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牧场主-第9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厂里缺技术工,机床操作、各类设计师什么的,几乎都缺。

    中央最近正在考虑扩大各所高校的本科招生数量,不过这样一来,那些高校的资源就不够了,说到底还是学校数量太少。

    如果多一些像你爷爷那样的人就好了,据说沪市的雪山大学教学水平很不错,几乎人人都会一门外语。

    有位同事今年年初去参观过,回来之后告诉我们说被吓到了。

    听完一节课之后,发现教学方式跟国内其他学校完全不同,学生们对一些事情很有看法,等从学校里出来后,都是精英啊……”

    张书记打破宁静,开口说出这段话,车队正离开市区,前往华为公司总部。

    离开市区后,见到的厂房很少,偶尔还能看见农村,房子挺破旧。

    韩宣可不敢小看这些农民,将来都是让人眼红的“拆二代”。

    他老家当初有三十多亩地,连老房子一起,拆迁分到市区的三套房,还有上百万现金。

    所以清楚知道这些大城市周边的居民,将来会有多快活,等城市扩张时候,轻松松松就能拿到许多人累死累活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只是因为他们住了个好地方而已,无关自身努力,难怪会有那么多人觉得征地赔款不公平。。。。。。

    水田里长着绿油油的水稻,差不多还有一个月时间就能收获。

    将来鹏城会成为全国首个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城市,这个年代周边土地暂时没有开发,依然还有人在种植。

    不过许多土地已经荒废,不知是已经被人买下,准备建设工厂,还是农民跑去城里打工,没时间打理自己家的土地。

    一般来说,农民种田确实挣不到钱,只能图个温饱。

    海南农民最幸福,因为一年可以种植三季水稻,粤省也不错,能种两次。

    相比起水稻,小麦的价格略低,而且产量比杂交水稻低,因此华北平原附近,每年只种一季稻、一季麦,农民的收入更少。

    沿海地区台风天气多,会影响到水稻产量,某些灾害严重的年份,说不定就会血本无归。

    相比而言,打工虽然累了些,但能挣到更多的钱,他们如果不能工作和种田两边都照顾到,很多人宁愿丢弃土地,跑去城市里上班。。。。。。

    雪山大学建好后,已经招收两届学生,第一批入学的那些,正在上大二,全校总共只有七百多位学生,老师的数量却已经近百。

    做为华夏第一所完全由外资捐赠的高校,雪山大学在老爷子的要求下,得到一些政策方面的特殊支持,比如说可以独立设定招生政策、自主招生。

    学校里许多教授,都是从耶鲁、斯坦福、剑桥、香江中文等世界知名大学请来任教。

    虽然他们在原属学校时候,不是最出色的老师,但能够在那些学校任职,并且被老爷子找的猎头公司看中,说明本身的知识水平绝对过硬。

    雪山大学奉行的是精英教育,想要去那里上学,不仅看高考成绩,每位学生都还会被单独面试,觉得合适入学才会录取,一些有特长的天才也会被破例招收。

    举个例子,有次报纸报道说,杨州有位七岁的女孩,能自学初中和高中的知识。

    立马便有雪山大学的人,上门联系对方父母,希望能够带走她单独进行教导,经过测试,智商高达149。

    华夏的填鸭式教育容易埋没天才,按道理来说人口比美国多出许多倍,出现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天赋天才少年的概率,也应该更大,可事实并不如此。

    学校对平常人来说,是教育的温床,对天才来说却会毁了他们。

    短短两年时间,雪山大学已经找到二十多位在某些方面具有天赋的青少年,不是说就一定会成才,但他们当中成才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许多……

    韩宣回答张书记说:“在我看来,某些专科学校,比本科学校更重要。

    至少在培养专业型人才方面确实是这样,现在社会上缺少的不是理论派。

    培养一位拥有特定技术的专科学生,需要的花费精力,远远比培养本科生多,他们能够更快进入社会。

    所谓通十行不如精通一行,所以我建议你们多建一些专科学校,这对师资力量的要求也低。

    如果有需要借鉴的地方,我可以将欧美各国技术学校的具体建设办法找给你,课程和大学大同小异,但是课程比较单一,主要是让人能够掌握一门谋生的本领。”

    韩宣上过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太好的学校,但也是真正的二本公办。

    如果不是社会观念对“大学”有种莫名其妙的执念,让这层身份有点地位,回想起来可以说,前世他的很多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不是说大学和学位没用,而是指对某些人没用。

    华夏社会需要最多的是高级技术工人,并不需要那么多理论知识丰富的本科生。

    这也比较符合华夏的国情,一个制造业大国,需要的更多是技术工人。

    但很多人都不想当工人,他们想借助学历当小白领,想做公务员,而我们国家暂时不需要那么多白领和公务员,这就导致了本科生数量泛滥。

    其实很多技术工人的工资,远远高于城市里的小白领,社会主流观念微微有些出错,还停留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在西方,管道工都算中产,蓝领不比白领收入少。

    以目前华夏就业人员短缺、市场迅速发展、人口平均教育水平不高的综合状况来看,设立学习时间更少的专科学校最适合,因此他才会提出这种建议。

    张书记他们之前开过会,希望能够增加高校的数量,他是厦门大学毕业的,自然对大学生比较看重。

    当初的大学生,还不是将来烂大街的大学生,在那个年代能拥有本科学位的人,都是些精英份子,他之所以能当上如今职位,这份学历功不可没。

    听到韩宣的说法后,张书记来了兴趣,他之前没听说过,欧美也有专科技校。

    现在很多事物都在往西方看齐,倒不是崇洋媚外。

    国外现有社会体系持续几百年,能留下的东西,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借鉴它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假如能找到关于技术院校的资料,就发一份给我看看吧。

    确实应该建一批专科学校,就拿刚才看到的电焊工来说,去上班月薪能拿到1000块,快比我工资高了。

    我一个副省长,还不如翻译……”

第1154章 任老板

    如今华为总部,位于鹏城南山区的南油工业园里。

    韩宣在一栋七层高的破旧大楼第五层,见到华为公司的广告牌,后面不远处是一栋名叫“亿利达”的大厦,有家名为“深意压电”的中意合资公司,占用了整栋大楼。

    他早有心理准备,见到破旧大楼时候并没有意外,企业发展初期一毛钱都是好的,如果现在华为就开始注重门面,韩宣反倒要重新考虑这家公司领导的为人。

    今天来华为公司之前,已经提前告诉过任正飞老板,所以此刻大楼门口非常热闹,二十多人正在门口等待,两边还摆放着花篮,看他们满头大汗的样子,可能在这等很久了。

    当见到车队到来,有人急忙点燃爆竹,噼里啪啦声音吓得胖丁竖起小耳朵,站在安雅腿上,趴在车窗边往外看。

    车的颜色都相同,从外面看不清里面坐着谁。

    一位头发根部发白的五十多岁男人,身高一般般,穿着黑色短袖,脸上笑容十分灿烂,快步走来。

    按照他的想法,重要人物应该坐在第一辆车,跑去拉开车门时候,表情愣住。

    无论是谁,见到车里坐着只熊猫,而且那只熊猫还用一种很无辜的眼神盯着自己时候,大概都会是和任正飞此刻差不多的表情。

    小巴里用爪子捂住自己耳朵,它不喜欢鞭炮吵闹的声音,熟练解开安全带,撒腿就跑。

    韩宣下车伸个懒腰,接着才想起要注意形象,谦虚地和来到身边的那些人握手。

    任老板还沉浸在失神状态中,茫然问道:“刚才那只……是大熊猫吧,它跑到哪里去了?”

    “没事,我秘书跟着呢,不用管它。

    很高兴见到你,任总。”

    韩宣和任正飞握手。

    普通人可能连自己镇的镇长是谁都不知道,但做生意的怎么可能不认识市长、书记。

    和韩宣说了几句话之后,任老板发现这两位鹏城最高实权人物被忽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