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孕连连-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茵已经是个小姑娘了,她的心性在亲爹赵子殷的仔细关爱下,对于两个亲弟弟自然也没什么嫉妒的心理。毕竟,小姑娘害燥的,被马莲儿私下里没少嘀咕了私房话。

    不外乎嘛,就是将来大姐儿出嫁了,在婆家要有兄弟撑腰的。然后,马莲儿自然不会忘记接下来,又拿了多少封县城的大户人家来举例之类的事儿。

    要说这些话,马莲儿讲过,赵茵的曾祖母杨氏也讲过。

    许是因为这些预防针,赵茵对于弟弟们的出现,还是非常持欢迎态度的。

    “那你们继续玩儿。”

    “来,箓哥儿、策哥儿,去跟姐姐玩耍。”

    “听话啦,娘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用吃食儿哄了两个小盆友,杜明月才是领着杨兰花去了厨房。

    还真不是玩笑话,杜明月准备给三个孩子做些零嘴儿。说到底儿,现在是她当家作主嘛,把赵家三孩子养得壮壮实实的,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十月,桂花香,桂花糕自然就是应季节的点心。

    杜明月准备做的,就是用模子蒸出来的不同图案花纹的桂花糕。除了自家吃外,自然也是人情来往的赠送礼物。

    东西寻常着,在于礼轻人意重嘛。

    夕阳西下时,杜青云给姐夫家送来了白菜萝卜,然后,在杜明月的招呼中,带着一袋子的桂花糕回家去。

    稍晚了片刻,赵子殷回来了,跟了他身后,除了小厮马栓儿外,还有三个陌生人。杜明月是眼中生起疑惑来。

    “这是……?”

    对于杜明月的问话,赵子殷挥了挥手,道:“给主母拜礼吧。你们唤声少夫人就成。”

    “小妇人拜见少夫人。”

    “狗蛋拜见少夫人。”

    “狗剩拜见少夫人。”

    三人是一女二男。女的是一个三旬左右的农妇模样。二男,则是两个半大的孩子,大点叫狗蛋的约是六七岁的年纪,小点叫狗剩的约是四五岁的年纪。

    三个都是衣裳褴褛的人,稍近了闻着,还能闻到一股的臭味。

    “都起来吧。”

    杜明月叫起了三人,然后,对杨兰花道:“去,找三身衣裳来。再烧了水,让他们三人都洗个澡。”

    “对了,兰花,等他们起干净后,熬了粥,放点盐。一人吃一碗就够了。”

    “至于住的地方嘛,在他们吃了饭后,兰花你带他们收拾了西厢的杂物房,暂时今晚对付一下。其余的事儿,等明天我再仔细安排。”

    杜明月没让这三人吃别的东西,又或是多给些食物,完全是怕人饿狠了,一味猛吃闹出问题来。至于说,这三人的工作安排一类的活,还是等她晚上跟夫君问清楚来由后,再做打算不迟。

    “少夫人,奴婢晓得了。”

    杨兰花应了话,就招呼了这三人离开。

    杜明月迎着夫君赵子殷进堂屋里,准备一家子人洗洗手,然后,用晚饭了。

    等灯盏里的油灯燃起,晚间要歇息时,杜明月问了新来家中三人的事儿。

    “是我在街上瞧见了这卖身的母子三人。”

    “他们面相看上去是老实忠厚的,箓哥儿、策哥儿的身边,也是要有个小厮玩伴的。我合计价钱便宜,就干脆一起买下来。也免得拆散人家母子三人。”

    赵子殷嘴上这么讲,心中却是门儿清,他为啥买了这母子三人。

    当然,第一印象也确实这母子三人的面相习性,经过他考查了是老实忠厚的。至于更深层的原因嘛,就是狗蛋、狗剩兄弟俩的本命之气,是难得的正红色。

    瞧瞧,两个流民小孩子,居然有正红色的本命之气。跟赵子殷本人都一样了。

    赵子殷也就不吝啬了,准备给两个儿子身边放了命算不错的小厮照顾嘛。

    “箓哥儿、策哥儿年纪这么小,就配上了小厮,会不会太早了些?”

    杜明月对封建地主家的腐朽日子,已经是见得太多了,基本上要习惯了。

    她这么提一嘴,也就是觉得太宠着两孩子了。

    “不算早。”

    赵子殷却有不同的看法,他道:“身边得用的人,从小一起长大的,将来才不会背主。”

    洗脑的事情,从娃娃开始嘛。这个道理,杜明月知道的。所以,封建家生子的忠心培养,自然是年纪越小,忠心度越高嘛。

    “你都这么说了,我自然全依你的意思办。”

    “两孩子的教养,你是他们亲爹,可得多管管。”

    杜明月对于大户人家的教养,还是信得过的。只要不是暴发户,一般大户人家对于后代子嗣的教养问题,都是看得重中之重。

    说到底,家族要兴旺,子孙得成气嘛。

    “放心,我自有打算。”

    赵子殷点头应承话道。

    对于他的亲生子,赵子殷哪会不看重?

    要说灵安县城里的流民中,比狗蛋、狗剩兄弟俩命格更高一筹的,赵子殷还真发现了一人。只不过,那人的眼神不够正,面相也刻薄些,不似忠诚之辈。

    赵子殷也就没贪便宜,直接无视了那位本命之气是正黄色的男童。

    个人有个人的命,赵子殷能把握的,就是他能算计到的东西嘛。

    那些有野心之辈,赵子殷是不会引狼入室的。

    不过,让赵子殷没想到的是,几日后,他在刘县尊的门子仆役里,发现了那个本命之气是正黄色的男童。同时,他也知道,这个男童让刘管家赐名,叫刘忠。

    十月过,冬月来,天转凉了。

    刘县尊给衙门内的属下赐宴,犒劳大家伙儿这些日子的辛苦。当然,在话尾时,刘县尊对于灵安县城里多出来的流民,也有了某些他的规划。只是略一提,随后,便是带过。

    倒是宴罢后,赵子殷从姐夫米振元那儿得知,刘县尊准备让各家大户收拢一些流民做佃户,如果实在收拢不完了,他再把这些流民组织起来,大户们出些粮食,县衙门再出些粮食,让这些剩下来的流民到县城几十里外的荒地屯垦。给这些流民一条活路嘛,免得他们新年里还在灵安县城内流串,那容易成为隐患。

    要知道,徐州的冬天,是会下大雪的。

    到时候,天寒地冻里,没吃没喝的流民,为了活命可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所以,为了县中的安稳,刘县尊出台了新政策,实在是正常不过了。

    “如果只有这一批,县尊的法子,也是能治本。”

    “只是,如果流民不止一批呢?凭灵安县城的土地,可安置不完一批又一批的流民。”

    赵子殷提点了话道。

    至于,中原的并州、雍州、兖州、豫州,这四州大地的旱灾,不是一年,而是连续三年这个大事件,赵子殷一点茬子都没提。

    赵子殷相信,大梁朝的十三州大地上,奇人异士无数。肯定有人知道大旱会连续好些年的,就是修士界的大派嘛,也定然是心照不宣。

    要不然,剑盟、蓬莱仙门、斜月阁的勾结基础,从何而来?

    自然是天降灾祸,大梁朝有难了呗。

    “子殷啊,你的担心不无道理。”

    “只是,县尊,也只是县尊。上面贵人们关心的大事,离咱们太远了。”

    米振元万般感慨,他心中更明白,要做了实事,要留了青史大名,还得手中有权利啊。

    对于权利的追求,才会让米振元乐意投效刘县尊,以及刘县尊背后的靠山。这一切攀附里,就是亲妹妹米未央,也是米氏一族送出去的棋子嘛。

    “咱们啊,需得未雨筹谋。”

    “姐夫,你可是刘县尊身边信重的人。有些话说了,是忠心。”

    赵子殷的话中之意,自然就是表忠心的事情,凭管大小,一定得表现的。

    米振元听后,倒是赞同的点头了。

    景泰六年,小年夜,也就是如此不急不缓的来了。

    “今年的春节,咱们回封县城过。”

    “你看着安排一下,要备的节礼,不能漏了。”

    在小年夜后,赵子殷叮嘱了话与杜明月。

    “放心吧,给长辈们的孝敬,我都是查看了三遍,错不了的。”杜明月拍胸脯保证道。

    赵子殷笑了,道:“我提醒你一句,是怕年节近了,应酬多了,你一时忙坏了,就落下什么东西。”

    “那咱们哪天起程回封县城啊?”

    “二十七那天起程。”赵子殷回了话,又道:“趁着这几天空闲,我也要去拜访几家同僚,来年有些事情还要他们帮衬。”

    “有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