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小李探花-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弟侄儿三人沉默用着膳。

李衍将自己在京的官职说了一会儿,李纨不懂朝事权利分配,不过品级还是能明白的。

正四品,已经比得上父亲了。又得知李衍要为太子讲学,她不由惊呼出声。

太子,未来的皇上,皇帝的半师,这名头可是了不得。

贾兰眼睛明亮极了,他是舅舅的弟子,如今太子也要听舅舅讲学,舅舅当真了不起了。

李衍道:“太子的年纪不小了,本身有太傅和众多讲师,传闻太子读书聪慧,想必再过一两年就出阁读书了。到时候,也不需要我这个半途出身的讲师。”

李纨笑道:“那也无妨,修贤既然教过太子,就是李家满楣荣耀,父亲知道了,也会感觉到高兴。”

李衍抱之一笑。

到了下午,李衍升职的事已经为京城各府所知。

当即就有邻居同僚送上贺礼,更有官员亲自上门道贺。

李衍自知京中等着抓他小辫子的人不少,于是查礼时非常小心,并登记在账,以后再行送回等重。

到了黄昏。

荣国府打发了轿子来接李纨、贾兰回府。

这一次难得贾府没有自大当起他的长辈为他操办宴席。

不过接李纨回去,也意味着李衍需要去拜访。

皇上和太子有了隔阂,李衍原本故作客气,这会儿子要真的客气起来。

太上皇终究站在太子一边的,虽然也用心不良,但是却比皇上要显得可靠。

从近些年消息来看,随着贾元春被封为九嫔修仪,贾家开始朝着皇上走近,不过到也没放弃太上皇,与剩下的四王二公抱成一团。

贾家固然是为自己留下好进退的路,可是有时候这墙头草更令人厌恶,尤其是对于皇上这种类型的人。

没有了秘密消息,也不知能不能保住一些荣华。

目送李纨和贾兰的轿队,队伍消失后,李衍还站在外边。

夜风吹过,李衍披散下的长发吹到脸上,让人生出一种萧瑟之感。

这时候,马蹄声响起,在黑夜中显得格外响亮。

“圣旨到。”

李衍快速整理衣冠,焚香贡案后跪迎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吏部郎中李衍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文武卓然,今有承恩公嫡女萧氏宜秀,秀毓名门、贤良温惠。佳儿佳妇,天造地设,特予以六月十二吉日成婚。钦此!”

“微臣谢主隆恩。”

双手捧着圣旨,缓缓起身。

“恭喜了,李大人。”

李衍微微点头,安伯很有眼色的递了几个红包过去。

宣旨太监掂量红包的重量,笑得越发开心。

打发人离去后,李衍带着圣旨进了书房。

打开玉匣子,看着里面躺着的圣旨,李衍不知为何竟然开心不起来。

他早就知道他要成亲了,也早知道自己未来的妻子是什么样的,更知道自己未来的妻子对自己一心一意,他已经比起无数人要来得幸运。

将盒子盖紧,他也是有家有室的人了,他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来,不管他对妻子是什么样的感情。

李衍哑然一笑,说到底,他是得了婚前恐惧症了。

第二日,李衍第一次以吏部郎中的身份入朝。

吏部郎中在金殿中是没有他的位置,他和众多的官员在殿外站列,这倒是最靠前的地方。

朝事一如常,辰时散了,各大官员回了各部。

以李衍的官职本应该去吏部熟悉事物的,可是却被太子的人叫走。

留下吏部等人思虑着如何对待这个新来的同僚。

东宫。

刘璘已经坐在书案前等候。

这番态度,令为师者大生好感。太子上学,师更尊弟子,太子迟来无人敢非议,称等君天经地义。太子能早早等候,便会多好学之名。

一般而言,除了少傅就是德高望重的老学士,太子需要给些面子。

其余诸如李衍的讲师,是不需要这么客气的。

今日太子提前进学,以后李衍在太子众多的讲师中地位会有所提升。

李衍给他请安,刘璘指了指位置,道:“坐吧!”

李衍轻轻点头。

座上很软,让李衍在朝堂外站了一个时辰只觉得舒服无比。

“孤已经和皇祖父、父皇说好,每日下朝后第一个时辰由你讲学。”

李衍看着自己书案上重叠的书。四书五经、政治军事,还有各种史书。

“臣听闻,由向少傅为殿下讲授为君之道,诸学士讲政,钟学士讲儒家……赵学士讲法?”

刘璘点点头。

李衍想着太子各方面都有老师,到也为难。

李衍现在是讲师,不是以前刘璘拖着他指着章节让他讲授,所以李衍必须要拿出个讲学章程。

想了些许时候,道:“殿下,臣为你讲史如何?”虽有讲史的学士,不过史书何其多,那学士哪里都能讲完。而且,李衍打听过,讲史的张学士告假,大夫说需要为他母亲准备后事,想来张学士也需要丁忧三年。

这张学士叫张初晖与李衍也是有旧的,正是李衍考中举人时的座师,也是与贾家断了姻亲关系的贾琏母家。

刘璘点点头,对于他来说,什么东西都学得差不多,剩下的自己学习慢慢参悟而已。

现在,他已经不常招讲学学士给他上课了。

他想李衍每日报到,其实也是想每日多见几回,多一些独自相处的美好日子。

于是,刘璘指了指旁边的《资治通鉴》。

问道:“李学士如何看待此书?”

李衍翻开几页,道:“司马温公《通鉴》,天地一大文。结构之宏伟,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

刘璘有些意外,他以为李衍这等傲学之士虽然会推崇前人,却也不会说得这般神圣。

“殿下,今日就从汉纪开始。”

刘璘问道:“为什么从汉开始?汉之前也有周与秦。”

李衍道:“周与秦可做考虑,然汉与本朝最为相近。”

刘璘目光闪了闪,汉吗?

李衍丝毫未曾察觉,很是认真的给刘璘讲楚汉之争。

项羽此人虽英雄了得,刘邦做人不堪,可是他得承认“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

刘璘听得异彩连连,因为李衍讲学非常道。

而是先介绍楚汉之争,然后将人代入败者一方,让他慢慢分析,再慢慢谋取胜利。

这样一来,更能让刘璘深刻了解汉,甚至开阔了他的思维,锻炼了他的心智和他的能力,还有……帝王心术。

一堂课下来,李衍说得口干舌燥。

比起两年前,他只需要回答刘璘的疑问来,这有着很大的不同。

刘璘完全沉浸在书海里。

李衍微微抬眼,原来,门边的太上皇不知听了多久。

似乎注意到李衍的发觉,他打了个制止的手势,然后走了。

李衍一直想着太上皇那饱含深意的目光,让他凭空生出不安来。

太上皇的警告(下)

“殿下;时间到了。”全禄低声提醒道。

刘璘的脸顿时黑了,李衍从重重文件中抬起头。

殿下,微臣告辞。”

刘璘伸出手:“别。”

李衍面带疑问,刘璘却向外道:“谁来了?”

全禄低声道:“钟学士到了。”

刘璘面带微笑:“去;提前抬午膳过来。”

等到全禄下去,对李衍轻声道:“一起陪孤用膳如何?”

李衍叹道:“谢殿下恩典,只不过臣与殿下在后堂用膳;钟学士在外苦苦等候,颇让臣不安……”

刘璘笑道:“就知你会这般说;无妨,这场午膳,钟学士与孤一块用。”

李衍抬起头;此时的刘璘已经完全做主了;根本没有让李衍拒绝的余地。

刘璘起身。

“随孤去内堂去。”

李衍一怔,刘璘却在这时候已经踏入内堂门。

“怎么还不进来。”

李衍挥去头脑中的杂念。

“殿下。”

内堂是太子的小休的居士。

刘璘站在一橱柜旁边,见李衍过来,便招呼他过去。

李衍瞅着刘璘这般迫不及待的模样,倒是与往日不同。

往日尽显威仪和尊贵,到让人轻易忽略掉他的年龄。

现在他这番情绪反而更像一个孩子。

李衍走过去,刘璘含笑拉开一个抽屉。然后将抽屉的盒子搬了出来。

李衍疑惑起来,刘璘很快解了他的疑惑。

盒子打开,刘璘道:“你不是对西洋的东西有兴趣?前些日子得了一物,孤送给你。”

刘璘哑然一笑,这一瞧盒子里面的东西。

竟然是一面镜子——玻璃镜子,镜子很欧式,镜面上有不少斑点,远远不如前世的镜子那般明亮光泽,可是比起铜镜来要显得清晰一点。

李衍有些苦笑不得,虽是西洋玩意,可是哪有送镜子给男人的。

刘璘将东西拿出来,对着自己照了照,很是满意自身造型。

“过来看,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