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牧场主-第9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已经过去太久,不一定找得到他们,韩宣对此很是头疼,依然打算先试一试,跟经理说出找人的要求后,对方回答说尽量去办……

    马云从门口走进来时候,刚好见到韩宣躺在沙发上,苦恼捏眉心的样子。

    昨天韩宣给他打过电话,说自己今天会来沪市,马云算着时间,一大早就从钱塘出发赶来这里,车都没下就直接跑来和平饭店找他。

    说起马云,他最近可是风光无限,只要是在国内搞互联网产业的,几乎没人不知道他。

    而提到马云时候,人们总会将他和韩宣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换句话来说,人们在意的其实是韩宣,跟他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

    马云如今还在搞华夏黄叶,这行的生意不好做,许多同样搞互联网的人,连他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有韩宣罩着。

    随着近年来几次去美国,他已经看不上华夏黄页这种前途有限的小生意,有了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集合国内中小型企业,利用互联网便捷性,让他们互相交流做生意的同时,将产品卖到国外去。

    不是没想过和韩宣一样,在国内鼓捣类似于gossip的购物平台,可如今连有电子银行卡的人都不多,上网的人更加少,根本不可能发展得起来。

    关于网络贸易的想法,已经在马云脑袋里酝酿很久,今天来找韩宣,除了聊黄页的事情,也想趁机问他这个想法可不可行。

    此时发现韩宣愁眉苦脸的样子,马云询问说:“还没从时差中缓过来?

    我去美国时候也会难受,过两天就好了,最好出去跑跑,身体累会舒服一点。”

    韩宣听见这句普通话,睁开眼睛看看他,坐直身体回答说:“我从香江过来的,哪会有时差。

    遇到点烦心事,具体的不说了。

    你怎么会来沪市,我还打算抽空去公司逛一圈。”

    “就一栋租的公寓,连像样的桌子都没几张,哪能耽误你的时间,还是我来找你比较好。

    这是我们公司去年的财报,盈利排在全国私营互联网公司中的第一,希望今年能够继续增加。

    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很高,可是能够吸纳的企业越来越少,我亲自去跑业务,在市区转了两天,发现稍微大一点的公司,都已经加入我们华夏黄页。

    广告不太好卖,上半年总共才卖出去十二条,赚了一万多块,超过一半都是你公司友情购买的……”

    韩宣打开牛皮纸袋,拿出厚厚一叠写着公司名称的文件,直接翻到最后。

    见到总结内容里的数字时候,抬起头哭笑不得对马云说:“去年挣一百六十多万,盈利竟然排在全国第一?”

    “真的是第一,其他公司大多都在亏本,能够盈利的不多。

    我们公司支出成本少,年末去燕京开讨论会时候,我问过一圈其他公司的老板,就我们公司赚得最多。

    那些游戏公司除外,搞游戏很赚钱,可惜我对那行一窍不通。”

    马云一本正经说道,而且好像还很自豪的样子,在他看来确实是件很值得自傲的事情。

    联想到去年雪山投资公司年会上,孩之宝公司利润上亿美元,执行官却缩在边缘不敢大声说话的样子,他这副模样落在韩宣眼睛里,就显得比较有趣了。

    华夏黄叶是韩宣投资额度最小的一单生意,回报率却挺不错,相比起马云为自己挣到的钱,韩宣对马云本身的兴趣更浓,跟他合作存粹是在满足自己的恶趣味。

    开口夸赞鼓励说:“那真的很不错。

    华夏这边,互联网起步比较慢,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电脑还有网费的负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太沉重,目前注定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用得起电脑。

    别看现在美国的互联网市场环境挺好,其实在十多年前也一样,相信随着时代发展,更多人会开始使用它,到那时才是各大网络企业真正发力的时候。”

    “可不是么,每次去交网费,我的心都在滴血,像是被人割了一刀。

    如果只是这样还好,更可气的是上网时候经常掉线,一个固定电话打进来,又没网络信号了。

    有时掉线之后,好几个小时连不进去,我们钱塘网速还算快的,内陆有些地方更加倒霉。。。。。。”

    马云陪韩宣聊了会儿。

    这家伙很能说,而且脑袋转得快,几乎没有冷场的时候。

    如果不是知道他底细,道森秘书还以为马云是什么内地公司的大老板,太自来熟了,跟主人一样帮小老板倒茶,一点都不客气。

    磨蹭来磨蹭去,马云终于说到正题,将还不成熟的想法,统统告诉韩宣。

    在他看来,自己这只是小打小闹而已,根本不怕韩宣会抢创意。

    韩宣听完以后摸摸下巴,心想难道阿里巴巴要提前出现了?(未完待续。。)

第1210章 合作成立新公司

    一九九七年的七月,华夏网民数量还不到六十万,域名只有四千多个,电脑数量不足三十万台。

    相比起美国那边浩浩荡荡的互联网大时代,华夏在互联网方面还是刚学步的“婴儿”,从马云凭借一百多万业绩拿到

    国内第一,就能大概猜测出现如今是什么样的局势。

    从麻省理工毕业的张朝阳,刚成立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不久,每天的食物是方便面,“零食”就是香烟,还没成立搜狐。

    马化腾正在鼓捣自己的第一桶金,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第一桶金其实并非来自于互联网产业,而是炒股。

    他成功地将十万块变成七十万,赚到开发即时通讯软件的资金,目前应该正在某个地方,和朋友们研究hope科技公司的wow聊天软件,思考着怎样“山寨它”。

    李彦宏今年还在美国硅谷打拼,试图和已经小有名气的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一样,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马云不用多说,他运气好遇到韩宣,算是发展得比较不错的。

    刚才听了他那些具有将来阿里巴巴雏形的想法,韩宣惊叹于世界上果然不缺好运气的人。

    如今连b2b的具体思路都没搞明白,将来竟然一路跌跌撞撞,折腾出c2c,顺利登上华夏首富宝座。

    关于中小型企业之间借助互联网,实现虚拟全球零售交易平台的想法,颇具国际化思路。

    韩宣开口道:“想法非常不错,如果能把它折腾出来,你就成功了,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不是问题,你也可以敲钟。

    我在美国没有见过类似的电子交易平台,这是个促进跨区、跨国贸易的好想法,而你又能从中挣到钱。

    对那些企业而言,困难在于信息交流不畅通,没办法打开销路,你的这个想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难题。”

    产生想法后,马云只是自己一个人琢磨,没对其他人提起过。

    因为他相信,身边眼界狭窄的那群人,没办法给自己太大帮助,这个年代创意和想象力就是金钱,告诉别人甚至还有被剽窃的风险。

    韩宣不同,在马云心目中,韩宣是个不折不扣的聪明人,理由不用多说,看他打拼出来的硕大商业江山就知道。

    听见韩宣给出那么高的评价,开心写在了脸上,接着问道:“我有创办华夏黄叶的经验,周边几个省的很多公司,联系方式都在华夏黄叶里。

    相信等网站开发出来以后,应该会有人愿意跟我合作,试着将公司搬上互联网。

    这次回去之后,我立马让人开始架构软件,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投资?”

    之前的合作,让马云尝到甜头,借着韩宣的旗号,不仅那些商家高看他,连政府某些部门的人,也都在一些事情上大开绿灯。

    这两年来,华夏黄叶帮他挣到不少钱,不过那些钱都在公司里,马云本人口袋里依然掏不出几个钱。

    除非直接用现在的公司资金开设,不然他还要出售掉自己所持有的华夏黄叶股份,然后再去成立公司开发。

    韩宣脑子被门夹过,才会放弃这种自己送上门来的好事,点点头说:“好啊,华夏黄叶暂时还有用,你另外成立一家母公司控股它。

    待会儿给你五十万美元支票,用来注入新公司,我们持有的股份,依然按照原来的分配比例算。

    hope科技公司拥有世界最大的软件开发团队,在人员数量上连微软都无法跟我的公司比,我会调派一些人过来帮助开发。。。。。。”

    前些年韩宣投资五万美元,买下航州海博网络公司百分之四十九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