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猪星高照-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泽做为鉴定依据,而这颗牙舍利没有任何依凭,所散发出来的精光也是他从未见过的。

    多仁活佛摇了摇头:“这个我也没办法,你可以回去后做下碳十四化学鉴定,相信很快可以得出个大概的时间。”

    碳十四是考古学中常用到的检测方法。1936年一个名叫卡门的科学家发现并分离出一种分子,它是碳的一种同位素,分子量是十四,因此被称为碳十四。三年后,科学家柯夫经过研究,指出宇宙射线和大气作用,射线中子的最终产物就是碳十四,因此便能从物品上的碳十四分子推算其在大自然中的大致产生率。(未完待续。)

第178章 佛缘

    多仁活佛顿了顿换了个话题微笑问道:“年轻人你相信佛祖吗?”

    曲文不知道多仁活佛为什么突然会这么问,他父母是佛教信徒,因为猪头师父的关系他自己本身和佛扯上了些渊源。可他不是佛教徒也不信佛,从没打算隐瞒,如实的说了出来。

    “对不起活佛,我本人不是佛教徒也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不过我知道信仰对一个信徒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因此得到了心灵的依靠寄托。可是比起佛,我更相信一些神话传说的存在,相信努力必然会有收获。”

    天上的猪头师父曾经说过,三分天命七分人为,其实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就算出生不同,努力的人始终会活得更滋润一些。道理就和蟾蜍爬滑石一样,蟾蜍滑,滑石也滑,也许蟾蜍每爬一步就会回落一步,一生都停留在原点,但最少它能维持着现状,一但停止攀爬就会一摔到底。

    很难想像那位肥头大耳的猪头师父会说出这样的哲理的话,完全颠覆了曲文原来心中傻头傻脑的类型,当然好吃好色仍然改变不了。

    多仁活佛脸上微笑依旧,似乎没有因为曲文的回答而感谢到失望:“你并不需要向我道歉,天天把佛祖挂在嘴边的人未必真的信佛,心中有佛才有缘,平常所做的事都是在修行,善事行得多了就是功德,学佛其实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佛说,修佛既是修心,修心也是修佛。佛无处不在,不在于表像而在于内心。你若事事问心无愧,那便是修了心修了佛。”

    “我虽然无法说明这颗牙舍利的来历,但是可以告诉你能结出牙舍利的高僧并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在《大般涅盘经》等佛典中有记载,相传在佛祖涅盘火化之后,弟子们在他的遗体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八万四千颗真身舍利子。可现今找到仍保存着的佛牙只有三颗。还有一颗至今下落不明。找到的三颗分别在佛宫寺释迦塔,八大处灵光寺,宝相寺太子灵踪塔。”

    曲文的父母都是佛教徒,这些知识他略微了解一些,佛牙舍利一直是各国佛教争论的问题,有人说佛牙仅有两颗,也有人说是四颗。还有人说更多,当然高丽棒子的话不可信,曲文直接排除在外。

    在众多佛经典籍中分别有记,释迦牟尼佛火化后留下四颗牙齿此已无疑。但有人借见了神话传说给了佛牙舍利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当年佛祖涅盘后,帝释天与海龙宫各请去一颗。所以世间应该只剩下两颗。也有人说释迦牟尼佛生前赠予弟子一颗乳牙,这在《高僧传》中有记,所以传世佛牙应不仅两颗。于是佛牙之争逾演逾烈。

    至于佛牙的外形在《大唐西域记》等书中有明确的记述,唐高僧玄奘法师于公元六二九年至六四五年西行求法,多次提到佛牙舍利:新城东南十余里,故城北大山阳,有僧伽蓝,僧徒三百余人。其窣堵波中有佛牙。长可寸半。其色黄白,或至齐日。夜若星辰,时放光明。

    多仁活佛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却给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如果真按《大唐西域记》中的佛牙描述,曲文得到的这颗十有**会是佛主释迦牟尼一直未找到的最后一颗佛牙之一。

    也许玄奘法师是自己猪头师父的师父关系,曲文觉得他老人家的话还是非常值得相信的。

    ……

    斯郎拥忠三人在屋外等了几个小时,直到正午时分仍没见曲文出来。梁山等得有些不耐烦,干脆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在手上耍。

    斯郎拥忠见状急忙制止:“梁山兄弟这里是佛门圣地,不可以乱用利器。”

    “我没乱用啊,这是我二太爷教我的耍刀手法。”

    梁山这不是没事可做吗,一把小刀在他手上如风车飞转,每每看似要飞离手心却又被他轻巧的一带拉了回来,至始至终都脱离不了他的控制范围。可光是这样就让斯郎拥忠心骇不已,生怕他一不小心伤到自己更或是伤到旁边的朗杰大师就不好。

    朗杰大师看见反而露出惊讶的神情,开口说道:“这位年轻人的刀法极其精妙,除非他想否则这刀一生都离不开他的手心。”说完向梁山问道:“年轻人能把你的刀给我看看吗?”

    梁山打小跟二太爷学刀,刀是壮苗一带特有的剥皮刀,刀头弯曲上翘,刀身狭长,切割力极强,和老百姓常见的刀具都有些不同。

    二太爷曾经说过刀就是学刀之人心中的魂,刀在人在,刀毁人亡。想了好半天最终还是把刀递给了朗杰大师。不过他的性格脱跳,连递刀也要耍出些花样,剥皮刀在他手中低旋两圈,眼看着就要削到朗杰大师的手腕却突然停了下来。自己用手捏手头,把刀柄平平稳稳的放到朗杰大师手上。

    朗杰大师接过剥皮刀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刀刃,由刀柄向刀头轻轻滑过,只觉得刀身轻薄,边刃锋利,只是用手掠过就有一种被切伤的感觉。禁不住赞了声:“好刀,这刀好,用刀的人技法更好。”

    梁山听见有些小兴奋的望着朗杰大师:“你也懂刀?”

    朗杰大师笑了笑:“学过一些,我们藏传佛教也是有武技的。”

    闻言梁山立即站了起来,向朗杰大师勾了勾手:“我们比划下!”

    斯郎拥忠神色大变,对方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方,梁山要跟他比刀,万一谁伤了谁都不好说,急忙大声疾呼:“梁山兄弟万万不可,在圣地是不可以动武的,你若喜欢玩刀我可以带你去个地方,我有位兄弟家中藏有许多好刀。”

    见朗杰大师没有比试的意思,斯郎拥忠又如此说。梁山只好坐了下来悻悻问道:“真的?”

    “绝不骗你。我们藏民除了信奉佛祖也喜欢刀具、飞禽和烈酒,所以收藏刀具的人不在少数。”

    朗杰大师又笑了笑:“我自己也收藏有几把,你可以到我房中看看,若是喜欢你可以随意挑走一件。”

    “真的!”梁山又一句真的,他没想到等人还有东西送。脸上的不悦之色一扫而空,笑嘻嘻的跟着朗杰大师去到了他的房间。

    朗杰大师是多仁活佛的亲传弟子,俩人的房间在同一个小院。里边的摆设和多仁活佛房间差不多,只是少了些书卷在墙面挂着一些精美的刀具。看得出来他也是一个好刀,不,是好武之人。

    朗杰大师很大方的抬手示意了下:“我最喜欢的四把刀都挂在墙上,柜子里还有一些,你若是喜欢可以挑走一把。”

    藏刀一般分长剑和腰刀两种。长剑在藏语中称“巴当末”长约一米。腰刀,藏语叫“结刺”,长度在十厘米到四十厘米之间。藏刀的刀鞘,有木质有铜质也有铁质或银皮镶包而成。刀鞘上常刻有龙、凤、虎、狮和花卉等图案。有的图案上还点缀着宝石、玛瑙等贵重物品。

    藏刀具有生产、生活、自卫、装饰四种用途,至今已有一千六多年的生产历史,精美的藏刀大都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由于锻打精致、镌刻细腻、色彩夺目、并附有藏文,系有五颜六色刀穗,形成别具一格的藏族工艺品。如果是朋友乔迁、结婚或喜生婴儿时。送上藏刀会令主人感到格外高兴。

    梁山不懂古玩可他懂刀。他选刀不看外形只看刀的材质和做工。一把好刀讲究四大要点:其一、钢质要精良,百炼成钢。冶炼锻打不足的刀无法成为无上杀器。二、制作要严谨,要求刀把不松,刀档不晃,刀体不变形,哪怕是极细微的一点。三、配重得当,虽因人而异,但一定要手感良好,上手能挥舞自如。四、功能讲究,刀身上的反刃和血槽不是随意做的。很多清晚时期的刀为反刃而反刃、为血槽而刻槽,这是不对的。看起来挺有威势但作用并不大,这也是晚清刀具的一大特点。

    梁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