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商莫菲菲-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菲菲看了一眼,还是没说话,当老子好收买的啊。我又不是缺钱花的主。
  他嘴角抽搐了一下,抽出一张五千两的银票,然后威胁着看着莫菲菲。
  莫菲菲一惊,如果今天不答应,怕要结下一个敌人了。现在还是事业起步的时候,万万不能到处树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于是莫菲菲换上笑脸,喜笑颜开地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邱大人是朝廷栋梁,在下相信贵公子也定是人中龙凤,当然能称得上青年才俊的。”
  邱大人看莫菲菲表态,哈哈大笑而去:“算你识相!”
  看他走远了,莫菲菲才抹了把汗。娘的,现在是个官就能来威胁自己,弱肉强食的年代,没强大之前,她就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吧。
  虽说被威胁了一把,但是莫菲菲看着桌上的七千两银票,心理马上平衡了。和什么也别和钱过不去呀,有人不是说宁愿在有钱中变态,也不愿在没钱中变坏嘛。前面所有的报纸卖掉都没赚来那么多钱呢。
  没料到骆大人走了之后,莫府源源不断有人来访。不是为自己儿子,就是为弟弟,更有甚者是为自己。感情把她的排行榜当成鹊桥征婚了?
  莫菲菲一律拒绝,实在推不掉的只好把钱或者礼物之类的收下。看着手里的一堆银票,暗想:“十大里面已经有七大是内定的了,还有三个,无论如何得有水准才行。”
  果然,“十大才俊排行榜”一出,榜上的公子哥都受到了极大关注,甚至出现了有女子自发组织到他们常出没的地点守侯的事。好在“青年才俊”比“美女”的定义模糊,对于男人,所有人关注的是其家世、前途,而不是相貌,所以他们的“青年才俊”排行榜倒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非议。
  几个儿子上榜的大臣据说被皇上表扬了,说什么“教子有方”,还颁发奖赏以兹鼓励。果然是朝廷重臣哪,一个个目光远大,他们在莫菲菲这里给的钱,在皇上那里全赚回去了,还赚得了皇上的欢喜,这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一帮老狐狸!
  接下来的著名酒楼排行榜、客栈排行榜、首饰排行榜、旅游景点排行榜、诗词排行榜等等顺利一一推出,期间涉及到利益的排行不乏有人来打点贿赂,有了开头,莫菲菲收起钱来毫不手软。
  京城百姓除了看报纸的习惯外,又多了一个竟猜的饭后活动,即猜测他们下一期排行榜的排行,有猜中的自然兴高采烈,猜不中的继续下次。他们的报纸也在这种关注中越走越好,销量节节攀升。
  终于,莫菲菲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决定培养出一个广告大户来。
  

第五十九章   下乡出差
更新时间2006…9…2 19:01:00  字数:0

 舍得给产品打广告的,并且广告能马上产生效应的正当行当,必须是利润大且大众消费性强的。
  赌场、妓院等娱乐产业虽然利润高,在大众观念里还属于遮遮掩掩的“下九流”的行业,万万不敢大张旗鼓打广告,就是打了估计也会惹来官府的侧目。
  大家现在翻翻手边的报纸或者杂志,定会发现里面房地产广告占了半壁江山。对,房产无论何时都是暴利行业。但是这个年代还没有商品房呀,也没有成规模的大开发商,莫菲菲只好放弃了自己的老本行。再回想电视中经常播放的广告:营养品、洗发水、化妆品。央视每年不是有广告标王吗,莫菲菲记得有一年的标王就是某某酒,花了一个多亿标下CCTV1广告时段。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酿酒需要的原料都是粮食:大米、小麦、高粱……而这些原料的价格都非常便宜,酿成酒后价格却成几何倍数上涨。可见,酒的利润是非常高的。这年代洗发水等日用品还未普及,酒文化却是源远流长的。人人都能喝酒,喜爱喝酒,无论是朋友相聚离别还是喜庆丧事,都离不开酒。莫菲菲决定就找一个酿酒大户来做自己的广告主。当然为了证明广告的效果,必须找一家小有名气,却又不是顶级品牌的酒。
  莫菲菲做了一番调查,当时最著名的酒分为几类:
  一为宫廷酒。此类酒皆是皇上从各地名酒之乡,调集酒匠精心酿制而成的。本朝的宫廷酒有:蒲中酒、鹿头酒、薔薇露酒、苏合香酒、长春酒等。这些酒用最先进的工艺酿成,并且经过改造,加进了许多珍贵的药材,多带“药酒”、“补酒”性质。宫廷酒为天下酒之精华,稀少名贵,为宫廷特有,当然皇上心情好的话也会赏赐给大臣。此类酒可遇不可求,自然不需要做广告。
  二为京城名酒,即皇亲国戚的家酿酒。京城是首都,又是最大的城市,经济文化中心,达官贵人云集。贵人善饮酒,并且需要酒来笼络英雄豪杰、门客。既然最好的宫廷酒求之不得,又财大气粗,当然自己酿酒啦。其中著名的有当今皇后娘家的香泉酒、小王爷家的天醇酒、邱侍郎家的瑶池酒、还有其他几位朝廷重臣家酿的兰芷酒、金波酒等。此类酒也是只供私人享用,且产量不多。他们的主人并不缺钱,自然不在莫菲菲的广告主范围内。
  三为各地的名酒。在前朝,出于控制粮食(因为酿酒需要大量粮食)的军事目的以及攫取巨额利润的经济目的,酒的酿造一直由政府掌管。各地的酿酒场均被当地政府牢牢控制。到了先皇时期,为了推行商业发展,解除了这一禁令,当今皇上更是对推行商业不遗余力,因此各地的酿酒业风声水起。比较著名的有绍兴的女儿红、浙江金华的清风酒、广西桂林的瑞露酒、山西的杏花春。这些酒都是大商人的制酒厂酿造,销往全国各地。此类酒是最需要做广告的。
  四为洋酒。首推从波斯进口的葡萄酒。我们国家自古就是“造假”大国,自葡萄酒进口之后,盛产葡萄的地方迅速出现了葡萄酒,倒是货真价实的葡萄酿的,但是由于没有掌握熟练的技艺,总没有进口的来得醇香。由于口味与传统酒有很大区别,成本也比一般粮食酿造的酒大,所以在短期内很难普及,也不是莫菲菲的广告主对象。
  莫菲菲的眼光放在了地方酒上。其中女儿红与杏花春名气最大,销量也好,要说动老板拿钱出来砸广告比较难。广西离京城十万八千里,盛产的瑞露酒又为米酒,被莫菲菲排除在外。如此就只剩下一个选择——浙江金华的清风酒。
  清风酒为白酒,酒液无色,清澈透明。清芳甘润,入口甜润、醇厚、尾净味长,饮后如浴春风,故得名“清风”。
  清风酒老少咸宜,但由于出身不高,又没著名诗人帮衬作诗赞美,所以销量不尴不尬,屈居中游。老板王得福据说为土财主出身,但是商业眼光还是比较锐利的,朝廷解除酿酒禁令后就当机立断拿出家产开办酒厂。到如今已有十年历史,虽然没有占据酒市场的半壁江山,也混了个脸熟。
  这样的“农民企业家”是值得敬佩的,他们野心勃勃,勇于拼搏,由于知识的短浅,反而不会墨守陈规,敢于不按牌理出牌。只要他们认定你说的是对的,就敢豁出去跟你干。浙江离京城不远,莫菲菲决定到浙江去出差。
  莫菲菲对浙江的印象停留在现代:遍地的民营企业家、东方尤太人温州人、美景如画的西湖、鱼米之乡、富庶的人民。对浙江金华的印象则是金华火腿。
  当然这个年代还没有金华火腿,使金华闻名的是清风酒。
  她带着自己的保镖大雪小雪和侍从小林子轻车简骑,还带着几份《京城周报》就朝金华出发了。
  本着在工作中娱乐的精神,他们一路游山玩水,三日后才到达金华。金华本为农村,后来经济发展,务农的人开始经商,小村已经形成镇,类似于如今“城乡结合部”的地方。
  王得福为当地大户,经当地人指点他们很快找到了他家。
  几位“京城人士”的到访早已惊动四邻,和任何时代的城里人进村一样,莫菲菲他们周围很快聚集了很多闲暇的人。因为是冬季,不用耕种,正无聊间的人自然要扎堆看热闹。
  小林子从乡间出去,在京城莫府呆久了,竟以为自己成了京城人,坐在大马上得意洋洋朝周围的人大方挥手,颇有衣锦还乡的感觉。
  早有好事的人去通报了王大户,所以当他们来到他家门口的时候,他已派了管家出门迎接。
  直到在客厅落座,年近五十,身材健壮的王得福王老板还是傻呼呼的看着莫菲菲,显然不知道莫菲菲报上的《京城周报》社长是什么头衔,也不知道这群人来意如何,但是看着领头的莫菲菲年纪那么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