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天帝传-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谷是死谷,人迹俱无称鬼蜮。

淡淡的却又终年化不开的云雾缭绕在山谷之间,冉冉的阳光即便到了午时,也无法穿透这笼罩着整个谷地,轻轻飘飞的雾气,令人只疑似到了传说中的天庭玉宫,悠然间,又有馥郁的莫名花香随风而送,使人翩然欲醉。

隐约间,迷雾中忽然有了两个人影,随着若有若无的脚步声,那两个人影带着雾气向谷口走去,同时,那似有似无的娇媚声线在云雾中一会在东边,一会在西边,使人摸不清两人的方位究竟在哪里。

“此去与慈航静斋的弟子当有一番恶斗,你自己小心了。”

“是。师尊。”

“好了,我圣门中人,哪有儿女之态,你去吧。”

“是。绾绾去了。”

一只晶莹剔透的玉足伸出雾气之外,微点地面,再抬步时,已疾行十数丈,只隐约看见那人影素衣白裙,体态曼妙,直若佛经里翩翩作舞的天女妙魔。

、、、、、、

岭南的一座规模宏伟的山城,山城之巅的大堂内,两个人正一前一后,卓然立于晴窗的旁边,目光如炬地俯视整座山城,阳光映照在他们的脸上,光灿灿的一片,面容也就有点模糊不清了。

“大哥,我们是不是应该起兵了?”站于下首的人问道。

“如今形势尚未明朗,我们贸然强势出兵北上,必招众人嫉恨合击,你号称智剑,此举却失于急噪,殊为不智。”

“呃、、、、、、那依大哥之见,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起兵?”

“我需要一个契机,”这人蓦然回首,“只要时机一到,我岭南铁骑便会出兵中原,横扫天下,将那些鸡鸣狗盗之辈化为齑粉。”

这是一张没有半点瑕疵、光润如中年的英俊脸庞,虽然鬓边星星点斑,但却无一丝衰老之态,傲然肃立间,自然流露出一股睥睨宇内、豪雄盖世的气概!

、、、、、、

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一顶金碧辉煌的巨大帐幕像一座宫殿一般,耸立在地平线的起点,在它的顶端,一面镂着一个狰狞的金色狼头的大旗,正迎着草原的长风,发出猎猎的剧响,旗帜飘扬间,金狼头仿佛活转过来,正在暴怒的咆哮。

帐幕中,一个身披金袍、踞坐王座之上的秃顶大汉,朝坐于下首的另外一个高挺骨瘦、肤色苍白的男子沉声问道:“国师,中原已然大乱,我们是不是应该趁机南下,攻占汉人的花花山河了?”

“大汗莫急,”那高瘦男子阴森森地说道,“眼下中原虽乱,但元气未伤,且待那些窝里反的家伙斗个你死我活,实力大减的时候,大汗再统帅我草原百万铁骑,居高临下,由北而南,席卷天下,把太阳底下的土地,都集中到大汗的金狼旗之下,便可成万世不朽的功业。”

“好、好,”那秃顶大汉憧憬往后那万民像蝼蚁一样匍匐在他脚下的情景,心怀大慰,哈哈长笑,“不过,我们就困守草原,什么事情都不做么?”

“也不是什么都不做,首先,大汗应该趁着草长羊肥的时机,广蓄粮草,以备后需。其次么,大汗不是册封了几个汉人可汗么,大汗大可以盟军的名义,籍着协助他们攻郡克县的借口,派出几路雄兵跟在他们的旁边,行掠夺金帛子女之实,以削弱中原势力,壮大我们草原的实力。除此之外,大汗还得派出斥候,深入中原腹地,探察各方敌情,以为以后一统天下之用。总此三条,得天下不难也。”

“不错,国师说得大合我意,”那秃顶大汉得意地说道,“哈哈,有国师在身边出谋划策,我便似多了百万精兵呐,国师放心,只要我一统天下,便会废佛灭道,令臣民全部信仰你的教派,让你成为宗教领域里至高无上的君王!”

“德言拜谢大汗!”

、、、、、、

大兴城内,一座恢弘壮丽的府邸里,一个身穿赧色便服、颌下留有三缕长须的男子正在一间采光充足的厢房里伏案握笔,眉目低垂,似乎正在沉思某事,他虽然年近六旬,可腰杆还是挺直坚定,秀气的脸上不但没有丝毫老年人的靡靡之态,反有一种奋发悍强的味道。

倏忽之间,紧闭的房门被猛地推了开来,一个方面大耳的的青年直闯而入,大声说道:“父亲,眼下群雄割据,正是我李家创功立业的大好时机,父亲一定要当机立断啊!”

那房中的长须男子乍然一惊,右手一颤,狼毫轻顿,已在雪白的纸页的中间留下一个重重的墨点。

“世民,你知道江都的那位现今正在干什么吗?”这长须男子良久方徐徐说道。

“孩儿今早收到消息,说道杨广昨天午时,击杀了叛变的宇文化及五人,不过他现在干什么,孩儿无从知晓。”

“杨广,看来我李渊还是低估了你啊!”

杨广现在正在干什么?

大业十四年,七月十九,入夜,帝得随驾太史令袁充奏报,言道天宫陡现无名亮星。帝怅然许久,曰:“百姓从此多苦也!”

——《隋史…天帝传》

ps:起点的编辑发话过来说,来,我们签约吧!当即把我乐得笑裂了嘴,哈哈,迦迦也可签约啦!

正文 第十四章 内外交困

没有人想得到,平定叛乱、连得大将的杨广正在烦恼!而且他的烦恼还接二连三!

回流宫清心殿内,悠悠的檀香袅袅冉冉,虽然四周侍立着十几个太监和宫女,但他们都不敢稍大力地呼吸,因为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危坐大殿龙椅之上的皇帝的心情,十分的不爽,没看见他的脸上阴霾密布,眉毛紧颦在一起了么。

大殿之外,聒噪的蝉鸣越响,只越发显得大殿之内的静寂安谧!

杨广左手拽着一张烫金纸帛,右手扶在案缘,四指接连敲打着案面,发出叩叩的响声。

这张纸帛是虞世基与孙向东两人奉杨广之命调查朝廷现在的政军两部的现状后,呈上来的奏章。

虞世基这次在奏章里头也老实了,大概是那天看到杨广的威势,深知不能哄满皇帝,虽然以前自己对皇帝隐瞒了不少事情,但是现在皇帝还留自己的性命,并且还委以内史令的重任,说明自己在皇帝的眼中,还是大有用处的,所以也就大着胆子安心按照皇帝的吩咐,配合孙向东仔细地对行政部门和军队进行了调查,详细记录在案后,再征询了独孤雄等几人的意见后,才交由幕僚润笔,再转呈上御案。

杨广看了虞世基和孙向东的联合奏章后,才知道目前自己的朝廷状况十分不妙。

此次杨广(当然是那个已经消逝的杨广)三下江都,自东都洛阳出发时,号称有百官相随,但实际上,当到达江都时,手底的官员就已经稀稀拉拉的了。

本来,留守都城大兴的大臣,就占去了百官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多数还是有真才实料的。

大业十二年,七月初十,杨广决定动身前往江都,命孙子越王杨侗(时年十三岁)监国,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和右司郎卢楚为辅政大臣,共同负责东都洛阳留守政务,这样,又留下了百官的另外三分之一。

那么,就是说,杨广从洛阳出发时,就只有朝廷官员的三分之一了,而且大部分还是通过卖官贿爵弄来的官位,只会须溜拍马,若要他们计算一下怎么样才能尽快地搜刮民财,补充自己微瘪了的钱袋,可能他们立即就能筹划出无数种方法,但是想要他们想出个怎么安邦定国的计策,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而且,这三分之一的官员,在乘龙舟顺流下江都的时候,还在不停地缩水,这些人虽然不懂政务,但对于危机却敏感异常,他们日渐觉察大隋王朝末日即将来临,而杨广的阳寿(本来的那个啦)也所剩无几,所以趁着途中停舟补充补给的时候,便悄悄地溜下龙舟,奔逃到义军活动的范围内,天高皇帝远,也不怕杨广逮住他们五马分尸了。

现今,仍然在杨广手下做事的文官,有点本事的,就是扳着手指也能数得出来了。

内史令虞世基,处理政务的本事,实在不怎么样,但好在善于揣摩杨广的意思,且与杨广一搭一档,配合得天衣无缝,所以是杨广属意的以后背黑锅的不二人选,恩,算个人才!

御史大夫裴蕴,是虞世基的猪朋狗友,两人一向狼狈为奸,他干好事的本事差强人意,但陷害别人的本领以及手法层出不穷,且演技超强得大可到二十一世纪拿奥斯卡,杨广打算不方便出面时,就赶他出去扮黑脸,恩,也可算个人才!

大理卿郑善国,处理政务虽然不怎么行,但在杨广现在的手底下,也是个鹤立鸡群的能手了,况且他揣摩上意的本领师承虞世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