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柯澜的外星电脑-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需要任何人保护。这件事情,我要查一查,弄明白那个储物柜里面放的到底是什么。也许会有危险,自己加倍小心就是了。

“请问你什么时候回东海?”这时候,坐在对面的那位体面的帅小伙发问了,自己的父母笑吟吟地看着他,不住地点头,露出满意的神色。

“明天,”肖璐脱口而出。明天,我已经等不及想要回去了,肖璐想。

八、出师不利

柯澜在槿州老家过年期间,曾经好几次想跟母亲谈一下父亲施祖光的事情,但每次都欲言又止。他不知道这件事情会给母亲平静的生活引起什么波澜。继父是个懦弱而无用的人,帮不上忙,母亲辛苦了大半辈子,几乎独自一人把柯澜拉扯大。小时候,柯澜非常顽皮,读书的时候老师常常告状,母亲为此没少操心,她这一生还没有过什么享受,现在又在遭受这么大的生活压力。所以柯澜最终还是把这个秘密埋在了心里。

他想,大概施祖光是通过别人辗转打听到自己的,据说以前村里面互相都亲近得很。打听个人,应该很容易。再说了,村里姓柯就这一家。

柯澜这次回家,胡启蕴一下子给了他五万块钱,他说LISA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以后说不定再给家里汇钱会有非常大的风险。这对于柯澜以及他的父母来说,算是过年的大礼了,柯澜心里深深地感谢老爹周全的考虑和无私的帮助。当然了,自从胡启蕴答应和他一起开拓LISA后,柯澜觉得,钱在以后将不会是个什么问题。想必胡启蕴也有同感,否则也不至于将那么多钱都借给他啊。

胡启蕴在柯澜回家之前跟他说好了,春节期间,会将“配方7”的资料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给他,但互相之间绝不能电话联络。在等待胡启蕴的邮件的那几天,柯澜有时候会焦躁不安,一天会去好几次网吧。下巴上和两边的络腮胡子渐渐长了出来,再过半个月就会有点模样了,如果再把头发养起来,那就会像是半个艺术家了,以前同学们称他为“柯拉多纳”,往后怕是要改叫“柯晓松”了吧。

把头发和胡子养起来是胡启蕴给他出的主意,他说,柯澜的脸型比较方,如果把胡子养起来,看上去会有三十五,起码增加十岁。

过年前,他们曾对储存在LISA里面那一百多页资料束手无策,最后胡启蕴决定戴着立体眼镜,然后双手在一台普通电脑的键盘上盲打。胡启蕴说,不需要把这些内容全部都输入到普通电脑中,只要把与药物合成相关的那部分先搞定就可以了,然后在电脑上用网页翻译机自动翻译成中文,再适当修改一下,辛苦点估计也就四五天。过完年就用电子邮件把弄好的内容传给柯澜。其他的资料以后可以慢慢再想办法补充。

而柯澜则通过一个要好的哥们,联系上了连南市化工园区的一家名为“海龙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制药厂。为了保密,他跟那哥们说是他老板的生意。回到胡启蕴的住处后,他跟那家药厂的董事长纪海龙——据说是自己那哥们的哥们——打了电话,说过完年就拿着资料去拜访他。

于是柯澜改变了当初的决定,回家过年,因为槿州老家位于东海市和连南市的中间。但是火车票和汽车票都已经卖完,飞机票是胡启蕴的红颜知己舒芸帮忙搞到的,而机票钱嘛,不用说了,也是胡启蕴赞助的。

柯澜常常回想起在机场的那次试探。那个女的穿着白色高领毛衫,手臂上挂着绷带,排在旁边的飞往京城航班的队伍后面,柯澜一开始就注意到并认出了她,他很想知道她究竟是属于哪方势力的人,是不是警察?起码她不是那个黑衣洋妞的同伙,她还救了自己的性命。

在注视她的那几秒钟时间里,柯澜从她的脸上分明阅读到了某种讶异的神情,这让他内心一直很不安,也让他对当时自己的冒失有点后悔。不过,他希望这是由于自己压力过大造成的错觉,又或者是因为第一次以乘客身份来到机场的热切影响了他的判断。

正月初三的下午,他终于等到了胡启蕴的邮件,他赶紧去同学那里借来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把资料全部打印出来。正月初四的凌晨,他搭乘原来村里一个朋友的车,从槿州直奔连南,去拜访海龙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老板纪海龙。

……

纪海龙早先接到柯澜的电话,说过完春节前来拜访,但没料到这么早,这让他有点感到意外,因为连国外的客户都知道,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整整一个星期都不会有人上班,很多工厂,甚至一直会休息到元宵节后才开门。这事儿,难道这么急吗?急也没用啊,没人手。

但不管怎样,来的都是客。更何况,是对方找上门,又不需要他在过大年的时候离开连南谈业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长假呆家里也无聊。不管怎么样,这起码算是新年找上门的第一笔生意,假期还没过完,就开张了,这是个好兆头。

约好了会面地点,在连南市一家过年依旧坚持营业的咖啡馆,纪海龙早早地等在那边。电话里面听上去,那位姓柯的业务经理似乎是个刚出道的年轻人,而这个咖啡馆离车站不远,所以纪海龙在电话里把会面的地点说明白后,让柯澜下了车直接过来。自己就不开过去接站了,不然,堂堂的董事长总经理就有点自贬身份了。

纪海龙正无聊地胡思乱想的时候,咖啡馆的门被推开了。进门的人个子不高但看上去很强壮,四方脸,浓眉大眼,戴着一副无框眼镜,一身得体的休闲装和板鞋十分合身,留着的胡子让纪海龙判断不出他的具体年龄,但总体给人的印象很阳光,所以赢得了纪海龙的好感。

来人在向服务员稍微询问了几句之后,向纪海龙走来。到了面前,纪海龙也站了起来。对方伸出手,与纪海龙使劲地握了握,这让纪海龙呲牙咧嘴了一下。

“纪董吗?您好!我就是柯澜。”声音温和而有力,如同他的大手。

“嗯?”纪海龙甫一听到“纪董”,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通常周围的人都喊他“纪厂长”、“纪经理”、“老纪”或者是“小纪”,连叫“纪总”的人都不多,两秒钟后他总算反应了过来。

“哦,哈!什么纪董!我就是纪海龙。名片上印的那是吓唬人的,总共厂里也就几十号人。”纪海龙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又问道,“你就是柯澜?今年贵庚啊?”电话里面听起来,柯澜应该是个工作阅历不长的年轻人啊。

柯澜抹了抹自己的下巴,呵呵笑了起来,“是这胡子吧?看起来让我变得成熟一些。过完年二十五。”

纪海龙想,确实是个年轻人。要是我儿子长大了也这么壮实就好了!

两个人坐了下来,在点了午餐、咖啡饮料,交换了名片,交换了对最近天气的看法,以及是否来过连南或者去过东海等一系列热身性质的话题之后,柯澜从包里拿出一叠资料。

“这就是我上次电话里面提到过的一种新药,我们称其为配方7。过年前传真给您的内容是一个很简要的说明,这里是比较详细的资料。”柯澜说着,把资料递了过来。

“好,那我仔细看看,你先吃着、喝着。别客气啊。”

随着纪海龙将资料一页一页地翻过,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过年前,当他收到柯澜传真的时候,虽然传真上说要做一种新药,但纪海龙想当然地认为实际上他需要做的只是这个药的化学合成部分。通常,外贸公司跟纪海龙这样的小规模化工厂打交道,如果讲的是“新药”,实际上指的是整个药物制造过程中早期的一部分加工。

绝大部分西药是通过化学反应一步一步合成的,另外,药物合成以后,还需要经过分离、提纯、烘干等各种加工步骤,最后还得按照剂量,与生理盐水、葡萄糖、面粉什么的混合,这才制成各种针剂、片剂、胶囊等在市面上销售。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药物分子的合成,只是这个产业链很上游的一部分。而他的厂,做的就是这很上游的一部分的再其中的一部分。

市场上在卖的成品药,一般而言只有大药厂才有能力生产。这是因为,药物的生产需要遵从非常严格的生产标准,车间、设备和管理都需要通过各种严格的国际国内各项相关认证。这一切,无论从人力、物力和资金上来讲,绝非一个小厂能够办到的。

那些大药厂,通常将药物合成的前期部分,常常也是污染比较严重的部分,交给纪海龙这样的小厂子去完成。说好听的,那就叫“产业链分工”。连南市的化工园区,除了做农药的,基本上都是跟纪海龙类似的小化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