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紫极星君特意派遣仙子下凡守护太子,就证明太子是天命所归,官员们也只能够恶心贺琅一把,让他在青史上留一笔恶名。
  向阳再一次感慨大燕的君臣之争,都是心战的好手啊,一切争斗都隐于平静的海面之下,暗潮汹涌,争斗无声,哪像现代位面的某些国家和某些地区,一言不合就直接扔鞋子上拳头。
  向阳歪头:“你打算怎么办?先暂时收手?”
  贺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也只能先如此了,待我慢慢的提拔新人,将他们的位子填补之后,再来秋后算账。”
  最后四个字贺琅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蹦出来。
  向阳眨了眨眼睛:“我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贺琅好笑的看了她一眼:“在我面前,你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我是觉得你们大燕对读书人的优待有些太过了,所谓升米恩斗米仇,放在大燕与文臣之间也是适用的,朝廷对他们太好了,他们就觉得理所当然了,觉得这是他们应该得的,并不觉得就因此要对朝廷对国家感恩,相反,他们觉得亏欠了家族太多了,所以要挖国家的墙角来贴补自家的家族,壮大自家的家族,而朝廷不让,皇帝不让,那就是大大的不该,于是朝廷与皇帝就成了他们要去对抗的仇敌。”向阳缓缓说道。
  贺琅第一次听说朝廷对臣子们太好了,以往臣子们都在骂皇帝太过苛刻了,他揉了揉耳朵,忍不住插话:“我是不是听错了?你说朝廷对臣子们太好了?”
  向阳肯定的点了点头:“的确太好了,一个读书人,从考上秀才开始,就在享受朝廷给予的各种福利补贴,比如可以免去一些田税啊,还有考中就有银两补贴啊,然后还可以免去徭役啊,等考上举人,福利就是翻倍了,考上进士之后,福利就更高了。贺琅,你有没有去算一算,每年光是减免的田税和徭役,国家就要减免掉多少钱?”
  贺琅有些诧异的摇了摇头:“我还从来没有想过。”
  “我觉得你可以去算一算,大燕开国到如今,已经是第五位皇帝了,我估计这一笔账会十分可怕。”向阳记得,当时网上有人算过,明朝末年士大夫与宗室们所占据的田地税收,已经大大超过国库的每年收入,也就是说国库很穷,税收严重不足,而士大夫与宗室却十分富有。
  “另外,我可以肯定,很多已经去世的有功名的读书人,他们名下的免税田额,并没有被消除掉,仍然被他们的家族累计使用。”向阳想起当年的历史考题,土地大量兼并是每个朝代的通病,其中的主力就是士大夫集团。
  向阳看着贺琅:“我觉得要核实一下人和地,已经过世的读书人,他名下的免税田额就应该被取消,不能够累计使用。”
  贺琅仍然觉得这事不靠谱:“读书人总共就这么多,能占去多少免税田额啊?”
  “呵呵,你先去查查再说吧。”
  算账这码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点主要在于账目繁杂,但是皇帝真要查,就算账本很多,户部又推说没有人手,也照样可以从别处调人来算账。
  贺琅的太子府中本来就有专门算账的账房先生,宫中又有各个司府的算账太监,再加上从隆源行紧急抽调过来的账房先生,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最终账目也整理出来了。
  触目惊心,从嘉和帝登基元年算起,这些年的免税田额和役银,是今年国库的田税收入的五倍,这还是有案可查的,若是有隐瞒的,更加可怕。
  嘉和帝与贺琅狠狠的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么多!
  “看吧,我就说这是一项大开支吧。”向阳一幅不出所料的模样。
  “朝廷花了这么多的钱去供养读书人,结果呢,他们又回报了朝廷什么呢?”向阳一脸嘲讽,“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应该的,是靠着自己的本事得来的钱,又不是朝廷的恩赐。”
  “原本呢,朝廷给读书人这些福利优待,是为了扶持寒门子弟,结果施行下来,却富了那些世家,而这些世家占着自家为官的人多,不仅大肆买入土地,同时还享受着朝廷的免税田额,所以,朝廷施行的这项措施,本质上就是把国家的钱,送给世家去用。”
  贺琅忍不住插话:“所以,你的建议是?”
  向阳微抬下巴:“取消福利补贴,改为劝学鼓励和无息放贷。”
  向阳把现代位面的奖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向嘉和帝与贺琅解释了一遍。
  从补贴改为鼓励,朝廷的负担立即就减轻了,与此同时,税收却增加了。
  但是,这也意味着朝廷对读书人的态度变了,这可是牵扯到国策的重大改变,大燕从立国起施行的就是重文轻武,重文可不仅仅是指文官的地位,更在于文人的各种隐形优待。
  嘉和帝为难了:“若是真得施行了这项政令,只怕天下读书人都要唾骂贺氏了。”天下人唾骂还是轻的,遗臭万年才是最可怕的。
  贺琅也紧皱着眉头。
  向阳狡黠一笑:“不是有现成的背锅侠吗?”
  “背锅侠?”贺琅完全听不懂。
  “想想,朝廷给了读书人这么多的优待,好不容易把一个学子培养成进士,结果这些进士为官之后,却不思报效朝廷,太子不过是要遵循祖训,依法治国,整肃吏治,结果这些官员们却纷纷怯难而退,不愿遵循国法,甚至还要辞官而去,这大大的违背了忠义之道,既然如此,那就把当年太、祖赐下的优待,都归还回来,自古有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乃为人之道,然而如今,太、祖当年之恩竟然得不到回报,反而还惹来怨恨,那就请这些读书人有骨气的把优待福利都归还回来吧。”
  向阳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听得嘉和帝与贺琅怔立当场,呆若木鸡。
  “竟然可以如此?”贺琅愣愣的开口,突然面露喜色,“对呀,本就应当如此。”
  很快,嘉和帝亲手所写的诏书传遍天下,嘉和帝怒斥众官的不忠不义,有负太、祖的圣恩,有违大燕的律法,有违圣人的教导,由此,从今以后,收回太、祖赐予天下所有读书人的优待,**名者,不再享有免税田额、劝学银、免徭役等一切优待。
  诏书一出,天下哗然。
  这是赤果果的撕破脸啊!
  文官惊呆了,读书人惊呆了,这个发展不对啊!
  武将抖起来了,因为嘉和帝把收回优待和核对田产的任务交给了他们,除了收回朝廷给予读书人的优待之外,还要严查田产的瞒报情况。
  天道好轮回,武将被文官欺压了近百年,如今终于要反过来核查文官了,武将个个高兴的眉飞色舞,领兵点将的去执行命令了。
  向阳担心武将会借机欺压文官,甚至是报以私仇,所以她让贺琅严加监督,不然矫枉过正,反而麻烦。
  除了让贺琅严格审核所有卷宗之外,向阳还时不时的现身飞往各处,有她在,武将们都会有所忌惮,毕竟谁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就隐身在他们身边。
  在发布了收回读书人所有优待的诏书之后,嘉和帝紧接着又颁布了新的扶持政令,奖学金和无息学贷,天下读书人在一片惊慌之后又埋首于研究这两项新政令了。
  相对于原先的优待福利,新的扶持政令更倾向于寒门子弟,尤其是奖学金制度,科举考试本来就要登记且严查读书人的家世,考最基础的童生考试,还要有保人作保,审核比现代位面更严,类似于建国早期的政审,所以嘉和帝的新政令要实施起来,并不算麻烦,只是在家世审核方面多增加几条罢了,但是增加了这方面的审核之后,寒门子弟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多的钱银扶持,这对于天下寒门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于是读书人内部也发生了阵营变化,世家与乡绅痛骂新政令,但寒门子弟却暗暗窃喜,因为所有人都从中看到了未来的变化,朝廷的钱银扶持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朝廷的态度,朝廷分明是要扶持寒门子弟,而且是大力扶持,以后同样是科举入仕之路,寒门子弟的前途会比官宦子弟更为光明,这对两个阵营来说,当然一个是坏消息,一个是好消息了。
  寒门子弟弹冠相庆,是啊,本来就该是如此,太、祖立国之后,本来就是大力扶持寒门子弟的,当年的优待也是赐予寒门子弟的,只是后来渐渐变味了,富者逾富,如今圣上遵循太、祖伟志,重开青天,正是我等出头奋进之时啊。
  作者有话要说:小琅琅叉腰: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光占便宜不回报的白眼狼,通通都给我死开。


第267章 惊喜
  嘉和帝的两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