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雄心-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德军在夜间空战技术上的优势而留有希望。

在地面雷达基站和探照灯的引导下,德军战斗机群迅速找准了来袭者的方位,然而之前两夜都吃了大亏,苏军轰炸机群再度来袭,绝不至于毫无准备。

“真该死,这些俄国战斗机竟然藏在他们的轰炸机编队里面!太狡猾了!”

一架周身涂着深灰色油漆的Ju…88驾驶舱里,26岁的熟练飞行员克洛特中尉通过机内的通讯线路大声提醒自己的机组成员。由于大幅加强了上半球火力,这种由双方轰炸机改造而来的夜间战斗机最擅长将敌人的轰炸机“开膛破肚”,可若是碰上了真正的战斗机,其机动性和自身防御的短板依然是致命的!

驾驶舱外,来自天空中的银白色月光与来自地面的探照灯光共同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视线,可这偏偏也是双向的——只见一架架苏军的伊…16和一些德国飞行员们还很不熟悉的飞机型号正越过庞大的轰炸机群向德军的空中拦截线猛冲而来,暗赤色的子弹一串串飞过,竟像是夜里成群结队飞行的萤火虫。

紧张的气氛迅速在机舱中蔓延,就在这个时候,耳机里传来了一个年轻而自信的声音:“别紧张,老大!你假装若无其事地飞行,最好平缓地降低高度,试试把它们引下来!”

克洛特中尉知道这个声音来自于机背位置的机枪塔,那里装备着克虏伯公司按照德国空军技术部门的特别要求研发的双联装20毫米机关炮,就外形而言,它们一点都不符合舒适性的要求,因为一旦半圆形的机枪塔内塞进这么个大东西,机枪手们就根本没有立锥之地了——最后的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仿照意大利人在P…108上采用的遥控机枪塔,二是给机枪塔装上坦克的潜望镜,也就是说操作员整个人位于机枪塔下方。鉴于各种飞机的特性不同,夜间战斗型的BF…110采用了前面一个办法,而用于夜间作战的Ju…88和He…111则采用了后面一种。

“好的,伙计,不过你得瞄准了,俄国人可不傻,想要让他们第二次上当就难了!”克洛特中尉一边回应道,一边轻压操纵盘。在初期的夜间战斗中,由于难以保持高度的空中协调性,各机组一旦接近目标就会分散攻击不同的目标。

“喔,果然来了一架……后面好像还有一架!大家小心了!是I…16!”

作为苏军在战争爆发之初的空战主力,伊…16有着非常容易辨认的外观,浑圆的机身、粗短的下单翼、奇怪的背脊以及特有的扇形尾翼。当它开火的时候,位于机首位置的机枪一闪一闪的朝外喷着火舌。

瞟见一串子弹擦着左边机翼飞过,克洛特中尉的本能反应就是让飞机及时拉升起来,但这一次他忍住了,并且透过通讯器喊道:“快点啊,伦克,不然我们都要交代在这里了!”

话未落音,只听得机舱后面传来了炒豆子般的脆响,那是20毫米机关炮射击的声音——作为一款非常出色的空中利器,它最大的缺憾就是子弹太重以至于制约了火力的延续性。通常情况下,BF…109只能携带50发,而在夜间战斗型Ju…88上,双联装机炮塔采用的是两个各容纳30发的弹药箱,机舱里能够额外搭载若干这样的弹药箱,战斗中操纵员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更换,虽然费时费力,却能够大为提高空中持续作战能力!

“嘿,干掉一架!稳住了……后面那架不知死活地追上来了!”

耳机中传来的声音依然充满了年轻的自信,其余机组成员无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只是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苏军轰炸机群在几乎未遭拦截的情况越过了边境区域,仅凭地面高炮火力恐怕是无法阻挡它们前往柏林的,难道宏伟的城市即将在残酷的战争中体验一次浴火重生?

第46章 出路

“我们的终极计划是在35吨空降坦克上安装70倍径的75毫米炮,这种火炮使用爆炸装药穿甲弹时,1000米距离能够击穿至少100毫米的均质装甲,500米距离则能提高到110毫米以上,足以对付我们目前遇到的任何一辆苏军坦克!”

身为空军将领,罗根这还是头一回在诸多陆军元帅和将军们面前以专业的口吻介绍一种实际上是为陆战而研制的兵器,忐忑之余,亦有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直到苏军入侵之后,德国最高统帅部才从前线部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到对手的T…34和KV…1综合性能大大超过了德军现役任何一种型号的坦克,而这也是德军在战争爆发次日输掉了两场小规模坦克会战的最主要原因,可是目前的德国军工体系还在全力生产已经不能满足苏德战场需求的三号和四号坦克,德军将领们立即变成了热锅山的蚂蚁。元首更干脆,勒令陆军技术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一种能够与苏军坦克对抗的重型坦克,并点名将威力强大的88毫米炮作为新型坦克的制式武器!

当罗根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海中立即冒出了虎式坦克那威武的形象,然而一款全新的坦克从设计到形成战斗力通常来说都是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战争可不等人,按照正在波兰前线指挥作战的威廉·李斯特元帅的估计,由于苏俄军队很快就能够在波兰完成新的进攻部署,德国军队可能无法长时间守住目前的防线——对于这样的局面,元首自然很是恼火,以至于这几天留在柏林的德军将领们无不是提心吊胆,唯恐一个不小心撞到了独裁者的枪口上。

虽然空军的“35吨空降坦克”在火炮和装甲方面都不达不到元首划定的标准,但胜在已经是一款进入样车阶段的“半成品”。于是罗根主动出击,在寻求到了凯特尔和勃劳希奇的支持之后,向元首提出了“双线并进”的建议,即一方面加快“35吨空降坦克”的研制,争取在年底之前为陆空军装备这种至少能够和苏军坦克平起平坐的武器,另一方面,继续按照“45吨重型坦克”的思路走常规的研发…试验…装备路线,估计能够在1942年内生产出第一批威力强大的量产型重型坦克。

尝试着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战争局势的发展,罗根也意识到苏军的主动进攻确实将德国置于一个相当糟糕的处境:日本政府之所以断然拒绝参战,一方面归咎于其言而无信、见利忘本的劣根性,另一方面,他们的战略分析家们恐怕也不太看好德国的胜利。新近加入轴心国阵营的几个巴尔干小伙伴立场并不像墨索里尼政府那样的坚定,一旦德国东部失守,德国本土和巴尔干之间的主要联系将被苏军切断,届时不论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还是匈牙利、斯洛伐克,很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倒戈。除此之外,困守苏格兰高地和冰岛的英军依然是德军战线背后的一柄利刃,挪威和法国的地下抵抗组织亦牵制了不少德国驻军,这些不利因素都让德军始终无法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到东线!

尽管不是理想中的“救命稻草”,元首还是立即同意将“35吨空降坦克”方案放到高级军事会议上进行商议。

“总体而言,克虏伯、戴姆勒…奔驰、亨舍尔三家公司的改进方案是令人满意的,但我们想要看到新的样车还必须再等上至少两个月。在这里,元首,请容许我向您介绍一下这三种坦克的性能和特点……”

罗根用一根细而长的教鞭对着挂在画板上的设计图纸进行讲解,这个庞大帝国的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躬着要、背着手,那幅眼神好像是在鉴赏艺术品,而包括威廉·冯·勒布元帅、费多尔·冯·博克元帅、埃尔温·冯·维茨勒本元帅以及保罗·冯·克莱斯特上将在内的陆军将领们,显然也对这种“半成品”很感兴趣——虽说空军将领们对于战车研制就像是陆军将领对于战斗机的了解一样,大都处于门外汉的水平,但提出具体设计方案的仍然是克虏伯、戴姆勒…奔驰这样实力雄厚的军火商,不论总体设计还是细节都具备充足的可行性。

最后,在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问题上,罗根只是用最简单的语句进行了介绍,顺带提了一句:苏军的T…34和KV…1使用的都是柴油机,战斗中,它们发生爆炸的几率明显要比那些使用汽油机的BT坦克低。

在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使用问题上,在陆军高层早已不是第一次进行探讨。罗根话音才落,拥有65岁高龄的勒布元帅便轻描淡写地说道:

“如果陆军大批量装备使用柴油机的坦克,那意味着后勤部门需要同时运输和供应两种燃料,但后勤的困难还只是最表面的。如果今后我们的坦克大量采用柴油机,固然能够起到罗根将军所说的这些优点,可我们目前采用的合成燃料提炼技术完全是以出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