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宝美利坚-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斯坦福路上就没有这么多古董店了,但是这里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大型的古董集散市场,说白了就是和纽约的地狱厨房市场比较类似的露天二手市场,里面是买什么东西的都有,但是比纽约那边的要靠谱一些,最起码不会像纽约那边,到处都是冒充非洲部落的黑哥们在哪里兜售一些木雕和骨雕。

    在来这里之前,金沐晨就通过网络了解了这里的情况,所以到了之后他首先是直奔杰克森大街。

    这条街上的古董店很多,一般而言,金沐晨是不会逛这些古董店的,因为这里的店主都是行家,对店里的东西门清,所以想从他们手里捡到什么宝贝,比较困难。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店里的东西鱼龙混杂,经常会有赝品含混其中,一个不小心就有打眼的可能。

    所以金沐晨一般都不会来逛这样的古董店,但是这次来旧金山可不一样,主要是因为这杰克森大街上的古董店,关于中国的主题店特别多,甚至可以说是全美第一多。

    因为当年来美华人首选的落脚地,就是旧金山,从清末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一直如此,而那些来这里落脚的中国人,也确实从国内带来的不少好东西,所以这条街上的中国主题的古董店就特别多,好东西也是出了名的多。

    金沐晨到了杰克森街,这么走马观花的看了半条街之后,感觉也的确如此。

    一条长达数英里的大街上,店门口挂方块字招牌,或者在店门玻璃窗上贴着方块字广告的店铺,就有二三十家,其中在门口橱窗里摆放中国风古董的更是几乎家家如此,这里的中国风如此浓郁,以至于金沐晨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如果不是那些英文的店门招牌,还有走位来来往往的白人黑人,金沐晨甚至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到了国内的某条古董街上。

    还有一下午的时间,金沐晨舍不得浪费,接连推了几家的店门进去逛了逛,也着实是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中式雕刻的玉器,还有瓷器,屡见不鲜,珍贵的珐琅彩,名贵的金器,也同样能看到,甚至还有一些罕见的名家山水画,都能在这里看到,可着实是让他大开了眼界。

    纽约的古董店他也没少逛过,可是去了那么几趟之后,就兴趣缺缺了,可是这里的古董店,他连转了几家,却是流连忘返。

    尽管因为那些店家对店里的宝贝,要价都比较贵,可是金沐晨却也依旧乐此不疲,就算不出手购买,但是能够亲眼见识到这么多的宝贝,这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很多以前只是在典籍或者是古董杂志上才能看到的宝贝,在这里居然都能看得见,对他这样的古董初级入门者来说,如何能不算一件幸事?

    有几家店的镇店之宝,更是给他带来的足够的震撼,就算他是一个刚刚入门的小玩家,却也能看出来,就这些宝贝,哪怕是拿到别家的博物馆里去当镇馆之宝都已经足够了。

    就比如其中一家的震店之宝,就是辽代的金饼,重量能有二三斤,上面还可有他不认识的萨满文字,看起来端的是华彩漂亮,不光是具备文物价值,还具备相当的考古价值。

    还有一家店的店里放着一套十八个清代青花瓷盘,虽然没细看,不能确认是确切哪个时期的作品,但是光那一套瓷盘身上闪耀的青光,就快把金沐晨的眼睛给晃花了。

    一路走来一路看,然后又是一路的感叹,就在经过一家名为玉坊的古董店门口的时候,金沐晨突然一愣,这点的橱窗里的一只笔筒让他停住了脚步。(未完待续。。)

第130章 十全老人的笔筒?(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啦!)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啦!还没订阅vip首章的书友能不能帮忙订阅一下第一章?没几分钱的,这个数据对蚂蚁很重要!

    *****************

    这只笔筒通体青绿色,上面雕刻着人物和草原画,雕工非常细腻,漂亮,仔细看雕工图案,就能看出这雕刻的应该是一副清朝时期大草原上的牧民游牧画面。

    笔筒大概有二十五厘米高,直径大概十五公分,配有红木底座,看起来非常的高贵大方。

    而最关键的则是这笔筒身上所闪现出来强烈的绿光,金沐晨在这里逛了好一会儿,也看了不少宝贝,还真没见过几件和这支笔筒一样,能够闪现出这么强烈珠光宝气的宝贝。

    金沐晨推门进了店里,一进来就能感受到这家店浓浓的中国风情,这家店外面挂的牌坊就是方块字,叫做玉坊,不用进门金沐晨都能猜到这家店应该是中国人或者是华裔开得。

    果然进了店里面,就看到了在后面柜台里老板那张华裔的面孔,是一个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的年轻人,身材中等,短发干练。

    “你好,老板,欢迎光临。”

    这店老板看到推门进店的金沐晨,连忙用带着广味儿的普通话,笑着和金沐晨打招呼说道。

    “你好。”

    金沐晨也笑着和店老板打招呼说道。

    这家店是专门做玉器生意的,店铺的面积不大,大概百十个平方。和其他的古董店不一样。其他的古董店。墙壁上都会挂着很多字画,或者摆放一些博古架,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古董。

    这家店里没有那些装饰,只有一排排的玻璃柜台,而在玻璃柜台里面的红色衬布上,则是摆放着一块块雕工各异,档次参差不齐的玉器。

    光看这家店的布置和摆设顺序,这里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家珠宝店,而不像是一家古董店。

    “老板,请随便看,看上哪个尽管招呼,我是这家店的店主,我叫大卫张。”

    这个老板一听口音,就知道应该是华裔移民的后代,尽管他也学着国人做生意打招呼的方式,但是他的普通话口音实在是有些蹩脚,听他介绍起来。真的有些别扭又好笑。

    金沐晨也简单的做了个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在店里四处转悠了起来。并没有让那老板把橱窗里那只笔筒直接拿出来。

    刚刚接触,金沐晨还不知道这张老板的深浅,所以也不敢轻易的暴露自己的目标,不过在店里面看了一圈,他心里也大概有了谱。

    这家店里确实有不少好东西,尤其是那些柜台里的玉器,摆放在最外面的一排玻璃柜里面的,大多是一些近几年从国内进口的现代工艺品。

    玉质也非常一般,有青海料,岫岩料,甚至还有俄罗斯料的,就是没有和田料的,而且雕刻的出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不像是传统中国风的东西,有一些甚至是为了迎合西方客户口味而专门设计的。

    看样子应该是店里的老板,从国内专门采购回来的,这样的东西,大多是机械加工出来的,价位大多是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不等,这些东西很对西方消费者的口味,但是中国藏家肯定不会买。

    再往里的两排柜台里面摆放的则是一些民国时期的玉器,料子大多也是一般,但也有几块非常不错的,属于和田籽料,雕工也能算是精湛,不过价位也要比前面那排柜子里面的玉器高出不少,基本都是几千美元起步。

    这样的玉器已经具备一定的古董价值了,所以定价偏高倒也说的过去。

    而最里面的一排柜台里面,摆放的玉器,那可就都是好东西了,有几块是明朝时期的玉把件,而更多的应该是清中期的玉器,几乎全都是和田玉雕刻而成,虽然器型不大,但是雕工精美,而且那些玉石一看就是把玩的都有些年头了,包浆油润,品相完整,在玉石爱好者眼里, 绝对都是难得的精品。

    金沐晨看了几眼,心里就大概对这家店有了判断,这店的老板应该非常懂行,按照他的摆设布置,最便宜,雕工最花哨的全都放在门口位置,吸引走过路过的人的眼球。

    而最好的东西,却都放在里面,这可是很多古董店的摆放布置路数,这说明人家店主,对自家的东西都是心中有数。

    “老板你这店里好东西可真是不少啊,这里面的玉器,应该是我在美国几年来,看到的最顶级的玉器了吧?这些明清时期的老物件,就算在大陆那边也都不多见呢?”

    金沐晨试探着说道,果然这个姓张的老板一听这话立刻就忍不住了。

    “这话可绝对没错,金先生我看您应该是第一次来我的店,您可能还不知道我这家店的名气,别的不敢说,在旧金山我们家在玉器方面绝对是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