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猪星高照-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申听到微笑道:“那你说说怎么深切和实际的了解当地古玩市场的影响力?”

    “可以的话举办个免费鉴定活动,鉴定成员就以我们这几个专家组成员为主,前来鉴宝的群众越多,说明这里的古玩文化热情越高,氛围越大。从而间接了解这里古玩市场的影响力。”

    “哦,阿文你这个主意不错啊,其实我之前也在想,光看各参选城市给的数据没什么用,上边写有五十万收藏家好者,难道还真有五十万?一个古玩市场影响力如何,往往就跟当地的收藏氛围有关,人来得多了影响力就大,可是要怎么样知道人多不多,一直是我没能解决的问题。免费鉴赏这招应该能吸引到不少当地的收藏爱好者,从他们拿来的藏品和参加人数就可以初步估算出这里的收藏氛围有多厚。张市长,一会我们可以再好好商议下这件事情。”

    张副市长一听,紧张的心情顿消换上轻松的笑容,看来自己猜的果然没错,这个叫曲文的年轻人就是上边故意放下来要重点培养的对象,否则周申这么帮他干么。精简会议和休息游玩时间,深抓工作,这明显就是刚进入体制,想多做出些成绩的新人嘛。

    “可以,当然可以,一切以工作为重,位这小曲同志的想法非常好,我都迫不急待要看各位专家给市民藏友们的指导交流。”

    双方领导一拍即合,那想得到曲文存着很大的私心,由当地zf发起的鉴赏活动,让市民自己把宝贝拿来,省得自己到古玩市上一件件的找,就算不好买下来,借机吸收些灵气还是不错的。

    曲文说完,张一平偷偷向他竖起个大拇指:“早该这样了,游什么山玩什么水,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曲文笑了笑,这就是古玩收藏爱好者和政客最大的不同之处,他们宁忙些累些,只要能看到宝物,也不愿闲着到处瞎转。

    回到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大早吃过早餐,张副市长公开的宣布了新的行程安排,第一天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古玩市场,第二天举行免费的鉴宝活动,第三天开会休息。此安排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一致赞同。

    上午去过了博物馆,下午全团在古玩市场实地观看考察了一圈,又休息了一晚,评估组成员被带到了古玩市场的一栋大楼大厅内。在大厅里排好了长长的桌椅,身后的墙上挂着红布横幅:热烈欢迎国家级鉴赏专家为我市藏友进行指导交流。

    前夜周申和张副市长做了下简单的商议,张副市长立即派人进行大量的紧急宣传,等到活动当天,天还没亮一大堆藏友便扛着自己的宝物到古玩市场外等着。专家组还没到,他们倒先自己三五成群的围成一圈,相互评论起自己和对方的宝物。热烈程度远远超出了张副市长的想像。

    九点零一刻,专家组一到并打开了临时的鉴赏大厅大门,焦急等候在外边的藏友立即变得躁动起来。好在张副市长事先安排了足够的警力,还在藏友们手上发放了临时号码牌,按着顺序一个个进入,鉴定大厅外人潮涌动,大厅里却井然有序。

    “周老师你好,我可是你的忠实粉丝,我这有一对清宣统的白釉碗想让你帮我看看。”

    “傅老师你好,我这有个祖传的老木盒麻烦你帮我看看给估个价。”

    “专家老师你好,我这件可是乾隆爷用过的……”

    有号码牌的藏友按顺序进入,在场共有八位专家,可来来回回总是有七位在忙着,唯独曲文一个人闭着没事干,虽然他的桌子前边也竖着个小牌子,上边写着‘曲文专家’,可是没人信啊,这么年轻也是专家,书看过两本了没有?他鉴定出来的东西还不如回家多翻两本书。

    从九点到十点,整整一个小时过去,周申和张一平等人已经为一百多个藏友鉴赏完带来的宝物。但曲文仍是连张都没开,看着曲文桌前冷冷清清的样子,张副市长的秘书一个劲的着急,偷偷打了个电话给张副市长。

    “市长,都一个小时了还没人到那个姓曲的年轻专家那鉴定东西,你看这怎么办?”

    张副市长在电话中听到,咆哮道:“怎么到现在才报道,没人你不会找人吗,立即派人把东西送过去,不,是带过去,东西要真假掺半这样才显得真实,总之别让他的桌子空着,再让市里的记者尽量跟在旁边,给他来几个大特写!”

    张副市长发话,当秘书的那有不从,可这会让他一下上那去找人扮收藏爱好者,而且还要有东西才行。想了下又拿起了电话,拨通了个号码:“刘会长这事你可一定要帮我……”(未完待续。)

第210章 古玩市场排行(四)

    张一平坐在曲文旁边,先后鉴定了二三十件东西,却发现曲文那还没动过,等到新的一位藏友捧着件瓷碗上来,故意揉了下肩膀说道:“不好意思,我休息会,让旁边这位专家帮你看吧。”

    藏友转头看了下曲文,很快又转了回去对张一平微笑道:“不急,我可以等等。”

    曲文心中暗恨,可是没有办法,早上起来的时候为什么非要把不多的几根胡须给刮了,现在显得太年轻,给人嘴巴没毛办事不牢的感觉。

    耸了耸说:“平哥你帮他看吧,我在旁边还有机会偷师呢。”

    张一平无奈的笑了笑,古玩这行就是这样,认老不认生,年纪越大才显得资历越深,最好是长眉银须,一副道古仙风的范,再挂着一个专家的招牌,那基本说什么都有人信。

    曲文无聊的坐在旁边看张一平鉴定东西,从中学到些东西,鉴赏的方法大都是那几样,可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就像赌石,有些人赌皮料,有些人赌石纹,还有些人赌裂咎,但最终都是鉴别原石的好坏,东西的真假。

    又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有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拿了两件瓷器走到曲文桌面,看他的样子就是直接冲着曲文而来,进门的时候连旁边几位专家都没望,直挺挺就走了过来。

    “这位……曲老师,麻烦你帮我鉴定下这两个壶。”中年男人只说了一句便把手中的两个瓷壶放到了曲文桌面。

    看着中年男人,曲文总觉得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是那不对。只是感觉而已。想了想。管他三七二十一。有人来找自己就好,就像做生意好赖先开个张。

    “大哥能说说你这两件瓷壶的来历不?”反正找自己人的不多,曲文不像周申等人,可以和前来鉴定东西的人慢慢闲聊。

    中年男人愣了会:“来历,没什么来历,就在这市场买的呗,怎么鉴定东西还要查来历吗?”

    大多数藏家有机会都愿意多聊一会,说说自己的收藏过程和心德。这位好像是毫不关己的样子,甚至还有些,怎么说,不耐烦。

    曲文连摆摇手:“不用,只是闲聊而已,你不愿聊就算了,我们直接说说这两件瓷壶。首先说这件。”曲文拿起了其中的一件瓷壶。

    “这件是黄釉雕瓷山水纹茶壶,整个器形大方简洁,不过制作工艺水平不高,雕花的地方下刀有点软。致使纹路不够清晰,影响了视觉美观。底刻有“王炳荣”的款。不过这款有很明显的问题,王炳荣我们都知道是清同治到光绪年间的瓷雕名家,他做出的东西柔润圆滑,刀工细腻,所刻纹饰线条极富立体感。在刻款时用的都是篆书款,没有用现代简体字刻的,而且清朝那时也没有简体字这东西。所以很抱歉,你这件是现代仿的王炳荣瓷壶。”

    曲文说着又拿起另外一件:“这件的款式和那件一样,外观都是清代的造型,不过这把壶的做工明显要好得多了,釉是酱釉色,胎质有点粗,但釉质平润光滑,色中微微泛红,釉下有密集的气泡,以上几点都是顺治帝时期的做工特点。”曲文把底足一翻,下边果然刻有青花书“大清顺治年制”六字篆款。“所以这件是真东西,这件是假的。”

    听曲文把话说完,中年男人简单随意的说了两声“谢谢”,抱着瓷壶就离开了。

    中年男人前脚刚走,后脚又来了位三十多岁的男人,手中捧着个盒子,一走上来就对曲文极度热情的呵呵笑道:“曲老师,你好你好,我可是你的忠实粉丝,知道你来,我今天特地带了个家传的宝贝过来。”

    曲文木愣的望着这人:“你知道我要来?”

    来人也发觉自己的话过了些,呵呵笑起,圆了句:“昨天市里不是有传宣了吗,我一看到你的大名就赶来了。”

    “是吗!”如果说这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