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迢迢-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交通不便,这些鱼都藕基本都是自己获得自己吃,并没有换得钱,所以这里的经济还是糟糕透顶。

这个湖属于无人管理的野湖,湖的周围全是农田。旱了,农民从湖里取水灌溉。涝了,农民向里排水。田里的农药水、化肥水毫无顾忌的朝湖里排,所以湖里的鱼是越来越少,水质也越来越差。

当然,因为湖面面积大,自净化能力还是不错,水并没有散发臭味,在远离农家的地方,水看起来还是清澈的。

湖边一些地方露出了滩涂,枯黄的荷叶和荷干如乱草似的铺在污泥上,一些地方已经被农民挖出了很多的坑洞——那是农民挖藕留下的痕迹,周围还乱扔着一些不要的烂藕和稻草。可能是今天天气冷,里面没有挖藕的人。

车达到湖边后,几个人就下了车,边步行边欣赏起湖水来。

站在湖边吹着有点寒冷的湖风,湖面看起来很大,视野也开阔,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薛华鼎指着滩涂道:“莲藕都是从这些地方挖出来的吧?”

兰永章虽然当了一年多的乡长,但对这里还是不很熟悉。土生土长的戴跃回答道:“是的,都是野生的,环保产品。”

“一年的量有多大?”

“不清楚,估计可以挖几千吨吧。”

薛华鼎看着远处雾气笼罩的湖面,问道:“这么大的湖,几乎看不到边,这湖里鱼多不多?”

戴跃道:“现在是不行了,大家都只知道捕捞,不放养,而且有人用电打鱼,又有田里的农药水冲下来,鱼都难活下去。与以前相比,这里的鱼比以前少多了,现在在湖里撒一天的网,也就能捞十几斤吧,这还要捕鱼的能手才行,一般的人一天能抓几斤鱼就不错了。过去我父亲在这里打鱼,一网撒下去就是几十斤,满满一木桶,呵呵,那时候鱼也好吃多了。”

兰永章笑道:“那时候如果鱼像现在这般贵的价格,那么农民都会发财。”

戴跃道:“可不是吗,那时候湖里经常被捞上来一百多斤一条的鱼,比人还高,现在最大的鱼也就十几斤。我隔壁秦老倌以前就抓过一只十几斤的大甲鱼,这么大,现在是不可能有那么大个的了。”戴跃兴奋的比划着。

兰永章指着对岸说道:“那边是浏章县的地盘,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穷,交通不发达。薛县长,跟我们这里可是矛盾不小。”

薛华鼎奇怪的问道:“跟他们相隔一条湖,他们和我们有什么矛盾?要相骂打架的话还要乘船过来,或者走上十几里地吧。”

兰永章道:“还不是这个湖,别看这个湖现这么漂亮,水这么浅,一旦梅雨季节,它就要发威,水位猛涨,淹没周围的农田,那些棉花土也可能被淹没。”

薛华鼎看着身后的土地,问道:“水能涨到这个位置?有三四米高吧。”

戴跃道:“不但这土可以淹没,雨水足的年份就是那些农家的家里都可能进水。因为这个湖的位置低,只要外河涨水、里面下雨,周围的水就都朝这里聚集,一天时间就可以涨几米,湖面面积一下扩大几倍。如果不是这湖的水位变化太大,这个湖完全可以用来养鱼什么的,可水位变化大,养的鱼就会跑掉,只能亏本,这里还经常发生淹死人、淹死牛的事。”

薛华鼎想不到这个安静的湖竟然还有这么凶残的一面。他望着对面的田地问道:“那我们和他们对面有什么矛盾?受灾的话我们和他们都同时受灾吧?”

兰永章道:“是同时受灾,周围的农田都淹没不少。为了抢救农田里的庄稼或者赶插晚稻,我们就必须排湖里的水,向大堤外排。”

说着,兰永章踩了踩地面,又说道:“当水位淹没这道田埂的时候,大家都没意见,都是齐心协力用抽水机将水往大堤外的河里排,但水降到田埂以下之后,抽水机就开始排稻田、土地里的水。这下,问题就来了,大家就为先排那边田里的水而吵闹,也为分摊电费吵架闹。我们淹没的面积比他们的多,他们就要我们慢一点排,让他们面积少的那边先排。因为淹没的面积少积水就少,田里庄稼露出水面的时间就快,他们的庄稼就能抢过来。如果先排我们的、或者两边同时排,有可能两边的庄稼都抢不过来。”

薛华鼎问道:“这有道理啊,能抢一点就得一点,要是拖着一起排或者先排我们的,大家都没戏,我们不应该跟他们闹吧。”

兰永章笑着说道:“在双方县领导和市里的协调下,我们都接受这个条件,谁叫我们淹没的面积大呢,也就只能吃这个亏,同意让他们先排,再说这种倒霉事也不是年年都发生,水位也不是年年那么高。如果时间好,涨大水之前,我们田里的稻谷也许大部分都抢了回来。所以排先排后,这个不是主要矛盾,即使他们那边的水位排完了再排我们的,我们也就骂骂娘,自己动手把我们这边的闸门打开让我们的水放进闸道而已。”

薛华鼎笑了,说道:“骂骂娘、自己打开闸门把水放出来还是小事?那什么是大事?”

兰永章道:“大事就是费用分配。他们一定要按淹没的田亩面积分摊电费和柴油费,还有什么人工费、机器磨损费都要按田亩面积分摊,这就不合理,为了费用的问题,每次都是吵架,还打过几次群架,虽然没死人但伤过人。”

薛华鼎点头道:“那他们也太无理了,既然我们这里慢排,让他们先排,我们这里的损失就更大,承担的费用当然要考虑这个。”

戴跃说道:“就是嘛。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事后结帐他们就是撒赖,甚至签字了,大家说好了,他们还是拖着不出钱,有时连一半费用都不出,真是岂有此理!”

薛华鼎没说话,他可不想鼓动他们对着干。

兰永章叹了一口气,说道:“都是没钱,对面的乡比我们还穷,他们到市里去还要经过我们这里,我们都难出去,他们就更难,他们现在正在向县里提交了报告,申请修建一条通向我们乡的水泥公路,他们乡里的领导也和我们进行了接洽,只要他们交清那些排水费,我们同意他们把我们的水泥路和他们的连起来。可是,他们乡里的报告递上去这么久了,他们县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信下来。现在已经过完了年,全县一年的工作计划、项目计划都出来了,估计这次没戏唱。”

薛华鼎看了看湖边田埂后面的稻田。与其他稻田不同的是这里的泥土都是稀泥,田里也没有长什么绿肥。

薛华鼎道:“既然这些田经常遭水淹,还不如干脆做湖算了。”

戴跃道:“有总比没有强,一年多少能收获一些稻谷,因为地势不好,政府也不收这里的农业税,现在可有不少人抢着种。”

走了一里多地,一行人上了车,继续朝前开出。

还没有到莲藕加工厂,薛华鼎在心里已经勾画出农家加工厂的样子。虽然不能与正规的加工厂相提并论,但至少是健康的操作人员、干净的车间、洁净的原料。

但是,映入薛华鼎眼里的却是低矮、阴暗的普通农家,制作这些农副产品的是一些穿着一般居家衣服的农妇们、老人和孩子们,男人负责挖藕,搬运,不说他们没有带白色的帽子,就是头发都随便披着,有人还一边咳嗽一边切莲藕。

莲藕摆放在地面上,鸡、鸭等家禽在上面随意啄食。看到有客人进来,主人才挥手把它们赶跑,地面自然留下了它们散下的鸡屎、鸭屎。洗莲藕的水就是从湖里挑来的,用一个木澡盆盛着,抓着一把稻草在莲藕上擦几下,擦出污泥露出里面的白色就行,有的甚至让藕就在洗了不知多少藕的污水里泡着。

晾晒藕片的不是什么专用架,都是用自家的门板晒的,有的门板不知用了多少年,黑油油的。

连续看了两家的,薛华鼎还以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心里虽然不高兴,但还是没说什么。

戴跃带到第三家,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女孩在木盆边洗藕,女主人在扫地,男人则坐在莲藕旁边抽烟。看见薛华鼎等人进来,知道又是上面的干部来察看,男主人连忙起身装烟,并请薛华鼎等人坐。

薛华鼎接过他的烟,随口问道:“老板,我们这么看,你不怕我们偷你的技术啊?”

男主人只腼腆的笑着:“嘿嘿……”就是不说话。

女主人把扫把朝门后一放,笑着说道:“这么干部真会说笑话,这东西家家户户会做,有什么诀窍,没关系。你们请坐。”

见他们不坐只看,主人也没有再客气。她用围裙擦了一下手,走到桌子边开始切起藕片来。她的动作很娴熟,刀发出的声音又清又脆,显然是一个能干麻利的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