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旧石器时代-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扬只是随便一说,提醒一下他们,没想到他们愣了一愣,立刻开始探讨这件事有没有反作用。

“让我想想,这件事办下去,等于把一个小团队拆分开了,大家各做各的,会不会出现反作用?”

“是啊,我也想到这点了,你们看,大家本来是互相配合的,一环扣一环,可计划一下,就把众人拆开了,有的人可能会速度快些,有的人速度慢些,大家又不想让别人耽误自己的功夫,会不会心生不满?闹矛盾?”

“我也想到一点了,现在生产是一个流水线的过程,有的环节可能慢点,有的环节可能快点,快的环节要是做完了,慢的环节还没送来半成品,可能会产生摩擦和矛盾。”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后遗症。

“会不会是我们担心得太过了,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吧?”

“怎么不会,肯定会的,比如你挑水的,我烧水的,我烧完了一锅水,你还没挑水过来,难道要我干等?就算过去帮你,也把我的时间浪费掉了,对不对?这关系到我的前程,你那么慢,我肯定要说你几句。但你也是用尽了全力,被我说,你肯定要还击,然后越吵越凶,最后打起来了……恩,一起被抓到刑部去。”

众人的逻辑能力在不断的锻炼下,完成了几个飞跃,许多小事结合平时的经历,就可以推断出一个合理的结果。

看着众官员热烈讨论,王扬微笑着摇了摇头,心中也在思考这个计划。

但他考虑的却不是可行不可行,而是发现了更深的一点。

“以前的工作状态,是大锅饭,这个路子走不长久,走到最后,有的人就出工不出力,混日子。”

“如果改成这个计划,不就等于变成了改革开放?从大锅饭变成个体户?”

王扬双眼一眯,觉得很是眼熟,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旧石器时代版本中国史吗?

“呀,看来我这个中国人来到这个时代,最后走的还是中国特色主义的红色道路啊。”

自我调侃了一句,王扬回到了正题上。

原本,王扬也是打算这么走的,可他知道,就像众人正在讨论的那样,硬改,众人肯定不适应,还得生出许多事端。

众人也没有这个概念,直接推行极其麻烦,最重要的是,金融体系还不成熟,或者说,压根就没有金融体系。

连最基本的以物换物都没有。

这方面倒是不用王扬担心,更不需要他谋划,历来的金融体系,都不是帝王家说了算,而是大众说了算。

说回眼前,眼下的国家,说白了,就是一个三四千人的公司,只有一家而已。

公司就是吃大锅饭,你帮我做,我就付给你工资。然后就是熬资历,拼成绩,拉关系完成升迁。

这是一个集体,分开了什么都不是,但凝聚在一起,却可以创造出无限的财富。

而且占据创造财富比重的,往往是CEO、经理、董事长等等的领导者,下属就像螺丝丁,一个不行,可以换一个。

而CEO、经理什么的,就不怎么好换了,人才难得啊。

如果把这个公司分了,不再是一个团队了,个个都去自主创业,到底是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呢?还是效益更差呢?

王扬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改变一下不是不行,关键是哪种更好用,能获得更多的效益。

长远来看,自然是改变了更好,那么好的例子摆在眼前。

可惜人生短短几十年,王扬考虑不到太长期的事情了,至少两年以后的事情,他很少去考虑。

他在心中微微算了一下,几年前,老一代人还没死去的时候,那时候众人的工作积极度最高,效率因为条件限制和交流方式,说不上高。

到了如今,有了技术的沉淀,又多了许多新工具,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虽然没以前高,但效率却高出不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王扬一直在众人间推广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模式。

每个人各司其职,该挑水的挑水,该烧水的烧水,谁擅长哪方面的工作,就让他去做那方面的工作。

这里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有条不紊,秩序稳定,而且让众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提高了效率。

第二个,交替新人员容易,让人学会做一件事的某个环节,比让他学会做整件事容易,减少实习时间。

第三个,释放劳动力,上述两个好处产生的效果,直接形成了这第三个好处,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手,就可以获得相同的收益。

省下来的人手,就可以安排到其他方面。

这个流水线产生,很适合目前的状况,刚好是一个整体。

毕竟人口基础太少,想分,也分不出个子丑寅卯。

如果这时候推行这个,会不会破坏掉目前的生产体系?把原本的一个整体,变成了琐碎的一小段?

最后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工作的效率和最后的产出了。

他考虑的这些,是其他人考虑不到的,在没有阅历和相当的历史背景下,高瞻远瞩,雄韬大略,很可能是一句空话。

感受到大殿中再一次变得安静,王扬回过了神:“怎么样?有没有讨论出来?”

李四掩藏不住眉梢上的喜悦,回答道:“我们讨论出来了,有一个不错的办法。”

第515章 雄伟大计

“咦?你们想到什么办法了?”王扬有些惊讶,看来他低估了众人如今的逻辑推理能力。

李四表示:“我们讨论过了,这个计划一下,众人肯定会发生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且还会破坏目前产生的良好‘化学反应’,所以,我们就想,既不要他们单干,也不要他们不单干。”

“什么意思?”王扬很有兴趣。

“就是让他们自己拉一条流水线,你负责这个,我负责那个,反正到最后,统计的依然是他们个人的成绩,但是却没有破坏掉一个团队。”

“哈哈哈!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王扬大笑,他也想到了这个办法。

说起来也简单,之前举了个例子,说烧水的和挑水的,由于有快有慢,所以会影响到双方的成绩,从而引发矛盾。

以前倒是可以这样,反正我水烧开了,你还没来,我就权当休息五分钟嘛。

现在他们是在拼命的阶段,一点时间都不想浪费。

让他们自由找搭档,烧水的依然计算你今天烧了多少水,是你一个人的成绩,挑水的依然计算你今天挑了多少水,互相都不会影响。

“不错!难得你们能想到这点!有道理啊!哈哈。”

众人见王扬这么开心,也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刹那间觉得自己堪比另一个文明的传奇人物,爱因斯坦。

“都是您平时教我们,要我们多换位思考,不然我们也讨论不出来啊,刚才我们就换位了,我当挑水的,他当烧水的,他觉得我慢,我也不想被他骂,那咱俩就不合作嘛,找其他人合作。”守八迫不及待的上来说几句讨喜的话,然后观察王扬的神情。

见王扬眉毛一扬,很开心的样子,于是在本子上写下:“王扬喜欢听讨喜的话。”

这一段在后来编辑史料的时候,被参考在了其中,顿时,一个好大喜功,爱听马屁的君王形象跃然纸上……

“太祖闻言大悦……”——转自《天朝上国史·太祖传》。

可惜啊,王扬哪想到后人把他的喜悦理解岔了,不然非得把那个乱编史书的史官砍头五分钟。

他喜悦的是,他决定,把“改革开放”的苗头,在这件事情上做一个铺垫,暂时,把众人的贡献和功劳单独分出来,物资什么的还是不分。

等到以后的政策推广中,就会圆滑自然,水到渠成,再不会生出半点波澜。

“很好,很好!”王扬做了个抚须的动作,忽然想到胡须都给剃了,干咳一声,将手放到扶手上。

“不过,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计划可能出现的弊端。”李四又说了出来。

王扬一愣:“这也有弊端?”

“是的,他们自己找搭档是可以,不过选搭档肯定要时间,而且肯定还会经常换搭档,这些时间可能就浪费了。”李四如实说出。

“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事,你们放心,他们不会浪费时间的,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拼个人贡献,哪来儿的时间到处换搭档?肯定会互相忍让。”

见李四等人还想说什么,王扬笑笑,知道他们被这两次的事件弄怕了,很想做一个完美的计划,保证算到最后一步,只剩下好处,没有一点坏处。

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俗话说事有利弊,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没有坏的一面。

提出一个计划,为了解决这个计划的弊端,又提出一个计划,然后为了解决新计划的弊端,又提出新计划。

那还不得讨论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