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宝美利坚-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最后连家里的店铺都输了进去,这不,到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只能是吧家里的传家宝都拿出来卖啦!

    金沐晨听完,感觉他也不似扯谎,也不知道该安慰他些什么,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

    “谢谢啦,老板,好好干,早晚你还能把那店铺给挣回来!”

    “哈哈,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我这钟放在这里已经好长时间了,可是一直都卖不出去,可急死我了,你也知道我们炒股的,最忌讳的就是什么钟啊,书啊,这类的带谐音字的东西,这下把这钟处理掉,我可算是一身轻了。而且有了您这一百万,现在股市行情转暖,哈哈,用不了几天,我就能回本啦,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爆赚一笔呢!”

    那个老板笑哈哈的对金沐晨说道,金沐晨一听这话,只能是暗叹了一口气的摇了摇头。

    原本他还有些可怜这个家伙,一方面是因为他家道中落,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收购这钟,自己算占了他的便宜,可是现在看来,这家伙一点都不值得可怜。

    这家伙根本就不知道脚踏实地是怎么回事?满脑子都是在股市上一夜暴富那种荒唐事,这尊这么好的宝贝,他有眼无珠就算了,居然还嫌弃这件宝贝,会给他带来坏运气,这钟要是在留在他的手上才是暴殄天物。

    就算今天自己不买这尊钟,早晚也会被别人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去,因为这个老板,他就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就是一个赌徒!

    金沐晨挥手找来一个送货的小哥,把这尊钟装上了小推车,推到市场外面,装进了自己的车,然后驾车回到了酒店,再小心翼翼到底抬到了楼上的房间。

    坎迪斯还没有睡醒,他就坐在客厅里,研究这款座钟。

    看这外形,以及装饰,那个老板这一点到没说错,这是广钟,也就是当年羊城出产的座钟,只不过这应该不是清末民初的产品,应该是更早一些时候,清中晚期的作品,而且还是精品。

    而更关键的是,那隐藏在钟定部的四角旋转花里面的珐琅掐丝的三个花体字,利得亨!

    更是说明这款钟的来历,只不过这三个字的造型非常巧妙,而且又隐藏在一片片的珐琅掐丝花彩当中,如果眼力不够的,根本就看不出来。

    近代机械钟表最早出现于14世纪,1656年荷兰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摆钟,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钟表应该是从明末清初时期开始传入中国的,不久中国人便开始了制造,其中羊城是中国最早接触自鸣钟的地方,到乾隆时期已经具备相当规模,成为我国生产自鸣钟的重要基地。

    而西洋钟在中国的流行,则与清朝皇帝的兴趣有密切的关系,自康熙开始,经雍正一朝,到乾隆之时,对西洋钟的喜爱算是到了一个高峰。

    乾隆不光是看重西洋钟的报时功能,更看重它的审美功能,为此他甚至钦命粤东官员利用通商的机会从海外搜罗最精巧、最新式西洋钟,并在宫中命人研制,使中国钟表的收藏和制作达到了**。

    乾隆一朝,宫中自鸣钟处匠役云集,精通钟表的西洋传教士和匠役达一百多人,而乾隆本人对西洋钟表匠十分倚重,多次与他们商讨钟表制作的原理与样式,并时加厚赏。

    到乾隆中后期,因为皇帝的喜爱,中国国内也发展出了两家能够自产西洋钟的地方,一处是羊城,一处是金陵。

    而与金陵钟相较,羊城钟的造型多仿建筑,如亭、台、楼、阁、塔等,钟壳大多数采用铜胎珐琅,色彩鲜艳,光泽明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一般作为豪华陈设品。

    据考证,羊城的钟表制造技术在清乾隆年间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和技术积累,到了乾隆中期以后,羊城钟的钟壳与机芯,都可以与西洋钟表相媲美,且其最突出的特点即表面多是色彩鲜艳的各色珐琅装饰。

    这种珐琅又称广珐琅,是羊城工匠在西洋透明珐琅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元素发展起来的,其鲜艳透明,有黄、绿、蓝等颜色,珐琅上的装饰花纹细密繁荣,层层迭烧,很有规律,是其它地方的钟表所不具备的。

    当时常被作为贡品进献清宫,所以从创意到设计不但力求新颖奇特,又要符合帝王们的心理,故而在制作时可谓精益求精,因此件件都是难得的精品,也深受皇帝们的喜爱。

    尤其是这钟身上的珐琅彩装饰花纹的烧造技术,更是让后来的洋鬼子看了都赞叹羡慕不已,原本是他们首创的西洋钟,最后欧洲列国的商人们,更是从羊城反进口了不少羊城的珐琅彩绘座钟回去,出售给王公贵族。

    甚至当时有个欧洲人施德之更是斥巨资想要学习仿照这羊城钟的珐琅彩绘装饰技术,最后始终是不得其法,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羊城钟精美绝伦的珐琅彩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宝蓝色珐琅贴金片,其效果富丽耀目,令人过目难忘,叹为观止,这种贴金、银花的硬透明珐琅只有羊城可以生产,所以称“广珐琅”。

    而以上关于羊城珐琅彩绘钟的特点,金沐晨面前这款钟全都具备,而更关键的就是那隐藏在顶部的珐琅掐丝的利得亨三个字。

    根据清廷造办处记载,这利得亨就是当年羊城,专门为清廷生产进贡御用钟表的作坊的牌坊,按照现在的理解,这家店就是清朝皇室的御用钟表工坊!

    但凡是刻有利得亨三个字的钟表,那么基本就应该是这家工坊生产,进献清廷的贡品无疑了!

    所以眼前这尊钟,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当年清宫旧藏!(未完待续。。)

第215章 开历史倒车的搅屎棍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

    **********

    至于这款钟,又是如何从清廷流落出来的呢,金沐晨猜想,应该是源之于卖给他这款钟的老板,口中的那位清末民初时期的贵人。

    金沐晨挥手把这款钟收入了随身紫玉空间,然后拿出电脑,开始在网上查找明末清初那段时间的历史资料。

    其实早之前他也研读过这段时间的历史,因为这段时间的历史,几乎是每位古玩商人的必修课,正是那段的战乱时期,才会让众多的宫廷御藏精品,沦落到了民间。

    所以只有精读这段历史,你才能找到很多文物古董的来源,以及推断它后面的经历。

    关于那个老板口中的那个贵人,他依稀有着一丝印象,只是因为时间比较久了,他不太敢肯定。

    等在网上查找到了关于那人的资料之后,他不由得一拍大腿,这下总算是对上了。

    恭亲王溥伟!

    老恭亲王奕?嫡孙,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出生于京城。

    看这孙子的历史简历,这孙子居然还是清王朝的铁杆,后来民国时期,他也是个坚定的复辟派,当年清帝退位的时候,他居然还公然拒绝在退位诏书上签字,甚至在溥仪签字退位之后,这孙子居然还公然叫嚣过:“有我溥伟在,大清朝就不会亡!”的狂妄话语。

    在后来溥仪退位之后,他先是避居京郊戒台寺,同年年末。辗转流落到了青鸟市。

    在青鸟市期间。也不消停。先后联络了在青鸟和外地的清朝遗宦刘廷琛、胡嗣瑗、于式枚、陈诒重、胡思敬、劳乃宣、王宝田、温肃等人一直为复辟而奔走,结果当然是被历史的车轮碾的粉碎。

    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人趁机从德国人手里夺取了青鸟市,这家伙更是和日本人勾结在一起,打算在辽南举事,只可惜1916年袁世凯暴毙,日本不得不调整了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这让他举事复辟的梦想再度落空。

    1922年。在民国政府收回青鸟市之前,他只能灰溜溜的遣散家众,只带着零星的随身物品离开的青鸟,去了滨城。

    有了这么一个搅屎棍般的历史人物,那么这尊座钟的来历也就能说得清了。

    要知道当初这利得亨制作的精品铜鎏金珐琅彩绘座钟,可是专门进贡给皇家的,普通的人家根本用不起。

    而且每款座钟都是由专业工匠,精心手工打造而成,每年的产量,也就是三五款而已。一经制成,立刻就会进献京城。

    就算是王公贵族想要染指。都不是那么容易。

    可是等到了清朝后期,王朝制度崩坏,尤其是咸丰皇帝死后,慈禧联合当时的恭亲王发动政变,垂帘听政。

    在没有李鸿章这个铁杆支持的前期,慈禧太后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