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6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冈茂终于忍不住,问道:“苏城董事长,您期望的技术转让费是多少?”

“恐怕,比你想象的要多一些。”苏城不再理他,站到了另一边去。

西冈茂疑神疑鬼的思考起来。

林永贵听的一颤,心想:您可别玩脱了。

两个小时后,沙鸣印宣布,实验井的最终的平均含水量是51%,下降了14个百分点。

杜卡特、吉乐斯等人欢呼雀跃。

林永贵捋须微笑。

不过,整个测试结束以后,控制室内却陷入了难言的尴尬。

实验井的产油量80吨有余,是先前的一倍还多,但正因为这个数字很惊人,各家代表却不知道该提出什么价格了。

如果价格太低,等于是自讨没趣,如果价格增加,仅凭一口实验井的数据,理由是否不够充分?

沉默了几分钟,壳牌的代表站了出来,道:“苏城董事长,是否能够再多展示几口油井,让我们再多了解一些?”

“当然可以。”苏城答应的异常爽快,道:“我们正准备对这个区块做三次采油的处理,有兴趣的人,可以办理临时通行证,最近都可以在这里做观察。”

老外们毫不吝啬的给予苏城掌声。鼓掌又不花钱,西方人最喜欢了。

林永贵急了,顾不上说苏城,出门就去找了电话,打给酒店,道:“找张玉明教授。”

酒店给他转到了分机上,等了好久,才听到张玉明沉闷的鼻音:“喂?哪位?”

“我是林永贵,我还得你帮我一个忙。”

“林书记!”张玉明瞬间清醒了,听着林永贵不计前嫌的话,忙不迟疑的道:“林书记,您随便吩咐。这次的活没做好,我也很不甘心,实在是没有机会……”

林永贵奇怪了:“哪个活没做好?”

“就是……昨天的。”张玉明很是心虚。

电话那头的林永贵皱着眉头,沉声道:“你是说旧巴库油田?”

“是。当时来不及了,井口始终都有人,我们只能撤走。”

“你是说,巴库油田那里,你没动手脚?”

“没有。”张玉明茫然摇头。

“你确定?”

“确定!”

“怎么可能。”林永贵保持了一天的淡定神色,土崩瓦解。他想到了一种可能,却总觉得不够真实。

难不成,大华实业从88年开始,还真的连续5年,大规模的投资三次采油?

那要多少钱!

第五百五十七章 尽管提要求

作为一名老国企干部,林永贵最常见到的是人亡政息,最多听到的是成果汇报。然而,越是有水平的技术成果,越是能让主持者升官发财,而无论是升迁还是调任,原有的技术开发都很难延续下去。

新上任的管理者们,宁愿花更多的钱,费更大的力,也要重启一滩,以博得自己的声望,证明自己的实力。萧规曹随的事儿,在国内的官场节奏里,永远只会突出箫的英明,而无人在乎曹的存在。

这样的体制延续的久了,曹们沉沦下僚,萧们高歌猛进,到了需要几百上千万元投入的阶层,基本很难找到“因循守旧”的官僚了。

至于私企,如今还很少以技术立业的。偶尔有一些技术水平高的私人企业,因为资本金的压力,多半比国企还要沉不住气。

林永贵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回到控制室,拉住谈笑风生的苏城,低声道:“你给我交个底,这套三次采油技术,你花了多少钱?”

苏城保持着笑容,向众人告了个罪,来到角落道:“您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了?”

“你这卫星都放出来了,我能不问吗?”林永贵和苏城的关系如此密切,也不掩饰的道:“你就当我噎住了,吓我一下。”

听他这个比喻,苏城大笑起来。

许多人好奇的看过来,苏城摆摆手说“没事”,然后换成中文,笑道:“你问的问题不好说啊。您是想问大华的三次采油所的拨款,还是单指这个项目?再者,我们有一些技术和设备是进口的,这些要不要算进去?”

“别给我打马虎眼,给我个数字。”林永贵对这种研究伎俩很清楚,粗暴的打断苏城,瞪着眼睛问:“你就说,大华实业从88年至今,在三次采油技术上的投入,有多少吧?”

“不算人工,1。2个亿吧。”

“每年2000万人民币?”林永贵微皱了一下眉,对这个数字,他还比较能接受。胜利油田的钻井采油研究院单论三次采油的投入自然没有这么多,但全院的投入还是比这多的。

林永贵暗想:这么说,我们追加投入,还是能产生效果的……

然而,苏城没有给他舔舐伤口的机会,嗤笑一声,道:“1。2亿是美元。头两年的投入是1000万美元的样子,就是把技术转让费和设备费用给用掉,再增加了一些。得到一定的成果以后,后面三年多时间里,大华追加了1亿美元的经费投入……”

超级石油公司都是染色体混乱的章鱼,他们将无数条触手伸向无数个领域,石油集团下属的超市,石油集团下属的酒店,石油集团下属的软件服务公司,石油集团下属的通讯公司,石油集团下属的银行,石油集团下属的保险公司,石油公司下属的钢铁公司,石油公司下属的啤酒公司……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因此,一个石油集团的财报里,即使有10亿美元乃至100亿美元的技术投入,最终分散到一个项目上,也不会太惊人。

除了勇猛到苏城这种的。

林永贵果然被吓住了,张嘴像是噎住了似的,道:“1。2亿美元?你就不怕血本无归?”

“自然是有了成果才增加投入的。而且,三次采油所也不是一个项目,他们申报项目,是要通过委员会审查的。”

“那也有点……太多了。”林永贵不得不承认,油田是拿不出这笔钱的。当然不是没有钱,胜利油田一年的产油量有3000万吨,也就是2亿桶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0亿美元不成问题,持续5年下来,投资1亿美元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国企的规矩是不一样的。油田拿10亿元人民币出来给大家盖房子可以,给大家发年货也可以,唯独科技投入,有着严格限制。

当然,这不是油田不重视科研,而是中国的科研环境极其恶劣。

一名研究员,无论是学校的还是研究院的,拿到项目奖金,先揣一半到自己兜里是常识,若是遇到心狠的,揣走八成亦未可知。而要监管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

如果说,中国的官场上还有一半的官员只吃不拿,那象牙塔里,凡是有资格做项目的,怕是连三分之一都没有。

大家拼了老命似的抢项目,争项目,创项目,十有八九是为了学术腐败。更恶劣的是,除了项目主管能够克扣大笔的资金以外,其他人很少能够分润一二。这种结果,自然造成团队构成的扁平化,而在科研活动中,极度的扁平化并非是什么好事。

油田拿出的资金越多,学术腐败的贪污比例就越高,除此以外,被浪费也是日趋严重。

苏城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外加高薪,才能维持一支起码的科研队伍,林永贵想要对根深蒂固的国企进行改革,基本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稍稍思量一番,林永贵就放弃了学习大华实业的念头,道:“这回的三次采油技术,你得低价转让给胜利一套。”

“没问题。”苏城也没指望能赚多少人民币。

“你还要派人教会,包学包会。”

“你派人到大华的培训基地好了。”苏城咧嘴笑:“那里是大华的技校。”

林永贵全不知道苏城为什么笑,他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问道:“胜利油田若是采用了这套技术,能增产50%吗?”

“幻想。”苏城摇头,道:“要有这么好的效果,得对油井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像是压裂,就有宽缝压裂,多缝压裂许多种……”

“这么说,还是没有实验表现的那么好?”林永贵面露失望。每个油田都有巨大的产能压力的。

苏城呵呵一笑,道:“全油田提升50%不现实,也不是每口油井都结束了二次采油吧。不过,提升百分之二三十,还是有可能的。”

林永贵转瞬狂喜:“全油田30%?”

他前面所谓的增产50%,说的还是单独的某些油井,哪会有全油田增产30%的雄心壮志。

以胜利油田目前的产能基础,这就是增产1000万吨。

想到具体的数字,林永贵的心情又如过山车一般悬在了空中,口中说道:“这可是1000万吨。”

苏城却只是笑笑,纠正他道:“我说的是全油田百分之二三十,不保证一定有百分之三十。”

“20%也是增产600万吨?”

“600万吨没问题,不过……”

“不过什么?”

“我们聚合物干粉的产能有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