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10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那日在‘诸王馆’中所见,实在令她心惊不已,要是嫁的驸马就是那些品格恶劣、性如稚童的毛头小子,那她还不如不嫁。心中有了
                                杨凌这个既成熟、又英俊的心仪男子比较着,她怎么可能看得上那些最大才十六岁的小毛孩子,自然越想越是烦恼。
                                她也不知道召杨凌来该说些什么,杨凌真的来了,她害怕见他了。幸好这时正陪着刚刚到京的朱湘儿聊天,她便藉这个缘由悄声嘱咐小丁子,让国公稍候片刻。小丁子一走,永福便心乱如麻,永淳公主和朱湘儿叽叽喳喳。她却神思恍惚,一颗心儿早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
                                杨凌是外臣,不能在公主寝宫见驾。文华殿侧翼,有座专门的会见外客的楼阁,杨凌便在此处相候。他现在的地位崇高,与公主一见,也是对揖一礼罢了,所以不必在殿中谨候,等了阵儿不见永福公主,杨凌便信步踱了出来。
                                此时雪已停了,皇宫里处处素装银裹,内务府大总管马永成指挥着小太监们正奋力清扫着积雪。杨凌站在廊下暗影处,马永成也未注意到他,杨凌在廊下踱了一阵儿,跺跺脚正想返回殿去,斜刺里一个人跑的飞快,正向他冲过来。
                                一见前边有人,而且衣袍一看就是贵人,那人还没看清杨凌模样,就来了个急刹车,廊下有微风捎进的薄雪,虽不厚却很滑,这人块头又大,重心不稳,哎哎呀一声叫,双手在空中疾摇了两摇,“嗵”地一下栽进了雪堆。
                                杨凌瞧的好笑,看袍角那人该是个有品秩的太监,便上前抓住那人手臂,将他从雪堆里扯了起来,那人身架真的很高,靴底积了雪,站起来摇摇晃晃地抹了把脸上积雪,一定神瞧见杨凌不由喜道:“哎呀,是杨大人,不不不,是国公爷呀,您老在这就好,太好了”。
                                杨凌一瞧不认识,便奇道:“你是哪位?”
                                那个太监爽朗地笑起来:“国公爷,咱俩是老乡啊,奴婢叫杜甫,是保定府涞水县人,现任御马监左监丞,是苗公公的人”。
                                杨凌听了差点也一头栽雪堆里,他定定神,问道:“你……你叫啥?”
                                “奴婢叫杜甫,国公爷听过咱家的名字?”
                                “呃……久仰大名,如雷灌耳!”
                                杜甫一听喜孜孜地道:“不敢当,不敢当,奴婢见过国公爷几面,只是国公爷总是行色匆匆,咱家就没敢上都给国公爷请安”。
                                “呃……说到行色匆匆,你这是行色匆匆地去哪儿?”
                                杜甫“啪”地一拍脑门儿道:“坏了,不是国公爷提醒,咱家光顾着和国公爷说话了,文华殿‘揖会’打起来了,皇上正在后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呢,咱家得赶快请皇上来调停,国公爷既然在此,麻烦您先去安抚一下,咱家得赶快去见皇上”。
                                杜甫说完摆开蹓冰地架势就要向后宫跑,这位胖太监杨凌虽不认得,不过做为御马监左监丞,专门负责佥押的重要人物,苗逵跟他提起过,确实是他的老乡,而且这人忠厚老实,现在才三十五六,就升为太监,办事认真,又没架子,很得苗逵重用。
                                杨凌急忙又是一把扯住,说道:“慢来慢来,谁和谁打起来了?”
                                杜甫挠挠头,说道:“这个……先是吏部都给事中杨慎打了户部给事中黄景,紧接着大学士杨廷和打了吏部都给事中杨慎,然后大学士李东阳去劝架,被户部给事中黄景给打了,然后户部都给事中吴一山就打户部都事中黄景,然后……”。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事儿太严重了,你还是快去通知皇上吧”,大明朝廷有一项很民主的表现,就是文官比武将还喜欢打架,不过象杜甫描述的这种罗圈儿架还其没听说过,杨凌听的晕头转向,只好赶快打发他走人。
                                杜甫一听,连忙蹓着冰跑了。
                                杨凌抻着脖子向后宫看看,永福公主还没来,他立即一提袍子,连蹦带跳地扑向文华殿……





     第八卷 蜀中劫 第330章 为渊驱鱼
    星月书吧 更新时间:2009…6…4 18:48:10 本章字数:14011


                                今天是例行开揖会的日子,因为不管官职高低,在这文化点彼此见了面大家不用彼此大礼参拜,彼此做个揖,然后就坐下开会,所以这个立会的名字就叫“揖会”
                                用现在的话说,揖会主要是六科给事中们向内阁大学士们汇报一下工作,以及自己分管部门发现的一些尖锐问题,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今天的例会有点特别,因为内廷司礼监大首领刘瑾也来了,而且居然坐在首位,李东阳三人依次降了一位,六科给事中们心中诧异,不过并不敢露出行色。
                                现在朝政大权握在刘瑾手中,百官的升降也是由他说了算,正值年底考核,谁留任、谁升迁、谁下台,就是刘瑾一句话的事儿,今年年底考核一完毕,大家重新竞聘上岗,除了三大学士,可以说个个都算是刘瑾任命的,谁敢对他说了不字?
                                给事中们平时不上朝,不过他们听说朝中文武百官现在每日上朝散朝,除了叩拜皇帝,都要向左上方作上一揖,因为刘瑾就站在那儿。刘瑾现在抓权抓的很紧,他实在不放心把司朝事宜交给一个毛头小子,于是很勤政的兼任了司朝太监,就站在正德皇帝龙案左角。
                                好在是揖会,众官员不会上前参拜刘瑾,大家只是团团一揖,按品秩就坐,这便开始议政。
                                要说议政,刘大官人风风火火,刚刚针对六部下达了几十条改革命令,大家都不愿意提及这些政令的是非,可是想议政又不能不提,众官员面面相觑半晌,在李大学士一再催促下,户部给事中黄景撸撸袖子出面了。
                                他四十出头,黑面微须,长得像个憨厚的小生意人。黄景站起身来团团一揖,慷慨激昂地说道:“下关来说两句,下官是户部给事中,刘公公责令户部趁着冬季农歇清丈土地,尤其是各边的屯田。户部已抽调地方官员,由户部考核官们率领奔赴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蓟州、沧州等地清理丈量屯田了。
                                目前较近的蓟州、沧州等地已经传回消息,地方豪强、官员、军中将领的确有许多侵吞屯田,致使士兵无地可种/。以至生活无着,被迫携妻带子逃离故乡的,经过屯田清丈,我们清理出了这些土地,责令地方官豪势缴归国有。加强了朝廷对屯田的控制。
                                但是下官觉得此令出自内廷,却名不正言不顺,那些被责令退还贪污田地的地方豪强、官员士绅藉此大造谣言,指摘刘公公专权擅断、独霸朝纲,对刘公公地个人名声十分不妥,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得益者是天下百姓,受损者却是刘公公个人,内阁为什么不能站出来承担责任呢?”
                                刘瑾先还没听明白。听到后来大乐,原来是自己人,他正想谦虚几句,人群里忽然‘嗤’的一声笑:“马屁精!”
                                殿里人虽多,可是很肃静,这句话清清楚楚传入刘瑾的耳中,他顿时脸色一沉,黄景四下一看,找到了说话的人,立即不悦的冷笑道:“杨都给事。这个殿堂是议政的地方,请你说话斯文些,清丈土地,有利于朝廷、有利于百姓,难道谁能反驳么?”
                                养慎才学出众,但是毕竟年少,正是锋芒毕露的时候。那种沉稳练达的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