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迢迢-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谁叫你高中偏科?一次性考上本科多好。”许蕾问道,“想不想读研究生文凭?”

“现在大家不都时髦学MBA吗?我还是学MBA算了,似乎比自学考试容易一些。”

“随便你,我发现没有几个人学MBA学到了多少东西的,就培养了一张嘴巴。”

“呵呵,你以为读研究生就能读什么知识进去?大多数人还不是一样混文凭。”

“我可是实打实的学的。”

“老婆,我不是说你,我是说有的人。”

“当官的吧?有的官员还没有学呢,直接掏钱买的真文凭。”

薛华鼎笑道:“你怎么说得这么别扭呢?什么叫买的真文凭?既然买的,就是假的。”

“你比我还清楚,不要在我面前假装不知道。”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召开全市的工作会议,传达省里的指示精神,同时根据省里的安排在全市进行贯彻落实。

作为新来的市委书记,薛华鼎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在全市干部会议上拿着市委办公室写好的报告抑扬顿挫的念着,基本没有什么发挥,更没有联系绍城市的一些情况说开。

他认为现在的会议还不是他发挥自己才能的时候,他还要掌握更多的情况,还要针对全市的实际来酝酿自己的施政纲领,过早透露自己的意图,只是一些不成熟官员的做法。

会议结束的那天,绍城市也按惯例接受记者们的采访,提问的都是市电视台、市报社的记者,因为提问的题目都提前给了报社和电视台,他们再向各自的记者打过招呼。

至于谁来回答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也相互通了气,所以开始的采访并没有出现什么差错,虽然采访的现场气氛不活跃,回答的人都是官腔十足,但一切都是中规中矩,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不过,采访到最后的时候,一个省报下来的记者突然大声向主持人市委秘书长郝国海问道:“请问秘书长同志,我是福江日报记者,我能插进来问一个问题吗?”

郝国海、马春华脸上都有一丝异色,就是薛华鼎也有点始料不及,因为进采访会场的都是有经过了市委办公室批准了的,没有绍城市外的记者。再说,这种会议的一般采访,省级记者是不屑一顾的,今天怎么会出现这么情况呢?不但省报的记者混了进来,还在会上提问。

大家都是官场中人,大风大浪都见过,自然不会在电视镜头和众记者相机镜头前露怯。

郝国海眼睛看了薛华鼎、马春华一眼之后,笑着对那个“捣乱者”道:“本来我们就是自由提问,既然这位先生要插进来,我想我们本地记者还是会谅解你这位客人的,我们给客人一个提问的机会。请问!”

给了这个机会出来,也就限定了他只有一次提问机会,如果还不按规矩出牌,自然会被拒绝,这叫有言在先。

那个记者说了一声谢谢,然后他对薛华鼎说道:“薛书记,首先我祝贺你担任绍城市市委书记。我想问的是,您怎么看待投资十八个亿的火力发电站项目?您认为我们绍城市有机会获得这个项目吗?理由何在?再有,据我所知,现在有不少农民反映我们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下面粗暴征地、粗暴对待农民,支付的征地费用也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请问这合理吗?为什么我们绍城市行动这么快,走在项目的前面?”

记者提问的时候,薛华鼎眼睛的余光看到马春华眼里有一丝慌乱也有一丝气愤,同时还有一丝跃跃欲试的神情,薛华鼎知道他想自己来回答这个记者的提问。

等记者说完,薛华鼎装着不知道马春华的心思,笑着回答道:“首先我感谢你的祝贺。针对你刚才提问,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项目很好,有了这个项目,我们绍城市的电力紧张局面就能大幅度缓解,我们绍城市的经济才可以腾飞。至于最终我们能不能获得这个项目,这是我们不能保证的,但我们市委市政府都会全力以赴,力争把这个项目落户我市。你说的我们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可能的,但我相信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执行中出了一些偏差。当然,我不是为我们政府机构推卸责任,如果确实有我们做的不对,不按法律法规办事的情况,我们一定改正。”

薛华鼎的官腔刚落,省报记者马上追问道:“我听说绍城市准备将这个发电站建在金丰县。薛书记,您了解金丰县针对火力发电站这个项目所做的事情吗?”

薛华鼎回答道:“记者先生,你的问题还不少啊,你可知道这里有这么多你的同行,我还是回答你的最后一个问题。”

接着,薛华鼎说道,“你也知道,我到任的时间不长,开始我在双清县调研,后来到省里开会,今天市里的会议才结束。也就是说,我还没有来得及全面了解金丰县的相关情况,我在这里告诉你,明天,我就到金丰县去调研,了解你说的相关情况。”

省报记者说道:“谢谢!”

在记者说话的时候,郝国海也连忙示意远处一个已经安排好的记者提问。

那个被问记者马上很配合的询问的是请市政府介绍一下2001年绍城市为民十件大事完成情况。

马春华立即开始侃侃而谈,将所有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采访散了之后,马春华特意赶上正要回办公室的薛华鼎,客气的询问薛华鼎明天是不是真的到金丰县去调研并了解火力发电站项目的准备情况。

薛华鼎点了点头,说道:“火力发电站的项目太重要,如果我这个班长还不去了解,估计省的领导会说我不负责任,下面百姓会说我官僚。”

马春华笑了一下,说道:“那我明天陪你去,我也正好要检查他们的准备情况。对这个项目说好说坏的都有,不知刚才这个记者挖到了什么小道消息,在这里称绿林好汉。”

薛华鼎说道:“也许我们下面的人还真有违法乱纪的。无风不起浪嘛,马市长,你说呢。”

“呵呵,大项目嘛,动用的人多、钱多、地方多、部门多,总有一些不如意的,我就担心这些记者瞎起哄,把好好的一件事搅黄了。”顿了一下,马春华问道,“薛书记,为了全市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能不能把这个记者的问题剪辑掉?”

薛华鼎摇头道:“为什么剪辑掉?他也没说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啊。正如你刚才说的,这么大的项目,哪里可能人人满意?”

马春华想不到薛华鼎当面拒绝,有点惊讶,过了一会才说道:“这个……薛书记,你是不知道,现在有不少农民为了多得一点补偿费,什么法子都想得出来,他们一夜之间就可以让荒地长出树苗,让草棚变成瓦房,都精得很,如果我们把他说的这段话播出来,那些人就以为省里的记者为他们撑腰,那些混混就更加会嚣张起来。”

第546章

薛华鼎见马春华急迫的样子,心里也不想为这些没影的事闹不团结,特别是自己才上任是完全不适宜树立对手、“挑”起矛盾的时候,在官场该妥协的时候还得妥协,只是妥协必须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是一味的迁就或者说完全示弱于对手了。

薛华鼎装着思考的样子,皱着眉头,过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说道:“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不播出来,但第二个问题播出来没问题,否则的话,上级宣传部门也会有意见,说我们不尊重他们,你总不至于担心我把行踪泄漏了有特务来暗杀我吧?呵呵,我还不够特务暗杀的级别。现在对新闻的尺度越来越大,过分限制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马市长,你说呢。”

马春华想不到自己还被薛华鼎这个小年轻不露痕迹的教育了一下,心里冒出一股火气,不过他也不敢发火,不说他是一把手,而且自己还要考虑影响,跟上任姓王的搞不好关系,又跟现在这小家伙搞不好关系的话,别人一定会怀疑是自己容不得人。还有,那个省报记者是不是有意为之、是受他人的指派还难说,问题再大也不能完全抹杀。

马春华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还是薛书记考虑周到。那好吧,把我们市里记者的提问也剪辑一些,这样,上面也不好说什么,我们可是一视同仁。新闻嘛,太多了,不可能全部都播出来。”

薛华鼎说道:“就这么办。马市长,你就辛苦一下,把一下节目的关。我走了,再见。”

“这是我应该做的,薛书记,再见!”马春华依然满脸笑容。

不过,当薛华鼎离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拐角之后,马春华的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起来,他甚至懊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后脑勺,脱口说道:“我……我跟他说什么啊……”

突然,他想起了什么,急忙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