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宝美利坚-第9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岛菊次郎和横河民辅都是当时日本著名的实业家。高天菊次郎是日本王子制纸的社长,被后人称为‘制纸王’。

    而那横河民辅也不遑多让,他是日本横河电工的创始人。至于那广田松繁,虽然他不是高岛和横河那样的实业家,但他也有着自己的专长,他本来就是玩古董出身的。在当时他在东京地区经营着一家。家传的非常有名的美术商店,名字叫叫做壶中居,所以也是家境殷实。

    正因为手头有钱,这几个家伙,就经常往返于中国和日本之间,而且每次从中国回来,都能带回来不少好东西。

    他们不光是自己去中国搜刮,还和当时日本的好几个文物贩子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们收藏的很多藏品,其实都是见不得光的。

    所以这三个日本人看来。非常伟大的收藏家,在中国的考古学界里,一样是名声臭不可闻。

    甚至他们几个的名声,比起之前那个大谷探险队,还要臭不可闻,因为这几个家伙,从中国搜刮去的精品文物,绝对可以说是最多的。

    而且这三个人,对中国古董的喜好,可以说是各有不同。

    就比如这横河民辅,他与高岛菊次郎偏爱书画不同,他对中国的陶瓷是情有独钟。

    他一生收藏的中国瓷器,不计其数,即便是到现在,也没人知道,他到底收藏过多少件中国瓷器,但是他后来捐赠给日本各家博物馆的中国陶瓷数量达到一千余件,所以正因为这一点,就有很多日本收藏界的人士,管他叫做瓷器王。

    而且他收藏的瓷器兼具全面性、系统性和学术性等特点,光是他捐给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瓷器,就构成了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的骨架。

    而且因为他捐给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瓷器,品质都非常高,这就使的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陶瓷收藏,具备了比肩海外博物馆的能力,不光是可以和欧美一些知名的博物馆叫板,甚至就是和中国的博物馆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而这一点,也正是最让中国历代考古学者,所痛心的地方。

    这个横河民辅,不光是日本有名的实业家,他还是日本近代知名的建筑家,现在涉谷地区的三井银行,就是他建筑设计的代表作。

    而东京的帝国剧场和三越百货等建筑,也同样是他传世的经典之作,至于他创立的那家横河电机,至今也同样是全球工业控制领域的佼佼者。

    所以说,对于他这样的家伙,咱们中国人口口相传的那些什么,善恶有报之类的屁话,也就只能糊弄一下国内的老百姓有用,对于日本人这样的禽兽,好像根本就没什么用。

    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这横河民辅就开始了中国陶瓷的收藏活动。

    而在世纪之初,有那么一条铁路的修建和一座古城的发现,便聚拢了全世界收藏家的目光。

    一九零三年,清政府开始修建连接开封和洛阳的汴洛铁路,工程的进行使到洛阳前段的时候,在铁路的沿线,挖掘出了大量的唐朝时期的古墓。

    大批古墓随葬品重见天日,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釉陶等出土陶瓷器随之出现在北京琉璃厂的店铺中。

    而当时的唐三彩,中国人自己并不太喜欢,但是欧美藏家和日本人,对这种东西却格外的痴迷。

    那横田民辅为了这些唐三彩,更是几度专门从日本赶到了京城,专门来收购这些唐三彩陶器。

    不过那时候他条件还一般,他还不过就是个建筑师,还没有创立横河电机,所以财力有限,在竞争中,拼不过那些财大气粗的欧美收藏家,只能靠捡漏过活。

    但也不得不说这家伙有眼光,因为当时唐三彩市场火爆,市场上就已经开始陆续出现有唐三彩的赝品,有很多欧美的藏家都纷纷中招。

    于是这唐三彩的收藏热潮,开始纷纷退却,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横田民辅,靠着自己的眼力,在琉璃厂附近的一家古董店里,捡了一个大漏,而这个大漏,就是现在金沐晨眼前的这尊三彩贴花双龙耳瓶了。

    这种双龙耳瓶的造型,其实是起源于希腊的容器造型,唐朝时期,因为国力强盛,丝绸之路畅通,所以和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也比较多。

    再加上当时的西域地区,有很多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之后留下的城邦国,这些国家当时还没有被染绿,所以依旧保留着很多希腊国家的生活习惯。

    这种双龙耳瓶的造型,就是那个时期传入到唐朝的,而之后唐朝的制陶工匠们,为了配合唐朝的贵人们,对异域风情的嗜好,就以白瓷,或者是三彩陶器大量制作,这种双龙耳瓶。

    所以这种双龙耳瓶,在唐朝的前期和中期,可以说是盛行一时。

    眼前的这只三彩贴花双龙耳瓶,将鲜艳的绿色与褐色釉彩交错同施,釉液流串交融,同时伴有宝相花纹浮雕图案,这是唐朝前期和中期的三彩施釉法的典型之作。

    所以这尊三彩贴花双龙耳瓶,绝对可以说是唐朝三彩陶器里面的代表作品,能够品相如此完好的保存到今天,那绝对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要知道现在留给中国人自己的,关于唐朝的遗迹,恐怕也就只剩下还没有被挖开的武则天的墓穴了,剩下唐朝的遗迹,和文物,恐怕还没日本人收藏的多呢。

    这也是让日本人感到无比骄傲的一点,甚至有些人到现在还觉得,他们日本才是真正中华文明的正朔!

    在后来,到了清朝灭亡之后,被赶出了京城,躲进了津门租界区的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开始纷纷出售自己的藏品。

    这就引来了包括日本在内的海外收藏家,都来到了津门,开始加入到那些古董的竞购的风潮中。

    而也就是在这场竞购风潮当中,这横河民辅就收到了之前那件白瓷凤首瓶,而且花费也并不高。

    而这两件瓷器,在二战结束后,在这横河民辅自己挂掉之前,就都被他捐献给了这东京国立博物馆!

    而且他捐给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珍贵瓷器,还远远不止这些,要知道光是他一个人捐给这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瓷器,就构成了这东京国立博物馆关于中国瓷器收藏的骨架,由此可见这个老家伙,当时到底搜刮了多少中国的好东西。

    所以金沐晨在收好了这件三彩贴花双龙耳瓶之后,就继续往里走,里面可还有很多这老家伙捐赠的宝贝在等着他呢。

    这些精美的瓷器,有些是哪个老家伙花钱买回到日本的,而还有很多,则是他通过非常不光彩的手段,从中国弄到日本的,所以这些东西,不管怎么来的,金沐晨都要统统带走。(未完待续。)

第856章 不是国宝的国宝

    收好了这只三彩贴花双龙耳瓶,金沐晨继续向前,很快就看到了一只天青色的瓷碗,这只碗造型古朴大方。

    碗身上有许多看似裂纹,而碗口也开了冲,但是金沐晨知道,这些裂纹其实并不是因为瓷碗破裂导致的,而是在烧制上釉的时候,发生的自然窑变产生的。

    而且这只碗,也并不叫碗,它的学名应该叫做青瓷轮花钵,是北宋官窑的作品。

    这样的天青色的宋瓷,可是却也特别的珍贵,哪怕这只碗的碗口有几处开冲的痕迹,可也并不影响这只碗的整体价格。

    要知道这样的天青色的宋瓷,而且还是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的官窑出产的瓷器,哪怕是全世界范围也存世不多,原来也就是在大英博物馆有那么几十件而已。

    而在中国大陆,那更是一件都没有,所以这只碗,那绝对可以说是日本人心中的骄傲。

    这样一只碗,要是拿到中国的收藏市场上去的话,绝对轻轻松松就能拍出一个天价来,哪怕是明清时代的名贵瓷器,除非是那种顶级的皇家御用的珍品瓷器,否则哪怕是宫廷御藏的普通瓷器,那在这只碗前,恐怕都不够看。

    这只碗,也是那横河民辅捐献给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品之一,要知道日本人可是非常喜欢,宋代和唐代的陶瓷器皿的。

    而在上世纪之初,他们到中国去搜刮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欧美的英法。已经抢先在中国洗劫了好多遍了,所以他们并没能抢到什么太好的东西。

    尤其是他们非常痴迷的宋代的五大名窑的瓷器,那时候基本已经都被英法两国给搜刮的差不多了。所以他们并没能找到几件。

    而这时候横河民辅居然从中国,搞来了一件宋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