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后金安-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雪岩就这么升官了; 从此走上了仕途,还从一介商人直接空降成二品大员,主持清朝历史上的第一家官办银行。商人们都是敏锐的; 从朝廷开办银行的举动当中,他们看出这是要支持商业发展了,短时间之短,最会做生意的那一小部分人就开办了大批的工厂; 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国家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是婧瑜最希望看到的。
  冯婉儿回京之后不久,便与赵三省成亲了,赵三省考上了进士,成绩中等,婧瑜给了他特殊照顾,没让外放地方,留在京里做了翰林院编修,年纪轻轻的,再沉淀几年也好。也不至于让小夫妻分离。
  婉儿婚后还是跟在婧瑜身边,婧瑜本来让他在家相夫教子的,毕竟那才是这时代的主流嘛!是她自己提出继续待在婧瑜身边,这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朝凰卫因为优异的表现,群臣纷纷建议扩大,婧瑜没有同意,两百人,已经不少啦!她是没同意扩大朝凰卫,可有的人却坐不住了。
  “姐姐,七爷从巡捕营里挑出来两百兵士,都是千挑万选的精兵,原是打算推荐给姐姐扩建朝凰卫的,姐姐不想扩建朝凰卫,这些人选出来了,再放回原处,可惜了,七爷把这事说给了妹妹,妹妹一时也没了主意,你看?”慈禧这是司马昭之心了。
  “七爷没给点什么意见?”
  “倒是提了一个,只是妹妹觉得不合适。”
  “哦?七爷是怎么说的?”
  “七爷说既然姐姐觉得朝凰卫够用了,不如再建一个新的卫队,放到妹妹这边儿,也省得不知道详情的人议论,还以为皇上只重嫡母,不尊生母呢!”这大旗拉的。
  “嗯,七爷说的也对,那就按七爷说的办吧!”
  “谢谢姐姐。只是,这人是好找,这武器,别人可没办法,还得麻烦姐姐……”要求还挺高,这是惦记上朝凰卫的装备了?
  “不瞒妹妹,武器的事儿,姐姐也是无能为力啊!那位姑娘跟洋人有仇,当初也是为了对付洋人才给了姐姐这些东西,前阵子打洪秀全,要不是因为早日止战,百姓们也能少受些苦,那些弹药,她都不肯给的。你想想,要是姐姐真有办法,能不同意扩大朝凰卫吗?就算哀家用不了那么多人护卫,不还有妹妹吗?再不济,能帮着兵部多弄出些武器也是好的吧?”咱可说清楚了,不是不给你,是真没有。婧瑜怎么可能花功德点数给别人换武器,想的美。
  “那这卫队要不要的,还有什么用!”慈禧的脸就撂下了。
  “妹妹也不能这么说,咱们自己的军械厂已经建起来了,很快就能造出来枪炮,那也都是按那位给的图纸造出来的,哀家听说,外国人都抢着下订单呢!东西肯定也差不了,到时候,让曾国藩把最好的先给妹妹送过来就是了。”
  “姐姐真的不能帮妹妹想想办法吗?”慈禧见婧瑜肯跟她解释,不好再拉着脸。
  “你也知道那位,京城那场打完之后,就走了,后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她派人送来的,姐姐也见不到她人啊!再说了,她送那些东西,谁都不知道怎么送来的,姐姐周围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人看到那东西是怎么出现的,这样的人,咱得罪不起啊!”说的明白吧?
  “那姐姐能不能把朝凰卫的匀出来几套给妹妹?”这人,脸皮怎么这么厚呢!
  “妹妹开口了,没什么不可以的,只是那位有交代,东西只能哀家自己用,实在是……”慈禧信不信的婧瑜就不管了,反正都推到“那位姑娘”身上。本来就是BUG,解释不通什么的,谁也没办法不是嘛。
  明知道东施效颦弄出来的卫队有些不伦不类,只会惹人笑话,慈禧还是硬挺着给建了起来,就为了告诉天下人,慈安太后有什么,她慈禧太后也有什么。
  不只是在卫队上要跟婧瑜看齐,慈禧还开始要培养自己的心信了,军机大臣里不是恭亲王的铁杆就是肃顺的死忠,她没办法招揽,就往下面发展。除了醇郡王是她的亲妹夫,天然就与她更亲近些,总有些想要力争上游的会靠上来的。
  同治三年,载淳八岁,正式开始读书,军机处合议了一份名单,定了三位老师,祁寯藻,翁心存,倭仁,慈禧太后又亲自加上了李鸿藻。
  祁寯藻是礼部尚书,又是道光、咸丰两代的帝师,领袖文坛几十年,是帝师最合适的人选,翁心存与倭仁是工部的满汉尚书,又都是大学士,做帝师也是很合适的,李鸿藻只是翰林院的编修,为了让他给皇帝做老师,特意提升为侍讲。这明显就是有后台了。不管怎么说,这些人的学问都是很好的,婧瑜并没有反对。
  开学半个月之后的一天下午,婧瑜正在跟慈禧商量着守孝期满到定陵至祭的行程安排,载淳气呼呼的从外面冲进了钟粹宫,真的是冲,载淳跟着温常勇练了三年的功夫,不只身体健康了很多,个子也长了很多,他一阵风似的在前面走,几个小太监小跑着跟在后面还被他落下不少。
  “这是怎么了?怎么脸都白了?刘多生,谁把皇上气成这样的?”婧瑜看着载淳气得小脸儿萨白,绷得紧紧的,倒很有些帝王之气。赶紧问他的贴身太监刘多生,是谁把孩子气这样,也太不懂事儿了吧,这可是皇帝。
  “回太后娘娘话,是倭仁大人。”只说了名字,却没说是为了什么。
  “淳儿,倭仁是有大学问的人,他能怎么惹到你?是不是你功课没做好?被师傅教训了?那也是你的不是,这个点儿,不是课还没上完呢吗?你怎么就跑出来了?一点规矩都没有。”慈禧就是那种有啥事儿肯定是自家孩子不对的家长,孩子都气成那样了,她还没问什么原因呢,先把孩子训一顿。
  “倭仁?他批评皇上了?淳儿,给皇额娘说,做了什么若淳儿生气?皇额娘给淳儿出气。”慈禧整天忙着争权夺利,平时载淳多是跟着婧瑜,慈禧也是有意让载淳给婧瑜多亲近。婧瑜从来不做严母。而且带在身边两三年了,载淳还是很懂事的,又聪明。她不相信载淳会无缘无故的跟师傅对上。
  “皇额娘,儿臣不想让倭仁当老师了。他是死脑筋。一点儿不开化,儿臣跟着他,他会把儿臣教成老学究的,哪有什么治国为君之道。”这么严重?
  婧瑜就看刘多生,让他详细叙述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载淳的伴读里有个叫沈承志的孩子,是江西巡抚沈葆桢的小儿子,两年前被他爹送到同文馆学习,那时候,婧瑜想多找些孩子陪着载淳玩儿,省得他孤单,就让恭亲王在同文馆的子弟中挑几个好的送进宫,也不要求他们整天陪着载淳,载淳还没有正式开始读书,不能耽误了别人家的孩子,就让他们还是在同文馆读书,课余的时间进宫里陪着载淳,婧瑜找这些孩子的用意也是想让载淳跟在这些上进的孩生身边,有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来上学后能好好读书。
  恭亲王送进宫的十个孩子里,就有这个沈承志,他可不光是沈葆桢的小儿子,还是林则徐的外孙。沈葆桢也是洋务派有名的人物,又出身名门,能把才八岁的儿子送到京城上学,可见眼光之深远,恭亲王把他儿子选进宫做载淳的陪读,也有培养沈承志的意思。沈承志很争气,各方面表现得也很优秀,可能是因为家里开放的风声,对西学特别有兴趣,在同文馆里同时学习了英法德俄四门外语,天才儿童一个。
  沈承志喜欢学外语,也学的好,毕竟年纪小嘛,就有点爱显摆,时不时的嘴里就要蹦两句外语出来。这时间常了,一起玩的人都多少能听懂一两种外语,就载淳一句都听不懂,小皇帝可不就不乐意了嘛!多伤自尊啊,别人都会的,就他不会。于是载淳就让沈承志教他讲外语,这下好了,给皇帝当老师,小沈同学那热情劲儿就别提了,一个想学,一个愿意教,一来二去的,载淳的外语居然也学得有模有样了。


第63章 老佛爷别想吉祥了(11)
  载淳跟徐承志学外语的事儿; 婧瑜与慈禧都不知道,除了他们一起的几个玩伴,谁都不知道; 他们只当是小孩子间的玩闹了; 还因为有了共同的秘密而感情加深了不少。
  今儿下午,轮到倭仁给载淳讲课; 他给载淳讲用人之道,又把他在道光三十年给咸丰的上疏《应诏陈言疏》里的君子小人论拿出来说了一遍。载淳问他曾国藩是君子还是小人; 倭仁说曾是君子; 接着载淳问他; 那曾国藩是不是能臣。倭仁回答曾国藩是能臣。载淳听完他讲的话,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随口就说了句very goo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