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到六零来种地[穿书]-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这些都买好了,王思婉和许逸对视一眼,王思婉让韩炀他们把东西拿到车子旁边,她和许逸则再去买一些水果回来。
  蔡小燕他们也没怀疑,以为这边真有专门卖水果。
  王思婉和许逸走出人群,来到僻静无人的地方,王思婉拿出四五箱水果出来,苹果梨啥的,应季的都有。还有一些空间里的蔬菜,也拿了不少出来。
  “把他们叫过来搬过去。”王思婉对许逸说道。
  许逸看了那些蔬菜,“咱刚刚还买了蔬菜呢。”
  “就说觉得不够呗,刚刚那些蔬菜也没买多少,这些正好凑上,快去叫过来,待会咱就回家了。”王思婉说道。
  最后这些搬回去,整个后备箱全都塞满了,后座还塞了一些,几个孩子挤在后座可怜兮兮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啦啦啦啦啦啦啦,明天中午十二点,接着见啦


第229章 
  还得办酒; 办过几次酒席的王思婉也有点经验; 心里清楚这些东西肯定是不够的。但具体她还得去问问,离开这么些年; 村里肯定还添了不少孩子新媳妇的,不能跟以前他们住在这的时候相比较了。
  到时候还需要多少,得列个清单,看看村里有没有想卖的; 到时候直接从村里采购也可以。
  今天买的主要就还是他们自己吃,别看买得多,但是家里有这么多人呢,其中还有两个大小伙子; 包括许安在一块,都是能吃得很的。
  吃不了几天就得再来一次。
  等他们开车回去之后,许安那边也把猪给运回来了。
  隔壁村有人专门养猪来卖,已经被收走了不少猪了,他们过去的时候就剩下几头种猪,张三虎好说歹说; 再看价格给得也好,才同意卖一头给许安他们。
  他们的车后面是塞不下一头猪的,还是养猪的那边把猪给赶过来的。
  许安他们家没有猪圈,就先放在张三虎他们家猪圈里养着。等到要杀的时候,再把猪赶过来,也就是这两天的事。
  下午的时候,王思婉又赶紧请几个村里做菜的好手; 问他们过两天有没有时间到他们家来办一场酒席,又把要采购的菜给弄清楚了,然后挨门挨户的问有没有多余的菜可以卖的,她这边按市场价来收。
  一开始是问了几家,但这样太麻烦了,反正消息也传出去了,王思婉就干脆回家,让想卖的直接拿到她家去,她这边给钱就行。
  这样就方便多了,一下午的时间,许逸和韩炀在那里称,王思婉给钱,办酒要用的食材就给准备齐全了。
  而许安则提上好酒好烟,到村里几个年岁大的长辈家里,到时候请他们来给韩友书这边主持一下流程。
  他们这个村属于杂村,大家姓氏都不一样,也有不少人都是其他地方搬迁过来的。这样比较正宗的认祖归宗的事,除了年岁大的见过之外,其他人还真没见过,所以许安这找人找得也挺准的。
  把日子都给敲定了,大家伙也都闲了下来,韩友书带着孩子们做了几根鱼竿,第二天就带着孩子们钓鱼去了。他们村今年天气冷得晚,往年这个时候,早就大雪封山了,结果今年连河面都没冻上,韩友书正好趁这个机会钓钓鱼。
  蔡小燕则跟王思婉要了车钥匙,她得去买一些年礼,给她妈那边的亲戚送过去,她外公外婆还在世呢,虽然没怎么联系,但是既然回来就走一走,也是应该的。
  等到了办酒那天,早早的张三虎就领着几个兄弟上门了,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把猪给杀了,把肉都给处理好之后,直接抬进厨房,等着掌勺的人过来分配。
  王思婉请来的那些掌勺,也都是相熟的,有几个以前还帮他们家办过酒的。也是早早的来了,先给来帮忙的人把早餐做好,待会还要摆桌子,架凳子,这些可都是活。
  其实在乡下这点挺好的,人情味十足,一家要帮忙的,其实不需要你多说什么,周边的好几户人家都会主动来帮忙,缺碗缺筷的直接去借就成,桌子凳子啥的也都二话不说会让你抬走。
  今天天气好,所以这席面就干脆摆在两个大院子里,宽宽敞敞的,一点都不拥挤,村里来的人都能坐下。
  祠堂在后院,也就是后院的堂屋后面,有一间小点的房间,里面是专门放着许安爷爷还有他爷爷的爸爸妈妈以及许安自己父母的排位。
  韩友书这个改姓的仪式就会在这里举行。
  先是把村里的几位长辈请进去,然后许安这边把他爷爷以前请人撰写的族谱拿出来,他们这个家族的人不算多,族谱上的名字也都不多,但也有十多页了。也不知道当初他爷爷是怎么请人把这个族谱弄出来的,要不是许安在那些他爷爷留下来的箱子里翻出来,他还真不知道原来他们家还有族谱这件事。
  然后就是摆香案,但是这里面许安父母的排位得摆到一旁,因为韩友书的辈分比较大,他可以拜他的哥哥他的父母,却不需要拜许安的父母。
  至于扫墓这个环节,是昨天许安就带着一家人去给爷爷扫了墓的,所以今天不需要去扫墓。至于韩友书自己的父母,当年早就尸骨无存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哪。
  然后就是请懂文墨的长辈,在族谱上加上韩友书的名字,可这个环节,其实也可以省了,因为许安的亲爷爷,早就给他的弟弟把名字加了上去。这可能也是他当初会请人撰写族谱的原因吧,他不希望族谱上,露了他弟弟的名字。
  因此这个仪式,也就完成了。
  他们这边是十点多开始的,等全部结束后,外面的酒席也开始了。
  他们一行人落座后,大家伙才开始正式吃饭。
  现在的酒席又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桌上能有一道肉菜,就很不错了。但现在红烧鸡块,红烧肉,红烧鱼,几乎是必备的菜了。
  家里条件不好的,办酒席时,那也得准备红烧鱼和辣椒炒肉片,不然人家都不愿意到你家来吃酒席了,说出去是要丢人的,大家伙还会在背后议论你吝啬。
  如果这三道荤菜备足了,大家伙那礼金给得还挺心甘情愿的。他们这次办酒是不收礼金的,就是请大家过来做个见证,然后热闹热闹。
  因为是韩友书的大事,所以王思婉和许安就干脆往最好的办,一开始厨房里掌勺的知道他们要把大半个猪来做这场酒席的时候,都直咋舌。
  但他们也知道王思婉和许安有钱,这点也不算什么,反正大家伙都要吃的,那就干脆办好点,所以这些掌勺的也用尽了浑身解数,努力要把这场酒席办好来。
  韩炀和韩岫还是第一次体会这种热闹的办酒场面,他们俩虽然也是在村里长大的,但那时候他们是住在农场的,在农场改造的人,就算有喜事也不会办这种酒席啊。那时候,有一碗窝着鸡蛋的清水面,就很不错了。
  像这种做菜直接在油桶炉子,架着大铁锅做,架几张桌子直接当成厨房操作台,上面还摆满了各种刚出炉热气腾腾的菜,就等着端菜的人端上桌。
  吃酒席的人坐在长条凳上,围着四方桌,桌上的碗筷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多数都是各家各户借过来的碗筷。相熟的人坐在一个桌上,哪怕不是主桌,也要请那张桌子上年长一点的坐在主坐上,你推我往的好不热闹。
  邻居们热心的组成切菜小组上菜小组,分工明确,几乎不需要主人家太操心。
  这样的画面,这么有烟火气的感觉,韩炀和韩岫真的是第一次见。
  他们在酒店里吃过酒席,但那些都没有这里这么的有味道,这么让他们觉得有意思。
  王思婉跟他们一桌,还怕他们不习惯,其实以前王思婉有小姐脾气的时候,也不习惯这种场面,吃什么杀猪菜的时候,就跟许安一块坐着,这东西不吃那东西不吃的,其实当时在村里人看来,可能还觉得她矫情呢。
  那时候,她总是觉得,自己没有看不起村里的这些人,但其实呢,她心里就是有点看不起的,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的问题。她的出生毕竟是不一般的,她作为人上人的存在,怎么可能真的看得起这些以前连她衣角都碰不到的人呢?
  可她嫁给了许安,一个伪装贫农的人,渐渐的,她接受了一个观念,那就是大家都是人,不分高低贵贱的观念。她渐渐的也和村里的人熟悉起来,这些人或许没读过书,或许说话粗鄙,但他们会种地,他们会编制各种竹制品,有些人会盖房子,有些人是木匠,有些人其实也会刺绣,有些人能把蔬菜做出肉味,有些人会用线勾出王思婉不会勾的鞋子。
  他们都各有所长,他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