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重生-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拿起桌子上的杯子喝了口水,接着说道:“在形成技术突破之前,华光厂可以先组织力量生产六寸硅锭,这方面咱们国家是有技术储备的。而且由于国际上单晶硅制备技术的进步,六寸硅锭的生产设备并不对我国禁运,设备的采购也不成问题。在单晶硅市场上,我们不仅和圣迭班集团没有竞争关系,甚至在国内都没有竞争对手。”

说着周硕自嘲的摇头笑了笑,这才说道:“倒不是我们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而是首钢和nec合资的首钢日电电子公司已经完成了后道工序的批量生产,也就是芯片的封装和测试生产线。而今年马上就要着手开展的前道工序批量生产,就是真正的芯片制造了。它的月处理能力在15000片左右,如果咱们国家能够供应六寸晶圆的硅片,人家根本是有多少吃掉多少。”

武长庚眼睛一亮,两千万的技改资金,这在绣城一亩三分地上,可是除了央企,其他企业想都不敢想的大手笔了。如果在收购华光厂之后周硕还有这么多钱,生产的产品又不愁销路,那么华光厂打个翻身仗倒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武长庚毕竟不是技术人员,他看的也不是技术细节,而是看人。作为一个区委书记,他自问识人的本事还是有些的。从周硕自信的气势和肯定的语气里,他也找到了一些信心。于是,他看着周硕的眼睛说道:“如果你敢立下军令状,一定能够掌握单晶硅的生产技术——这可不是你自说自话就行的,而是要通过专家评审才可以。在此前提之下,常委会上我可以为你争取一下。”

“我立军令状!”周硕无比肯定的答应下来。不论有没有这个军令状,电子级单晶硅制备技术都是他必须要掌握的。错过了这个机会,越往后面技术就越难掌握。

后世国内晶圆厂不是不行,但是生产晶圆的硅片几乎全部都是进口的。说“几乎”不过是给国内留点脸面而已,真心没有什么大意义。

九十年代初,日本的晶圆厂由于资金、资源、人力等问题开始没落。这些晶圆厂纷纷从日本迁走,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就是韩国和台湾。当然,国内这个时间也从日本接收了一些产业转移,首钢日电和华虹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建成的。

以九十年代初的技术水平,投资一条低水平的单晶硅生产线可能只需要几千万美元,但是如果在二十年后,一条产业链内低水平的生产线可能就要几亿美元,而且相应的设备和人才要求也水涨船高。半导体产业的门槛,是随着时间不断提高的。不能及早进入,后面就会越来越难以进入。

以晶圆厂为例,九十年代初六寸生产线就是正常水平了,国内甚至拿四寸生产线当个宝。但是二十年后,想形成盈利能力,最差也要有八寸晶圆的生产线,十二寸生产线才是主流。

下游厂商的发展如此,上游的单晶硅厂就是因为起步太晚,结果电子级单晶硅片就只能全靠进口了。这也就注定了,只要电子级单晶硅能够生产出来,这时候国内是根本不愁卖的。

有了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周硕再没有一点犹豫,语气斩钉截铁的让人吃惊。

两人详谈了一上午,武长庚这才依依惜别的从周硕办公室里走出来。

周硕将他送到了一职高的门口,目送着他坐上不知道从哪里淘换来的一辆普桑,低调的消失在了街角。

回到办公室门口,他这才发现唐立和李总似乎已经等了很久,只好拖着疲惫的笑容和他们打起来招呼。

“唐老板、李总,真是稀客,快请进吧。工作忙了点,二位千万担待一下。”

唐立和李总点头哈腰的在他身后进了办公室,笑道:“周校长太客气了,您这是日理万机,我们哪里比的上。”

“日理万机?哈哈!”周硕突然爆发出爽朗的大笑,吓了两人一跳。他们当然没有听说过那个“日‘李万姬’”的笑话,不过并不影响他们跟着周硕一起笑了起来。

“快请坐吧。”周硕指了指沙发,自己坐回到办公桌后面。按理说他应该坐在对面的沙发上,以示平等才对。不过华光厂的事情提醒他教育这一摊的事情已经耽搁了他太多的精力,把两个人摆在从属的位置上,也是他希望能够快刀斩乱麻。

唐立坐在沙发上,抬眼看过去,正巧看到办公桌上的一个文件封皮。

那上面写的分明是:《绣城国际软件园人才培养计划》。

第九十章 大局

第九十章大局

唐立半是欣喜,半是忧愁的从周硕的办公室里走出来。

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却不得不比所有人走的都远。唐氏国际得到了一视同仁分流生源的承诺,也付出了所有教师必须取得新科软件工程师认证资质的代价。

这是周硕迈出野心的第一步,以企业标准撬动行业标准的一次尝试。

实际上,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思科的网络工程师认证,后来不也成为了网络工程师的行业标准。微软的系统工程师认证,也成为了服务器管理员和系统工程师的行业标准。由这样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只有在这样的平台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成为一个行业标准,也许在单笔商业活动层面上,并不能带来多少好处。思科也要面对华星的竞争。但是如果想成为某个行业的霸主,打造人才转移的壁垒,这就是地位的基石。

“武书记,这是怎么回事?”姜宁副市长犹如困在笼子里的狮子一样,在办公室里转着圈子。

“姜市长,我觉得圣迭班集团收购华光厂的问题上,只承诺返聘30%的员工比例实在太低了。”

武长庚沉稳的坐在沙发上,看着仿佛下一刻就要暴跳如雷的姜宁副市长。

“圣迭班集团收购华光厂关系到市里招商引资的大战略,你不要把目光只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姜宁颇有些强势的说道。

武长庚却不在乎他的压力,反而慢条斯理的说道:“我是父母官,当然要为辖区的百姓负责。今年我们区下岗工人的压力很大,在其位谋其政,我必须从区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有什么困难,也必须克服!武书记,你也是常委委员,不能这么不讲大局观吧?”

“我正是要讲大局观,所以才提出了这个问题。招商引资有大局观,难道社会稳定就没有了吗?就这样不管不顾的将工人推向社会,这让老百姓怎么想,怎么看?公信力还要不要了?”

姜宁恨恨的一拍桌子,怒道:“总之我决不能同意更改和圣迭班集团的谈判条件,更不能同意引入其他的竞标单位!”

武长庚缓缓的站起身,沉声道:“既然如此,那我只好把问题提交给常委会做决定了。”

姜宁冷冷的看着武长庚,问道:“武书记,不知道你要引入的新的竞标单位,究竟是哪个?”

武长庚摇了摇头,道:“姜市长很快就能知道了。”

姜宁目送着武长庚走出大门,办公室里随即传来杯子摔在地上哗啦的声。

秘书匆匆走了进去,小心的将地上的碎瓷片收拾了起来,就见姜宁坐在办公桌后面,面沉似水的说道:“你去查一下,看看武长庚为什么改变了态度。”

“知道了,领导。”秘书连忙答应下来。

第二天,姜宁疲惫的从常委会上回来,见到秘书已经安静的在门口等着自己。他招了招手,和秘书一起走进了办公室。

常委会开的并不顺利,他在常委中的地位和武书记比起来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何况,对他来说大局是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对武书记来说大局是社会稳定和下岗工人;但是对于他们两人之外的其他常委来说,大局的含义又自不同。

所以,对于姜宁要求驳回武书记提议的意见,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对圣迭班集团的谈判,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僵局。

而这一切问题最终,随着新的竞标者浮出水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周硕的身上。他能否掌握电子级单晶硅生产技术,成为了这场博弈的关键点。

“这个周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你查到了没有?就会给政府的工作制造麻烦,简直乱弹琴!”姜宁将手里的文件“啪”的一声甩在办公桌上,向秘书问道。

秘书连忙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答道:“这个周硕是咱们绣城一职高的校长,不过不是公务员身份,他已经从教育局手里收购了一职高的全部产权。除此之外,他还有一间生产计算机键盘的工厂,两家软件公司,另外还和六十四所有合作关系。”

“六十四所?”姜宁安静下来,六十四所在绣城科技界里水平还算值得肯定,他以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