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宝美利坚-第1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这样说,那完全是因为,欧洲那边的制药行业,基本都被几大巨头给垄断了,比如英国的葛兰素史克,还有德国的拜耳医药,外加瑞士的罗氏等等。

    基本上欧洲地区的所有医药生产,都被这几家巨无霸给垄断了,那些中小医药制造企业,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他们只能乖乖的给这几家企业,当原料提供商。

    至于复制药什么的,那些欧洲的中小规模的药厂,根本就没法做,就算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有那么几家中小规模的药厂,因为他们国内的保护政策,人家在自己国内也混的不错,想要收购这样的制药企业,更是何其困难,再加上西班牙和意大利,那样的国家,国内那种对中国企业莫名的优越感,所以想想也就算了,想要找一家合适的中小型制药企业,还是在美国找才最合适,毕竟美国的国土面积大,国家的经济规模也是世界最大的,而且这里的科技,尤其是制药技术并不落后,所以思来想去,金沐晨和王学明商量了一番之后,也是觉得还是在美国找才最合适。

    现在斯科特既然有推荐,金沐晨当然想知道,他推荐的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嗯,其实也是这两天,我和朋友那里打探到的消息。哪天自从你和我说了这件事之后我也一直在帮你们留意着,不过在美国中小型的制药企业,其实真的不多。主要也就是那几家大型制药企业,比如辉瑞,或者是强森等等,其他的中小型制药企业,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当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里根总统曾经推广过一个政策,那就是要大力扶持美国国内的中小制药企业,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美国中小制药企业的黄金年代,光是在八十年代的十年时间里,美国大大小小就涌现出了大概一百多家中小型制药企业,不过后来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十几家,而这十几家,也都是各有自己的独门绝活的。但是在后来的竞争中,这些企业,要不就是渐渐走向了没落,要不就是被那些大型制药企业给吞并了。到现在为止混得好的也就只有那么五六家,我今天要给你推荐的,就是他们其中的翘楚安进制药。。。”

    再给金沐晨推荐之前,斯科特先是给金沐晨大概介绍了一下,美国国内中小型制药企业的发展情况,金沐晨听了之后也是吃了一惊,他对美国国内的制药企业了解的不多,也就知道那么几家行业内的巨无霸而已,至于中小制药企业,他还真就没怎么关注,所以听到斯科特这么一说,他才知道原来美国国内的制药企业,居然只有这么少。(未完待续。)

第1177章 安进公司

    原本他还以为会和中国一样,有很多呢,要知道在国内,虽然是有那么几家叫得上号的大型制药企业,但是各种中小型的制药企业也是多如牛毛。。。

    他虽然没做过具体的统计,但是据他估计,怎么也得有个上千家,哪想到美国居然数来数去,居然也就那么十几家?

    这样一来,他们收购这样企业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更何况斯科特一上来就给他们介绍了一个安进!

    虽然这家公司名气不如辉瑞,强森,但在美国医药制造行业,那也是个顶个的大佬啊!

    安进制药公司,虽然名声是不如,辉瑞,强森,或者是诺华这样的大型美股医药公司名头来的响亮,但是那在美国,甚至说在世界上,也是能数得上号的大型医药制造公司。

    人家的年营业额,都是要以数十亿美元为单位计算的,公司的资产规模,以现在美国市场的行情来说,那起码都是要在一千亿美元左右的。

    这样的公司,就算王学明,在国内在有能量,再有资产,可是说收购安进,那也是天方夜谭,更何况人家现在绝对是属于财政超级健康的状态,根本就不差钱。

    这样的公司,如果说金沐晨把他光顾了波士顿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搜刮来的那些宝贝,全都拿出去买了,然后再来购买,那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说要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他和王学明找上门去,谈收购,恐怕连人家的大门都进不去,就要被人家的保安给敢出来,搞不好还会被人家给送进精神病医院都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坐在他对面的斯科特,是他比较熟悉的,非常靠谱的人,金沐晨这时候真想喷他满脸的唾沫。

    特么的,你真是把老子当成了从中国来的傻老帽吗?居然给老子提这样的****建议,你这是要把老子当成傻子玩吗?

    而斯科特这时候看着金沐晨脸上那古怪的神情,当然也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于是他连忙就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亲爱的沐晨,你不要着急,我并不是在和你胡说,事实上我给你提供这个建议,也是有原因的。”

    斯科特连忙给金沐晨解释了起来,而这时候金沐晨也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你不是在胡说,那你就给我好好说说吧。”

    “那好,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安进公司的情况,对了,安进公司你知道吧?”

    斯科特打算全方位的给金沐晨介绍一下,他给金沐晨介绍的对象,金沐晨这时候点了点头。

    “安进公司的名字,我听说过,不过它具体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到底是干什么的,你给我重头捋一遍吧。”

    安进公司的名头,金沐晨确实听说过,但是这家公司,到底是什么出身,怎么发展起来了,现在最擅长的事哪方面,他还真就不太了解。

    斯科特一看金沐晨也就是个半桶水,这时候也挺高兴,这说明金沐晨并不了解情况,然后就点点头开始说道。

    “这家安进公司说起发展经历来,也是比较玄奇的,他最早的时候就是由一群科学家,和一群风险投资商创立的。他的创立年代,也是在1981年,当时也刚好是里根总统,开始在美国推广,扶持中小医药制造企业的政策刚开始推出的时候。当年有三家风险投资商外加一群科学家,在加州创办了这家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在创立的时候,就已经定型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就是要不走传统制药企业的道路,他们打算靠生物制药的模式,来走出自己新的发展道路。”

    斯科特果然对这方面很懂,金沐晨听了也是频频点头,这安进公司的最初创建理念,还真是挺新颖的。

    而且那帮科学家和投资商也都不傻,知道在传统制造领域,他们肯定比不过,那几家传统医药制造的巨头,所以才走了这么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不过从1981年创建开始,他们一直都在搞基础科研,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拳头产品推出,只能靠不断的集资,融资来过活。当时他们的日子过的很惨,从投资商哪里募集来的1900万美元很快就花光了,然后他们又陆续搞了接股票融资,可是钱也很快被花光了,最后他们甚至把他们即将成型的拳头产品的海外销售权,全都抵押给了强森,这才从强森的手里融到了1900万美元,才得以续命。他们公司真正迎来辉煌,是从1986年,他们把雅培公司的高顿。宾得请来当ceo之后,公司进行了几次改组之后,才迸发出了战斗力。1989年他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药物,专门给那些肾病患者缓解血液透析的痛苦,提高血液透析的疗效的特效药,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1991年,他们又推出重铸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为癌症化疗引发的白细胞减少的特效药,正是这两种药,让这家公司是走向了巅峰。从当年的一家濒临破产的制药公司,一下成为了美国甚至世界医药界的独一份,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可以生产专门针对某种病特效药的企业,也让他们打响了名气,以至于发展到现在几乎可以进入世界前十的大型医药制造企业。。。”

    斯科特对这家安进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了若指掌,而金沐晨听了之后,也觉得这家公司的发展称得上是跌宕起伏,确实是有些意思。

    不过人家公司现在发展的这么好,那和自己还有王学明的收购,又有什么关联?

    斯科特是个非常会看眼色的人,这时候看到金沐晨的脸色,马上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于是马上给他介绍说道。

    “正是因为那时候安进公司的起步,才让安进公司发展到了今天,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成了世界医药制造领域的重要领头羊,在人类基因重组,和癌症,还有神经科学,小分子化学领域,是个顶个的权威。不过这家公司的发展,也并不是全都一帆风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