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相随-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宕州(今甘肃宕昌)。当宋朝当时的对手并不是西边强大的对手西夏。而是一些部落兵。

还有一点,北宋两个主要对手辽、夏的国土,在唐朝时大致都在唐朝控制之下,唐朝打的都是硬仗,宋朝从开国后就没有什么象样的重大军事胜利,倒是澶渊之时有机会,也因赵恒懦弱不敢战给放掉了。唐人尚武是整个民风的问题,宋朝自兴及亡,抑制武人,大举文事,何来尚武一说?

所谓宋朝没有保护能力,看看宋朝都亡给谁就知道了。北宋亡于异族女真,南宋亡于民族蒙古,如果能保护得了,怎么会被异族消灭?唐朝虽然后期衰落,屡受异族打击,但却没有亡在异族手里。至于沙陀三王朝(石敬瑭应该不算是沙陀),他们基本上汉化了,统治时期内没有明显的民族优劣政策,这与后来金元清是不同的。辽是没有本事吞宋,但北宋怎么就亡给了金?南宋怎么就亡给了蒙古?

柴荣的死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现在对柴荣北伐的争议比较大,否定意见主要是基于柴荣北伐并没有和契丹主力交战,如果柴荣不病,强攻幽州,是否会取得胜利,反正柴荣没攻成,所以反对意见也以此为论据。柴荣北攻幽州和后来的赵光义北攻幽州并不一样,宋军苦战方才灭北汉,将疲师老,已经是强弩之末,势必不能穿于鲁缟。而周军北上,多乘舟走水路,基本没有体力消耗,加上不费一矢一兵而坐收三州,士气正盛。

辽朝军事上最强盛时在耶律德光时,彼尚有白团卫村惨败,非骆驼相救,几为晋俘矣。柴荣面对的则是辽史上著名的睡王穆宗耶律璟,史称耶律璟“赏罚无章,朝政不视,而嗜杀不已。”这样的人岂是柴荣的对手?

再细一些来说,柴荣准备时攻幽州,时为契丹南京留守的是萧思温。萧思温为贵戚之后,“握笄修边幅”,人皆笑之,身边人也都认为萧思温根本不是将帅才,守不好幽州这个契丹南面门户。当柴荣兵锋临于幽州之时,萧思温“不知计所出”,辽军倒是想打,怕甚么柴荣?可萧思温坚决不战。幽州士人听说周军士气如虹,多吓的逃去,这时萧思温有些顶不住了,但也没有出兵来战,只是上表请耶律璟亲征,想把责任推给耶律璟。耶律璟倒是来了,可是柴荣已经生病撤军。

要说好运气,世宗岂能比得过赵匡胤,世宗运气是不错,郭威的几个儿子被刘铢所杀,但世宗的代价是什么?三个儿子也被杀了。赵匡胤要不是世宗死的早,他永远都别做皇帝梦,绝对不可能的。

宋朝文治达到了中国历史的高峰,但在军事方面实在不成气候,宋朝强文弱武,在其本朝时就已有论。宋人叶适就说过:“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不烦寸兵尺铁,可以安枕无事,此其得也。然外网疏漏,有骄横不臣之虏,虽聚重兵勇将,而无一捷之用卒,不免屈意损威,以就和好,此其失也。”叶适看的倒是明白。他承认宋朝的弱,“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

宋朝之弱,方家也有论断,如刘伯骥说过:“读唐史喜见中国之强,读宋史窃叹中国之弱。宋治三百年,泱泱大国,空有声华,对外战争,前后连续,殆经二百年,为历史上最长之用兵,敌骑犯阙,天子蒙尘,中原鼎沸,版图变色。宋之国势,重文轻武,愈趋而愈弱。宋尚虚文,民同浮薄,纪纲不振,奸匿蠹政。”

宋朝自岐沟、高梁之败,再不敢轻易北上,不但在大好形势下在澶渊与辽结好,而且和辽人称兄道弟,辽宋以南北朝并称。当初石敬瑭割十六州给契丹,百十万汉人沦为契丹奴隶。苏辙在《二论北朝政事大略》中记载:“北朝之政,宽契丹,虐燕人,盖已旧矣。(契丹)每有急速调发之政,即遣天使带银牌于汉户须索,县吏动遭鞭,富家多被强取,玉帛子女不敢爱惜,燕人最以为苦。”这些可是中原的同胞,宋朝何时又念过他们的苦?

对于宋朝来说,因为来路不正,所以宋朝最重要的就是守好暗夺明抢来的中原,不但对契丹西夏屡战屡败,就是对周边一些政权也视而不见。宋初,高丽有意入贡,可宋朝皇帝却怎么做的?“知其无益,绝而不通。”当然有个原因应该是高丽使者“所至游观,伺察虚实,图写形胜,阴为契丹耳目。或言契丹常遣亲信隐于高丽三节之中,高丽密分赐予,归为契丹几半之奉。”但问题是,在唐朝,高丽是敬畏大唐的,可到了宋朝,人家根本不理赵皇帝,原因何在?不是武功太弱,谁敢轻视宋朝?

至于清人赵翼所谓“宋太祖、宋太宗并包天下之大度,震服一世之神威。”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了,只想知道柴宗训是怎么死的,柴熙谨是怎么死的,柴熙让、柴熙晦到哪里去了?孟昶是怎么死的?李煜是怎么死的?钱弘俶是怎么死的?花蕊夫人怎么跑到了赵匡胤的床上?《熙陵幸小周后图》中的那个受宋太宗“强行临幸”的女人是谁?

如果这也算大度,那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将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孙子买的里八刺俘获,厚遇之,后又将买的里八刺送还大漠,后来买的里八刺继承了爱猷识礼达腊的位子,这时蒙古势力依然可以威胁到明朝的北方安全。明太祖皇帝的气度又当如何论?

这两位“包天下之大度的”的“千古二帝”都震服了哪里?是幽州?还是云州?还是辽东?还是银夏?还是西域?如果不是周世宗皇帝早死,历史谁能记得住他们?

男儿当行路周母亡

正月十四这日,周宪收到了丰哥自大理送回汴梁的书信同新年节礼,她本以为丰哥不久就要回来的,高高兴兴地拆开了书信,看到的却是丰哥自大理向东南而去入南汉的消息。

“这个猴孩子!他是不是在外面野惯了?不想回家了?”周宪有点生气了,不曾想到站起来的时候,肚子突然一抽一抽地痛起来了。这,这是要生了!周宪不是第一次声场,也不慌张,忙吩咐宫女妈妈们鼓着她进了产房,至于郭荣那里,已经有机灵的内侍去报信了。

所有人以为很顺利的生产,却折腾了周宪大半夜,直到过了子时,丑时两刻的时候,那孩子才下了地。

郭荣也在产房外守了大半夜,直到听到了孩子响亮的哭声,这才松了口气。

“启禀陛下,娘娘一切安好,并无什么大碍,至于小殿下,微臣也看过了,也一切安好。”御医院正蔡世恺早已经知道了该如何回话了,天子最关心的自然是皇后娘娘了。只是,皇后娘娘不宜再生产的话要不要告诉陛下呢?

郭荣看出了蔡世恺话语未竟,沉着脸道:“你先将娘娘调养身子的方子拟好,朕先去看娘娘,一会你再和朕说说。”

而偏殿里本来睡眼模糊的宁哥和望舒,听到孩子的哭声也醒了,纷纷跑了过来也吵着要去看阿娘和弟弟。

“你们阿娘太累了,正睡着呢,不能吵到她。至于弟弟,倒是可以看一眼。”郭荣对着宁哥和望舒道。

宁哥已经九岁了,自觉自己是个大人了,忙应诺了,牵着望舒去看小弟弟去了。

而郭荣则去看了尚在昏睡的周宪,汗湿的头发,惨白无血色的脸庞,以及产房中还没有消散的血腥之气,郭荣从医婆手中接过温热的帕子,轻轻的擦拭着她额上、颈脖上的汗水。最好不顾及有人在场,对着毫无知觉的女人的无血色嘴唇亲了下去,将那嘴角都磨破了让昏睡中的女人皱起了眉头,他才放下心来。这已经有了三子一女,这孩子已经够了,他暗道。这样焦急的等待,看着她一个人无力的呼喊,他不要再有了。

待郭荣离开了产房听了蔡御医的话后,才道:“这件事情你无须告诉任何人,娘娘的身子如何调理,你放在心中。朕要的是娘娘长命百岁,蔡卿明白朕的意思吗?”

蔡正楷心中震惊,面上却是恭敬地应了。陛下,果真是对皇后娘娘情深意重啊!

次日,周宪醒来后,便让宫女去将小儿子抱到跟前。

“这孩子,倒是不胖!”周宪看到小儿子不是很胖,有些诧异,只因她孕中时肚子不小。看来是自己长胖了好些呢。

“娘娘,小殿下虽然不怎么胖,但是腿脚可有力了。”乳娘笑眯眯地道。

周宪点头又问了乳娘几句话,便让她下去了,看着儿子雾蒙蒙的大眼,不由得笑了笑:“算来你是正月十五出生的,乳名叫做宵哥得了!”

“娘娘……或许陛下那里也想好了小殿下的乳名呢……”秀枝觉得这个“宵哥”真是不大动听,忙拿了郭荣做借口劝道。

周宪撇撇嘴道:“陛下不会反对的。”孩子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