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旗-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常在接收一家国营企业之后,中旗资产管理公司首先会派项目部前往企业进行重新摸底,从企业中抽选一部分合适的管理干部和基层干部,再挑选几个合适的人选进入项目部一起工作,然后由项目部组织全面的管理干部培训和职工培训,通过培训考核以及职工的意见反馈将很多不合格的职工、干部淘汰掉。

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比较独特的方面是不依赖各个厂原有的党委组织,甚至是直接忽视这些人,而非常侧重于重新组织的工会组织,完全由职工自行投票,在做职工培训和淘汰的同时,通过工会加强思想方面的说服和统一工作。

在职工负担的问题,通常在接收企业之前,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就会和当地市委达成协议,企业的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统一由市财政主管的社保金负担,而中旗资产管理公司会按照具体的数额一次性给市财政局进行计偿。

对于录离岗位的职工则采取停岗、待岗、分流政策,继续在三年内缴纳养老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同时对企业下属的各种第三产业实体实施承包、转让等操作,将部分分流职工安排过去。

在这些方面,中旗公司的管理办法是多种多样,几乎是什么情况都遇到过,都处理过,比如说将企业下属的饭店、招待所、食堂给职工自己承包,承包人自动脱离企业,而承包单位会按规定聘用企业分流出来的职工,这些职工则继续缴纳养老金,继续保留职工工龄等等,直到退休。

如果下属的第三产业实体较大,中旗公司会直接将产业拿出来,让职工参股经营,由几十名,甚至是几百名职工成为第三产业实体的股东,中旗公司分派过来的项目部则有责任帮助他们走上正轨。

通过这种多种多样的操作,即便是淞州纺织总厂这种三万人的企业,中旗也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整改,将淞州纺织总厂下属的十多家无关主业的第三产业实体转让出去,分流了六千多名职工,本厂职工经过一系列的内退内保、停岗待岗处理后,只有一万两千余人的职工留在厂里工作。

完成整改工作后,中旗项目部就会撤离厂里,只留下几名管理人员负责盯着其他后续的培训、管理工作,而厂里则系统的组织管理干部和骨干职工到旗山总部进行第二阶段的培训,并在厂里进行技改、引入新设备和新产品等一系列的新工作,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盈利能力。

达到这种程度,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就会进一步对各个厂进行合并重组,实施强强联合,重组为更强的集团总公司。

这样的一系列的手段是必须要和各个厂的领导都说清楚的,只不过,当着牟其中的面,杨少宗并没有急着和宋庄二人细谈。

杨少宗只是先谈一些比较零散的问题,看时间差不多了,他才以开会的理由先行告辞,和宋庄两人重新约了一个新的时间以后再细谈企业整改的工作和流程。

他起身离开了,牟其中却并没有主动告辞,反而是也和庄启华、宋凡勤聊起了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企业改革等问题。

牟其中此时在国内隐约可以称之为第一民营企业家,甚至有人说是他中国首富,他自己宣传南德公司的总资产也有十几个亿,仅仅是89年买图…154M就赚了一个亿。

他是这么说的,杨少宗却不太相信。

杨少宗个人感觉内地暂时还没有几个人比宋方舟更有钱,人说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宋方舟在外面闯荡了这些年,早已然是脱胎换骨,成了一个地道的投资型商人,为人也不像牟其中这么高调。

随着富旗公司在南海、深州两个特区的地产事业的发展,乘着中旗系资产的重组,宋方舟和宋建邺也对富旗公司进行改组,宋方舟个人持股增加到了14%,因为吸收了深州富旗置地公司的股份,中旗公司持有的股份降低到了41%

两个富旗公司合并后,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五十亿的规模,特别是他们在海澜市拿下来的大量地皮,楼还没有建成,地皮的价格就在过去两年里涨了五六倍,个别地段甚至是涨了十倍。

这种疯涨的背后是全国大量企事业单位在海澜市的办事处、分公司都参与了这种炒作,鸿远之类的公司更是将所有资产都集中在海澜市。

比如说徐明,他确实是在做连锁电器销售生意,可这个生意赚钱也慢,他就把大量资金抽调到海澜炒卖地皮和楼盘。

宋方舟、宋建耶、潘时新、徐明是旗山走出去的四大巨头级的投资商人,他们的资产都是过亿级别,不过,潘时新和徐明最终还是自立了门户,徐明做的是主营电器连锁专卖生意的万旗公司,而潘时新将自己富旗公司的股份卖给宋方舟后,重新带着一些亲戚朋友另外合股办起了旗达实业科技公司,暂时没有主业说穿了就是继续炒卖地皮、股票,做几个保健食品项目。

除了这四个人,旗山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亿万富豪,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并不多。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杨少宗其实并看不起牟其中的那点号召力和所谓中国首富的称谓。@。

第一卷 旗山奇迹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兼并健力宝

1991年是旗山资本大规模外扩的一年,同时也是旗山农业全作社跃跃欲试的想要走出去的一年,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旗山农业合作社通过大规模招收大中专农校生,从周边各县丰直接吸收农业技术员,以及返外聘农业专家和内部培训办学等等方式,已经完成了内部的农业管理人才的累积。

旗珍集团在南方的生产基地确定后,旗山农业合作社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广州也投资兴办一个三十万头生猪存栏量的养猪场,还想办一个南方牧场。

旗农社派了几批人到南方考察,迟迟没有定下来,关键是中旗公司还在和三洋县扯皮,如果三洋县较为合适的转让健力宝,他们可以一将这两个项目放到三洋县。

这个事情拖着,佳力士在全国的推销工作也暂时拖着,可在粤省的营销工作却进一步加强,逼着三洋县就范。

旗农社的外扩计划…暂时受阻,目前只能继续着手做好本地的农业生产工作。

今天在镇里召开这个农业生产会议,沈元华和旗农社的总经理柴永林都出席了,他们也是旗山农业工作的主要人物。

会议中要讨论的事情并不复杂,主要是在黄集地区投入资金大规模实施林牧间作生产,关键是投产核桃,还是投产苹果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争议。

投资核桃当然是收入更高,管理工作也比较轻,缺点是需要至少七八年的时间才能见到大规模效益,期间只能依靠牧草种植收入一部分资金。

在旗农社独立核算后,柴永林就总觉得这个投入规模太大,旗农社有点承担不起,做了一些调节工作后,杨少宗还是说服旗农社继续搞核桃种植,中旗公司也会继续对旗农社进行资本上的追投。

譬如说,这一次在多家国营饲料厂收购完成后,中旗资产公司一旦完成整改就会和旗农社、富邦化工联合持有的富邦饲料厂进行重组,仍然让旗农社持有富邦饲料总公司50%的股份。

至于旗农社在外扩张的问题,杨少宗还是继续支持的,南方项目暂时遇阻,那就先去华中、华北寻找合适的地方。

旗山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忽视农业,这是旗山镇最重要的部分,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这话很屁,但却不假。

牟其中在旗山镇的几天一直都在参观各种项目,而他在旗山的消息也很快被人捅了出去,记者纷纷过来找牟其中做采访。

在只有罗孚做为旗山镇镇政府领导陪同的情况下,牟其中很奇怪的召开了一个发布会,说自己很欣赏旗山的发展,说自己给旗山镇的杨书记提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意见,还准备搞合作,最后又说自己确实有一个非常惊人的大项目在做,除了旗山镇,他还会继续和其他的合作方洽谈,寻找最合适的合作者。

直到这个时候,杨少宗才知道牟其中在旗山镇逗留这么久的目标只是要炒作一下。

这个人吧。

杨少宗也没有太在意。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什么鸟都会来。

江湖就是这样,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成功一次,两次,甚至是十次,但总有一天会为此付出代价。

对于牟其中,杨少宗还是那句话一他敬佩这个人,也看不起这个人。

在牟其中离开旗山后,杨少宗正好忙完了旗农社的事情,这就专门抽出时间找宋凡勤和庄启华谈话,不经意间再谈到牟其中时,杨少宗一口断定的说牟其中终将失败,而且不会有太好的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