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孕连连-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过,往后,不再东奔西跑了,对吗?”杜明月抬头,垦求的问道。

    “是,不再东奔西跑了。往后,咱们一家人,在一起。”赵子殷保证了话道。

    “那好,这一回,我就不多追问了。”杜明月拭了眼角的泪,正准备再说话时。

    “叩叩”的敲门声响起。杜明月起身,去开了院门。

    打开后,是马莲儿接了在学堂的赵茵回家。

    “母亲,爹回来了吗?”

    赵茵并不知道赵家老宅发生的事儿,她这会儿,正高兴于亲爹的归家。

    “茵姐儿,你去陪你爹说说话儿。对了,多哄哄你爹,你爹心情不好。”杜明月跟赵茵小姑娘交待了话儿道。

    “母亲放心,我明白的。”

    赵茵应答了,就是进了屋内。

    杜明月看着父女二人,坐了那儿聊起来。她啊,去了厨房,准备拿些酸梅汤进堂屋,让父女二人饮一些。

    天气热,在杜明月看来,想是茵姐儿一路回来,也是晒得慌。

    治丧,在这个时代里,是一件大事儿。

    因为,小辈为父母等长辈治丧后,是需要守孝的。而且,这灵堂、法事,丧礼,样样都不能出了差子。

    杜明月请教了她的爹娘,得了些指点。毕竟,赵家已经没长辈儿了,有一些杜明月不懂的,怕失了礼数的,总是要跟爹娘求教的。

    守灵,哭灵。

    拜谢了来客。

    这等治丧时的事情,作为赵家剩下来的人。都是赵子殷和杜明月,以及他们孩儿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只是,这些日子,杜明月瞧得出来,她的夫君很失落。

    宋城离着封县城,距离并不是特别的远。

    告丧之事,自然是请弟弟杜青云送的消息,传达给了宋城的米家。

    至于,嫁去甘家的姑姑,则是赵子殷请人去送的消息。

    而事实上,奔丧的出嫁女,甘家的那位姑姑,并没有来。来的出嫁女,是赵子殷的嫡姐赵婉仪。

    “子殷,究竟是怎么回事?”

    归来的赵婉仪,神色是伤感的。问话时,声音也是低沉的。

    她的眼睛有些微红,还有些轻轻的浮肿。看的出来,在归来的路上,这位姑姐应该已经哭过了。

    “大姐,子殷无能。”

    赵子殷的神色,很是沮丧。他道:“祖母、父亲、母亲,弟弟和弟妹们,赵宅满门上下的几十余口人。被人无声无息的害了,子殷却是连凶手是谁?因何事下如此毒手,都是不知道。为人孙,为人子,为人兄,子殷有愧也……”

    这会儿的赵子殷,是真的愧疚。

    身为赵家的儿郎,没法子报仇的他,心中是堵得慌。

    “子殷,活着的人,要好好的活下去。”赵婉仪望着灵堂处,跪下那儿的弟妹杜明月,还有侄女侄儿们,道:“茵姐儿、箓哥儿、策哥儿、简哥儿的年纪,都是尚小。你是一家之主,赵家往后如何,全看你的了。”

    “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儿,怎么能倒下去?”

    赵子殷叹一声,望向了灵堂处,他道:“大姐,这事情需要姐夫的帮忙。”

    “没有米氏一族的帮忙,弟弟无能,无法找到蛛丝马迹。”

    若可能,赵子殷不想让嫡姐赵婉仪为难。只是,他无权无势,在这等大事出来后,真是一愁莫展。

    “子殷,你放心。”

    “你不说,大姐也不会置身事外。你是赵家的儿郎,大姐也是赵家的姑娘。咱们身上,流的都是赵家的血脉……”

    赵婉仪说话时,是斩钉切铁的。

    亲人被害,怎么可能容凶手逍遥法外。

    “如此,拜托姐姐了。”

    这一场治丧的法事后,自然是出丧。

    出丧,将要安葬的地方。赵子殷没有多想,自然是准备让祖母,与祖父合葬。而他的父亲、嫡母,弟弟和弟妹们,自然也是葬了祖父母的近旁。

    那一处赵家的祖坟,离着封县城,并不是特别远的。

    待出殡之后,治丧之事,就算告一段落。尔后,便是守孝。

    景泰八年,八月。

    赵家的新坟,迎来的一些新客人。

    两位身穿了僧衣的和尚,正是在察看着,赵家的祖坟。

    “吉气漫延,色渍为红。”

    “是小吉之地。”

    两个和尚相互议论着。

    “如此说来,赵家的贵人,当是天眷者。”

    “赵氏祖坟,不沾半点地脉龙气。”

    “要不请师傅他老人家再来一趟,亲自查看一下。免得万一……是咱们功力太浅,没看出来究竟?”

    “错不了。”

    两个和尚嘀咕了许久,最终,还是在赵氏的祖坟处,没有看出什么大的异常来。

    在二人眼里,这就是一个挺普通的阴宅。

    “轰隆隆……”

    晌午之时,天空之上,晌起了旱雷来。

    两个和尚露出了狐疑之色。

    “光天化日下,雷鸣晌起……”

    “似乎是警兆……”

    二人是你一言,我一语的接了话道。

 第73章

    景泰八年;八月,发生了一个大消息,天下震动。

    伪帝朱友存和四王之间的争锋,结果是终于出来了。那便是长安城中的皇宫里,发生了一场大火。

    那是一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

    在这一场大火中,伪帝朱友存与皇宫的大明殿,一起化为了灰烬。

    当然,剩下来的四位皇子,也不是人人都得到了好的收获。二皇子朱友全;遇刺身亡。三皇子朱友善;不幸被流箭射中,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剩下来的四皇子朱友定;逃出了雍州,去了并州龟缩起来。已经上表;向五皇子朱友贞臣服;自领了并州节度使。

    表面上看来,五皇子朱友贞似乎成为了胜利者。因为;这一位殿下;被众位诸侯拥促,坐上了大梁朝的帝王宝座。

    剩下来的八柱国,唐国公很不幸运,在金陵城遇刺身亡了。世子刘元瑞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了新任的唐国公。

    吴国公、越国公双双回了老巢,奈何就在家门口时,遇上了凶险。吴国公比较幸运,与流民大军且战且退,最终守住了老巢。越国公比较不幸运,被流民攻破了城池,身死族消。

    剩下来的人,卫国公这位三朝元老,在与伪帝朱友存的守军作战中,兵败身亡。

    当然,听得这个消息时,赵子殷是有些疑惑的。毕竟,他的前一世记忆中,卫国公并没有在这一次的长城安之行中死去,而是一直活崩乱跳的在诸侯舞台上显露身影。

    虽然如此猜测了一二,只是一想到赵家老宅的惨案。赵子殷对于前一世的记忆,已经不敢那般的相信了。

    毕竟,前一世,他的亲族家人,都是活得好好的。岂会遇上了这等噩耗。

    原并州节度使秦国公,虽然在这一次的会盟大战里,保住了身家性命。但是,他的并州节度使位置,却是被四皇子朱友定给夺走了。眼下已经是风中的残烛,有些汲汲可危的感觉。

    剩下来的凉国公嘛,在这一次会战中,好处没得多少。损失倒是挺大的。当初,向唐国公府世子刘元瑞派遣了伏兵时,其中一只的骑军就是凉国公的老本。奈何,那一次损失不小,然后,凉国公在后续分脏时,实力不够的被人排挤了。

    无奈之下,这位凉国公是龟缩回了凉州。

    要说,这一次伪帝与四王的战役,真正得了最大好处的。就是周国公府和郑国公府。这两家,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因为,在破败下来的长安城内,辅佐了新帝朱友贞的柱国嘛。就是这两家国公府了。

    依天下人的眼光来看,这留了雍州城内掌权柄的两家,可谓是气焰涛天了。

    这一年,景泰八年。

    不过,新帝登基,自然有新的年号。

    前面的伪帝朱友存,没有被诸侯认可,他那个帝王,自然就是不算数的。

    这一年,又叫开平元年。

    开平帝朱友贞,在八月,于长安城即帝位。

    封县城,靠南区的赵家小院内,赵子殷和姐夫米振元谈了一翻话。得知了雍州长安城那边的消息后,感叹之话,犹然而生。

    “一切,都不一样了。”

    赵子殷如是说后,米振元也是点头,感叹道:“是啊,天下将是另一翻局势了。”

    “子殷,岳父大人之事,我也很遗憾……”

    说了这么一句算不得安慰的话后,米振元再是解释了,他突然来封县城,专门找小舅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