翻译。至于配音,那股子浓浓的翻译腔,更让人觉得无语。

    影视和动漫作品的配音,绝对不可马虎,因为,这也是观众对作品质量体验的一部分。配的好,可以让人印象大好,配的渣技术片子不错也让人觉得倒胃口。

    像日本的很多动漫,成本并不是很高,但配音、配乐方面绝对是一绝。经常有一些渣动漫,活生生的被优质的配音,将质量提高了几个档次。这就是重视配音,正面的案例。

    无论如何,王启年对配音严格要求,再加上反复纠正,让演员们不能在配音这个环节上掉链子。

    这个严厉的要求,也让大家感觉到很吃苦头。

    录音过程,居然也花费了一个星期才做完。

    等配音工作完成之后,台词最多的李解嗓子都有点沙哑,至少要养几天,才能说话了。其他几个演员,虽不像李解这么苦逼,但也不免有点心有余悸。

    在录音工作完成之后,王启年开始录入bgm!

    没有背景音乐的电影,各种氛围的渲染,其实都不够的。但有了bgm之后,剧情和镜头,开始一下子就显得更带感了。

    在电影完成之后,王启年直接联系北影制片厂来搞发行。

    貌似,北影厂是后来的中影集团的前身,中国电影院线、发行渠道的垄断巨头。

    尤其是,在2003年的院线制还未成立,大量的民营院线还未出现。各省电影发行渠道并不是一个整体,而像北影、上影这样的企业,才可以组织各省的电影院渠道,购买影片。

    无论是制片厂还是独立的制片人,只能与这样的垄断发行渠道合作,电影才能够上映。

    当然了,发行也得看片的,片子不好,北影厂未必愿意发行。

    ……

    北影厂的放映室。

    室内灯光熄灭,漆黑。

    直到银幕上出现了光亮,才让室内稍微有了一点微光。

    正在放映的这部电影,正是王启年刚刚制作完成的《命运之门》。

    “韩总,韩老师!这是晚辈们拍的电影,请您指正!”王启年在北影厂的放映厅,对北影厂的总厂长韩总,恭敬的说道。

    韩三平点了点头,竖着手指,示意现在不要讲话,看电影。

    王启年等人见状,只能怀着患得患失的心态,陪同韩老板一同看片。

    与王启年并排站在一起的是同校李解、郝艺、杜杰、张晶晶、温峥嵘,这都是北影的嫡系,在国内电影界属于“根红苗正”。

    韩三平韩厂长,虽不是北影的校长,但他却也是北影的导演系培养出来的。出来后。韩三平也拍摄和出品过一堆的具备影响力的作品,累计了足够的资历,从基层的导演,升到了北影厂长的位置。

    当然,至今韩总虽是管理层,但还是活跃在一线的导演,还担任过电影学院的客座教授。

    正是因为校友关系,所以,王启年才能够这么顺利的带着电影拷贝,让韩三平这样的影视行业高层亲自看片。

    看过了这部电影之后,王启年等人观察,韩厂长中间情绪变化了多次,都是关键时候,令人感动的情节。

    终于,126分钟的电影放完了。

    鼓掌声!

    看片的韩三平等等北影厂的代表,居然鼓掌了!

    王启年众人感觉到又惊又喜!

    电影被看好?!

    “后生可畏啊!”韩三平笑了笑,“我像你们这么大,可没有条件当导演,更不敢想象拍出这么好的片子!”

    王启年一愣,正准备酝酿,回复的语句。

    没等他说话,韩三平又开口了:“自己筹资拍电影,而且,还是志在国内电影院上映的片子,你们考虑过了电影如果没正式过审,或是没有发行成绩不好的后果吗?”

    94年之后,票房刚刚采取分成的时期。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同时横扫国内市场。

    所以,90年代票房分成制一推出,国内很多电影导演,反而纷纷不拍电影了,跑去拍电视剧。

    因为,国产电影有多重的风险。

    第一道风险,自然是审核。电影剧本和拍出来的片子上映前,都需要审核,审核通过才能够发行。不能过审,血本无归!

    第二道风险,就是残酷的市场竞争,进口的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明显比国内的电影更受欢迎,国产电影在票房上,已经输的一塌糊涂。

    第三道风险是盗版,这个年代的录像带、vcd和dvd普及,造成了电影受到盗版严重的冲击。

    这么多重风险之下,若是制片人是按照过去那样,拍完片子拿钱。不承担市场风险,那么,这倒是无所谓。

    但现在的问题是票房分成制推出之后,迫使制片方,接受市场考验。于是,电影的投资方和导演,纷纷开始转战电视剧市场。

    这个年代电视剧市场,并不是采取分成制。拍完剧集之后,只要电视台肯买,就已经连本带利赚回了,风险远远比电影市场底。

    但王启年不这么看——未来的电视剧市场,哪有电影市场这么高速成长。

    而且,现在每年国产电影的产量,削减到了不到百部,每年能上映的更只有五六十部左右。这样一来,竞争的烈度,自是很低的。

    这时候杀入电影市场,类似于股市中在市场最冷最低谷的时候买入,抄了一个大底啊!

第五十七章 发行合同

    “风险是考虑过!但我们还很年轻,敢冒险!”王启年大胆说道,“中国电影行业,从94年票房分成制实行之后,出现票房和产量齐跌,市场基本都被进口片占领。另外,一堆的盗版制品泛滥,根本就没人管的了,整个电影院市场都受到巨大冲击,票房市场是在萎缩的。

    再加上,观众走进电影院,基本都是看进口片的。国产片的导演,大多跑去拍电视剧了。一些悲观的电影人,直接说,中国国产电影即将死亡!

    但正这个时候,才是我辈前仆后继去拍片的时候!如果,我们都放弃拍电影了,用不了多久,国产电影真的就完了!”

    韩总笑道道:“你们选择在这个时机拍电影,想要做国产电影的救世主不成?”

    “呵呵,韩老师,我还没那么自恋!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产电影不是靠一两部电影,不是靠一两个导演去拯救。只能整个行业所有人努力,让观众有信心,知道国产电影也是有优秀作品的!另外,票房出了成绩了,也可以给国内的其他电影同行们打气,让他们知道,拍出好电影,依然会有观众买账的。这样就能坚定更多人创作电影的信心!”王启年说道。

    韩三平点头,说道:“说的好!你的电影,我发行了!不过,要等审核!电影局审核过了,就开始上映……电影的分成,看你怎么选!如果把版权卖给北影厂,给你150万!如果不要一次性买断,那就市场分成,你拿25%,发行和宣传成本都是北影厂包下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若是选150万,这是一笔稳赚的生意,不再考虑后续的审核风险和市场风险。

    但最终,王启年和众人商议后,咬牙道:“票房分成吧,我们决定赌一把,我相信电影的质量,还有韩总的发行能力!”

    韩三平看了众人一眼,觉得很是惊异。

    现在很多的制片厂和导演们,因为票房分成制度的冲击下,纷纷开始怀念过去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的电影发行,统购统销,卖拷贝的时代!

    以前的电影,卖拷贝的。一份拷贝卖1万块钱,虽然最红的一部电影最多也就卖几百个拷贝。因为,过去很多拷贝是循环使用,一个城市的电影院用过之后,再折价转让给另外一个城市的电影院,一直用到拷贝报废为止。正是因此,当年即使最红的电影,在数千个城市放映,也只能卖几百个拷贝。

    因为,当时平均每部电影卖100份拷贝,所以,制片厂投资电影一般是最多100万预算,过去像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在国内制片厂拍片,也只能拍几十万元成本的电影。

    实际上,也正是过去的制度,造成了制片厂不思进取。只会拍抠门的小成本电影,跟不上电影市场的变化。以至于,实行了票房分成制度后,国产电影备受冲击,而进口片一个个大赚票房。

    实行分成制之后,理论上打破了一部电影最多赚百万的瓶颈。但……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