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7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德见了他很高兴,打趣道:“是么?朕怎么看你就像那个被真主赐于运气的神棍呢?这几天厂卫送来的情报,官场上人人说你官运亨通,市井间人人羡慕你艳福无边,朕想了想,嗯……你的确很有运气。”
                                杨凌笑道:“听皇上一说,臣也觉得自己洪福无边,甚是运气。臣的运气是先皇和皇上赐的,这么说,臣是被赐福的天使,那皇上就是高高在上的真主了。”
                                这一说正德更是高兴,挺了挺胸道:“朕刚刚让阿匐为朕取了个回教名字,叫少吉熬烂,你别嫌难听,很吉祥呢,知不知道什么意思?”
                                趁这功夫,牟斌才恭恭敬敬下跪道:“臣牟斌参见皇上。”
                                杨凌这才省起忘了见礼,忙也一同跪倒,正德不耐烦地道:“到了豹房没那么多规矩,都起来吧。”
                                他回到桌前坐下,瞄了牟斌一眼,问道:“牟卿来见朕,有什么要事?”
                                牟斌道:“皇上,戴铣等罪臣的笔录供词现在整理完毕,因皇上迁来豹房,臣恐送到宫中辗转有失,故此亲自送来。”
                                正德失笑道:“戴铣?那般饶舌家伙早就打发回家了,这些卷宗又有什么打紧的,先放在一边吧。”说着他拿过一份奏折,对杨凌兴致勃勃地招手道:“杨卿你来,看看这份奏章,十分有意思,看得朕大笑不止。”
                                杨凌有些好奇,既然皇上允阅,他也不再客气,上前接过细细一看,竟是江西一些有功名的人联钏奏,原来宁王府荒唐无行,曾被削去爵位由其子朱宸濠继位,现在这位老王爷闲居多年后一命呜呼了,这些文人上表说宁王孝行可风,具奏保举请皇上表彰,封为孝谦。
                                杨凌看了半天,也没什么好笑的地方,不禁诧然道:“微臣愚昧,看不出何处可笑,还请皇上指点。”
                                他这一说,谷大用在旁边“扑嗤”一声笑出声来,正德先是一愣,随即捧腹大笑,指着杨凌道:“杨卿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哈哈,可爱,实在傻得可爱。”
                                杨凌茫然望向正德。牟斌不知道奏折内容,也奇怪地看着这对君臣,谷大用忍不住笑道:“杨大人,宁王是皇室宗亲。何必要百姓出来保举?再者,朝廷表彰一些品性极佳的普通百姓,是为了多一条取士之道,宁王是世袭的王爷,跑来和普通不中举的秀才们抢功名。所以皇上觉得好笑。”
                                杨凌这才明白,他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了提醒皇上的办法,于是做悄然状笑道:“惭愧惭愧,皇上叫臣看奏折,臣只道措词用句有何不妥,倒疏忽了。呵呵,是啊。百姓如果品行出众受到保举,朝廷可以封官,官员品行出众受到保举,皇上可以加官,宁王爷是世袭封王的皇侯,他讨封保举什么?纯粹是凑热闹。难怪皇上觉得好笑了。”
                                正德听了脸色一变,霍地抬头看了杨凌一眼,只见杨凌笑容可掬,似乎只是无心之言,转目想了想才释然一笑,说道:“自朕继位以来,诸王之中宁王叔最可朕的心意,年节庆典,诸般礼节礼品从不遗漏,我想宁王叔这般扭怩,讨什么孝谦封号是假,想从朕这儿多要些大好处才是真的,可是宁王坐拥江西,已是世袭王爷,朕还能给他什么?”
                                杨凌摇头一叹,皇帝年少,谁对他好他便对谁好,终究还是不能识得其中厉害。幸好自己没有贸然指出宁王有不轨之心,否则皇上不予采信,消息传出去却会令诸王惶恐,以为自己这个御前第一红人要学炆允帝时的黄澄一般劝帝削藩,那可是举国所指,想不死都难了。
                                其实既知宁王会反,如果能欲擒故纵,答允给他兵马促他野心膨胀,早些败露行踪
                                也不失为减轻损失的一个办法,只是自己确知宁王会反的消息根本无法说于人听,那么今日助其复得三卫,谁会明白自己的心意。待将来宁王造反之时,赞成他恢复三卫的自己就是第一个被清算的人物。
                                杨凌思前想后,明明预知的事情竟是毫无办法事先逆转,甚至言行稍有差迟,都有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危险,帝王家事,陷进去实在是步步危机呀。
                                杨凌脊背上微有湿意,暗暗警醒不已,牟斌却觉得这件事正是机会,若是趁机提出自己探听的消息,两相印照,说不定可以趁机扳倒刘瑾。
                                他的地位与杨凌不同,纵然说错了也不会引起朝野动荡,是以上前一步道:“皇上,臣职司锦衣卫,目前探听到一些消息,正要禀报皇上。”
                                牟斌将刘瑾在各地采办物品,利用皇差身份拒付货银和派遣中官梁安携巨金入京,遍贿群臣,尤其重贿刘瑾以求复护卫的事仔细说了一遍,正德听罢悄然道:“朕说宁王怎会如此荒唐,竟着人上表请封孝谦,原来其意在此。”
                                他叹息一声道:“江西匪患竟如此了得,连王府也不能得安宁,唉!堂堂世袭藩王,让他整日因鼠窃之徒担惊受怕,朕甚为不安。杨卿,朕若应允恢复宁王三卫,你看如何?”
                                牟斌一听大失所望,同时也对杨凌暗暗钦服,杨凌的判断果然准确,皇上不但根本没有想到刘瑾此举的危害,甚至还在同情宁王,大有允可之意,幸亏有杨凌那句话在先,自己说的事情倒似顺口引出来的,否则单独进奏,一时为刘瑾获悉,大祸临头矣。
                                杨凌听正德证据松动,心中也是一惊,沉吟片刻才道:“皇上,莫大匪患严重,所扰当非宁王府一地,而宁王复三卫,所保者却仅是宁王府,当地受侵扰的百姓怎么办?依臣之见,不如下旨命江西地方加强弹压,这样宁王府和百姓都可保平安了。昔年除诸王护卫,乃为防患于未来,所以臣以为不可轻易许复。”
                                正德有些不以为然,恢复三卫也不过才万余兵马,能做得了什么乱,他却疏忽了卫所官兵可以冒吃空饷,藩王自然也可以多蓄私兵,只要有了朝廷允许设置的兵营,那么里边到底有多少军兵又何人弄得清楚。
                                不过杨凌既然如此慎重,正德便道:“罢了,此事暂且搁议。杨卿,你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牟斌现在虽是自己人,毕竟没有参予计划,所以杨凌没有明言,只含糊应道;“皇上,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臣已派人往江南。估计这几日就有消息送回来,消息一到,京中就可以发动了。”
                                正德喜道:“如此甚好,那么这丽日就有空闲了?明日皇后‘亲蚕’。你把唐姑娘带出来吧,让她也去参加‘亲蚕’,随后朕带你们去蓟州,如今天气尚有寒意,咱们去汤泉游玩一番。”
                                杨凌应允了。二人又闲聊一阵,解语羞花两位姑娘笑盈盈地跑进来寻皇上,牟斌趁机告辞离去。杨凌曾派人暗中监视这对姐妹,始终不见任何可疑。她们在皇上身边这么久,也未见对皇上有什么不利举动,只道宁王进献这对美人只是为了讨好正德,迷惑君心,所以已经疑心暗消。
                                这时见她们进来,杨凌不便再待下去,便想起身告辞,他想起答应永淳公主的话,随口又道:“皇上,去蓟州游玩,往返并不甚远。臣那日入宫晋见太后,长公主和永淳公主殿下曾与微臣交谈,言语间颇为艳羡皇上出行之事,皇上去蓟州,可否让两位公主随行呢?”
                                解语一听,欣喜道:“皇上,这些日子一直困在豹房,解语正嫌气闷,你去蓟州带上解语和姐姐可好?”
                                解语肤色如雪,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