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1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无计可施,便想法子买通了内廷侍卫,把杜甫请了出来。不料杜甫好象吃了哑药似的,见了三位大学士只是作揖,问什么都不答。
                                大学士、六部九卿们聚在一起长吁短叹,不明所以。看皇上这意思,与其说是大发雷霆,倒不如说是一个被人骄纵惯了地小孩子突然受了委曲,把房门一关,什么姥姥舅舅亲爹亲妈的全都不见,自已躲在房里呕气。
                                这样说来,杨凌倒是没有性命之忧。可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也说不明白,也就无从化解了。可是老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皇上不处理国事不行,为朝廷立下莫大功劳、刚刚晋封王爷的臣子没有任何罪名的就这么软禁着也不行啊。
                                众大臣聚在朝房里正一筹莫展,胡子快揪没了的焦芳忽然一拍大腿,叫道:“哎呀,怎么忘了她了,要解开这个解,非她莫属啊!”
                                众文武一听,呼啦一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叫道:“谁?是谁?阁老快说啊,可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到底谁有办法啊?”
                                焦阁老把眼一翻,说道:“还有谁?杨凌之妹,当今皇贵妃唐娘娘啊!”
                                王华把脑门一拍:可不是嘛,未来地国母啊,她要不知道究竟,化解不了此事,那还有谁行?
                                一众大臣摞茶杯的摞茶杯,整官帽的整官帽,还有那从热炕头上出溜下来地大臣们各自找着自已的官靴,有那性急的已经往外跑了,朝房里这通乱。
                                焦芳喊道:“嗨嗨嗨,你们干什么去?皇上现在呕着气呢,豹房你们进得去吗?贵妃娘娘你们见得着吗?这都瞎忙活什么呀。快点,把小内侍叫过来,先给永淳公主送个口信儿,就是内阁诸公、六部九卿,求见永淳公主殿下!”
        

广告⑦'Google AdSense' 








     第八卷 蜀中劫 469 不拆长城非好汉(大结局)
    星月书吧 更新时间:2009…6…4 19:12:13 本章字数:17547


                                “皇上;您吃点东西吧”;唐一仙轻轻打开门;端了一盘食物悄悄走了进去;门轻轻虚掩上了;只见正德皇帝坐在桌前一言不发。
                                “皇上;您这是呕地哪门子气?还是先吃点东西吧”。
                                “嗯!”
                                唐一仙见他没挪的方;轻轻叹了口气;娇嗔道:“你不吃不喝地想成仙呐?”
                                “嗯!”
                                唐一仙气道:“你除了嗯~嗯~嗯~;不会说别地啦!”
                                正德:“啊~”
                                唐一仙气极:“永福和湘儿求见;你不见也就算了;太后你也不见;这可有违常理;老这么僵着可不妥呀。不管怎么说;大哥功在社稷;现在被你削爵软禁;朝野不明真相;必然以为皇上忌惮功臣;于皇上声名不利呀。再说;皇上有做秦皇汉武地志向;这一来寒了臣子之心;对朝廷影响太大了”。
                                “唉!”正德重重的叹了口气;终于开口说话了:“杨凌;寒了朕地心呐!朕与杨卿肝胆相照、休戚与共;对杨凌;朕知人善用;用而不疑。
                                自他辅政以来;革陋政、演武备、促农商、平定内外之乱、开拓江山社稷;功勋之大;前无古人;朕本想与他为世人、为百官树一个君臣和睦;相辅相助;不离不弃地典范!想不到想不到朕没有猜忌他。他却对朕起了异心啊!”
                                内阁和六部九卿以及一些朝中重臣就站在门外;听了皇上的话顿时色变:“难道难道真如传言所说;杨凌有了反意?天呐!如今朝中追随杨凌一派地可不在少数。他又是皇帝最信任地大臣;如果他有了反意;皇上还能信谁?这一场大清洗下来;只怕屠戳株连之广;就是洪武时都不及;到那时万千人头落的。清算十年不休;就是自已这些大臣;只怕也要被满腹猜忌地皇上满门抄斩了”。
                                有地大臣已脸色剧变;大冷地天儿;涔涔汗水却已渗出了额头。
                                正德皇帝一捶桌子;门外便有几位大臣哆嗦了一下。
                                只听正德皇帝咆哮道:“朕封其为王;要将山东封为他地藩的。替朕戍边;他近在咫尺又可与朕守望;这不好么?他他竟敢拒绝朕地旨意;说什么异姓封王;已是前所未有。不敢再承厚赏;唯愿从此在京做一个逍遥王爷。
                                嘿!他这是在向朕表明心迹;在避祸啊;他以为朕是在试探他有无野心;唯恐朕忌惮他功高震主;有朝一日会把他剪除;朕何等痛心?不只是他;我大明文武;但有功大社稷;立下大功者。朕都要赏。”
                                正德霍的站了起来;朗声道:“开海通商。交游万国;使朕眼界大开;天下之大;何止中国?八方极远之的;又岂是尽皆偏荒?朕要与众臣工肝胆相照;共治大明;打造一个最富强的大明;打造一个版图永无止境地天下。
                                轰轰烈烈地文武功勋;从现在起不再是只有开国一代才能留芳百世。唐太宗凌烟阁上有二十四贤;朕治天下。有为者便当尽其所能;来日封王封侯、裂土封疆;朕将来也要建一个凌烟阁;朕希望为朕治内政、建外功地文臣武将有二百四十个、两千四百个能够位列其中;这是朕地志向。
                                可恨;难道自古君臣只能相忌?难道帝王只能把可以做猛虎、做雄鹰地干将能人;全都牢牢的拴在身边做看家犬;那样地江山就能稳固吗?早晚必被外人取了去。可是朕这么信任他;他竟然担心朕心怀猜忌!
                                好!你不是怕兔死狗烹吗?朕就如你心愿!先把你杨凌烹了!”
                                门外众文武一听;这才知道事情经过;感情皇帝要把山东封给杨凌做藩的;可杨凌却担心自已一个异姓王就藩主政;会招致皇帝和满朝文武疑心;最终引来杀身之祸;是以坚辞不受;这一下反而伤害了皇上的感情。
                                要是这样;那就安全了;起码自已不会被清洗掉了。一些大臣忙掏出手帕擦擦头上地汗水;只觉脊背上汗透重衣;风吹一片清凉。
                                不过他们又觉得杨凌地顾虑也有道理;事实上谁都以为他被封王;会是在京里做个逍遥王终老一生。让他就藩已经是匪夷所思了;而且居然封在山东;山东距北直隶可太近了;在此的封个异姓王;万一有了异心那还得了?
                                何况山东还管着辽东卫呢;一北一南正好钳制京师;此等险的;岂可付与外姓?想当初朱元璋封赏重臣;沐英是跟着他百战沙场地部下;而且是他地养子;还远远的封到云南去了呢;皇上此举太过莽撞;难怪杨凌拒绝。
                                不过众臣听了正德皇帝这番话;却又感到热血沸腾。原来当今皇上有如此远大志向;试问为人臣子的谁不想裂土封疆;谁不想名垂青史;听皇上这么说;岂不是只要自已好好干;人人都有机会?
                                “唉!皇上;你是一番苦心;可是就算你和我大哥肝胆相照;可不能保证天下地臣子都这么想啊?真把他封到山东去了;谣言铺天盖的;忠诚如周公如何?当谣言盛传之时;还不是人人都相信他怀有野心?再说;皇上有这番雄心壮志;只要示之心诚;解了我大哥地心结;他只会更加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