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雄心-第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样带有技巧性的恭维,罗根这几年已经听了不下一百遍,他很平静地回答说:“小伙子,求知是值得鼓励的,但凡事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吧!等你拥有足够经验和阅历的时候,自然会对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是,长官!我懂了!”奥古斯特弯下腰,“是否需要替您将地球仪放回去?”

罗根摇头道:“不,就放在这里吧!看着它,恍惚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胸怀世界——这种感觉很奇妙,甚至有些让人上瘾!”

“那好,长官!我先出去了,随时听从您的差遣!”说罢,如进来时一样,奥古斯特轻轻地退了出去。

罗根的视线又重新回到窗外的建筑物和街道,持续的降雨将整个柏林洗刷一新,但这却不会轻易抹去历史在这座伟大城市留下的印迹。由于眼界和思维的巨大差异,他在目前的德国军政界已经找不到一个战略眼光超越自己或是至少形成互补的人物,虽说这有利于自己不断扩大影响力,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有独力支撑的疲惫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故的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算是半个知己,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够比其他人更深入的领会自己勾勒的蓝图,但非常可惜的是,此人不仅大权独揽,还有些神经质。纵览历史,让罗根推崇和赞赏的唯有一手缔造了德意志帝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只可惜这位传奇人物早在1898年就已过逝,自己无缘见上一面,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华山论剑”——纵然如此,在详读了1860年至1876年的欧洲史之后,罗根对这位大师级人物感到由衷的敬佩。短短十数年,他在欧洲政治舞台上运筹帷幄,不断联合别国攻击他国,每一场战争就是一个台阶,普鲁士这个仅仅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陆军强国一步步走上了统一和崛起之路,最终迈入欧陆豪强的行列。

和阿道夫·希特勒下赌注式的战争投机所不同,俾斯麦在发动每一场战争前必然会为普鲁士营造出极其有利的国际环境,避免了普鲁士在扩张中陷入孤立境地。更难能可贵的是,德意志帝国统一后,他当即调整策略,让这个新生的帝国进入宝贵的和平发展期,从而消化战争中吞并的领土,最终成就了德意志在19世纪末期工业经济的腾飞——以此为基础,德国海军之父提尔皮茨得以在威廉二世的支持下迅速打造一支令大英帝国坐立不安的公海舰队,装备精锐武器的德国陆军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英法俄三大军事强国平分秋色!

茶渐渐凉了,可淡淡的清香还飘荡在房间里。思绪终于到了尽头,罗根以年轻人应有的敏捷和轻巧起身,将偌大的地球仪放回到它原本的位置上。橡木质地的办公桌造型宽厚坚实,桌面的摆设简洁而又不失大气,摆放在这里的文件更是有着人们难以想象的意义。《舰载雷达发展规划》即是由海军参谋部和技术部联合提出且受到“国家首席安全顾问”格外推崇的一个军事技术项目,50亿帝国马克的预算追加案刚刚获得国民议会批准。按照这份规划,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德国的水面舰艇将全部换装火控雷达,五年之内,力争火控雷达技术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喷气战略》,航空部长恩斯特·乌德特亲自主持起草的发展方案,旨在推进喷气式发动机技术的普及化,除了使德国空军在1945年之前拥有一支以喷气式动力飞机为空战主力、螺旋桨动力飞机为战略轰炸主力的现代化机群,更提出了喷气式战斗机上舰的发展规划。罗根很清楚,这一切的实现并不存在技术障碍,关键时间和方向,在于国家首脑们是否能够沿着正确的路线坚定地走下去。

第96章 星陨太平洋

“警报!警报!舰队后部发现鱼雷航迹!”

当海面上出现第一条刺眼的白色航迹时,隶属于美国海军第8特混舰队的数千名美军官兵们不得不又一次进入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就在一天之前,这支以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约克城”号、“企业”号和列克星敦级航母“萨拉托加”号为核心的特混舰队与主力战列舰队一道投入了注定将载入史册的威克岛大海战——战斗从傍晚持续到深夜,尽管参战舰艇的总体实力相当,但是凭借火控雷达技术的优越性,美国战列舰队在夜间炮战中重创日本舰队,基本达成了既定的作战目标。

飘荡着警报声的天空中只有负责警戒的美国舰载机,这意味着袭击者必然是潜藏在水面之下的。缺乏反潜实战经验的美国护航舰艇显得忙乱而无序,舰炮和舰载机关炮的密集射击仅仅干扰了人们的听觉,却连鱼雷的边都没有挨着。所幸的是,三艘身躯庞大的航空母舰都拥有世界第一流的航速与机动能力:从重巡洋舰改装而来的列克星敦级能够达到33节的极速,作为航空母舰建造的约克城级则拥有34节的最高航速,这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的航空母舰。加之同样出色的载机量,同等数量的美国航母所能够发挥的战斗力是要强过当前时代的任何一个对手!

“感谢上帝,日本人虽然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但潜艇却始终是他们的软肋!否则的话,我们的麻烦恐怕要比现在多得多!”

旗舰“约克城”号舰桥指挥室里,舰队指挥官威廉·哈尔西隔着厚厚舷窗用望远镜观察渐渐远去的鱼雷航迹,从四条相对笔直的痕迹来看,敌人的潜艇应该是从大约1500米的距离上发射的鱼雷——如此遥远的距离,命中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站在一旁的艾尔文·卡特上校是这艘航空母舰的第三任舰长,他身材魁梧却面容严峻:“日本人制造的潜艇虽然不怎么样,但据说在我们与德国签署和约之前,日本人已经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一批现役潜艇,若是德国人还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教员,我真担心……”

哈尔西固然有待人随和的一面,但他的作战风格则是以勇猛和大胆进攻著称的,他叼着烟,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这是一条德国潜艇,那我们就用深水炸弹把它炸上来,然后将它送到那些道貌岸然的德国佬面前,看他们还有什么可辩解的!”

在上一场战争中,德国人的潜艇就已经让各国吃尽了苦头,当时哈尔西就是一支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对潜艇这种偷袭利器自然不会陌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和平发展期令英美等海军强国的武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荒废”,以至于德国再一次挑起战争后,大英帝国海军竟又一次被德国潜艇弄得焦头烂额,直到不列颠王国退出战争为止,共有近千艘英国舰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这其中还不乏重量级的主力航空母舰!

成功避开了对方的鱼雷攻击,惊出一身冷汗的美国舰员们努力搜索海面,试图找出潜望镜的踪迹。一艘索墨斯级驱逐舰和一艘格里德利级驱逐舰迅速驶向鱼雷痕迹最初被望见的地方,然而直到那些鱼雷消失在茫茫海面上,美国人也没有找出水下的潜伏者。这两艘装备初级反潜声纳和槽式深水炸弹的美国驱逐舰最终只是象征性的朝水中投下了几枚深水炸弹,除了白色的水浪,它们一无所获!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原本井然有序的特混编队已经阵形大乱。表面上虽然对日本潜艇满怀不屑,但哈尔西还是谨慎地命令两艘驱逐舰归队,并命令各舰密切关注海面情况,一旦发现潜望镜踪迹便以舰炮伺候,同时将舰队航速从原来的16节提升到25节——“玩不过你就不跟你玩”的姿态十分明显。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按照国情和战略来发展舰艇,所谓的“均衡”、“全能”只是相对而言。对于需要捍卫太平洋和大西洋广袤水域的美国海军而言,在雷达、鱼雷、水雷和舰炮方面的投入较为充足,相比之下,声纳、深水炸弹以及电子设备的投入要少一些,战争中前期还能够从英国人那里获取一些较为成熟的技术,但在“日不落帝国”沉沦在血色夕阳之后,美国就只能凭借自己雄厚的工业实力弥补“海军假日”遗落的功课了!

“鱼雷!鱼雷!”

这才一刻钟不到,耳边又传来了警戒嘹望员们惊慌失措的叫喊声,而这恐怕也是战争时期各个国家海军官兵以及船员水手们最讨厌听到的声音了。哈尔西依然沉稳自若地站在舷窗前,竭力保持着大将风度,然而目光却紧盯着出现情况的右舷海面——大约两百多米之外,海面上霍然出现了一道清晰的水痕,这笔直的线条正延伸向“约克城”号的舰舷,距离之近让人感到深深的绝望……

“左满舵!左满舵!”舰长卡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