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琉球之谜-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漆器、祭器、钞币、海船、印章、文具、条靴、皮货、药品等生产生活用品。琉球是岛国,它缺这些,鲍鱼、海参那是一点都不缺。大家看,琉球、朝鲜给中国进贡那么多东西,还来那么多次,明清朝廷就给他们开了绿色通道,因为当时朝贡贸易也有很多欺诈行为,所以明清朝廷就先给朝贡国颁发勘合。什么叫勘合呢?就是一份官方文书、盖上官方的大印,然后一撕两半,你拿一半,我拿一半,见面的时候拿出来一对,对的上就是真的,对不上就是假的。这就是暗号、凭证,古代也常用于男女婚契,一个玉佩,一掰两半,好久不见面,一见面拿出一对接,正好一个玉佩,这样就算找着另一半了;现在呢,男女也有,你脖子上挂个锁,他脖子上挂个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这么个意思。明清朝廷就给朝贡国弄了这么个东西,可没给琉球和朝鲜弄,为什么?因为经常见面,如果还弄个什么暗号、凭证的,就没意思了。你说你天天回家,进门还要说暗号吗?你整天去单位跟同事还用先拿出身份证来对对,是不是他啊?不用。这说明什么问题?这琉球和朝鲜就跟一家人一样。

虽说像一家人一样,可即使是一家人,也有不同。那么,朝鲜和琉球有什么不一样呢?有人说了,他们的贡品不一样,对,肯定不一样,那是因为他们的特产不一样,拿的都是各自的特产。还有,他们走的路线不一样。朝鲜到中国主要是陆路,从平壤出发,跨过鸭绿江就到中国,过了山海关就到北京,才三千多里路,人家琉球那可远多了。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不一样,大家可能不清楚,那就是在贡期上,明清两朝,朝鲜的贡期最少是一年三贡,有时一年四贡、五贡,多的时候达到了六贡、七贡。朝鲜是明清藩属国中朝贡次数最多的国家,琉球紧随其后,排名第二。除了路途遥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清朝廷规定,琉球不能来的太频繁了。明朝永乐皇帝规定琉球两年一贡就行,可琉球不愿意,认为两年时间太长,要求一年一次,永乐皇帝没办法就答应了,可答应归答应,规定归规定,琉球也不怎么遵守,常常是一年就来好几次。人家既然来了,也不能把人家再撵回去,来就来吧。到了清朝顺治皇帝时,严格规定琉球两年一贡且必须遵守,但琉球也没有严格遵守,还多次恳求多一点,再多一点,但清廷没同意。即便这样,琉球也是能多来就多来。琉球就想,既然次数上限制,那我们一次就多去点人吧,这样次数减少了,可来一次就好几百人。前面讲了,这接待就是一大笔费用,吃的、住的、玩的,临走还得赏赐,这开销也不得了,明清朝廷又规定,人数规模也得限制,明成化时规定只许百人,最多加五人,明嘉靖时规定不得超过150人,清顺治时除了规定不得超过150人之外,还规定只许15人进京,其他的在外面等着,可是琉球不愿意,不断地恳求让我们多来些人,康熙就心软了,放宽点限制,规定不得超过300人,这才满意。但对于朝鲜,清朝就没有这个规模的限制。

琉球和朝鲜之间还有不同。你到中国了,现在讲你得过海关,那时候进出口商品也要征收海关税,明清朝廷就规定对西洋各国征收普通税,对朝鲜减免一定的关税,予以照顾。而对琉球一律免税,不收一分钱,大大小小的船那么多,那么多商品,一律免税。这也充分反映了中琉之间的友好,这是经济上的优惠。另外,在政治上也对琉球特别照顾,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有时是朝廷通过加强对朝鲜的控制有时甚至是用武力来维系的,但中琉之间却一直是和谐的、其乐融融的关系,中国从不干涉琉球内政,而是以礼相待。所以,中琉之间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讲,真是铁,给力。

但是,我要提醒诸位,正当中琉之间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琉球国王为自己“万国津梁”沾沾自喜的时候,琉球王国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被”时代,亦如我们今天的“被”就业、“被”代表、“被”捐款,琉球也被迫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打破了这块神奇土地上的宁静呢?琉球的命运要走向何方?咱们下期再说。

第三章 家山何处

引言

为什么琉球会被卷入近代世界政治风云?

占领这里,可以有力地控制中日韩和东南亚。

在它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历史上有哪些传奇故事?

三个黑色的C记录着华人郑氏支援琉球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如今,我们又要到何处追寻它神秘的身影?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了解琉球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2节 萨摩入侵

上一讲讲到正当中琉之间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琉球王国为自己“万国津梁”的身份沾沾自喜时,历史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拐点,琉球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走入了一个“被时代”,就像我们这两年所流行的“被就业”、“被代表”、“被捐款”,琉球也走上了一条回不了家的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打破了这块神奇土地的宁静呢?

中国有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话还得从1609年3月4日说起,日本的江户幕府德川家康早就觊觎着琉球王国的富庶,这一天,他下令由九州萨摩藩的岛主岛津家久出兵三千,武装侵略琉球。岛津家久率领三千精兵,分乘一百艘兵船从山川港出发,于3月8日登陆奄美大岛,开始了对琉球王国的征服。3月26日,他们打到了琉球王国的都城首里。琉球方面出兵四千加以抵抗。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拿破仑都为这个国家感到惊诧,一个国家怎么能没有军队,怎么能没有警察,而又这么安宁呢?即使这个国家有四千军队,哪经得住身经百战、穷凶极恶、好勇斗狠的岛津家久的打击呢?最终,面对着岛津家久的精兵悍将,琉球毫无还手之力,首里城被攻克。琉球国王尚宁也被迫出城求和,岛津于4月5日占领了首里城。将首里城的国王尚宁囚禁到了鹿儿岛,企图阴谋一举吞并琉球王国。后来还是迫于大明王朝的压力,另外也因为内部分赃不均,这一阴谋没有得逞,但岛津家久还是迫使尚宁王签署条约,规定琉球王国要每年向萨摩藩输粮八千石。琉球王国自己都没有粮食,每年还要向他输入八千石。日后,日本居然以此为借口说,每年琉球主动向他进贡粮食八千石,以此来证明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日本领土。所以说,日本阻贡并不是一时兴起,早有前科。日本之所以看中琉球3 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不是肯定这块土地能产生什么,能产出什么,而是这块土地的军事重要性。占领这个地方,就可以有力地控制中日韩和东南亚的交通枢纽。更有甚者,它是后来日本侵略中国的前哨阵地。但在当时,一个小小的日本,还没有办法和能力打中国的算盘,所以它只能把这种想法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不过时间似乎转得很快,日本人认为的好机会很快就来临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弱小的琉球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引来了恶邻的觊觎,在历史的洪流中无法自保。这个时候作为其宗主国的中国必须挺身而出,给予有效wén rén shū wū保护和道义支持。那么,中国是怎样帮助琉球的?

第13节 琉球国徽见证中琉人民血脉相通

1673年12月28日,大清王朝发生了一场内乱,这场动乱的头头共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平西王吴三桂,第二个是平南王尚可喜,第三个是靖南王耿精忠,这就是清朝历史上的“三藩之乱”。“三藩之乱”发生后,中国很有可能分裂,日方见到自己的好机会来了,于是下令让琉球王国集中全国各地所拥有的全部硫磺,送给叛乱中的耿精忠。尽管琉球受到日本挟制,但是仍然以种种借口阻止了日本人的企图。最终,在1680年“三藩之乱”即将平定前夕,仁义的琉球王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奖赏。这个奖赏的全文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1681年,康熙皇帝再度嘉奖琉球国王,以对他这种忠心不二的行为表示肯定。

说到这儿,我们就要注意了。其实,在此期间,琉球还曾经几次抵抗日本,这中间有一件事很令人鼓舞。最著名的一件事是华人支持琉球的事。说起当年日本侵略琉球,一个从1392年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来到琉球的华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