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8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军中树立这种信念,绝对可以化作巨大的杀伤力。这些畏敌怯战的官兵缺乏的就是对统帅的信任和必胜的信念,只要通过这件成功的反埋伏给他们树立这种信念,这两万大军一夜之间就可以脱胎换骨,变成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然而如果所料有误,这番大动干戈两旁却没有伏笔,那就真有草森皆兵之嫌了。对于刚刚鼓舞起来的士气必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如今看来,他赌胜了。
                                杨凌料想倭寇若有埋伏,茶树丛中必布伏兵。对面的芦苇荡如果也布置伏兵,虽有自陷险地的危险,但是如果策划得好,这险地也可变作生地。
                                军队没有现成的引火箭,平素都是战事需要时,以变通箭矢制作。如果倭寇在夜间突袭,并以左侧茶山伏兵先吸引明军的注意力,明军仓猝间是来不及引燃芦苇的,芦苇荡离官路不过十余丈,这时埋伏的倭军便瞬息可至,杀入明军阵中。
                                有鉴于此,杨凌才令罗毅部所有弓箭手备好引火箭,只要倭寇伏兵一出,立即引燃芦苇,里边有倭寇最好,即便没有,大为焰天,映得亮如白昼,倭寇伏兵无所遁形,便只能化偷袭为正面决战。
                                九世善人的福气真不是盖的,随着万点火光落下,一根长阳全线飚红,无数个倭寇在在芦苇丛中哇哇叫着跳了起来,火起烟浓,“毕毕剥剥”的芦苇燃烧声此起彼伏,迅即燃起的大火猛烈无比,隔着十余丈顺风的战士犹能感到炙面的热气。
                                刘大棒槌哈哈大笑,扯开大嗓门吼道:“俺早说过大帅神机妙算,这下你们信了吧?从火海里爬出来的,统统射死,一个不留!”
                                事实上不用他说,全军将士也已士气大振,那时的士兵大多没有读过书,现在多为人诟病的盲目崇拜、迷信权威心理,在那时恰恰是高级将领驾驭部下的有力手段,即使后来治军有方的戚继光,也在军中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就是这个原因。
                                如今眼见督帅料事如神,烈火冲宵而起,那火中倭寇不下千人,竟然不伤一后一卒就要将他们全数烧死,士兵们对杨凌的信任和拥戴立刻达到了巅峰,眼见临近芦苇丛边的倭人有些带着一身火焰狂叫着奔了出来,立刻有些士兵持着刀枪冲了上去。
                                这些冲出来的倭人一身是火,手中刀枪早已不知抛到哪去了,只顾狼狈地拍打着身上、头上燃烧的火焰,往日的威风全然不风,哪里还能还手,未招架几合,便被那些官兵捅翻在地。
                                虽然这些官兵有打落水狗之嫌,不过杨凌并未阻止,他现在需要的是恢复军心士气,能让这些闻倭寇之名而丧胆的江南兵亲眼瞧瞧倭寇的狼狈,亲手杀死几名倭寇,全军的士气必定有所提高。
                                杨凌扫了一眼火光熊熊的荒芜荡,芦苇的灰烬被热浪蒸腾着在半空起伏飞舞,犹如大片的黄蜂,下边仍是熊熊烈火,片刻功夫已经看不见挣扎的人影了,烈焰弥连成一片,映入眼帘的只有一片火光。
                                杨凌缓缓转过身来,注视着那片茶树山坡,乃美正智手下大将木村中原率领着上千名倭寇已挥舞着倭刀、木杆长枪冲杀下来,明军阵营严阵以待,所有的官兵肃立原地,一动不动。
                                木村中原没想到主公奇袭吴江城,诱引苏州守军来援,再半途伏击一举歼灭的妙计竟被明将识破,惊讶之下,陷身火海的千余名兄弟那无以名状的惨象反而激起了他无穷的杀气。
                                明军纵然有一两名智将识破计策又能怎样?他曾经率领三百名部众与四千名卫所官兵决战,明军一战即溃,他率领三百勇士自后面掩杀,追杀明军五百人,而自己只死了十六个人。他的勇士是无敌的,明军将领纵有头脑,率领着一群胆小如鼠的士兵还不是一站即散,重演当年痛快宰杀的一幕?
                                何况主公已弃了吴江,率大军绕至明军背后,一部偷袭苏州城,一部劫夺明军辎重中的火炮,两下合围,大可屠尽明军,为兄弟们报仇。
                                盟军开火了,火铳砰砰、弓弦嘈切,挥舞着五尺长刀攻到近前的倭寇倒下一片,但是悍不畏死的倭寇一刻也不停歇,仍然凶悍地嚎叫着猛扑过来。他们知道,只要接近了明军,按照惯例,就是他们一边倒的屠杀了。一头狼,冲进一万头羊的队伍,又有何惧?
                                明军悄然变换着阵形,方才在火铳和弓弩发射前放盾蹲低的士兵们站了起来,他们没有举起半人高的盾牌,而是纷纷握紧了细麻缠绕的长柄朴刀刀柄。
                                临近茶山一侧的道路上,弃盾握刀的士兵每人左右各隔着近五尺的距离,他们交叉站成三排,横向排成长长的队伍,镇静自若地看着疾扑过来的倭寇,刀锋一寸寸拔出鞘来,发出渗人的摩擦声,但那声音全被倭寇的喊杀声掩盖住了。
                                这支队伍,是杨凌从内厂和外四家军中抽调的精英,他们有的是同鞑靼铁骑连年厮杀、无数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兵,有的是在钱塘潮前手刃过无数倭寇,又受过边塞战事洗礼的新锐战士。
                                这支三千人的铁军,纵然面对着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士也毫不畏惧,又怎会将这些冲锋起来毫无阵形、身材矮小却举着不成比例的长刀,显得有些可笑的倭寇放在眼里?
                                木村中原领着海盗们冲到面前了,他们忽然发现,这些前对火光,容貌都隐在黑暗之中的汉人,同他们熟知的卫所官兵似乎有些不同:这些人的身材、衣着和惯于逃跑的明军没有什么两样,可是这些人的举止、脚步,他们挺拔的腰杆儿,所表现出的那种自信和从容,都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的对手:某,不可轻侮!
                                但是,晚了!
                                倭寇仍然藉着惯性在向前猛冲,前方肃立的明军刀手也忽然脚步轻快地迎了上来,齐刷刷的一声大吼“杀!”,语落、刀落。
                                内厂绞肉机已经启动……
                                ※※※※※※※※※※※※※※※※※※※※※※※※※※※※※※
                                早早赶到明军后路三里外一处沟渠埋伏的另一支倭寇只派了几个机灵的手下藏在路旁刚刚过膝的庄稼地里探听消息,明军前锋大队刚刚经过,他们就悄然后退,跑回去禀报带队首领渡边静舟。
                                渡边静舟听说明军果然上当,已连夜率军驰援吴江城,不由仰天大笑。他一面派人通知乃美正智,一面率领自己的一千士卒向明军后队掩杀过来。
                                明军行进,前阵通常是弓兵、轻骑,中路是主将和重步兵,最后面则是辎重、粮草、军需,而江南道路大多狭窄,这条路虽是官道也不甚宽,明军既要驰援吴江,必然摆出行进速度最快的线型行进阵型。
                                渡边的使命就是袭敌后阵,乱敌阵脚,辅助前方两翼夹击的同伙消灭这股明军。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掠取明军的大炮。
                                乃美正智志向高远,既然决意要做海上最强大的海盗,拥有超强的火炮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掠夺明军火炮,一则如果奇袭苏州城受阻,可以用来轰开城门,二则可以运到船上,稍加改装,成为今后称霸海上的本钱。
                                渡边静舟趁着夜色摸至明军后阵,正欲发起攻击,数里外埋伏地点忽然燃起大火,火光熊熊在此处也清晰可见,渡边静舟诧异莫名。但是这时也顾不得了,猛扑过去的部众已经被明军发现,此时唯有一战。
                                明军果然和其他卫所的官兵一样毫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