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教父-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踏上一架满是黄栌的山坡,看着漫山遍野的红叶,老首长吟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林站的雪峰问道:“不知道北京的香山红叶是不是枫叶?”

老首长回答道:“香山我去过,那里的红叶不是枫叶,就是这坡上的黄栌。”

老高说:“黄栌是旧时人们烧碳的好材料,黄栌柴砸碎了,也是染布的好颜料,米黄色。”

老首长说道:“我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母亲纺的花、织的布,颜色也是母亲染制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位古人就从这染料提取中受到启发,写出了劝学篇。”

马向东说:“正是这样,那是荀子。”

说话间,小米突然大声呼叫起来:“蛇,蛇!”原来一条黑乌梢正盘在树下,嘴里还吞着一只抖动不止的山雀。众人纷纷后退时,老狼猪已跨步上前,一手嵌着蛇的七寸提起来,一手已用小刀“嚯”的一声将皮剥开,刀头一扭,一粒绿莹莹的蛇胆已呈现在大家眼前。

“谁喝,谁喝?喝一个蛇胆,一年不会生毒疮。”老狼猪见无人敢近身,边生生将胆汁吞下,嘴一抹:“味道好极了!”

蛇在脚下扭扭身,僵了。那只山雀倒是蛇口脱险,扑凌几下,飞了。

穿过黄栌坡,人们的裤脚已被黄背草、酸枣剌、荆条枝挂上了不少草叶针芒,秋老虎也使不少人头上冒出了细汗。一棵老油松在山脊上傲然挺立,站在下面人们感到了阵阵凉意。放眼望去,前边几架岭都是郁郁葱葱的竹子,遮天蔽日。

“好大一片竹林!多漂亮!”小米向前张望着,很兴奋。

“这竹林是保护区的一部分,三条沟四架岭,700多亩。有专人看护。这种竹林在我们北方并不多见。”雪峰给大家介绍道。

“快去看看。”首长也来了兴致。

小米手里晃着一把刚采下的山菊花,早已一巅一巅地冲向了竹林。

“腰身真好!腿脚真快!”老狼猪在后面感叹,老首长也注意到了。

在婆娑的林子间,老首长问:“我小时候也到这里采过菌子,咱们这里怎么会有偌大一片竹林?”

老高言道,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老人讲,此地原本没有竹林,倒是有一个寺院。明末李自成的大军经过此地要打往陕西时,听说寺里的和尚们已不再打坐礼佛,而是把心思用在了如何盘剥百姓上,当地的山民是敢怒而不敢言。闯王大怒,要剿了他们,寺里的恶和尚顿作鸟兽散。方丈老儿临行前将镇寺之宝深埋地下,为便于日后寻找,他便把手中的竹杖插在地上作为标记。

若干年后,方丈又辗转来此,哪里还有竹杖的影子,原来那根竹杖早已是落地生根,并成就了这一片无边的竹林,早年埋在地下的宝物是再也寻它不见了。方丈从此大彻大悟,一改昔日的尘俗之念,终于在他百岁高龄时,成了曹洞宗的一代宗师。

老首长回头对向东说:“记下来。咱们这里争取每个景点背后都能挖掘出一则故事。挖掘不出,就请咱们的专家们编一个嘛,增加文化含量。竹林不要说是700亩,以后就说是千亩以上。千亩竹林。我去过蜀南竹海,看过天目山的大竹林,见过井冈翠竹、武夷毛竹、卧龙箭竹,也领略过洞庭湖里湘妃竹的风采。它们那些地方只是名气大,其实和我们这里的竹子也差不多。这片竹海,对于北方的游客来说,很有吸引力。竹子是咱们国家民族精神的化身,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的竹子画得很好,可以说他到过我们这里嘛,正是看了这片竹林,才得到了画竹的心法嘛。民间传说,可以放开嘛。以后,我们也可以组织村民搞竹雕、竹编、竹画,拉长产业链,增加收入,增添看点。同志们,大有作为啊!”

第三卷 风云诡谲 第233章 首长阅边(下)十更爆发

向东跟头流水地跟在首长后面不停地记录着。)大温则撑开一把红雨伞让小米打着,选不同的角度录着相。录了一会儿,小米说:“你自己录吧,不陪你玩了。”掏出速写本,不停地画着什么。

穿过竹林,山势渐陡。林海茫茫,枯藤缠树,杂草丛生,荆棘盈怀,鸟声不断,野鸡乱窜,行走越发困难。

老狼猪给首长砍下一根树枝说道:“这是六道木,又叫冷暖棍。当拐杖把滑,夏天用它发凉,冬天用它暖手。”

首长拿起拐棍敲敲地,感慨地说:“咱这山里都是宝啊!”

“松鼠,松鼠!”小米又尖声叫道。她连忙打开相机给小松鼠拍照。几个小家伙并不怕人,仍在松树上跳来跳去。有一只还特意逗小米似的,将啃着的松果朝她扔了过来。小米踩着厚厚的松针跳了起来。雪峰指点着大家如何通过察看松针来区分松树的种类,两个针一束的是马尾松,三个一束的是白皮松,五个一束的是华山松。向东也都一一记在了本子上。

正当饥肠响如鼓的时候,老狼猪瞧见不远处有几间草屋,好像有人,小李便引着大家前去休息。果然有一只小黄狗已汪汪地叫起来,迎着人群前前后后地跑个不停。一个白头丝窝、弯腰拱脊的老汉打着眼罩从草棚里走出来。小李大声叫道:“是小六爷吗?添客了。”小六爷已是多日不见人,一下子看见一院子的客人,竟是手足无措了。老首长上前一把拉着小六爷的手说道:“你老人家身体可好?”他回过头来,对大温和小米说:“镜头要多给群众。”二人本已准备吃饭,早已将家伙收拾起来了,闻听此话,只好又各自打开了机器,紧跟了老首长。

首长弯腰在门前的红薯地里用手抓了一把土,错错身,好让镜头对住了,说道:“肥力还不错!”小六爷说:“树叶子多年沤成的黑土,有劲儿。”首长又起身望着远方的一小片玉米问道:“老人家,今年庄稼的收成可好?”“前些时的麦子还行……”“同志们,这就是政策好,人努力,天照顾,科技带来丰收粮啊。”“可眼下的玉米、红薯不行,野猪都糟蹋了。”

老首长似乎并未听到小六爷后面的话,他又赶着走进了草屋。当摄像机和照相机的镜头也进来后,首长就用手拍了拍小六爷家里的粮食口袋,摁摁老汉的床铺,并揭开锅盖往里看。他回头问道:“吃的、穿的缺不缺?”“不要紧,一人吃饱,全家不饥。”老首长左手拉起小六爷的手,右手在上面轻轻拍着说道:“老人家,我今天是代表党委、政府来看你了,顺便哪给你拜个早年。请你放心,困难都是暂时的,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今天我们给你带来一些东西,只是一点心意。”老首长示意老狼猪递上来一箱方便面,由首长亲手送到小六爷的手上。首长又习惯性地伸进口袋,要掏出一沓钱来,却想起民政部门事先并没有给他准备。便暗暗从一叠人民币中抽出一张,也交到了小六爷手上。小六爷激动得差点掉泪。“我相信,一方面靠党委政府的关心,一方面靠咱自己的一双手,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其实,现在党和国家极为重视三农工作,非常关心农民朋友。应该说农村的面貌已发生很大变化。”

老首长板着指头继续讲道:“第一,种粮不用交税了,国家还有种粮补贴。千百年来的皇粮国税都免了,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老狼猪饿得难受,早听不进去了,首长说一句,他就小声递一句:“他天高皇帝远,啥时候交过税?”

“第二,孩子们上学,学杂费也免了,还有补助。”

“他一辈子没尝过女人味,哪里来的孩子?”

“第三,农村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住在农村和城里一样。”

“住在这深山老林里,走的是野猪路,点的是松明子,听的是野狼叫,还和城里人一样哩!”

“第四,现在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咱农民兄弟吃药看病也能报销了。”

“老家伙上哪儿看病去?上哪儿报销去?不过他也真结实,没害过大病,要不死了也没人知道,恐怕早就喂狼了。”

“一句话,咱老百姓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更好。最后啊,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总算讲完了,老狼猪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但是。”老首长又神情凝重地看看大家。

“我的妈呀,又拐弯儿了。听领导讲话,就怕但是二字,一拐弯儿,不知道又要说多少。”老狼猪暗暗叫苦。

“同志们,越是顺利的时候,我们越要头脑清醒。把问题尽量考虑得周全一些,将解决困难的措施尽量安排得扎实一些。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应看到,我们还有部分群众的生活还相当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