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到六零来种地[穿书]-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4章 
  过完年后; 等到各个机关单位开始重新上班了。
  王思婉和许安拿着那份从韩友书那寄过来的信; 去把原身以前被没收的产业给拿了回来,整整一叠的产业证明; 里面只有S城各地的房产证明。
  王思婉知道还有一片厂房被充公了的,因为韩友书上面印的红戳太有用了。王思婉直接按照许安的叮嘱,只要了其中一半,那些正在运行的工厂都没要; 而是要了几个废弃的工厂,然后把另一半工厂换成了城西郊外的一块地。那块地现在荒凉得很,没有人住。
  王思婉如果非要工厂,其实也是能要回去的。但现在要是要; 那就等于在跟国家抢东西。所以还不如换成更有价值的。
  比如城西那块地,到了九十年代初,被S城的政府开发,做新区,到那会,这块地的价值就飙升; 端端十年时间,就寸土寸金了。
  许安有记忆作弊,和王思婉一起毫不手软的画出了未来最贵的那片地。
  但这片地在现在看来,就是荒郊野外,住那的还全都是乡下人呢,所以王思婉和许安说要那块地的时候,专门负责处理他们这些事务的人都要以为他们是傻子了。
  但王思婉和许安就是要那一块地。
  再加上之前被没收的一些古董字画啥的; 能找回来的都还了,找不回来的也只能算了。
  这已经是很好的了,全靠韩友书信上红戳。这要其他人,除非是房产,其他被没收的那就是没了。
  还有一些额外的赔偿和补贴,总之又是一大叠的各种票证。
  王思婉把那些产权证书拿回去的时候,宋婶抹着眼泪一张张看过去,然后郑重的交给王思婉,说这都是她外公留下来的东西,得好好收着。至于那些票证,王思婉直接拿了一半给宋婶,让她收起来留着慢慢花。宋婶也没客气,孩子给着她就收着,至于花,她一个老太太花不了多少的,还不如等孩子需要的时候再给她。
  又陪了宋婶几天,一家三口就要回去了。
  高考的时间是12月份,改试卷再到学校出通知书,后面又要过年,所以通知书应该不会那么快到,最快应该也得到一月底了。
  王思婉告诉宋婶,顶多就是到四月之前,他们应该就能回来了了。
  回到第六大队的时候,王思婉就马不停蹄的和蔡小燕一块,做着玉容膏。然后送一批到徐月娥那,又寄了一批到邵娟那。
  回来没几天呢,刘珍就带着冯光荣还有孩子过来了。
  他们的儿子天天已经会走路了,穿着王思婉之前送的小棉袄,像个小团子似的满院子跑。
  刘珍让冯光荣看着,跟王思婉一块到厨房做饭。
  让他们来吃饭是王思婉的主意,他们很久都没聚聚了。王思婉现在辞了学校的工作,跟刘珍的交集会越来越少的。
  而且他们都去考试了,要是考到了,报到了不同的学校,以后就是天南海北的想见一面都难。
  所以王思婉有心趁着还没开学的时候,把他们一家叫过来吃顿饭。
  准备做的是萝卜炖牛肉、炒粉干、辣椒猪头肉还有一份适合孩子吃的蛋花豆腐羹。
  刘珍一边洗萝卜,一边问王思婉,“你说你怎么那么大的勇气呢?说考试就干脆辞了工作,这要是没考上,回去都难,只能在队里干活了,哪有当老师轻松啊?”
  王思婉切着牛肉,这牛肉在大队可是稀罕物,谁家会把耕牛宰了吃啊。这还是之前送货到徐月娥那,到镇上的食品站里买的。
  刘珍也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没吃过牛肉,好像还是以前回去过年的时候,她妈买了一点卤牛肉,那味道香得她啊,饭都多吃了一碗。所以现在看着王思婉切生牛肉,都有种咽口水的冲动。
  “这不是孤注一掷,就想认真的复习,然后拼一把嘛。你也知道的,我婶子还在S城,她年纪大了,我也想回去照顾她。老是放她一个人在那,我哪放心啊。”王思婉把牛肉装进盘子,又开始切一些辣椒。
  刘珍若有所思,以前她也问过王思婉的事,知道她有个婶子,都快七十了。“诶,你是怎么说服你们家许安也去考试的啊?你说到时候要是你考上了,他没考上怎么办?你去念书的话,俩人不就得分开了?还有宝宝,他肯定得留在这读书吧?不然你一个人读书又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你婶子,也太忙了些。”
  王思婉把辣椒切成小椒圈,一边回答刘珍问的问题,“所以我才劝他也考嘛,他以前也念了很多年的书的,就是后来家里出了点事没念下去,他可比我聪明多了,有些题都是他教我做的呢。”
  王思婉不希望别人认为许安就是一个大字不识很粗鲁的庄稼汉,他知道得可多了,而且他以前也是念过很多年的书的,要不是她公公婆婆身体不好,他要养家,没准他就考上大学了。只是在村里呆了这么多年,以前又低调了那么久,大家伙就觉得他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区别一般。
  殊不知,他是一直在伪装自己呢。
  她说这番话的时候,嘴角噙着笑,眼睫微眨,注视着辣椒的时候都温柔得不得了。
  刘珍揶揄一笑,“行了行了,知道你们家许安最好了,啧啧啧啧啧,都结婚这么多年了,怎么还这明明甜蜜啊。”说到这,她低落的叹了一口气,听着外面冯光荣和许安说话的声音,说道:“我们家光荣说,他可能是考不上了,课本上学的落了那么多年,后来也没认真看,大多数题目他都是连猜带蒙的做出来的。所以他说,他要是没考上,就在乡下待着带孩子,我考上我就过去读书。”
  “那你们家光荣不也挺好的,真的是为你考虑呢,没事啊,明年再让光荣考呗,花一年时间好好准备。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啊,现在高考都恢复了,没准过不了两年,所有知青都能自由回城了呢?就是读完大学以后有工作分配,这点倒是挺好的。”王思婉把葱姜蒜切好,然后往锅里倒了一点油,等着油烧热的时候对刘珍说道。
  她说的可都是真话,今年能考上的只有三十万人而已,机会实在是太少了,今年不行那就等明年,现在读大学有补贴,只要自己不乱花,养活自己绰绰有余了,不仅如此,省一点还能结余下来寄回家呢。冯光荣要是能考上,到时候他俩应该操心的就是孩子怎么带了,毕竟课业还是很繁重的。至于生活方面,就是稍微清苦一点,其他的倒是都还好了。而且很快就会下政策说知青可自由回城了,冯光荣到时候也不一定非得在这里待着。
  刘珍往外面看了一眼,孩子正抱着冯光荣的腿撒娇,她说道:“是啊,这都说不准呢,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说不定我也没考上呢,哈哈哈哈。”
  她对自己其实也没什么信心,就看了那么两个月的书,白天还要上课,晚上是边带孩子边看书的,能记住的有限,虽然考完后自我感觉还不错,但这又不是仅凭自我感觉就能上的,还得看能不能收到通知书才行。
  跟刘珍一家吃过饭后的半个月里,王思婉在队里有活干的时候就去上工干活,没活干的时候,就和蔡小燕一起做点东西,或者是做做衣服穿。
  之前去国营商店给了她很多灵感启发,国营商店里有不少衣服的款式都还不错,她买了几件,现在想自己动手做做试试。
  现在可不是以前非常流行军装,满大街都是军便服的时候了。现在大街上的女人戴着丝巾啊,鞋子袜子上弄点花样都是很正常的。
  而在S城,这个更包容的城市来说,街上的年轻人,商店里卖的衣服就多种多样了。冬天还好,穿得严实看不出来,但王思婉还是在商店里,看到不少夏天的款式,的确良的小碎花裙子、雪白的衬衫还有带着里衬的白裙子。
  售货员说这是今年春会流行的款式,王思婉没买,但是却却把那些款式记了下来,准备自己动手做几家的。主要是有些料子她不算太喜欢,做工的话也没有那么细致,还不如她自己做呢。
  她自己扯了不少的确良的布料,花色多样,做了一条白底碎花的裙子,短袖的,领口是荷叶边的领子,很青春活泼的一条裙子。
  她做出来自己都满意极了,但是她这个年纪不适合穿了,做出来是给蔡小燕的。
  蔡小燕这几个月除了过年那几天没在他们这吃饭外,其他时候都是在他们这吃的饭。王思婉平时做菜几乎都是用空间里的水和蔬菜,王思婉许安他们吃了这么多年,没什么感觉了。但这变化在蔡小燕身上却很大,长胖了不少,再也不是以前那种瘦条条的模样了。头发也顺滑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