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牧场主-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宣对他们露出笑容,从小路向前走,来到石桥,往人工湖里看,已经结了层冰,湖中央有几只不知名的水鸟,正抖着屁股来回游。

    绕着挺大的钓鱼台风景区转一圈,花了个把小时,天空突然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小雪花,落在地上没化掉。

    雪越下越大,加急脚步小跑回十八号楼,外公正在门口张望。

    看见韩宣回来,笑着帮他掸掉肩膀和头上的雪,对欧文他们说道:“这里很安全,你们先去休息吧。”

    “没事,看看华夏以前的风景,挺有意思的。”杰森回答他。

    韩宣进屋,往大厅看了看,扭头问道:“我爷爷呢?”

    “开会去了,刚才听他们说这次华夏政府没有让步的想法,美国政府也不打算让步,我看这次加入世贸组织的事情要黄。”

    “不管这些了。

    道森,让你联系的地产中介,找到了没?”

    “找到了,一位姓孙的先生,帮你选了几处房产,都是位置最好的。”道森不习惯日本和华夏的饮食,这次出来瘦了不少,面庞轮廓更加清晰,感觉变帅了点。

    这让韩宣格外无语,感觉他差点就有自己帅了,开口说道:“问问他在哪,我们去接他。”

    郭穆州问道:“下雪了还出门?”

    “待在这里也没事干,我们是来旅游的。。。。。。”

    跟国宾馆的人联系好,安排两辆车出发,等开出大门后,一辆警车跟了过来。

    在阜城门路口接到那位中介,下车聊了几句,问到地址,穿过平安里西大街,来到什刹海中的后海附近。

    对于燕京这座无水之城来说,什刹海是非常珍贵的一片水域,由前海、后海、西海组成,与北海和中南海连通。

    周围不仅有钟鼓楼、宋庆龄故居,还有恭王府这样的豪宅大院,更有燕京市民文化的代表:胡同。

    可谓是气场得天独厚,关门修身,出门见海。

    后海水域连着故宫龙脉,从古至今都是风水宝地,王公大臣们在岸边选址筑府造园,名人们也纷纷迁居湖畔,开始了后海边上最初的水岸生活。

    因此有俗语说:“先有什刹海,后有燕京城。”

    五十多岁老中介,自从看见这些人的架势,就有点颤颤惊惊。

    刚才坐在警车里,向警察们打听到买主的身份,顿时面色潮红,跟打了鸡血似的。

    超大生意上门,以至于下车面对爷孙俩人,说话都有点发抖:“这……这里有栋四千九百多平方的大院子,以前是一座尚书府,后来住进去四十多户人家。

    最近四合院价格涨得厉害,他们不愿意住在一起了,合计着想把那栋房子卖掉分钱。

    前段时间有栋300平的四合院卖了17万,他们想按这价格来,这里位置好,还要稍微高点,要价360万。”

    韩宣算出一平只要七百多块人民币,乐呵笑了起来,跟以后一平十几万比起来,和白捡一样。

    现在这样的大宅子还多,等以后几乎就看不到了。

    打着伞踩在薄薄的积雪上,跟姓孙的中介,绕着宅子转了圈。。。。。。(未完待续。)

第531章 醇亲王北府

    1994年燕京平均工资545块,普通居民的收入也就三百多,公务员从1989年来,五年没涨工资,干一个小时活,时薪1块1毛钱,和美国相差几十倍。

    一栋4900多平的四合院,产权属于里面43户居民,总共237人,平均每家能分到8万3000多块,这在如今是一笔相当大的巨款。

    何况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谁家没点矛盾,早就受够了,前段时间全体投票,除了几家不想搬的,其它都同意出售。

    少数派的声音被“群众”压垮,于是联系了许多家中介,希望能找到买主。

    上门来看的人不少,像这么大,位置还好的宅子,在后海附近都少,可那些人对这个价格不太满意,说是再看看,然后就没了下文。

    今天王大妈出门买菜回来,发现来过自己家的老孙中介,带着两个人在外面晃悠,对墙和周围建筑指指点点。

    顿时来了精神,小跑往家走,忘记脚下都是雪,一滑摔个大跟头,疼得“哎呦、哎呦~”直叫。

    要是再等些年,遇到这种情况要先掏手机录像,才能上去扶。

    韩宣腰包厚,不怕坑,走近扶她起来,嘴里说道:“没事吧,大妈。”

    “没事,扭着腰了。

    老孙,过来看房子的?”

    王大妈拍掉棉裤上的雪,篮子里菜没事,但鸡蛋碎掉了,蛋清拉着长线往下滴。

    如果是平时,她肯定要心疼半天,一毛钱一个呢,但现在有更重要的事。

    目光打量这个穿着棉袄的老头,看皮肤肯定是没吃过苦的那种人,绝对有钱。

    而且这衣服标志她看到过,一个老鹰,叫“啊你妈”还是“啊妈你”啥的,反正老贵了。

    孙老头笑道:“就来看看,里面能进去吧?”

    “能,快请进!有人来看房啦,都收拾下!”

    大嗓门叫得韩宣脑后发麻,悄悄离远了点,进门四处观望。

    这座宅子以前应该很繁华,从它宽敞的大门和高台阶就能看出来。

    墙缝里留有青苔痕迹,破旧大门依稀能见到当年红漆,兽面衔环,有兽面,没了环,布满铜锈,看不清原本是什么造型。

    半边门楼倒塌了,木梁被虫子蛀掉,这些都要翻新。

    里面第一道院子,北边有朝南的屋子,叫做倒座。

    古代通常给宾客、书塾、男仆人居住,或者当做杂间。

    现在院子用红砖搭建成屋子,完全看不见当年的风采。

    其它地方也是一样,韩宣没认为能买到现成的宅子,曾经再好的建筑,也抵不过岁月侵袭。

    这里已经被他们改造得不像样了,除了外面那圈坚固的高耸围墙,其它都要翻新重建。

    不远处的恭王府算是保护文物,这里不算,拆了也没人管。

    和外公从正门走到后院小门,出去发现后面是一片菜地,再往前就到了后海边。

    算算加上这片菜地的面积,能超过六千平方,韩宣问道:“这块地算是谁的?”

    “公家的,没人管。”

    孙老头回答,见不少住户跟出来,站在门口窃窃私语,挥手示意他们別说话。

    “那我要是想买这块菜园,能买下来么?”

    “应该可以,要去居委会那边问问,这栋房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虽然老了点,但位置很好,这片地方就数这栋宅子最大。”

    “嗯,买,要是这片菜地卖的话,我也一起买下来……”

    “好嘞!”

    孙老头将这个消息,告诉那些住户,他们顿时激动到尖叫!

    韩宣心想但愿以后別骂娘才好,不过如今确实只值这么多钱,没坑没抢,卖给谁不是卖。

    这栋老房子位置挺好,但不是韩宣想要的那种老建筑,回到车里继续去看房子,路过恭亲王府时候,他看见王府大门,心头一跳。

    要说燕京最好的院子,那肯定是这些王府无疑了。

    属于保护文物,定期保养,以现在都把它们当办公地,想拆就拆、想改就改的尿性,说不定真能弄到一座。

    恭亲王府肯定没用,这里做为旅游景点开放,往前探身问司机说道:“师傅,你知道这里还有王府么?”

    “有啊,就在湖对岸,有座醇亲王北府。

    宋庆琳故居就在那,现在是宗教事务局的办公地,想去?”

    “嗯,过去看看……”

    汽车慢悠悠穿行。

    两边都是胡同和四合院,走在这里,像是走在历史当中。

    拐弯时候,发现路边站满了人,一个老外正在和位国人打架。

    车队后面就跟着辆警车,司机听见它开启了警铃,停下来等待。

    韩宣打开车窗,对一位妇人问道:“阿姨,请问他们怎么了?”

    这位三十多岁,藏獒发型的妇人看了看红旗长车,心里敞亮,以为又是什么官二代。

    说道:“这个美国老外嘴碎,嚷嚷着说日本结束二战已经五十年了,可是燕京好像是昨天才结束战争,这不是明里暗里骂我们穷么。

    有位懂外语的学生,听着受不了,跟他吵了起来,然后就动手打架了。”

    “这样啊。”

    韩宣见他们看见警察,还互相揪住对方头发,死活不放手。

    推开门下车,听到那美国人依然在骂骂咧咧,对杰森说道:“让他们住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