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包括齐业和杜明的,所以邱向阳是知道杜明住在哪儿的。
  邱向阳按着贺琅所说的方向飞了一圈,就找着杜明所在的府邸了,接着她又找到了书房的位置,把定位点按在书房外头。
  好了,任务完成,接下来就是监视跟拍了。
  这边,邱向阳开始了每日一跟拍的日常任务。
  那边,贺琅有了新惊喜。
  时间过的非常快,三个月过去了,袁宝和归来复命了。
  三个月前袁宝和奉太子的令旨去赚钱了,现在袁宝和回来了,但他带回的不是现银,而是一艘海船。
  “一艘海船?”贺琅有些讶然,他没想到袁宝和竟然给他带回一艘船。
  买船回来做什么?跟海外的番邦做交易吗?
  “买船做什么?”贺琅直接问袁宝和。
  袁宝和拱手应道:“微臣是想着,可以用这艘船直下平津,从平津买粮买物,这样会比走陆路省时省钱许多。”
  这倒也是,贺琅微微颔首:“不过,燕京不靠海,这船还得停泊在清港,然后货物再从清港转运,这又得花一笔泊船费和一笔车马费,而且海上限制多,天气不好的时候船不能出港,比起陆路来,又不便了几分。”
  “天气不好的时候,陆路一样难走,万一车子卡到坑里还容易坏,修车也不容易啊。”袁宝和小声的说道。
  贺琅的耳朵多尖啊,他一挑眉,没想到这家伙还敢反驳他了:“胆子大了啊。”
  袁宝和利索的跪下了:“微臣放肆,请殿下宽恕。”
  贺琅没让袁宝和起来,他继续问:“买这船花费几何?”
  “没花钱。”袁宝和应道,“这是原主人赠给殿下的。”
  “赠予孤的?”
  “是,原主人惹了官非,正巧微臣路过,就帮了他一把,原主人感念微臣相助,就以此船相赠殿下。”
  “嗯?你帮他,他反倒谢孤?”
  “是微臣借了殿下的福威,才让原主人摆脱了官非。”袁宝和俯身磕头,“是微臣妄行了。”
  贺琅没有马上动怒:“细细道来。”
  袁宝和就讲了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
  原主人姓沈,是平津的一位大商人,专营水运,包括江运和海运,拥有船只数十条。
  这位沈商拥有巨额财富,却子嗣不丰,膝下唯有一子,而此子偏偏生来体弱,从小便精心养护着,很少外出,为了让独子平安长大,沈商每年都在大做善事。
  好在此子虽然体弱,却聪明伶俐,年仅十六便考中了秀才,沈商大喜之下,更是广播善资,处处助人。
  独苗,聪明,前程远大,沈商对独子爱之又爱,一心想为独子寻觅一位贤良淑德的好佳媳,结果某一日,有一位女子抱着婴儿来沈家,直言怀中婴儿乃是沈商独子的儿子。
  此事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把沈家劈了个晕头转向。
  沈家有钱,儿子又有功名在身,前程远大,沈商一心想为儿子寻一位佳妇,起码得是举人之女,方才配得上他的儿子,而怀婴而来的这位女子,却是商户之女,而且此女还不是外人,是沈商之妻的外甥女。
  士农工商,商为最末等,好不容易儿子有望于仕途,可以改换门楣,光宗耀祖,若是寻得一士人之女,有岳家人脉相助,有自家钱财铺路,儿子的前程就会更为广大,结果儿子却与一介商户之女有了首尾,还生了儿子,沈商痛心疾首,当场命人将此女打出去,不肯承认。
  此女乃是沈商之妻的外甥女,沈妻自然来拦,而且孙子都生了,沈妻就想认了这门亲,补上婚书,从此光明正大。
  可惜沈商之子却不肯认下,他一口咬定,自己绝对没有与表妹有过首尾。
  沈商之子不认,沈商也不认,此女的父兄自然不肯,两家人就此闹翻。
  最后此女在气愤之下,怀抱婴儿去府衙状告沈商之子奸污良家女子。
  奸污是重罪,而且奸污不同于其它罪名,在历朝历代的刑典上,对于奸污都是重原告轻被告,也就是说,只要有女子状告男子奸污,不管女子拿不拿得出的证据,空口白话也算数,而男子,若是他拿不出能自证清白的人证物证,那么官府就会判男子入罪,可以说,刑典是完完全全的偏向女方。
  官非,足以毁掉沈商之子的官非,若是知府判定奸污罪成,沈商之子不只要入狱,他的秀才功名也要被革除,人生彻底被毁。
  沈商之子死不认罪,悲愤之余,竟然写了数十张冤书满街挥洒,最后还跳入河中要自尽保清名。
  好在沈商之子跳河之后被路人捞了回来,救回一命,但此案闹得沸沸扬扬,就是沈商之子真的蒙冤,他一辈子也摆脱不了这个污点了,不要说娶妻,就是科考之路也无法继续了,因为名声对于读书人极为重要,失去名声的读书人,在科考一途上几乎就等于被断了死路。
  袁宝和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平津,遇到了沈商。
  对于此案,袁宝和感觉疑点甚多。
  其一,沈商之子因为体弱的缘故,很少出门,更不会在外过夜,他的身边永远都有人跟随他,保护他,那位女子如何与他有首尾?
  若是在沈府中有的首尾,可沈家家大业大,沈府何其大,奴从何其多,沈商之子住的是外院,女眷全在内院,内外有别,不管沈商之子去往内院,还是女眷出往外院,看到的人不知会有多少,这又如何悄悄的有首尾?
  其二,此女若是真心要入沈家,怎么会偷偷摸摸,平白作践自己?那家人若是真心要与沈家结亲,怎么会不与沈妻提起?明明与沈妻有亲有故,为何不说?非得等到十月怀胎,生下孩儿,才来沈家闹事,这是结亲的所为?分明是结仇。
  其三,两家都是商人,商人重利,便是闹的不和,也不会直接闹上公堂,因为对于商人来说,官府可是吞金虎,不管有理没理,是原告还是被告,只要是上了公堂,不舍出点血,断断是平安不了的,所以两家一闹翻,此女就直接告上公堂,分明就是有备而来。
  其四,以奸污之罪状告沈商之子,分明就是要置沈商之子于死地,便是不死,也要扒下他的功名,这是要毁人一生的绝招。
  结合以上四点,袁宝和就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是有人要害沈商和沈商之子,所以才会联合那家人,一环套一环的逼死沈商之子,而沈商之子一旦死了,沈商膝下无子,便是断了传承了。
  于是袁宝和就亲自去了府衙,拜见了当地知府。
  袁宝和虽然品级不高,只是区区六品,但是他是东宫的属官,加之袁宝和是探花出身,这两个条件注定了袁宝和的仕途前程要比知府要光明的多,长远的多,所以当地知府很热情的接待了袁宝和,还把那位女子的状书内容告诉给了袁宝和。
  袁宝和向知府提及了他对这起案件的四个疑点,然后又拿出了太子给予他的东宫令牌,请求旁听这起案件的审理。
  知府很给面子的同意了,于是袁宝和就旁听了此案,虽然他无权参与审理,不过他的身份摆在这边,知府不可能真的把他当透明人,很多流程都会和他提一提,还会问问他的意见。
  袁宝和虽然只在翰林院和詹事府待过,而且这两个署衙都是清静的地方,不像那些法司衙门要经手很多罪案,但是这两个署衙的消息很灵通啊,尤其是翰林院,那就是内阁的秘书办啊,什么消息都要从翰林院通过,所以袁宝和虽然没经手过审案,但听说过的案子却不少,听多了,他的眼界也就开阔了。
  袁宝和帮着知府整理了此案中的一些疑点,又帮着旁听审问此案的人证,在袁宝和的帮助下,知府终于把其中的内情给挖了出来。
  而这个内情,更是荒唐离奇。


第183章 内情
  这件案子的内情说来实在很荒唐,前因是涉及到二十多年前的一桩旧事。
  沈商年轻时,白手闯天下,在初初闯荡的时候,沈商结识了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很能干,也帮了沈商很多,甚至还是他带着沈商走上了水运生意,沈商很感激这位朋友,认他为大哥,两人结拜知交。
  这位大哥一直没有成亲,说是身体有碍,沈商也不觉得不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大哥从来不长胡子,应该是先天有缺。
  后来大哥抱养了一位男婴,说是从族中过继来的,要继承他的家业,大哥对其悉心栽培,十分用心。
  说来也怪,这个过继来的男婴,越是长大,眉眼越是像沈商,沈商也因此对其多有爱护之意。
  但是后来沈商娶妻生子,因着是中年得子,加之独子先天体弱,沈商便对儿子爱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