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商莫菲菲-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身体健康。沈天启两眼发绿的说她他们可以先结婚等到了那个什么成熟年纪再要孩子。
莫菲菲只好恨恨的说自己曾在佛前发誓不成为全国首富不成亲,如果违反了誓言怕佛主降罪,大有梦想一日未完成不敢思量终身大事的架势。沈天启闻言很不屑的说神佛只是当权者愚弄无知百姓的东西,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这很让莫菲菲有些刮目相看,没想到沈天启还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嘛,放现代肯定是个坚定的Gdby。接着,他继续大方的说等到成亲后,他的钱还不是莫菲菲的,到时夫妻两一起努力,成为首富指日可待。口气极其大,目标很明确,先把老婆骗回家再说。
莫菲菲怒其不争,谆谆教导他说男子汉应该先立业再成家。不料人家沈二爷牛烘烘的说他的事业已经很大了,哪怕莫菲菲生一千个孩子他也养得起(此话说完莫菲菲直接一只鞋飞了过去)。但是莫菲菲很无耻的说:“别自以为是了,你那些钱还不足以给我安全感,万一有更优秀的男人把我勾引去了怎么办?”沈一启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个眼睛长额头上的云先生,立马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感,于是他终于认可同意了莫菲菲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成亲是不能急滴,赚钱是最重要滴。其实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莫菲菲没说,沈天启心里有数:莫菲菲是一个事业型的女性,她不想那么早嫁人洗手做羹汤。
为了她的梦想,他只好收起了自己最大的渴望。宠爱一个人有什么不可能付出呢?何况菲菲又不会跑走,两人平日还是可以在一起。等到她自动想嫁的时候吧,这比当初认为她是男人自己决定孤独一生的结果好多了。
达成这个共识之后,他撤回了隔一天就上门骚扰的媒婆,与莫菲菲一起满心扑到了事业中,两人的感情也稳定升温,沉淀得愈加香浓。
在不停开分店的过程中,有几个突出问题已经成了限制莫菲菲事业发展的桎梏:
其一,由于交通以及通信工具的落后,信息流通过慢,上头指令和下头汇报都不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很多事情难免造成延误。比如有一次莫菲菲派了几个人到西安开分店,那个负责人到当地考察之后选了几个店址,谈好价格,飞鸽传书请莫菲菲指示。结果,由于未知原因,那只被委以重任的鸽子几天都没飞到京城(或许是被老鹰吃了?),负责人翘首以盼上头指示盼了半个月都没盼来,之前看好的那些好地段店面早被人抢走。
这个问题真的难以解决,在这个年代,莫菲菲不可能神奇的发明电话网络,能想着养鸽子当传讯工具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她只能祈祷自己的鸽子命够硬。
其二,市场信息落后。每次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或者城市,莫菲菲都要为这个发愁。从一无所知到了解的过程总是要事必躬亲,自己去问,自己去调查,自己去打听。如果当地有一个很好的市调公司或者咨询公司,直接可以把自己需要的资料成系统的拿出来,是不是可以省很多力呢?
在古代这也很难实现,毕竟没有电脑全靠人手积累信息的话耗资巨大,最重要的是其他商人也没有”买信息“的习惯,所以不会有人从事这种行业。莫菲菲曾打过开咨询公司的念头,最后也只好作罢。这个问题还得自己解决,只能以浪费时间为代价了。
其三,人才匮乏,尤其是有办事能力可以依赖的中层干部极度不足。扩张得太快,人才选拔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这是当前最严重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莫菲菲充满雄心壮志的事业规划中,以后除了餐饮、零售、贸易等行业之外,如果有机会她必定还会进入新的领域。
很多时候,成功只源于一个小小的契机,抓住了这个契机也只不过成功了一半而已,成功还喜欢青睐有准备的人。如果以后有了机会却因自己的准备不足而耽误时间造成失败,莫菲菲一定会懊恼一辈子。
所以,她向沈天启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人才储备计划。
 
 
 
 第149章 发钱发到手抽筋

  人才储备是现代每个大公司都极为重视的事,把企业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档案分门别类的归档好,在急需人手的时候,就不必像没头苍蝇一样临时通过各种渠道乱招,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莫菲菲现在就处于地主家里没余粮的尴尬境地。
关键这年头没人才市场呀,已有的招工渠道极其简单。基本哪里缺人了就在店铺门上帖张红纸上面写类似招长工一名之类的信息,这种方法传递信息的范围非常小,导致能吸引来的人也不会太多,最底层的员工用这种方法还行,但是抓住真正有本事的中层以上干部就难了。
要想储备大量的人才,首先就要把这个信息让更多的人看到。好在,莫菲菲拥有强大的武器:报纸。即使是现代人,找工作的途径最集中的也不过是通过网络、报纸、招聘会。没有网络没有招聘会不怕,莫菲菲有《京城周报》。
如今《京城周报》的发行量已突破十万大关,说莫菲菲掌握了京城议论的喉舌也不为过。由于广告收入的激增,报纸售价降到了一个铜板一份,连工本费都不够。这直接导致买报纸成了人人都可承受的开支。
现在京城老百姓见面,若开口聊起报纸上最新的新闻,谁接不上话茬的马上就会遭受所有人的鄙视。然后众人就会施舍般的告诉那个信息闭塞的人,校慰刘大人升官啦,宰相大人的二公子生千斤啦,恒隆商场又开始促销啦,武林中华山派的独孤小侠被碧月山庄的秦少主打败啦,公主的波斯猫走丢啦等等诸如此类的新闻。
那人就会恍然大悟状,在众人得意的眼光中暗暗发誓下期的《京城周报》自己就是拼着不给儿子买零食也要买下来。
所以,在《京城周报》上第一次发布的招聘广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在莫菲菲意料之中。
特地用了一个整版,以人物报导的形式给莫菲菲做了一个专访,由资深大记者张炎(曾经的第一写手已经转成了纯粹的管理者,平日除了向莫菲菲做业绩报告他基本已不动笔)亲自捉刀,从全方位不吝赞美之词的描写了这位《京城周报》的创办者,并详细介绍了她持有或者参股的企业:如家客栈、恒隆商场、《京城周报》社、乾隆船队、乾隆贸易行。(红楼和淑女培训学校这两个带色的公司还是归在莫老爷名下,因为莫菲菲希望自己的商业形象是健康的)
做了充分铺垫之后,专访下面是独特的招聘信息。莫菲菲现在急需的是“掌柜型”人物,这次她打算一口气招十人,招聘要求是二十五岁以上,有过三年以上掌柜经历,能独立负责分店筹备事宜,并能适应出差,同意外派。当然给出的条件也是非常诱人的,年薪一千两银子,连续盈利超过两年就分配半成干股,外派的还给安家费。
条件很诱人,但是这条信息还不是最让人动心的,因为毕竟符合要求的人不多,这种高级人才可遇不可求,人家很多有能力的都自己开店做老板了,谁乐意给人打工啊。最让人眼热的是招聘信息下面一大块所谓“人才储备需求信息”。
人才储备需求分几大类:士、农、工、商、武,每个大类下面还各有三个小类:高级人才、中级人才、普通人才,每一个级别的具体要求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
在这眼花缭乱的需求信息下面是一个仿个人简历的简单表格,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家庭成分、工作经历、特长等基本资料。
在表格下面是一行加大的粗字: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表写表格者,把表格剪下来交到《京城周报》社,每人将获得两个铜板的酬谢,并且以后如果“莫氏集团”有此类人才需求,将从表格中优先聘用,条件从优。
前面招聘掌柜的条件摆在那里,没有人怀疑这句话,莫菲菲请人给的工资绝对比平均水准高很多。更甚的是时间不限,表格复制有效。无论什么时候把表格交来,都享受储备人才待遇。
满城哗然!德昭十年第三十三期《京城周报》因此成了最近京城最抢手的东西。
那些不需要替别人打工的达官贵人们拿着报纸,敬佩莫菲菲的奇思妙想和长远目光。
而竞争对手们则是唾弃莫菲菲的卑鄙,谁让他们没有媒体优势呢,人家掌握着报纸,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太无耻了,居然把每个职业的薪资待遇都一起写出来了,有了这个参照,以后自己怎么压价格招人?在唾骂的同时他们也暗暗警惕自家的人会投到莫菲菲那里去。
那些有长远目光的高级人才仔细研究了莫菲菲的发家之路后,均诧异于其成长的速度,他们不约而同形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