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9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彩身在小人窝,却不知道防范小人,哪知道自已一句话又把人家得罪了。他呷了口茶,思索道:“韩文吃了几次大亏,已经谨慎多了,现在敢利用此事弹劾杨凌,是因为他看准了一件事!”
                                张彩顿了顿,才继续道:“创办讲武堂,刘公反对、李东阳、杨廷和反对、文臣们反对,就连那些各有派系,位居高位的武将们也是竭力反对,韩文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想借风借雨再作一搏,如果这样都失败了,那他也无话可说了。
                                韩文,不是看不出皇上对杨凌的维护,只是他实在是再也等不到更合适的机会而已,反正若是不成功,法不责众之下,也不会对他有什么损失。可他不是莽夫,明日朝议他一定会先察颜观色,见到有掀起风雨的机会他才会出头,所以我们不能把其他弹劾的奏折抽出来,还要让咱们的人多多配合,给这老匹夫一点盼头……”
                                刘瑾一点就透,嘿嘿笑道:“不用说了,咱家明白了,杨凌一派的人纵然对设立讲武堂不那么心甘情愿,也不会出面弹劾。李、杨一系的人充当和事佬的可能。咱家正和杨凌争权,韩文这是希望咱家打头阵呐。
                                摇旗呐喊的活儿,咱家干过好多年了。下套子绊人更不在话下,等他钻进来,咱家就摇身一变,义愤填膺,让他老韩里外不是人。嘿嘿嘿…………,不过……”。
                                他亲热地唤着张彩的表字道:“尚质啊,凭这样就扳得倒他吗?我想李东阳、杨廷和是一定会出面保他的。”
                                张彩微笑道:“文冕这帝婚而不输银、聚众攻吁忠臣两策,只是用来造势,坚定皇上厌憎之心,明确他在朝廷上的被动,至于真正用来行致命一击的……”
                                张彩顿了一顿,道:“户部员外郎涉案贪污,已经被抓起来了,他的履历档卷,昨儿厂卫刚从吏部调走,刘公,户部员外郎,可是他户部尚书衙门口儿的人呐,就是不知道,他韩大人是否也有牵连呢?”
                                “砰!”刘瑾一拍桌子,喝道:“一定有,怎么可能没有?”他本来就有下级官员犯罪,越级追究上级官员的好习惯、好传统,何况现在正想整韩文,趁机夺取属于他的政治地盘,所以立即应声。
                                张文冕眼珠一转:“那员外郎是个贪官,怕也没什么硬骨头。这样的人都不用大刑伺候,只要把刘公造出来的那种重达一百五十斤的大枷往他脖子上一套,烈日底下那么一站,还不是想让他招谁,他就招谁?
                                张文冕急忙起身道:“刘公,这件事就交给学生来办吧,三日……不,一日之内,学生必有好消息呈交刘公”。
                                刘瑾笑吟吟地站起身,满意地拍拍他的肩头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不过也不必过于着急,总得等明日廷议之后再去,免得打草……。”
                                张文冕会意,连忙施礼道:“是是,还是刘公提点的对,学生明日再办,明日再办”。
                                “嗯!”刘瑾得志意满地点点头,微微转首望向东南,双目眯了起来:韩文一倒,咱家能聚拢过来的势力就更大,内阁就更加没有作为,等到杨凌回京时,天就变啦。
                                杨凌啊杨凌,咱家祝你在四川……乐不思蜀!”
                                大明天朝出兵,助满刺加苏丹复国,这件事可不只是一场战争的胜利。大明有七八十个藩国,这些年来天高路远,加上大明被北方鞑靼牵扯了太多精力,根本无暇顾及,所以有二十多个藩国已多年不曾朝觐。
                                如今大明北和朵颜三卫,大败铁骑,一举扫清倭寇,收服东海群盗,驻兵琉球、收复满刺加,东方巨龙一朝苏醒,动动龙爪就是风雨相和,周围诸国既敬且畏,已经纷纷开始准备派遣特使朝觐大明天子。
                                一时北京四夷馆来使不断,重现万国来朝的兴旺局面,大明朝廷也知道满刺加之事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上的胜利,为了造势,护送满刺加国王苏端妈末回国时,正德隆而重之,派出两位钦差,一位是礼部尚书王华,一位是新任兵部尚书刘宇,可谓礼遇尊重无以复加了。
                                这样庞大的队伍压根就是演戏给其他诸国看,满刺加苏丹也不过是这场大戏的道具而已,所以尽管他归心似箭,这队伍走的仍是四平八稳,直至八月初,船队才抵达满刺加。
                                利用这段时间,杨凌已在葡萄牙舰队选定的驻址,利用这支数千人的免费劳工队伍建造了大明水师的军营,鳞选了驻军将领,并且往返于福建和满刺加,将一些军政要务处理妥当。
                                由于东海已经靖清,现在大明已对朝鲜、日本、吕宋、琉球诸国开放了天津港、杭州港,海运商贸开始初步启动,并迅速影响着更多的国家。
                                同时谷大用组织了一批由商人、文人、僧人和特务组成的商团访问日本,商人代表是徐经、文人代表是唐伯虎,他们带去了大批精美昂贵的大明产物,深受各地大名欢迎。
                                日本人崇信佛教,上层人物又最喜欢附庸风雅。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正经起来见识渊博,谈吐风雅,对佛经也极有研究,会见日本高僧打打机锋、谈经论道毫不逊色。风流起来时又声色犬马、放荡不羁,极合那些将军大名的胃口,现在俨然是日本第一红人。时下无论是将军大名管领还是富绅贵妇名僧,人人以一睹唐解元风彩为荣。
                                所以如果哪一天有人看到这样怪异的一幕:一位大名的军队护送着一支阵容繁杂的车队到达他们的势力边境,然后另一位大名的军队恭恭敬敬地把他们接过去,客客气气地送进自已的城池,然后两军继续开打,杀得血流城河,那么不用奇怪,这支车队一定是唐伯虎的访问团。
                                苏端妈末赶到福建时,杨凌也赶回迎接,然后陪同两位护送钦差一同赶往满刺加。
                                “威武大将军”航行在波涛万顷的海面上,卸下了装甲的将军号航速更快,在海面上犁开一道巨大的浪痕。
                                杨凌站在战舰第三层的甲板上,扶着船舷静静地听着刘宇向他述说着京中的情形:“大人不在京里,如今刘瑾已能左右朝中大多数政务,新任吏部尚书张彩是刘瑾一手提拔的,已经死心踏地的跟着他走了,吏部掌握在他手中,投靠过去的官员也就更多,就连李东阳、杨廷和现在也不太表示意见了。”
                                杨凌笑笑道:“他们是在一次次失败后变精明了,没有把握不肯轻易出手而已。别看他们现在和刘瑾虚与委蛇,那是在等待机会,这些老臣或许政见上有些愚腐,但是为人风骨,不会轻易改变的”。
                                刘宇恭敬地道:“是!大人远见卓识,令人叹服。大人虽远离京师,但是圣眷犹隆。韩文等人借筹建水师讲武堂一事攻吁大人,本来他们料定刘瑾一定也会响应,想借满朝文武众口一辞的压力,迫使皇上解除您的军职,可是刘瑾却不敢得罪您,反而帮着你驳斥韩文,令他们碰了一鼻子灰。”
                                “哦?”杨凌虽然不在京中,可是他并没有放松对京师的注意,京师有什么大事小情内厂番子都会及时送达,这件事他已经知道了。
                                不过他想看看这些京官对刘瑾所作所为的看法,也想知道刘宇对自已会不会有所隐瞒,便不动声色地道:“他还有些什么举动,说来给我听听”。
                                刘宇道:“大人不在京里,刘瑾捞权捞的厉害,大人将司税监移交内廷和户部共管,这两个衙门为了税赋日生,刘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