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17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凌打断他滔滔不绝地话,欣欣然道:“好极了!那么你现在可曾查出了什么蛛丝马迹?”
        李森干脆地道:“没有!”
        杨凌怔了怔,苦笑道:“没有……没有最好,若真的有,搞不好就真要象你说的,来他个擒贼先擒王了,只是到底是擒贼擒王,还是飞蛾扑火,可就殊难预料了!”
        虽说对于蜀王谋反事仍是一点头绪也没有,不过杨凌至少知道这位都指挥使并非全无作为,而且针对自已的困难处境,能拿出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吸纳一些可用的人手和兵马,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也算是卓有成绩了,所以心中仍是十分高兴。
        有此一见,两人的关系迅速贴近,经过一番密谈,就下一步行动敲定了一些配合计划,李森才兴冲冲告辞离去。
        送走李森,杨凌又返回了书房,懒懒地躺回椅上。
        明日就要面见蜀王,自已本次出京的最终目标了。朱宾翰。这位大明第一贤王到底是沽名钓誉、心怀不轨呢,还是受人污诟呢?杨凌的心情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也有些期盼着这次会面。
        “望竹溪前故意说的那句模棱两可的话,看来是起作用了。一早离开望竹溪,负责监视的人就回报说朱让槿等人抄了小路赶在自已前边奔成都来了,蜀王现在应该已经听到这句话了。这位王爷无论有无反意,总该做出些反应的,我派在青羊宫内外严密监视的人一定……”
        杨凌忽地一下坐了起来,双目定定地想:“我来成都,先遣柳彪仔细察探。李森来成都,以自已为目标吸引他人注意,却着心腹为他去办真正想办的事。蜀王就一定是亲力亲为吗?他抱病住进青羊宫,会不会也是故弄玄虚,吸引我们的注意?”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我可是大意了。从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蜀王身上,派遣到成都的人手八成以上全在他身上下功夫,追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就象是暗夜里的一只火把,把所有的注意都吸引了过去,灯下黑处,旁人在做什么?他的亲信、他的儿子……”
        杨凌想到这里,立郎喝道:“大棒槌,速传柳彪来见,马上!”
            小说520欢迎您来,欢迎您再来,记住我们xiaoshuo520。,





    卷八 蜀中劫 第296章 谒见蜀王
    星月书吧 更新时间:2009…4…28 4:03:55 本章字数:8316


        青羊宫后苑三台,左台为降生台,上塑一白发婴儿,传说这便是甫出生的太上老君。台下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树下摆着一个蒲团,一个青袍人坐在上面对树打坐,双腿大盘,双手搁在膝上,面容清矍,看年纪约有四旬上下。
        朱让槿和布政使安文涛、按察使陆政走来,见他正闭目打坐,三人忙放轻了步子,缓步走到他身后,肃立等候。
        打从的青袍人脸色青白,没有一丝血色。他静坐良久,才长长吁了口气,说道:“槿儿?”
        朱让模忙躬身道:“父王,是孩儿。还有安大人、陆大人,一同来探望父王。”
        这位在银杏树下闭目打坐的清修道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明第一贤王朱宾翰。他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放下大盘的双腿,转过身来道:“钦差已经安置好了?”
        安文涛忙道:“是!下官率蜀中文武官员刚刚将钦差迎进城中,钦差言道,皇上在京中也甚是挂念王爷的病情,特嘱他往四川巡察时代为探望,明日钦差应当便会来了。”
        “呵呵,是皇上嘱他代为探望的么?”蜀王淡淡一笑,说道:“孤王的病反复无常,这条命已是朝不见夕,有什么好探望的?”
        安文涛和陆政惶恐地道:“王爷是巴蜀之灵魂,西南之柱石,朝廷和巴蜀百姓皆盼望王爷早日康复,王爷正当壮年,只需宽心静养,定可早日康复,请王爷慎出不详之语。”
        蜀王摇摇头,摆手道:“孤王的病,孤王心里有数,不谈这个。让我牵挂的是世子,让栩正在叙州调停都掌蛮诸部与汉人之间争端,此事可是关系到巴蜀乃至云贵诸省的平安。本王这回不能亲自处理此事,世子又是头一次担当如此重任,孤忧心忡忡,如今只有拜托两位大人多多协助、帮助世子消弥祸端,则是巴蜀之幸事了。”
        “此事也是下官份内之责,下官责无旁贷,请王爷放心便是。”安文涛二人连忙躬身施礼。
        蜀王点点头道:“嗯,钦差到了四川,军川刑学一定是要了解了解的,两位大人公务繁忙,还要接待朝廷天使,应接不暇,这几日就不必过来探望了,孤的病不生不死的,呵呵,也就是这么拖着罢了。”
        安文涛二人还待相劝,但是瞧见蜀王脸色已有些疲惫,二人只得叹息一声,躬身道:“下官遵命,这便返回衙门,准备文牍书案供钦差垂询,请王爷一定要宽心静养。”
        二人知道蜀王这么早下逐客令,一定是对二王子有所交待,是以不再停留,简短交待两句,便告辞离去。二人一走,朱让槿的神态立即拘束起来,双袖低垂,恭然肃立,一动也不敢动。
        蜀王家教甚严,朱让槿一向洁身自好,不好酒贪杯、不纵情女色,不结交浮浪,过从甚密的知交好友除了杨慎和青城狂士几个名士才子,大多也都是王族亲友,饶是如此,仍时常被蜀王训斥他轻浪无行、不思进取,朱让槿自幼对父亲便既敬且畏。
        朱让槿只道是这次出游泸县的事又被父亲知道了,少不得又是一顿责斥,所以低着头不敢看他,只等父王责难,不料半天不见动静。朱让槿奇怪地抬起头来,只见蜀王双眉微皱,沉吟半晌才似自言自语一般地道:“杨凌是当今圣上最宠信的大臣,皇上刚刚登基,派最信任的臣子代为巡幸天下,了解治下的臣民和各地的军政,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杨凌出京,在山东地境片刻不停,在江苏金山停了两日,为的是清剿白莲余孽红缨会。他在浙江、福建以六省总督身份,主持抗倭和招抚海盗,又帮助满刺加复国。行踪所至,皆有所图。此后经江西、越湖南、过贵州,每地停留从不超过四日。唔……他可说过要在巴蜀待多久么?”
        “孩儿不知。”人品风流,见识不俗的玄衣公子朱让槿,在父亲面前大气也不敢出,有问有答,绝不多说一句。
        蜀王瞪了他一眼,摇头叹道:“让槿啊,为人处事平素要和你兄长多学着点,为父也能给你少操点心。整日和那些什么狂士才女们混在一起,吟诗作画、自诩风流,真是不思进取,你是堂堂蜀王次子,还要混个什么玄衣公子的名号,很有趣么?”
        “是,是,孩儿知过了。”朱让槿的头低得更深了。
        “杨凌过江西、湖南、贵州,皆不作停伫,对地方政军刑学也没有认真察访,看来他代天巡狩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倭寇和佛郎机海盗,如果是这样,那他在四川该也待不了多久才是。”
        蜀王轻轻起身,朱让槿连忙上前扶住,父子二人拾阶而上,向老子降生台后的石径走去。二人一走,不知从何处闪出两个小太监,检起蜀王的蒲团,遥遥跟在后面。
        “蜀地羌、藏、苗、彝等种族众多,族人大多好狠斗勇,最难安抚,现在都掌蛮又在寻衅闹事。杨凌此人好大喜功,如果被他知道,说不定为求功劳,又会动刀动枪、横生事端,使我巴蜀刀兵不断,葬送了为父苦心经营多年,才维持下来的大好局面。槿儿哇,平素你喜欢聚友饮酒,父王没少训斥你,这回你倒不妨尽展所长,你王兄不在家,由你来代父王回访宴请杨凌几次,让这位天子近臣有点事做,免得他在四川生事。他既说是奉了皇命探望为父,我们回请酬谢,也就不算逾越礼制结交朝臣了。”
        “是,父王放心,孩儿理会的。”
        “唉,真是多事之秋啊。为父生病后,各部土司蠢蠢欲动,你王兄又是头一次担任部族间的纠纷调解,这些蛮族民风彪悍,两个百姓因为一竹筒的盐巴,也能引致两在部落数万人的大战,为父担心呀。这都掌蛮人尤其难缠,向来不服王命,自我大明坐了江山,这百余年来,他们他们汉人间的摩擦纠纷,此起彼伏从未间断。前年先帝还颁诏称赞为父治政有功,教化一方,使得蜀境一片升明盛世景象,晓谕诸王向为父学习。这些话言犹在耳,如果此时都掌蛮的事弹压不下去,闹出事端来岂不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