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虎听了心中杀意更盛,不过他当然不会蠢地现在动手,杨虎一边虚应其事地笑答着,一边暗暗打量这暖窖环境,伍汉超在一旁说道:“原来此事不是空穴来风,小可下山后就不断听到各地传扬这个消息,看来大明禁海百余年,终于要开放海疆了”。
                                几人拾阶而上,伍汉超又道:“大人身在朝廷,消息自然比我等灵通的多。不过听大人口气,有意进谏朝廷开放海疆的大人们,可是想一举解除海禁,处处开设通商口岸?”
                                杨凌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问道:“若是反对者不众,自然要一劳永逸。那样不好么?伍兄有何高见?”
                                伍汉超想了想道:“小可愚见,欲速则不达。如今海匪犹在猖獗。开放海禁,先要铲除海盗,可是就是那些占山为王的山贼。想要巢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何况在无边无垠的大海上?而且大明水师也不擅海战,总得练一支精兵方可,这可不能一躇而就。
                                况且大明如今只有一处口岸接待朝贡的各国使臣,如果沿海一夜之间尽皆开放,各处市舶司匆匆设立,没有懂得海治的干吏能员,没有成例地规矩律条,一见有利可图。各地的豪绅士族必定纷纷插手,吏治一量败坏,百姓受苦,外商避逸,再好的国策也成了害民的酷法。
                                小可以为,治小国如烹小鲜,纵是有利于民的事,若这火侯急了。好好的一盘菜也要烧焦了,倒不如先开放三两处口岸,这样朝廷也利于监管,同时扫荡海上群盗。
                                待到海匪不能大股为害时,朝廷也有了海市通商地经验,又有当地税司和百姓获益的事实,各地必定全力响应,那时便可一鼓作气,全面解禁”。
                                他说完了见杨凌停住脚步,瞧着他怔怔发愣,不觉也停下了步子,讪然道:“小可……小可蠢见,一时心有所思便说出来了,言语颇为幼稚,让大人见笑了”。
                                杨凌欣然摇头道:“不然不然,伍兄游历天下,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这番话甚有见地,令杨某钦佩不已。令尊大人是朝廷员,伍兄学得一身文武艺,想来也不愿埋没于草莽之间吧?不知可愿留在京师为朝廷效力?”
                                伍汉超一听喜形于色,连忙应道:“小可游历天下,也是想增长阅历,有朝一日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大人若觉得小可还堪造就,汉超自愿追附骥尾”。
                                要知道明朝重文不重武,直至天顺八年才颁布《武举法》可是当年报名参加武举科考地竟连在一个也没有。成化四年第二次武举科考,也只取中两人。
                                弘治皇帝擅于文治,却疏于武功,因见武备松驰,于弘治十七年将武举循八股科考例,正式定为三年一考,不过弘治十七年取中四十名武进士,其中只有一个许泰短短两年时间高升至参将,其他的大多不受重用。
                                明年是正德元年,伍汉超本想通过武举大会谋个官职,如果杨凌肯赏识重用他,那自然是条捷径。杨凌见他应允,心中也甚是高兴,一行人出了暖窖,杨虎暗暗记下杨府院落地形,然后便向杨凌致谢告辞。
                                杨凌和幼娘将杨虎夫妻送出大门,正想拉着伍汉超去书房好好聊聊,却见成绮韵站在众人后边向他使个眼色,嘴角歪了歪。杨凌一怔,不动声色地向伍汉超笑道:“伍兄好好休息吧,杨某约了内厂几位同僚明日过府赴宴,到时请伍兄出席,向他们引荐一下”。
                                伍汉超虽尚未正式踏足官场,方才一番对答便已算是半个朝廷中人了,忙拱手道:“是,在下悉听大人吩咐”。
                                杨凌和一众女眷到了后宅,成绮韵细腰轻折,敛衽一福,向杨凌和韩幼娘说了两句,款款走到花厅边,拾帘举步时一双妙目飞快地回眸扫了一眼,这才轻盈袅娜地去了。
                                杨凌也起身道:“成档头已将周围村庄的土地都盘了下来,饭时尚早,我去和她再商议一下农耕地各项筹备工作”。
                                他看了一眼高文心。笑道:“文心莫要回去了,晚上在这儿用餐吧”,说着对小丫头云儿道:“去,知会文兰一声”。
                                漫说韩高二人义结金兰,情是姐妹,单是高文心治好了杨凌的病症,让自己怀上相公骨肉,韩幼娘就已铭感于内。她不想冷落了高文心,忙拉住她手笑道:“相公去忙,我和姐姐回房叙话”。
                                杨凌点点头,举步来到成绮韵房中,一进书房便长长一揖道:“在下误会了姑娘,是在下地错。向姑娘赔不是,大人不记小人过,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吧”。
                                成绮韵瞧他装出的可怜巴巴模样,忍不住噗哧一笑,纵然心中还有些幽怨。这时也烟消云散了,她白了杨凌一眼道:“大人这般低声下气的,小女子哪敢把您的不是记在心上?”
                                杨凌就势起身,故意长出口气道:“那我就放心了,还以为姑娘把我唤来要兴师问罪呢”。
                                成绮韵似嗔还喜的哼了一声,随即脸色却凝重了起来,轻声道:“大人可知杨福夫妻的底细?”
                                杨凌听她弦外有音,不禁疑惑道:“这对夫妻武艺甚高,柳千户曾对那位杨夫人的身份生了疑心。怎么成姑娘也怀疑他们不是马帮的么?”
                                成绮韵轻轻摇摇头道:“是,他们是马帮地,天下马帮以甘陕最多,但北方马帮最大地一支就是他们夫妻”。
                                杨凌松了口气,笑道:“这就是了,马帮行走江湖,帮人押运货物,一身兼着车马行和镖局子两个身份。自然要有一身好武艺的”。
                                成绮韵好整以暇地坐下,轻笑道:“是,所以在这一点上是没有问题的,大人若是现在派人去查他们身边,户藉、路引,仍是一点问题没有,不过卑职恰好知道他们另一个身份”。
                                杨凌目光一凝,也在对面坐下,问道:“甚么身份?”
                                成绮韵一字字道:“江、洋、大、盗!”
                                杨凌瞧了她一眼,喃喃道:“奇怪,好像天下的事没有你不知道的,连官府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地身份,你倒知道了?”
                                成绮韵欣赏着他地表情,可不敢说出自己知道消息地来龙去脉。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儿小心眼,若让他知道自己有事瞒着他,以后岂不更不信任自己了?
                                成绮韵嫣然笑道:“黑白两道势同水火,这个天下本来就是一些人生活在明处,一些人生活在暗处,大人高居庙堂之上,当然不知道这些三教九流的事。
                                卑职也不认得他们模样,只是卑职知道有这么一对夫妻,二人明以马帮为业,暗中是绿林大盗,而且正在各地奔走联络,试图谋反,丈夫姓杨、妻子姓崔,身具一身惊天艺业,年龄也与他们相当。若换了是大人你,是否还会把他们看作良民百姓?”
                                杨凌目光闪动,盯着成绮韵久久不发一言。成绮韵又道:“方才在暖窖中大人夸耀那些作物时,卑职瞧见那位杨福目视大人面露杀气,卑职自信这份眼力还是有的,决不会看错。”
                                杨凌沉吟道:“本官和杨夫人相遇纯属偶然,杨泉叔倒来京师寻我也是临时起意,杨福断不会早有准备,想藉他们接近我。江洋大盗意图谋反,就该离朝廷远一些,如果你所料不错,他们夫妻到京师来做什么?”
                                成绮韵给他一个白眼儿道:“卑职又不是活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